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7-12-13 11:12
让学生走上讲台,尝试阶段应做好如下几点:
1.认真引导,精心准备,不让课堂留死角。教师认真引导,师生共同精心准备,才能谱写一堂课的美妙乐章。首先教师在引导上,主要是"三定":定课、定法、定要求。初次尝试应选择一些难度偏低的课目,而且要段落明显、条理清晰,适合初学者而为。
2.鼓励动员,积极参与,不落下每一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源动力,传道授业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在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即兴趣。如果学生对老师有兴趣,那么对其所教的课就想听想钻研,亲其师,乐其教,让学生走上讲台。另一出发点意义也在此,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共同享受美好时刻。这比平日里上每节课只能照顾到一小部分学生,久而久之,有些同学就会有"冷落感",兴趣就会减弱,通过活动提升兴趣,提升兴趣积极活动,二者异曲同工,自然不会落下每一个学生,每个组就如一个团队,团队里人人有目标,有成就感、荣誉感,团队之间有合作、有竞争,而此时老师无外乎游离在团队之间的导游,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3.把握细节,规范环节,不浪费每分每秒。有人说,让学生走上讲台是哗众取宠、华而不实,不可否认组织不力或估计不足,肯定会出现场面失控、哄堂大笑的局面,但有了前期的精心准备、认真引导,我想肯定会克服。这就要把握细节,规范环节,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把你的思路和要求讲清讲透,并且用奖惩来规范他,不能放任自流,民主仍需集中。否则,一个团队在规定的时间内讲不完、讲不了,都会影响下一团队的发挥;如果你能够在课前就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和水平,达到知己知彼,我想就不会出现太大的误差。
4.及时反思,撰写心得,不放过课堂生成。反思是为了提升,取得下一步的更稳更实,做个有心的教师,及时捕捉课堂的得失,包括方法选取、课堂状况、环节连贯、动态生成,然后号召每一组都及时写体会、谈成功之处、说失误所在。我想,师生共同营造的这一局面一定会打开,而且这一美丽的花定会绽放得很美很艳,足够照亮你的课堂!
或许当初的冲动化为了现实,从盲动走向理性,而想要延伸、拓展仍需要不断改进,批判式前进。让学生走上讲台,不仅仅对我们的课改模式提出挑战,更主要的是让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培养真正的符合时代特质的新时期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头脑风暴??一改传统倡新风。想当年,这一做法在班级一宣布,学生先是瞠目结舌,而后是欢呼。那是新奇而后的歌唱,意识短暂停留之后的觉醒,从小到大未曾体验的诧异,想一展身手的冲动。我想,那一刻,师道尊严会在他们脑海中画上句号,尽管日后他们登台所表现出的是一幅"孔夫子的模样"。
2.激发动力??要我学变我要学。虽然从应试的角度看历史学科并不占太大的优势,但从育人的比重上看却至关重要。很多学生在此之前可以说是"史盲",一窍不通,随口能说出一大堆张冠李戴式的历史大笑话。如今,不敢说每个学生精通历史,但对付课本上的那点历史片段还是显得绰绰有余。告别"史盲"比告别"文盲"更具有现实意义。班级史学风气日渐形成,从而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真正"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相得益彰,何乐而不为!
3.张扬个性??我的课堂我做主。传统教学培养的学生都是一张面孔,并努力地去实现整齐划一、千人一面的少年老成,未老先衰早已不是褒义词,背后写满了辛酸与无奈。如今,个性凸显,真正是"以人为本",人文主义在校园里正蔚然成风。课堂成为他们的天地,他们是小鸟,在自然中飞翔,时而停留在树枝上歇息张望,时而又振翅高飞,黑板上留下了他们欢快的五线谱,墙壁上画满了青春向上、斗志昂扬的符号,这里的课堂已回到自然,任由你我自由驰骋。
4.引领时尚??我能我行我成功。如果说兴趣的培养是为他们通向知识殿堂搭起的桥梁,那么,自信的建立则为他们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石,树立了丰碑。一个人,特别是社会人,能否取得成功,取得怎样的成功,其中自信度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凡是有所成就的人,都是充满自信的人。而我们一贯的教学中,孩子的自信被一次次考试打击、教师批评、家长训斥,到了高中阶段已所剩无几。走上社会,个个自信力不强,自我怀疑占了上风,看不起自己,认为自己做啥都不能成功,进而由怀疑到自卑、不自信,看看你周围,无数人在为你做最好的证明。所以,从课堂抓起,诱发自信力,并且巩固之,让其享受到自信带来的成功感受,坚信自己"可能""能""一定能""行""我行""一定行",逐步坚定成功信念,走上成功之路。
历史教学虽然不能将历史原景搬进课堂,也不如发生时那样生动鲜活,但只要我们内心愿意做大手笔的导演,就能让我们的课堂接近原生态,还原历史本来面目,而课堂内个个跃跃欲试的"演员们"早已准备好了,你还犹豫什么呢?
让学生走上讲台,你的课会因此更精彩。我信赖,我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