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7-11-25 11:18
幸福是多么温馨、美丽的字眼,每一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幸福,可是我们很多的时候真的不知道自己的幸福 是什么?毕淑敏的《破解幸福密码》一书,犹如一道心灵鸡汤,字字句句能够走进我们的内心,让我们豁然 开朗,明了今后的生活中、工作中能朝着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去追寻属于自己的幸福!
作为一位资深的心理学医师,毕淑敏多了一份作家的社会敏感。她从心理学、医学、人文科学的角度,通过 案例为我们详细解答如何破解心灵锁链——自卑、抑郁、焦虑、悲伤、死亡恐惧等这些潜藏在意识深层的创 伤,思考与探索和谐平衡的心灵艺术。很多新颖的观点首次出现在《破解幸福密码》里。全书共六章,分别 是《有意义的快乐就是幸福》、《放下包袱,持花而行》、《从自卑走向幸福》、《封印悲伤,再建自我》 、《适当应激,缓解焦虑》、《幸福不是奢侈品》。作品以清新的文笔、温暖的哲思,书写幸福与冷暖,始 终关注生命与死亡。
毕淑敏说:“这是一个人认识幸福并使自己获得幸福的大致途径。一个人如果心理不健康,是无法理会到幸 福的。”她把中国人对待幸福的方式做了很有趣的四大分类,分别是饮鸩止渴型、黄连团子型、馊馅饼型和 幸福的包子。她也自嘲自己以前是黄连团子型的,现在争取做一个幸福的包子,天天开心快乐。她查了很多 资料,给“幸福”下了一个定义:有意义加上长久的快乐。如果活得没意义,人生会迷茫。这种人生目标不 是完全利己的,一定有利他的部分在。毕淑敏认为幸福是生活最重要的目的。
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人们心灵上却越发空虚、浮躁。问题的根源在哪里?现代人普遍的幸福感缺失是 为什么?对此,毕淑敏说,在温饱没有解决的时候,人们首先要解决温饱,不然就无以生存。当温饱向小康 转变的时候,就是说吃东西这件事已经不会给你带来更多的幸福感的时候,你的快乐和幸福到哪里去找?最 基本的途径就是要通过自我完成、自我创造的精神体验来提供源源不断的幸福,换个说法就是要找自己的人 生目标。如果你不去解决这些,将无从谈到你的幸福与快乐。不是你吃饱了就一定幸福,幸福是灵魂的工作,是 灵魂的成就,而不是胃的成就,它是一种持续的、我们精神的追索。
“人为什么活着?”这是一个我们看起来是那么宏大、虚无缥缈的问题,而实际上是那么扎扎实实、点点滴滴 落实到我们人生的每一天当中。我们在世界上,属于我们的金钱、房屋、汽车、绫罗绸缎甚至是其他人的评价 等等,这些实际上都不是你生命的必须。唯有你"为什么活着"、你为自己设定的终极的目标才是你贯彻始终、 永远要铭记在心的。也就是说,对于现代人的心理健康,必须有一个坚实的目标,就是你人生最终的理想。“上 学时你希望上名牌大学,大学毕业后你希望找一份好工作,找到好工作以后就要成家立业了。但我说的目标 显然不是这个。我说的这个目标不能只是为一己的利益,而且要和一个精神上的更广大的追求相连接。”毕 淑敏说,“我觉得当前年轻人的困惑、迷茫包括轻生,以及很多时候无以言说的抑郁和焦虑都和丧失目标有 很大关系。所以,我建议大家应该找个时间为自己确立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应该是你内心生发的一个目标。 ”
毕淑敏说:幸福不是那种惊天动地的事,不是什么“敲锣打鼓”的事,也不是别人“封”给你的。生命中温暖 的瞬间、美妙的时刻,那种在我们心中可以久久去体味的真情,就是幸福最朴素的本质了。幸福是一种心灵的 感受,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心理学就是一门探讨幸福的学问,毕淑敏是一名医生,也是一位著名的作家 ,在诸多中国作家之中,毕淑敏的身份和经历显得独特。她当兵11年、做内科医生22年、做心理咨询师3年。 她和朋友合开了心理诊所,来访者无数。2004年毕淑敏关闭了开得正火的心理诊所,开始创作小说《女心理师 》。她的理由是,做心理师只能解决少数人的心理疾病,而写一本心理问题小说可能解放的是成千上万人。
读《破解幸福密码》,边读边想:幸福,原来真的可以调试!就是把一种愉快的感觉保持长久,只有我们的 心灵,才能感受到幸福,幸福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一切都可以改变。幸福,真的很多来源于我们的内心, 特别是对待事物的看法!它决定了各人的幸福感!
生活需要指引,营造幸福需要解码。愿更多的读者拿到这本书,细读、细品、细悟,让我们一起来:破解幸 福密码。生命的律动,生活的节奏,也许会因此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