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7-12-07 13:01
历史文第I卷(选择题 共6分)1. 春秋战国时期一思想家认为:“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 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该思想家 的核心观点应是A.清净无为 B.兼爱非攻 C.仁政治国 D.以德治民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陆九渊3. 有史学家认为:汉武帝时,儒学家开始使儒学走上了宗教化的道路,成为“儒教”,儒家内部出现了第一个神学家。这种观点认为:A.汉武帝发展完善了儒家思想 B.汉代经学神秘化趋势明显C.董仲舒彻底否定了先秦儒学 D.汉代儒学家重视考据、训诂4. 朱熹曾解释过“存灭理,灭人欲”论:“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明代李贽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由此可见,李贽的批判主要忽视了A.时代背景的复杂性B.思想内容的辩证性C.历史发展的曲折性D.人物评价的特殊性6.魏孝文帝从小就接受汉族文化的教育,不仅“五经之义”能拿过来就讲,史书传记、诸子百家涉猎颇多;对汉族的诗文也很有研究,他最不可能研究过的诗句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A. B.C. D.7. 阅读魏源的相关资料人物生活经历魏源在沿海地区任职多年“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不除弊而能兴利之法”、“立译馆,翻夷书,刺英事,筹夷情资料中体现出魏源向西方学习的因素有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8.张鸣教授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下列救国思想中能印证此观点的是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提倡“德先生”和“赛先生” D.设议院,开国会9.1865年,赫德在进呈给清政府的《局外旁观论》中说道:“”赫德实质上揭示了近代中国A传统教育与安邦治国脱节 B.倡导学习西方科技文化C官员的执政能力普遍薄弱 D.洋务运动缺乏人才资源A.契约立国 B.人民主权 C.以法治国 D.君主立宪11. 1916年杜亚泉在《东方杂志》上发表了《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一文,他认为“近年以来,吾国人之羡慕西洋文明,无所不至,自军国大事以至日用细微,无不效法西洋,而于自国固有之文明,几不复置意。……西洋文明与吾国固有之文明,乃性质之异,而非程度之差;而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下列对此观点理解准确的是A.是当时社会的主流观点 B.完全排斥西方文明C.指出了新文化运动的弊端 D.全面继承洋务思想12. 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写道“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发布之后,河南洛阳嵩县的绿林好汉们议论开了,有的人说:‘先杀洛阳知府,再杀河南巡抚,赶走北京皇帝,孙文坐了天下,我们都要当官,没有人敢说我们是土匪啦!’”由此可见,基层同盟会员宣传三民主义的突出重点和弱点分别是 A.民族主义,民权主义 B.民权主义,民族主义C.民族主义,民生主义 D.民权主义,民生主义13.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 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业.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 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 20世纪50-60年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主要是为了A.带动其他部门发展 B.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C.提高中国的国防实力 D.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潮流A.《井冈山的斗争》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联合政府》 D.《论人民民主专政》16.邓小平南巡讲话,特别是其中深刻阐明的马克思主义精髓论、社会主义本质论、 、“三个有利于”论等,处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创造性光辉。空白处应为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B.“一国两制”论C.科学发展观 D.世界两大主题论17.黑格尔曾说:智者们说人是万物的尺度,这是不确定的,其中还包含人特殊的规定:人要把自己当作目的,这里面包含着特殊的东西。黑格尔的观点,着重指出了智者学派A.以人的眼光去考察世界 B.没有统一的道德观C.具有初步人文主义思想 D.否定了众神的存在18.马丁?路德说:“所有信奉上帝的俗人都有资格出现在上帝面前,为他人作祈祷,相互传授有关上帝的道理……”路德的观点A.宣扬了人人平等的观念 B.打破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C.主张世俗权力高于教权 D.反对罗马教会垄断教义解释A.违背传统宗教观念 B.导致社会奢侈成风C.危机封建君主统治 D.倡导民主自由思想20.“人民拥立国君是为了捍卫他们的自由,而不是去做他的奴隶,……一旦人民可以把他撵下台,他就不能抱怨人民使用暴力。……只靠暴力维持的,只有用暴力来推翻。任何事物都是这样按照自然法则发生的。”发表以上言论的思想家最有可能是A.康德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卢梭第I卷(选择题 共6分)21.(14分)史学指的是一门以人类客观的活的历史为对象,利用各种史料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规律的科学。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北宋司马光在《通鉴》中的史论,包括征引前人的评论和作者自发议论的“臣光曰”,书中开篇第一则“臣光曰”即说:“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又如“臣光曰”:曹参“自谓不及萧何,一遵其法,无所变更,汉业以成。”材料二:明末清初王夫之《读通鉴论》中认为“读古人之书”必须“揣当今之争”,才能“为治之资”。在对历史发展的认识上指出“生有生之理,死有死之理,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夫国家之治乱存亡,亦如此而已矣。”“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他还认为治史要“敦实行,传信使”“因其时,度其势,察其心,穷其效。”材料三: “……善为史者,必研究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其公理公例之所在……。” “中国之旧史有‘四蔽’,‘一曰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二曰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三曰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四曰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梁启超《新史学》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司马光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这一史学思想主要受什么思想的影响?(2分)(2)对比材料一,分析材料二中王夫之史学思想的特点?(2分)概括其史学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3分)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如何评价他的史学思想?(2分)(3)据材料三指出梁启超对旧史学观点的态度,他认为史学研究的重点是什么?(3分)(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怎样才能正确研究历史呢?(2分)22.(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当时文人看来,“这种文学形式”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但是,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它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苏轼……作为士大夫集团的成员,比任何人都更敏感更深刻体会到强大的统治思想对个人的压制,而走向对一切既定价值准则的怀疑、厌倦与舍弃,努力从精神上寻找一条彻底解脱出世的途径。 ——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材料二 宋朝是一个科技进步的时代……但宋朝的经济不能用以改革社会,是导致发 明不能作有系统增进的一大主因。从西方的经验看来,必须商业的影响力远超过农业生产的影响时,上述的突破才能发现。中国在现代历史初期,谈不上符合所需要的准备程度。宋朝的商业……平铺在亿万农民头上,就为效至微了。……这种种条件都无助于开展各种发明以推广其成果之用心设计。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材料三 宋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生产力最高和最发达的国家”,但是 “由于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使这一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 ——马克?《世界文明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特点,并分析该文学形式“兴旺”的主要原因。(5分)(2)材料二的作者为什么认为宋代难以“开展各种发明推广其成果”?(2分)(3)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归纳导致宋朝“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的“不利因素”。(3分)23.(11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地球在太阳的周围,一刻不停的,遵了那个椭圆的轨道,在那里走,并不是有一个起点非拿他当作一年的元旦不可得,也并没有一个终点非拿他当作一年的除夕不可的……无论元旦、除夕是任意选定的,或是天然注定的,总而言之,没有可贺的情节——陈大年《“恭贺新禧”》《新6卷1号(1919年)材料二除夕歌,歌除夕,几人嬉笑几人泣。富人喜洋洋,吃肉穿绸不费力。穷人昼夜忙,屋漏被破无衣食。长夜孤灯愁断肠,团圆恩爱甜如蜜。满地干戈血肉飞,孤儿寡妇无人恤。烛酒香花供灶神,灶神哪为人出力。磕头放炮接财神,财神不管年关急。年关急,将奈何。陈独秀《除夕歌》材料三我写到这里,忽然听见外面有放……然则此刻的放“已未新正”的先声。我想写“已未”两个字也不要紧,但愿“中华民国八年”六个字不要删除才好——钱玄同《通信?渡河语引路》《新青年》1918年版5卷5号请回答:(1) 材料一中关于“过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材料中“这贺年的礼节”的依据是什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