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4-05-10 13:56
爱上张兆和之前,沈从文奇特的湘西世界风情录里最大的人情亮点是九妹沈岳萌。他笔下的湘西少女,多以九妹为参照;沈从文的初期作品集,总让九妹题字;沈从文苦恋张兆和无果,惟有九妹陪着他以酒浇愁。
二十年代末,母亲黄英携九妹打老家赶来,投靠一支笔打天下的沈从文。为了挣母亲回家的车旅费,沈从文流着鼻血赶稿子。这段,家中光景惨淡。
沈从文在中国公学站稳了脚跟,便将九妹接来,通过胡适让九妹借读,法语、英语跟编织。
沈从文曾是世上最好的哥哥。兄妹俩常陷入困境,饭也开不出,没炭生火,沈从文却把铺盖包到脚坐在桌边教九妹。
沈从文对九妹寄托了厚望,二心巴望将九妹打造成像凌叔华、林徽因一类的知性。他请大学法语系四年级的学生为她开小灶,他在上海请法国人教九妹英语同法语会话。他为九妹预许了将来读书的所有用度,并她未来能去法国或美国深造,有完全异于湘西女人的。
然而究竟有限,高级对九妹太吃力了。她被不切实际地架空,离生活远,离幻想更远。她不懂生活的艰苦,只是爱离奇,花钱如流水,使沈从文大为头痛。
沈从文带九妹到青岛大学,俩人一有钱便去看片子、吃饭馆,成果弄得九妹连膏火也交不起。张兆和来青大藏书楼,经典名言,眼看着这对兄妹毫无生活教训,张兆和只好废弃到北大读研讨生的机遇,操持沈从文的家庭事务。
九妹始终生活在欧美虚构的恋情真空中,落实不到现实世界。她盼望爱情,却惧怕,这使她一再错失的婚恋对象。
九妹曾和燕京大学心理系教学夏云相处一段时光,夏云向九妹求婚,九妹谢绝了。五六年后,九妹领悟到夏云的蜜意———和四周的男人比拟,夏云无疑是最幻想的婚恋对象。她的心坎有所触动,然斯人已去,一切已如明日黄花。
刘祖春来访问沈从文,九妹从东屋晚出来一步,掀开门帘,站在那里,看着这个刚从故乡来到北京的乡亲年青人。尔后,刘祖春成了沈家座上客。刘祖春留恋沈家特有的安静空气,刘祖春眼里的九妹,“性格高洁而文静”,他对九妹动了心。
而到七七事变,刘祖春赶到沈家,向张兆和借20元钱作为路费,他要奔赴圣地延安。他不能带九妹同去,惟有揣着她的玉照及从她那里借的《堂•吉诃德》英译本,单独上路。
沈从文独身,虽对九妹头疼———她不知现实的苦,只知好奇,花钱不知控制,但他尽心努力,一发薪水,为九妹悉数花尽。婚后,九妹真正拖累他了。他要顾家,匆匆顾不上九妹了。
九妹的心高浮在云端,不肯跌落红尘,终于完整脱离事实。近三十岁的九妹信了佛教,吃斋并加入当地的佛事运动,大手笔地捐献物品。沈从文在家信中一再埋怨九妹连累了本人。战时的困顿让沈从文的耐烦一点点损失———事实上,他连一家生涯都难以敷衍。
多少经蹉跎,九妹终于老大徒伤悲,身心失去了均衡。九妹疯了。沈从文从好哥哥位置跌落,成了世上最无奈的哥哥。他对战斗无奈,对生活无法,在家书中一再恳求大哥和六弟将九妹接回老家。
九妹的疯癫,让行伍出生的六弟失控到欲拔出手枪,与沈从文拼命———从老家动身时的九妹活跃如林中小鹿啊。九妹一路跟随沈从文,是他的拖累,也是他潦倒落寞时的惟一抚慰。然而,他稳当的家庭中不了九妹的地位。九妹以湘西?女特有的纯情在追求着真爱,却老是不遇。九妹最后转而向佛,实在是现实凄凉的折射。
九妹从哥哥们的“云庐”里逃出,与一个当地农夫———她的夫君,如斯粗鄙,将深爱她的哥哥们大大地惊恐住了。她的家是沅陵上的一只破船。她生了孩子。“文革”中饥寒交迫而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