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对对联的故事

逍遥右脑  2018-01-04 18:52

郭沫若从小聪明过人,6岁时就能吟诗作对。他的私塾老师,嗜好垂钓,即便是严冬季节也不间歇,时常吟咏“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诗句以自乐。
  
  一天,老师钓鱼归来,余兴未尽,就在黑板上写下“钓鱼”二字,对学生说: “你们看这‘钓鱼’二字,前一字是动词,后一字是名词,组成了动宾结构的词组,也是一句话,又是一副对联的上联。现在我要求你们按照同样的格式,再配上一句话,组成一副对联,谁能对出来?”
  
  郭沫若刚看过《杨香打虎》这本书,想到“打虎”二字与“钓鱼”的句式差不多少,于是站起身,脱口而出: “打虎。”
  
  “对得好!”老师没想到6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敏锐的才思,当即肯定了郭沫若的回答。 “钓鱼”和“打虎”是十分工整的短联。
  
  还有一次,一些学生趁着老师去钓鱼,偷偷地跑到学校后面的寺庙里,偷吃老和尚种的桃子,郭沫若也参与了此次行动。和尚发现后,找到老师反映情况。老师非常生气,想狠狠地教训一下偷桃的学生不可。于是,他拿着戒尺,板着面孔,训斥道: “昨天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他冷眼巡视学生的表情,看大家紧张得不行。他又缓缓地说: “我上面出的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谁能对出下联,谁就可以免罚。”
  
  郭沫若站起身,大胆地问: “若是对得工整呢?”老师挥着戒尺,眯着眼睛说: “可以全免,一个也不处罚。”
  
  郭沫若一听,高兴地走向黑板,在老师的上联旁写道:“他年攀桂步蟾官,必定有我。”
  
  老师看后,惊喜万分,一边用戒尺轻轻拍打着自己的手,一边连声说好,他让郭沫若回到座位上去,郑重地对所有学生宣布: “由于郭鼎堂(郭沫若字鼎堂)下联对得好,偷桃子的事情不予追究,但是今后不准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郭沫若的文学才华初显端倪。此后,同学们对他倍加钦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凯撒大帝的加密术
下一篇:庞敏 介绍简介-庞敏 简历-庞敏 作品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郭沫若对对联的故事】相关文章
【郭沫若对对联的故事】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