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的两张脸-心灵鸡汤

逍遥右脑  2017-12-10 13:34

  当很多人对慈善越来越“心冷齿寒”的时候,我们不妨从一张受捐人具体生动的面孔说起。
  
  那是宁夏盐池县小女孩李涛涛脏兮兮的脸。
  
  在她的家乡,三年只下了三场雨。她每天都要赶着驴车,和又聋又哑的妈妈走三个小时去打水。打来的水又苦又涩,可就是用这样的水,她们做饭、熬药、洗脸,然后喂鸡。由于一年也洗不上一次澡,她们的头发里生满了虱子。
  
  然而,从天而降的1000元就像那根撬动地球的杠杆,改变了这家人的命运。
  
  当母女俩从受助修成的水窖里打上满满一盆水时,她们忍不住哭了:“原来洗干净了,自己跟电视里的人一样。”
  
  对着镜头,腼腆的女孩没有说“感谢政府,感谢捐赠人”的话,可她每天打水时,都会看到刻在水窖盖子上的捐助人的名字。那个陌生又熟悉的名字,她在本子上写了一遍又一遍。
  
  没有一支温度计能测量慈善的温度,但这个孩子的笑脸,是这个时代最好的慈善晴雨表。
  
  此时此刻,我们再现、放大这张孩子的脸,是想重申很多人原有的立场:慈善从来就是美好的。
  
  让我们再来看看另一张孩子的脸。
  
  北京女孩解?惠今年9岁,用自己的压岁钱每年捐助一口“母亲水窖”,成了她成长的一部分。去年8岁生日时,她举办了一个主题生日会,让更多的小朋友及家长一起关注“母亲水窖”。这是一个远没到能大谈慈善理念年龄的孩子,可她用行动注解了涵义非常复杂的慈善二字。
  
  比起因“捐得越多越可疑”而转身离场的姿态,更优雅的姿态是“继续痛苦地爱”。重燃这些爱,才能理性地对慈善业刮骨疗伤,让它肌体健康。
  
  当我们行走无力时,请想想那两张稚嫩的面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卷九 死亡与濒死(之二)
下一篇:希望拥有无穷无尽的力量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慈善的两张脸-心灵鸡汤】相关文章
【慈善的两张脸-心灵鸡汤】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