关于NLP假设的介绍

逍遥右脑  2010-03-12 09:37

  NLP是与特定的操作原则、规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例如,我们所熟知的预先假设。这些原则构成了NLP各种方法和技巧的基础。如果对NLP的预先假设(或“真理”)不作理解和一定程度上的接受,那么大多数NLP中的实践行为是没有意义的。这些预先假设反映了我们在前面提到的NLP的一系列定义,他们并不构成一张确定的一览表,而且他们倾向于采用不同的措词。同时,NLP的从业者们对这些预先假设的重要性给予不同的评价。

  一些假设,例如,我在本文中会阐述的“地图并非版图”,给人的感觉似乎是突然冒出来的。这些假定,也许只有五六个。事实上,它们构成了NLP的准则,是你所学习到的NLP知识的基础。与其他一些你较少碰到的假设相比,它们构成了NLP的规律和原则。

  不过,它们并不像勾股定理或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那样,是不可违背的。首先,它们没有被提供科学证明。而且,从客观的角度看,你也不能认为它们是对的。在这种情况下,你只能把他们比做经济“法则”。因此,尽管这些假定被广泛接受,但它们却在最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们的特定行为,不过人们并不经常这么做。

  假定是建立在其他假定的基础上.没有任何一个假定是单独运用的,只有它们相互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一个针对某一问题的广泛的适用的理论框架。而且,思想的演化和应用在NLP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接受一个假定的同时,不要忽视已经做过的假定,知识是不断累积的,理解是逐步深入的。

  这样一种持续的学习方法,是NLP的原则之一,尽管它不是惟一的。例如我们学习如何驾驶时,每一次学习一点。当你不得不暂时推迟做出决策,需要接受另—个“真理”假设时点,例如与产生记忆的感觉上的特性相比,记忆既带给我们痛苦,也带给我们欢乐。

  数十个其他的假定,作为附加假设,也已经出现好几年了。依靠NLP大量存在的思想流派,一些假定和其他的假定相比,它们的内容更经常得到添加。这些假定反映出思想在更大范围内的发展。在一些情况下,它们阐明或者支持一个已存在的核心,或者作为一个规则的假定。在其他情况下,他们假定了一个新理论、新原则或是新规律的地位,然而你会遇到从不同方面阐述同一种意思的假设。

  NLP并没有确定的几条假设,选择什么样的假设,会根据表达这些假设所使用的精确术语而各不相同。在拙着《21天中的NLP》中,我曾经在每天的学习计划中引用一个假设,但在这里我将引入一些全书都用得着的假设,因为它们将形成对一本实用手册的完整的介绍。至于将陆续出现在书中其他的一些假设,仅出于某个专题的需要,而这些假设未必是最根本的假设。

  文中的假设并不按照重要性来排序,除了“地图并非版图”这个假定,这似乎己经假定了NLP中暗语和口令的地位,同时认定NLP是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当你根据常识给这些假设划分重要性,试图回答例如“这个假设如何才能使我获益”问题时,你将会对这一系列假设建立起自己的价值判断。大部分假定似乎能够自我证明,因此你无需做过多的推测。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一些核心的、富有启发性的假设,我称之为“准则”,尽管这样一个意义明确的类别.但还没正式出现。在本文后面的篇幅中,我描述了一些人称为“NLP模式”是什么样子,这将有助于解释神经语言程序学中(NLP)“神经”部分,也有助于解释—些主要的假设。最后,我将解释“生态系统”以及它在NLP中的重要性。

  试着将这些假设运用到你自己身上。特别地,将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到自己身上,如工作、家庭、自我发展或者你将在生命中扮演的一个独特角色上面。我们习惯于从语境来推断我们遇到的一种新思想的含义。新的视角和应用意味着新的机会。因此,敞开你的心扉,去发现一些能比想像更让你受益的新事物。

  关于NLP假设的介绍

  “假设”(Proposition)一词,意味着我们承认一些陈述或一种现象是真实的。正如我们将在本书的后面中见到的,我们自始至终都在假设一些东西,这似乎是一种和人类生活相协调的一种有效方式。我们没有时间来检查我们坐的每张椅子是否有问题,因此即使人生中会有一些缺陷,但假设人生依然是完整的、有意义的。NLP会用到一些基本的假设,这些假设将帮助你有效地学习和改变。

  对我来说,“假设”一词用在NLP中,似乎是一种精心设计的(或是委婉的、“有目的的”)用法。在我们经常遇到的熟悉的场合下,我会用到这个词,就像用在刚才那个关于椅子的例子一样。例加,它被用于后设模型。例如,每天的假设,反映出我们已经假设是“现实”的景象,实际上,我们的理解形成与大脑思维中,以一张个人的地图( Map),一个隐喻(Metaphor),一种模式(Pattern)或者说是现实世界的呈现(Representation)形式。

  在专业的、规范的情况下,“假设”一词用在一些重要的原则或“真理”中,没有科学的证明,这些原则需要暂时被认定是正确的,以便基于他们的更进一步的学习才能持续进行下去。当大多数人用到这些词的时候,它们是为原则的目的,甚至是法律的目的服务的。幸好,我们都有对一种信念持保留态度而暂时不作判断,或者改变我们信念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常常对我们有益。你仍然可以保留转变先前“假设”(或原则)的选择,或者根据经验假设一些其他的东西,总之,接受一些暂时性的假设对你无害。

  地图并非版图

  地图并非版图——NLP中的最重要的假设,源自1933年Alfred Korzybski说的一句话:把“地图”当做你的思维,或者你对世界的看法。精神意义上的地图描绘出我们是如何看待事物;事物意味着什么;我们如何为我们所看到、听到、感觉到的事物编码;我们如何记忆以便我们日后能回忆起;或者是一些可能进发出诸如顿悟或灵感的思想。你的精神地图描绘了你所认识的世界,而不是别的东西。

  1.感性过滤器

  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形成并保持这样一幅地图,它包括数十亿个记录信息的刺激因素,我们称之为“经验”。显然,我们每个人的地图由于我们的教育、家庭背景和价值观的不同而不同。更具体地说,由于我们每个人潜意识里解释我们所见、所闻、所感的方式不同,以及我们所赋予它们的意义和重要性不同,导致我们的经验不同。这些瞬间的解释全部转变成我们的信仰、态度和短暂的感觉。NLP谈到的就是感性过滤器,原始的感性数据在转变为我们的“理解”和“经验”之前,首先要通过这层过滤。简单地说,这张地图包括使你认真考虑你要考虑的事情,做你要做的事情的那些因素。它将记载你思考问题和行动的信息。它包括你的现实。

  把“版图”当做“真实”的,客观存在的世界。当然,这个世界无外乎是由一些能量所构成的,这些能量产生我们所见到的光、所听到的声音,以及最终转变为新出炉的馅饼的香味和口味的活跃的分子,在科学家看来,只有这样的世界才称得上是“存在”。

  2.创造现实

  对你我而言,宇宙的版图并不意味现实,尽管科学家们在实验室里能够驾驭它、测量它。事实上,在你我的地图之外存在着一个沉闷的、无色无味和没有感觉、没有意义、没有目的的世界。你的思维,是与现实最接近的地方。除此之外,对你而言,现实是不存在的,当我们处在看不见的、听不到的外界版图中,我们也就是在创造现实和人生意义,界定一块属于自已的、富有的地图。特别地,不管一个人的教育水平、社会等级以及生活经历如何,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可以比他的个人地图更能表明现实。

  从不容置疑的科学“事实”出发,“地图”和“版图”两个概念分别是和不同的而且相互独立的现实联系在一起。

  ●一个意识、经验和个人组成的主观的内在现实世界。

  ●一个由客观物质的力量构成的外在世界。

  用其他的话说,即地图并非版图。

  一些人认为这很难接受,这意味着除了在你自己的世界内,你认定是真实的之外,没有别的东西能够描述什么是真实。这意味着你将不得不接受数亿个其他一样正确的“现实”。这意味着你也能够创造出自己的现实。我们都是这样创造出自己的现实的——对于万物之灵的人类,这是一个多么卑微的假设前提。无论我们选择什么样的词汇,这都是把现实世界贬为主观臆造的事物。然而,我们却总以为,人类的大脑思维具有令人吃惊的复杂的机能、庞大的容量以及富有深远的潜质。

  如果认定上述假设是不正确的反倒对你有所帮助的话,那就认为它不正确吧,这不妨碍你仍认为它有用。在任何情况下,你的“真理”只在你的世界内适用。它对你、我还有你的邻居来说,重要性是不同的,而且它与外在世界中的真实的“现实”或真实的“真理”并没有太多的联系。因此,你可以换个方式,对假设暂时不作判断,至少直到你自己能证明它究竟是对还是错。暂时接受这个假设,就像你接受你的椅子不会突然崩塌一样,然后进一步接受下一个假设,你又将学到的其他有用的信息。不管怎样,当你心里描绘世界时,不要从这个“睡梦”中醒来,好好享受这种孩提时探索奥秘的乐趣吧。

  交流的意义在于它所引致的结果

  关于“地图和版图”的假设,为人们之间的交流赋予了一种特殊的意义。为了理解对方,你必须以某种方式进入另一个人的地图中。作为要交流思想的传达者,你必须在你的思想中有一些目标,以此来达到诸如告知、说服、震撼、感动或是质疑的目的。

  简单地说,一次成功的交流就是你达到了你的目的。成功的交流与你实际传达的信息并不相关,例如,你说的话。它也不依赖于你所采用的媒介。例如,电话、电子邮件或者身体语言,以及其他你所采用的任何技术。谈到“布丁”,这是一次有效的交流的证据是让对方明白他是一种“吃的东西”。

  1.无声交流的力量

  在一些情况下,一个人可能表现出什么事也没做,但却清楚地表达出一些东西(我可以从她看我的方式断定……)。例如,沉默经常可以表达出冷谟、厌倦、深思或者仇恨的意思。身体语言或语音的最细微、无意识的变化都可以类似地表达出一些含义,但这却是最雄辩的词语也无法做到的。如果你愿意,交流可以在被交流者的眼中进行,或者用NLP的话说,在他们现实的地图中进行。

  这和传统的交流理论相距甚远,传统的理论重点强调以下三个因素:

  ●信息。

  ●习惯。

  ●媒介。

  NLP着重于交流的效果,或者说是结果,也包括情感上的效果。然而,根据这个假设来定义交流,上述三个因素就不能包括在内,相反,交流的效果,或者说你预期的回应,却总能归入上述的定义中。这种回应,确定了交流的有效程度,赋予了它意义,并且构成交流成功或失败的基础。 用“假设”的话来说,就是:交流的意义在于交流所引致的结果。

  2.测量交流的成功程度

  你可以根据在多大程度上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来测量交流的成功水平。一次完美的演讲、一封简洁的电子邮件,或者一次清晰的讲授,可能都会导致无效率的交流。相反,一个无言的凝视,却可能让两个人友好地交流。

  NLP从思维到思维(mind-to-mind),或者说心理地图到心理地图(map-to-map)的角度解释了交流本身,在《交流的目标》中,你将学到更多有关交流的技巧。运用NLP中的“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方法”,我们能让根本不相同的个人友好相处,产生相互理解、相互协作的关系。

  你不可能不去交流

  与第一个假设相比,尽管第二个假设是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相同的内涵,但他们侧重点却不同,而且第二个假设为人们之间的交流提供丁一个有用的尺度。在各种各样的失败中,由于沟通困难所致的失败占相当高的比例,它导致婚姻破裂,孩子被疏远.甚至爆发血腥的战争。而且,自我辩解似乎盛行。每一个政党都在指责其他政党导致谈判破裂,这些交流者坚持:

  ●我告诉你如此如此。

  ●我很准确地说过。

  ●我已经使它非常明了。

  ●你明白我的意思(你能体会到我的想法)。

  交流对象反驳:

  ●你并没那么说。

  ●你是说这样这样,而不是那样那样。

  ●不管怎样,我知道你心里想的(以及想谈些什么)。

  ●我明白你的意思。

  当然,交流者和交流对象的角色一直在转变,我们得到同样的失败和同样的自我辩解。

  根据这些假设,我们开始明白我们既不能对交流的本质强加过多有意识的想法,同样对我们特别愿意交流的事物也不能强加过多有意识的想法。事实上,在交流中,我们坚持的想法,我们采用的措词、手势以及我们的话语是否完整,等等,并不重要(过程中)。受到怀疑的交流它引起的结果或回应才决定了交往的效果: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

  在那些并不擅长传达信息的人看来,这似乎很难。这些并不擅长传达信息的人,由于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在交流中犯的一些错误,因此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激怒被传达者。但他们仍然继续交流,正如结局清楚地表明了一种真实的现实,即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你不可能不去交流。

  交流的常识

  稍动脑筋,我们知道,这个交流原则告诉我们的无外乎是交流中的常识。假设一个人晚餐后半小时一言不发,这就可能使别人认为:

  ●有些不对动。

  ●他(她)无视我的存在。

  ●他(她)心情不好。

  ●他(她)为昨晚的事内疚。

  可能的情形还有很多,这主要用在一对一的交流场景中。

  现在,交流对象感到他们已经理解所交流的信息。奇怪的是,作为交流对象,大多数人却得出对方不能传达信息的结论:“那是你的问题”,“我的本意并不是让你那么想”,“既然你那么想,对此我无能为力”。这个假设表明了在别人面前,我们的举止势必影响到他们的理解。

  这给交流双方带来一种很难解决的负担。然而,正确地理解上述假设,也有助于改变交流双方的态度,修补交流中的裂痕。其实,只需要我们有那么一点点意识,例如“她的感觉如何”,“他将如何解释我的行为”等,就能在交流双方间建立起一种关系:我们能够做到从对方的角度来考虑的话,事实上我们经常希望对方这么做。

  当然,结局仍可能是糟糕的,因为我们并不能完全明白对方的心思。但是这个简单的假设却能大大地推进交流的进程,改善交流双方的关系,它为教练、销售员和其他从事以交流为手段和职业的人,提供一个很有用的假设。我们曾经多少次对一个播音员,一个教练或是销售代表,进入他们充当的角色之前,对他们做出评论。比方说,当我们身在大厅时,让秘书做一个安排,或者处理停错车位的事情。他们每时每刻都在不知不觉地交流,就像我们一样。当你用一种非正式或无意识的交流模式与人交流时,你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她)。

  这也导致了另一个假设的产生,这个假设是从一个与原角度有细微不同的角度来阐明同一道理。我在本文中加入这一假设,因为它为交流本身加入一个重要的、可能有争议的特征。

  交流的责任在于发出交流信息的一方

  我在上面谈到一个人作为交流者,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渴望与人交流,交流的结果,对交流的渴望、交流的目标和交流后对方的回应都取决于这个人最初的目的。成功、抑或失败,全在这个人。发出交流信息的一方是有目的或理由的,例如:

  ●告知信息。

  ●改变对方。

  ●劝服对方。

  ●感动对方。

  ●质疑,例如为获取信息。

  ●消磨时间。

  这通常在你有意识地去设立一个目标时变得有意义。在此情况下,只要你能达到你预先设定的目标,你就能取得交流的成功,否则,交流就会失败。没有目的的交流的责任也在于我们在前面提到的“你不得不交流”这一假定。其实,在我们的生命中,绝大多数时间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片刻之间的目的,尽管我们的每一举动背后都有其内在的目的。因此,知道也好,不知道也好,我们可能都在影响着别人的感情和生活,这个假定暗示了我们必须对我们的行为负责,就像我们要对轻易忘记自己感情负责一样。

  正如我们前面见到的,设定一个相对稳定的交流目的会对对方,即交流对象产生影响,而且那并不是简单的信息输人。换句话啦,在交流中,你希望在一些方面改变对方。这些改变是和对方的感情、信仰、行为的部分或全部有关。

  重要的是,正是这种让对方发生的改变能形成你的交往意图。我们是带着目的做事的,因此,我们必须对我们的目的、目标负责,这包括交流的目的和其他的目的。这在一种有意识的,也许是正式的交流中似乎尤为明显,例如工作评价。甚至在一般性的交谈中,在你的思想中可能也有一个清晰的目标,例如慰问、警告、通知等等,同时也有你希望达到的效果,例如感激、愉悦、同情或是警告。

  即使当我们无意识地交流时,在我们的思想中也充满了有意识的目的。在交易中,我们可以通过对待别人的话语、习惯、行为来达到目的,因此,我们不仅不能不交流,正如我们在前面提到的那样,而且我们必须对在交流中我们所做的行为负责,不管这种行为最终是改善还是恶化了交流。

  双向过程

  这听起来似乎对交流信息发出的一方尤为不公平,但事实上,我们或多或少—直在扮演这么一个角色,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一个双向的过程。然而,考虑在某一次单个的“交往”中,出于建立一些基本原则考虑,在任一时刻,我们有必要对信息发出者和接受者作一个区分。实际上,如果和你交谈的人心不在焉,那说明你并没有很好地达到你的目标。你应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把你的目标传递到他们的思想中,让他们做出你希望他们做出的反应,以此来影响他们的感情、信仰和行为。但是如果他们也希望通过交流以此来改变你,例如在对你的一些回应中(那将形成一次新的交流),他们会做出同样的行动。

  总的说来,对你希望达到的目标进行控制,对你的行动负责,特别是当这些行动会在交流中影响对方时,这才是有意义的。

  人们创造自己的体验

  我们通过五种感官来感觉外在的世界。只有你真实经历过,一些东西才会深深铭刻在你的大脑中。尽管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复杂的光学系统来看这个世界,但实际上,我们却是用头脑来看这个世界。视觉的一些方面,例如颜色、移动、空间的位置等,经过一定方式的综合处理后,创造出我们所见到的一幅日落西山的美景或一张熟悉的脸。当这一切发生的时候,与我们的光学系统相比,我们的感觉系统却经常让我们失望。举个明显的例子,对同一起交通事故,不同的目击人的证词千差万别。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看到我们认为看到的东西,我们听到我们认为听到的声音。在头脑中,我们创造出了所体验到的一切,不管是所看见的,所听到的,还是所感触的。

  人们的经历不仅仅包括对外部在客观世界的直接感知。我们同样在体验到白日梦想、记忆和许许多多瞬间的想法。我们想像、记忆、经历一个“真实”的生动的内在世界。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经历过那个主观的神秘之地——我们称之为“意识”。我们自己创造经历,或者重新创造存在于意识之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意义的事物。

  例如,当我们需要形成一种思想、找到—个解决方案、体验一种情感经历、培养一种洞察力,诸如此类的东西时,我们就会回想起记忆里的东西,同时综合处理大脑中哪怕是最细微的记录。当然,大部分的这些行动是自动进行的,即我们无需对思考本身进行过多考虑。但是别无他人可以以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创造出个人的想法,即用能提供原材料的最少的能源波来创造出人的思想。人们只能从主观上形成自己的经历。因此,这个假设就是:人们创造自己的经历。

  这个假定的暗含意义影响了我们的“意识”以及生活的意义。创造和改变经历的能力赋予我们一种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能对我们的生活和未来产生重大影响。你能做出这些变化,创造出自己的经历。

  没有失败,只有反馈

  我们通过经历来学习,但这是一种特定的经历: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换句话说,就是通过犯错误或者说是偏离预定目标来达到学习的目的。所谓的成功人士似乎更理解这一方面。他们的成功是基于他们的付出要比别人多的基础上,这意味着他们犯了更多的错误,从这一过程中学会了更多。

  每—次当你纠正一个偏差时,你成功的机会就增加一些,我们运用反馈的方法来控制这一过程。达到或偏离目标都能为我们提供信息或知识,你可以从中学到到底发生了什么,你偏离目标的程度如何。下一次,你就考虑到可以从上一次失败的反馈中学到的经验,离你成功的目标又进了一步。不断地实践,你就会养成达到成功的习惯。

  当你在学习—种技能,例如,驾驶或者系鞋带时,上述“设立目标——偏离——纠正——重新设立一改进(对偏离的修正)”这个受控制的程序环是在你无意识的状态下自动发生的。

  失败

  由此看来,我们并没有失败,或者说事实上我们在犯错误,但我们从我们的每一举动中获得反馈信息。如果你经常这么做,你将会不断地提高自己,不断成功。具体地说,每一次你偏离目标的程度会越来越小,到最后你会一直获得成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永远不会失败。但是不管这是真是假,这个假定总能使这个过程一直持续下去。很简单,当你在做一件事时,你将学到其中发生了什么,你可以采用不同的措施来达到不同的结果。

  在每天都十分紧张的生活中,似乎不像我们上面提到的那样。然而,不管行动的最终结果如何,你总能从中获取到有用的信息,例如,在你采取或未采取某一行动、说或未说某些话时,发生了什么,利用这种新的知识,你能获取很有价值的资源,这种资源可在下一轮行动中得到利用。随后的过程包含不断从失败中总结,不断提高自我。

  这个假定适合于所有的学生,同时与我们习惯性行动中的自我控制或“自我导向”的本质相关,我们将在《取得成功的模型》中更详细地讨论这一问题,这个假定意味着态度和自我信仰的改变。反馈学习的过程明显地发生,但我们从感情上却把它认定为失败,在一些情况下,“我失败了”被说成“我是一个失败者”,这也加重了对个人信念的危害。当这一切发生时,从统计上看,全面失败的条件并不经常出现,但是尽管如此,却说明了人的一种自我实现。在最坏的情况下,失败意味着“我没有达到一个特定的目标”,但更严重的是失败让人们觉得以后不要再这么做。

  这个假设能帮助你更客观地评判你的行为,因此,尽可能从中学到一些东西:

  ●我没有失败。

  ●我明白,如果我这么做,就会如此如此。

  ●所以我要做些不同的事,我估计这些事将能给出我下一次想要的结果。

  一般说来,你要积极地看待你所做出的行为的负面反馈,而不是消极地把它看做挫折,或者更糟糕的是,看做“一次失败”,这样你能从中学会更多。正如一些思想家半个世纪前指出的那样,消极的语言会在不知不觉中使我们变得更糟。改变话语中的一些词,让消极转为积极,其实并不需要多大的努力。

  人们拥有能带来变化的所有资源

  改变和自我实现的根源在于你自己。大量特殊的经历构成了你的精神世界的整张地图,它们能为你提供无限的资源以迎接生活的挑战。这笔财产会一直存在你的潜意识中,但是当需要时你就能得到它,而且你能跨越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障碍。正如我们已经看到,所谓的失败是由于我们的知识水平、我们为现在和将来提供的资源有限。当然,在你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你需要去学习特别的知识和技能,获取外部的资源。然而,你能够思考、探索,做一切该做的事以获取那一刻在你内部并不具有的资源。这些资源将帮助你取得特定的结果:你的内部资源能培养起你去实现目标的能力。

  让你自己吃惊

  这些内在的资源能为你提供很有价值的核心资源,利用这些资源,你能够带来变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并没有意识到他们身上具有的资源。有时,当你面对危机或者特殊的任务时,你会为自己感到吃惊:“我不知道我居然还具有这种能力”,但这通常是偶然发生的。即便经过再深思熟虑,你可能仍不会想到去求助于你自身的资源。假设你能面对危机、挑战或者新情况,同时利用你自身的内部资源,你将能发挥自己的真实潜能。因此,充分意识到你自身的能力能增强自信心,同时也能提高实现目标的能力。

  一旦当时给予人们所需资源,人们就能做出最佳选择

  你的精神世界是由你的价值观、信念、情感以及基于这些之上的行动组成的。在这个范围内,我们通常做得很好,我们能运用我们的知识、信念、价值观、战略和其他的心智模式来达到成功。在别人看来,特别是在一个自诩有丰富经验的老者看来,一个人的行为可能是不良、被误导的。然而,他们惟一能做到的是通过有限的,经过过滤的现实情况来做出判断,这几乎与其他人的看法一样。经历并不等于能力和可用的资源,就像知识并不等于智慧一样。一次愿意接受改变并从反馈中学习的经历要好于几十年普通的丝毫不去总结的经历。

  如果你用这种观点去判断人们以及他们的行为,你会发现他们的现实中只有蓝图。你可能会发现他们要比第一次见面时获得更多的成就,因为他们的“系统”是充满效率而且是连续的。同样,更好地理解你的思维方式,增加你的选择余地,你就能创造出新的资源,比如再创造出新的选择。

  灵活应变选择机会更多,它总比没有选择或有限选择好

  “灵活性”意味着你能够创造出更多的选择,释放出你潜在的资源。在给定的资源下你总能做出最佳选择。但你也可以通过灵活性,从反馈中学习,以增加所拥有的资源。通过利用这个你常常在无意识状态下使用的系统(上面提到的“受控制的程序环”),你能逐渐控制自己对待变化的态度,同时创造出新的选择。用一句简单的格言来说,就是:有选择总比没有选择好。

  在每一行动的后面都有一个积极的目的:从某种程度上说,任何行动都是有价值的

  正如我们前面见到的,即便是表面看被误导或无用的行为,对行为者而言,也是有某种目的的,我们称之为“积极的目的”。当然,我们的大部分行为是根据我们的习惯无意识地发生。确定这些行为背后的目的或意义都是在自我认识方面一个明智的选择。也许你能通过这种方便、快速、更满意的方式来了解自己究竟想得到些什么。我们将在后面更详细地讨论这种积极的目的。现在,试着想像把你的行动和“你”分开。你的行为背后的积极目的是什么呢?这些目的在你今天的生活中是否还在发挥着积极作用,或是这些习惯行为超出了它们有用的期限,而显得更为持久?

  我们的交流是同时发生在意识层面和无意识层面上的

  早先的一些关于交流的假设合并成这个假设,它和别的假设一样,并不起源于NLP,而是重复了弗洛伊德、荣格和其他一些心理学家的观点。然而,通过NLP,我们能把思考的结构和过程看得更深,因此在意识还是无意识层面上我们都能交流得更好。后面将谈到语言模式,这些语言模式有助于进入人的潜意识,同时了解在人的意识层面什么是人所不愿意交流的。同时,通过想像和沉思你不仅能与你的潜意识相互交流,同时也能带来神经上的变化,这种变化要比传统的心理疗法更能有效、持久地影响你的行为。

  大脑思维和身体是同一控制系统的部分

  上述这句话反映出NLP强调整体的特点,明确地表示出我们隐含在本书中的含义,NLP系统的思想从建立模型起就一直在发展。思想是与情感在共同发展。而且,在许多层次上,身体内的情感就意味着行动,这就像头脑中的自然事件一样,身体和精神的协同作用能实现你的目标。

  NLP模型

  上述的假设描述了人们如何创造自己的经验,我们是通过五种感观来感觉周围的世界,即看、听、摸、闻、尝。但是只有在无意识的情况下,用一些方式将它们过滤,才能使这些感觉保存在我们的头脑中。我们尤其会倾向于省略或删去许多有用的信息。对其他的感觉信息,我们可能拒绝接受,或者修改,或变形。而且,尽管考虑到大量的有用数据,但我们仍要进行归纳,或做近似。因此,精神过滤的结果就是我们从主观上去体验一切事物。当你我用各自的感官去体会这个世界时,我们用的是一种个人的、独特的、归纳的、变形的以及不完备的方式。

 

  上图说明了我们常说的“NLP模型”。如果一个模型将事物划分得过于复杂而不能完全理解,那么它从一开始就不能完全代表真实事物更不用说再现了。我们的精确度越高,理解就越复杂。另一方面,模型越简单,它所能代表现实的精确度就越低。如果你能从一个模型中再现或预测现实(就像乘法表,或是E= mc2,或者一个精确制造的火炮模型),这就是一个好模型。如果任何具有合适技能的人都能从模型中得到一致的答案,这个模型就更好。

  NLP模型并不很适合上述三种提到的模型,但它却使理解每一次经历的结构变得更容易。当你理解并运用NLP或其他任何模型时,你都可以提出改进。现在,我们用NLP模型来证明第一个假设“地图并非版图”。

  在这个假设前,对真实感觉信息进行归纳、删减以及变形,似乎并不理性。事实上,这一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意识地发生着,因此我们并不需要把它当做理性思考的一部分。无论如何,即使当我们有意识地去思考我们所见、所闻、所感时,我们也只会倾向于对我们理解的事物进行理性分析,而这些我们理解的事物是基于我们相信是“真实”的基础上。我们的信念,也包括价值观、态度以及记忆,发展出我们一辈子的经历,以及由于周围的人、环境、事件的娈化而产生的结果。

  近似

  NLP模型描述了一个很复杂的过滤系统,在数据处理上,我们只能用近似值来代替,而且在每一清醒的时刻,我们会犯很大的认识上的错误。但整个系统运转很快,而且具有明确的优点,有时,粗略的估计就足够了。例如,也许正朝你飞来的砖块对你来说根本不算什么,毕竟它不是一只灰熊,但安全要比别的什么都好,因此要做最坏的打算,将输入的感觉进行分类,再依此行动。幸运的是,系统运转的速度快得足以对输入因素进行分类,以此处理紧急情况,当然前提是你已经有一个分类的框架。利用这套系统,我们可以感觉到潜在的危险,尽管数据可能是不完全的或者只是一些总体数据。而且,我们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感觉到。

  过时的超级技能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逐步擅长于感觉的推测。它将几十亿年早先的感觉(过滤后的代表物)和他们目前的信念、个性融合在一起。然后,多数情况下,“幸存”已经不能用来判断我们的行为,例如,言辞上的冒犯或批评,导致生气这一种反应。过时的避免发胖的超级技能不再有效,而且我们做出了错误的解释和决定。

  NLP模型让我们意识到,在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中,如果缺少有意识的、正确的调整,我们将如何生活。这种意识在最坏的情况下,能提供选择。你可以自由地相信一些事或别的事。你也可以选择从别人的角度来看待事物,例如别人是如何通过他们独特的过滤系统来看待事物。这样的态度是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群体间的协调以及国家间的和平,就像你的神经和你的行为也要协调一样。

  解码

  还有一个问题尚未解决,就是如何解释别人的精神世界。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真正的交流是在两个人的思维中进行的。但现在你至少知道任务有待处理,通过考虑NLP模型描述的过程,你将会避免出现一些主要的交流失败情况,这些失败会给人带来极大的痛苦。

  精神上的过滤层能将输入的感觉转变成一种个人可接受或可信的形式。NLP试图破解引起变化的三种因素:归纳、变形以及删除。换句话说就是,我们所看见的、所听到的、所感觉到的是如何转变成我们的经验、情感、信念、洞察力以及“真理”的。

  也许更重要的是,你将学会如何破解自己无意识下形成的感情代码,由此获得无价的自我认识。现在,如果你能够有意识地为你的所见、所闻、所感确认一种有用的意义,你将能对它们进行不同的分类或解释。简单地说,你将学会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看问题,特别会注意到别人的行动、情感以及他们的精神世界。你将能为你的意识做出积极的反应。对你思想以及随后的行动,你将有更大的控制能力:管理你的生活。

  生态系统(ECOLOGY)

  “生态系统”这个词经常出现在这本手册中,我认为它很重要,因此我将其列入NLP的原则及假设之中,这个词起源于生物学,通常与作为平衡系统的个人或组织相关,一个生态上的变化应当考虑到系统其他部分和其他相关联的系统。

  NLP注重变化,包括行为和思考方式的变化。当我们考虑到生活中的每一部分以及我们与别人、组织和社区进行交往所依赖的系统时,即使是一些小小的变化,也会给我们带来广泛的影响。例如,由于一个人改变“坏”的行为,而使这一改变被看做是“好的”,但结果可能并不像人们想像中那样令人满意。这项行为的后面可能有某种无意识的目的:它能带来快乐(或减少痛苦),但却与这项行为本身无关。

  例如,探索隐藏在人们行为背后的目的。特定的行为能引起别人的注意,因此行为是为目的服务的。然而,我们可能不会理性地甚至有意识地去选择这样的行为。事实上,我们可能想知道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在一些情况下,一个人或多或少地会否认自己的行为,或者至少是行为的本意。例如,目前,青年的反社会行为,就常常有潜在的目的,例如为了赢得别人的注意和尊敬。这常常可用于解释心理疾病,同时也能解释众所周知的疾病的生理征兆和心理需要之间的联系。我们的行为包含了我们身体——精神系统的所有子系统。因此,行为背后有其特定的目的,当我们在设定目标时,“获取别人的注意”或是任何未说明的意图,都将形成任何均衡系统检验的一部分。

  系统性变化

  行为或状态任何一方面的改变都将对我们的身体——精神系统的其他部分以及我们赖以生存的更大系统产生巨大的影响。我们复杂的身体——精神系统是由一生的经历和一系列的大脑神经模式组成,这些模式又是由数百万神经元之间通过电化学反应联系在一起,即使我们把这些神经网络置于不同的分隔部分中,即使距它们的起源已有一段时间,它们依然能以一些特定的方式相互联系在一起。

  这些内部“系统”,包括了我们在不同的上下文中提到的它们所充当的不同角色。它们包括所有可以断定其身份的态度、气质、价值观。例如,—个人可以充当父亲、女儿、队员、小丑、替罪羊、护士、不领取报酬的顾问等等角色,他们在不同的背景中,例如家庭、工作、社会或者自我发展,会采取不同的思考方式和做事方式,我们的行为能够体现出我们身上内向、热爱和平、热情、嫉妒、体贴、敏感、合群、诙谐的一面。改变是从整体上发生的,我们需要从整个系统均衡的角度而不是孤立地从某一部分来对它进行管理。

  所有的系统追求的似乎都是一个独立的目标。事实上,在社会和家庭系统中,我们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你不能让所有人都高兴”。然而,当我们做出个人的改变时,通常这种改变只适用于一些方面,我们会忽视这些改变带来的连锁反应。一次改变的结果的间接影响会在日后得以体现,因此一个理性的积极的改变应该能抵制负面效果的出现,有的时候,这些负面影响可能会超过预期从改变中得到的收益。

  这仅仅描述了你自己的系统。一个生态系统的检验包括和你交往的人们,你会影响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改变反过来又会影响你(这样一直互动下去)。

  生态系统的原则自然可以从个人延伸到组织,例如你工作的单位,或者延伸到你的兴趣爱好以及在社会生活中你必须与之联系的一切,例如俱乐部、家庭、学校、医院,以及其他职业生活,例如联盟、团体等等。特别地,我们应当把均衡检验运用于工作成果。我们经常在工作描述中寻求目标,或者不得不接受公司文化和价值观中规定的绝对的行为,尽管这些行为与我们个人的价值观和希望的结果相冲突。生态系统,就像蝴蝶效应,包括了对你和你的生活产生影响的所有的人、所有的物。

 相关阅读:nlp术语大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自我信念和价值观
下一篇:一句话挽救一生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关于NLP假设的介绍】相关文章
【关于NLP假设的介绍】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