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逍遥右脑  2017-11-08 14:25

高一历史需要背诵的知识点有很多,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对于大家进行高一历史必修一的学习非常有帮助,为帮助大家学好高一历史必修一,小编为大家提供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供大家参考。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考必备:中国历史标志性事件归纳(一)高考状元学习历史的方法有哪些?高三文综历史怎样复习才能抓住重点?

1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 夏商政治形式

1、商的政治特点:(1)商代贵族以血缘为纽带;(2)实行宗法制;(3)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二、西周

1、分封制:

(1)背景:武王伐纣,商朝灭亡。

(2)目的:巩固统治,扩大统治疆域。

(3)含义: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口分封给同姓子弟,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即“封邦建国”、“以藩屏周”。

(4)权利和义务:

权利:建国、继续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义务:随周天子出征,随同作战;定期朝觐述职;缴纳贡赋等。

(5)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但也具有一定的分离性和独立性。

(6)性质:商周时期实现的一种地方行政制度。

(7)作用:巩固了(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边远地区得到开发,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形成对周天子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8)衰落:受分封的诸侯国本身就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诸侯国势力的强大;西周后期周王室的衰落。

其衰落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其衰落的具体表现为:诸侯争霸等。

2、宗法制:

(1)含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

(3)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小宗相对。

(4)评价:

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即,凝聚宗族、防止纷争、强化王权、家国合一)。

影响: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

3、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2)血缘为纽带形成的国家政治结构;(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高度集中。

三、补充与拓展:

1、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宗法制是分封制实施的法则,宗法制的实施进一步巩固了分封制。

2、宗法制也是一种宗庙之法。其实质是按照血缘关系在其宗族内分配政治权利,以保持贵族对政治权利的垄断和财产的分配。

1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一、帝国的建立,即“六王毕,四海一”

1、秦的统一:过程(略);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战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秦王朝。

2、军事上的巩固:

(1)史实:筑长城、开“直道”,北击匈奴;开灵渠,平定岭南;开“五尺道”,开辟西南。

(2)意义:加强了北方的边防;首次把岭南、西南归入中央王朝的政治版图内。

3、评价(意义):秦朝的军事、政治措施,不仅加强了对周边地区的政治控制,扩大了统治区域,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的形成。

二、如何巩固其帝国统治?

1、地方制度:实行“废分封,行郡县”,即“海内为郡县”

(1)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大规模推行:秦统一之后。

(2)内容:郡、县、乡、里;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同级地方行政机构称为“道”。

(3)性质:是中国古代自秦王朝以来长期实行的一种地方行政制度。

(4)特点(与分封制相比):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

(5)巩固:西汉继续实行郡县制,并逐步消除了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

(6)评价:实现了这样对地方政权的直接有效的控制和管辖;是中央集权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中央集权制度,即皇帝、百官公卿。

(1)皇帝制度的创立:至高无上。

(2)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

“三公”的职责。丞相:统领百官,协助皇帝处理朝政。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军事。九卿:略。

特点:互相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

(3)朝议制度:

概念:丞相、御史大夫、诸卿讨论国家军政要务的方式。

评价:集思广益,减少决策的失误,但秦始皇晚年遭到破坏。

(4)汉承秦制:有所损益。增加了“刺史”和司隶校尉。意义: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对于巩固政权,防止地方分裂势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评价:

1、秦汉建立的“大一统”政体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的定了基本格局。

2、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四、知识拓展:

1、秦朝虽有太尉一职,但是实际上并没有设立官员,而是由秦始皇自己亲自担任。三公真正的确立是在西汉

2、秦汉时期:郡守和县令每年定期是向丞相述职,而不是向皇帝述职。

3、君主专制的两大基本矛盾:军权和相权;中央和地方。两大矛盾的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中央的权力越来越集中,地方的权力不断被削弱。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本质特征:封建地主阶级的专制统治。

5、君主专制的弊端:独断性和随意性,不可避免决策中的重大失误,且容易导致暴政。因此皇帝的品行在其执政过程中至关重要。

6、三公九卿的评价:三公九卿组成的朝廷是秦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绝对受制于皇帝并代行皇帝政务的最高权力机关,三公的出现是对世卿世禄制的彻底否定。

1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和强化

一、 中央官制

1、皇帝制度(法令初一):

(1)基本内涵(基本特征):独尊、至上、世袭。根本特征:至高无上。本质:君主专制。皇权具有随意性和独断性,因此皇帝个人的品行和执政能力决定了王朝的稳定和兴衰。

2、相权与君权的矛盾

(1)丞相的职责:

(2)根源:制度本身。

(3)历代皇帝调整相权的原因:防范宰相擅权,加强统治、提高行政效率;也是弥补这是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4)汉代:中外朝的形成:

原因:卿相的无能;为了抑制丞相的权利。

结果:中朝成为了决策机构,外朝变为执行机构;丞相权利受到削弱。

中外朝的出现:是君主专制本质的反映。

(5)唐代:三省六部制

出现于隋,完善于唐。

评价:三省分工明确,相互合作又相互制衡,保证了皇权的独尊(特点);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创新。是唐代社会繁盛的政治保障。

(6)宋代:

措施:设副相、枢密使、三司分别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政权,确保君权的独断地位。

评价:相权进一步削弱,皇权加强;也给宋朝带来了冗官、冗费问题,是宋朝中期社会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监察制度:

1、历代王朝的监察制度:

(1)秦朝:中央:御史大夫;地方:监御使。

(2)汉朝:中央:御史大夫;地方:刺史。

(3)唐朝:御史台;(4)宋朝:提点刑狱司。(5)元朝:御史台。

2、评价:

(1)积极:在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的贪污腐败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局限:实际效能是有限的,无法从根本上监督和扼制官员的腐败行为。监察官员并不能代表社会履行职责,而只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

知识拓展:刺史制度的特点:以轻制重(以小制大)。

三、选官制度:

1、世官制(世卿世禄制):

(1)开始于先秦,衰落于春秋战国。

(2)选官依据:血缘和出身。

(3)世袭。

2、察举制:

(1)开始于秦朝;完善于西汉;衰落于东汉。

(2)选官依据:品行和才能。(品行中孝、廉是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3)方式:自下而上推荐人才的为官的制度。

(4)途径:征召、举荐等。

(5)特点:封闭性,民意无从体现。

3、九品中正制:

(1)开始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衰落于隋唐。

(2)选官依据:血缘和门第。

(3)特点:世袭,等级森严。

4、科举制:

(1)开始于隋,完善于唐宋,衰落于明清。

(2)依据:文学才能。

(3)评价:

进步性: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局面;保证了行政人员的来源;提高了行政效率;形成了重学风气;体现了公平公正。

弊端:考试的内容和范围不出儒学经义,尤其是到了明清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才。

四、地方行政制度

1、历代王朝的地方行政制度:

(1)秦汉:郡、县;西汉中期后是州、郡、县。

(2)唐代:道、州、县。

(3)宋代:路、州、县。

(5)元代:

实行行省制(10个),形成:省、路、府、州、县。

两个单列行政区划:“腹里”即中书省;宣政院(藏、青、川)。

评价:行省的设置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6)明代:承宣布使司、府、县。

(7)清代:省、道、府、县。

2、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化趋势:

五、拓展与补充

1、三省六部制:三省的各自职责:中书省(起草政令);门下省(审核);上书省(执行)。

2、宋代“二府”:即掌管军事的枢密院(西府);掌管政务的中书门下(政事堂、东府)。

1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由秦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延续了两千多年直至清末。秦汉到魏晋为早期,唐宋为中期,明清为晚期。

一、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1、内阁制度的形成

(1)背景:丞相制度的废除。

废除原因:宰相的权利过大,严重威胁了皇权的集中。

其结果是皇权加强,巩固,皇帝独揽朝纲;皇帝没有足够的能力和精力处理朝政,这就为内阁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2)创立:明成祖时期。

(3)评价:内阁始终不是法定机构,且职责不明,虽参与决策,但始终没有决策权。

2、太监参政:导致明朝后期政治黑暗腐败。

3、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一个标志,也是君主专制衰落的一个重要表现。

二、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1、军机处的设立

(1)原因:根本原因是强化皇权;直接原因是用兵西北。

(2)设立:清雍正时期。

(3)特点:人员精干;保密性强;效率高。(小、密、快。)

(4)职能: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传达旨意(非决策机构),完全成为了皇帝独裁的工具。

(5)评价: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是封建君主专制衰落的表现。

2、密折制:(1)设立:雍正时。(2)评价:这种制度使中央的政治权利更加集中。

3、文字狱:思想文化专制空前强化。

三、清朝的边疆政策

1、近代版图的奠定:

2、清代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

(1)尊重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上层分子。

(2)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管理。

3、主要措施:

(1)理藩院:职能:处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

(2)改土归流:

始于元代,开始废除于明代,大规模废除于乾隆时期。

含义:改土知府为流动的官吏的政策。

意义: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4、评价:(清的边疆政策)有效地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有利于中源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疆地区的进步与发展。

总结: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使中国社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知识拓展

1、理藩院的性质:既是一个宗教管理机构,又是一个地方行政机构。

2、土司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世袭。

1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一、列强入侵(国门洞开)

1、背景(原因):(1)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2)清王朝的衰落。

2、途径:(1)武力威逼,发动战争。(2)本质意图:打开并占领市场。(3)方式: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

3、过程:

(1)侵华史实: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抗日战争等。

注意:每次侵华战争的原因各不相同。第一、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在于打开中国市场;甲午战争的根本原因在于日本为其资本主义发展寻找出路和市场;八国联军侵华的根本原因是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行动。

(2)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

内容:略。

影响:略。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大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4、影响:严重践踏了中国国家主权。

(1)侵犯了中国人民的生存权。(2)掠夺中国资财,毁灭中国文化遗产。

(3)政治上:破坏了中国的诸多主权完整。(4)经济上: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控制中国的经济命

总之,西方列强的入侵使得一个原本独立自主的国家逐渐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二、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

1、瓜分狂潮:

(1)原因:《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地刺激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由此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2)开始:三国干涉还辽。

(3)概况: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门户开放”政策等

(4)结果(影响):中华民族陷入严重的民族危机之中。

2、民族危机加深

(1)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①背景:美国已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但是其军事力量还不能与其他列强抗衡。

②原因:为了满足美国工商界进入中国市场的需要。

③实质:是为了缓和列强间的争夺和消弭中国人民的反抗,由列强在中国建立“国际共管体系”。

④影响:形成了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3、影响:

(1)中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而进行一系列的反抗斗争。

(2)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三、知识拓展与补充

1、南京条约中破坏了哪些中国主权?

2、马关条约中哪条对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不利?

3、辛丑条约中哪条对中国的主权危害最大?

1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中国军民的反侵略斗争

1、三元里人民抗英

(1)原因:英军入侵;清政府无能;中华民族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地位(意义):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抗外侮的爱国精神。

2、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1)背景:甲午战败,台湾被日本割占。

(2)主要的爱国人士:徐骧、丘逢甲,以及刘永福黑旗军等。

3、义和团反帝斗争

(1)原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严重,民族矛盾空前激化。客观原因:戊戌变法失败后,清政府无法承担反帝重任。直接原因:山东人民反洋教斗争。

(2)结果:失败。

失败的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3)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反侵略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和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左中堂收复新疆

(1)背景:西方列强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列强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西北和西南内地;俄、英支持中亚浩罕国阿古柏侵占中国新疆,企图分裂中国。

(2)经过:通过反侵略斗争和谈判收回了新疆和伊犁地区。

(3)意义:粉碎了英、俄利用阿古柏侵略新疆的阴谋,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中国领土完整。在此之后清政府在新疆设省。

2、黄海海战中的爱国官兵斗争

(1)爱国官兵:邓世昌、林永生、刘步蟾、丁汝昌等。

(2)北洋水师覆亡的原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李鸿章的避战保船战略的失误等。

三、知识拓展和补充

1、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在实现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缺乏应变的思想意识。

2、近代反抗西方侵略的斗争失败的原因:主观上是清政府的腐朽落后制度;客观原因是西方列强的制度的先进和军事上的强大。

3、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源在于西方的侵略。

4、要辩证地看待西方的侵略:既要看到其对中华民族的危害,也同时要看到客观上对中国的进步作用。

1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伟大的抗日战争

一、侵华日军的罪行

1、日军的军事侵略:

(1)原因:

①根源在于为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寻找出路,因此制订了“灭亡中国,称霸太平洋”的既定国策。

②1927年,日本东方会议制定了“征服满蒙”的计划。

③受1929年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迫切要求摆脱经济危机。

④国共对峙,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2、日本的侵华过程:

(1)局部战争:九一八事变、长城会战、华北事变等。

(2)全面侵华: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等。

(3)结果:中国失去了大片的领土,其原因是:敌强我弱;国民政府的战略部署及片面的抗战路线;缺乏国际力量的支持等因素。

3、侵华日军的罪行:

(1)罪行:屠杀、细菌战、化学战、劳工与慰安妇以及野蛮的殖民统治等。

(2)殖民统治:①政治:以华制华。②经济:野蛮掠夺。③文化教育:奴化教育。

二、关内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1、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1)背景: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不断扩大侵略;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2)表现:中共发表抗日宣言;东北义勇军以及中共领导下的抗联;国民党爱国将领的抗日行动等。

2、救亡运动的高涨

(1)背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表现:关外抗日救亡运动;平津“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等。

注意: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意义: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三、全民族的抗战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1)初步形成到最终形成。西安事变到国民政府公布国共合作的宣言。

(2)性质:由国共合作为基础并领导的全民族的抗日合作组织。

2、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1)主要战役: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

(2)结果:消耗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但是未能阻止又是敌人的进攻。到1938年10月,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到战略相持阶段。

3、中共敌后战场的抗战

(1)洛川会议:内容:制定了全民抗战路线。

(2)敌后根据地的建立:

(3)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建立:1937年9月成立,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4)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5)少数民族抗日武装斗争:蒙古、回民抗日武装等。

4、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继续抗战:张自忠牺牲。

四、抗战的伟大胜利

1、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部成立

(1)背景: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形成;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之一。

2、中共七大召开

(1)背景:敌后抗日战争发起局部反攻。(2)时间地点:

(3)目的:为了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

(4)内容:制定了当时的中共的任务;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共的指导思想;选举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5)意义:为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3、抗战胜利

(1)背景:德国战败投降;美苏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苏联对日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美国投放原子弹;中共毛泽东发表对日寇最后一战。

(2)日本投降:宣布投降、正式签署投降书。

4、意义:

(1)是中国近代史上是第一次完全的反侵略的伟大胜利;(2)捍卫了民族尊严,提高了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3)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4)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代价,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五、知识拓展和补充

1、日本法西斯所犯的罪行:(在东京国际法庭审判日本战犯的时根据国际法而起诉的罪名)

(1)发动战争罪:日本法西斯分子发动的一系列的侵略战争。

(2)反人道罪:屠杀平民、屠杀战俘、生化武器、人体试验等。

2、抗战胜利的原因

(1)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的抗战。

(2)世界反法西斯的统一战线的相互配合和支持。

(3)国际友人、爱国华侨的大力支持等。

3、抗日战争分为三个阶段:战略防御、相持、反攻。

4、如何看待抗战初期的国民政府的抗战?

(1)意义:打破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三个月灭亡中国战略部署和计划;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中国持久的抗战赢得了充分的时间;中国军民的奋勇抗战改变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看法,为后来争取国际援助准备了条件。

(2)失利的原因:客观上日本军事实力的强大和准备充分,缺乏国际的必要支援;主观上战略部署,及其片面抗战路线等。

1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太平天国运动

一、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1、金田起义:

(1)背景: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列强的侵略加剧了灾难。

(2)洪秀全的组织宣传:

创建拜上帝会并进行思想宣传等

(3)起义:1851年初。

永安封王意义:奠定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初步基础。

2、定都天京(鼎盛)

(1)意义: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革命政权。

(2)鼎盛:定都天京后,相继进行了北伐、西征、东征等军事行动。这是太平天国运动鼎盛的标志。

二、政权建设

1、前期《天朝田亩制度》

(1)目的:定都天京后,为了巩固政权。

(2)内容:

①生产资料分配形式:废除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②产品分配形式: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③目的等方面:建立一个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3)评价:

①进步性: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②空想性:绝对平分土地不切合实际;绝对平分一切财富,追求人人平等的思想观念,是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空想。

③未能真正实行。

2、后期《资政新篇》

(1)目的:为了振兴太平天国。

(2)内容: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事业上。

(3)评价:

①意义: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②未能实行:

三、转折与失败(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

1、转折:天京事变

(1)原因:根源在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2)过程略。

(3)影响:

①清政府得到了喘息的机会;②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2、失败:

(1)标志:天京陷落。

(2)原因:

①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②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③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局限性。

四、评价

1、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教训:农民阶级不能承担起领导民主革命的重任。

五、知识拓展和补充

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经济:狭隘、自私、保守和分散性。

(2)、政治:不可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其纲领或口号有致命的缺陷。

(3)、思想:没有科学理论指导,多用封建迷信思想组织宣传。

(4)、组织:很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5)、时代局限:

(封闭保守、缺乏合作;追求平均、缺乏进取;与世无争、满足现状;多子多福、求稳怕乱;重经验,轻理论等。)

1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辛亥革命

一、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1、背景: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清政府的“新政”、“预备立宪”,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

(3)组织上:兴中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建立。同盟会的成立,标志资产阶级革命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3)实践上:同盟会成立后,发动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加速了革命的进程。

(4)契机:四川保路运动的兴起。

2、起义(过程):略

3、结果(影响):

(1)各省纷纷独立。(2)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二、中华民民国成立。

1、时间、地点、国旗、纪元。

2、性质:是一个以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3、巩固政权的措施:

(1)政治上:颁布《临时约法》

①目的:根本是维护民主共和;直接是限制袁世凯专权。

②内容:国家主权、人民的基本权利;政治体制的原则(三权分立);政体形式是内阁制。

③评价:

性质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意义: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建立,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里程碑。

(2)经济上:颁布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或措施。

(3)社会风俗:颁布了一系列的移风易俗的法令。

(4)外交上:《告各友邦书》等。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1、清政府覆亡与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2、历史功绩:

(1)性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2)意义:

①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②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

③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地里程碑。

四、知识拓展与补充

1、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1)有了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政党。(2)有了一个统一的革命纲领和奋斗目标。

2、清政府的覆亡主要是三股势力共同努力的结果: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立宪派;袁世凯北洋军等。

3、袁世凯能够就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原因:

(1)袁世凯自身的实力、政治野心和心计。

(2)帝国主义的支持。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等。

1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五四运动和中共成立

1、开端:五四运动

(1)背景:

①根本原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②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中中国代表的正当要求被拒绝。

(2)过程:略,注意其口号。

(3)评价:

①结果:对内:释放了被捕的学生;罢免了亲日派卖国贼的职务。对外:中国代表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②性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③意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④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2、中共成立

(1)背景:

①中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为中共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②十月革命的影响,为中国的革命指明了新的方向。

③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指导等。

(2)成立:略。党的名称、党的任务、党的中心任务等。

(3)评价:

①中共成立是近代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

②中共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实现富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③中国革命面貌此次焕然一新。

(4)民主纲领的制定(中共二大):

①内容:最高纲领;最低纲领,即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②意义: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

二、国民革命(国共合作)

1、国共合作的背景:

(1)中共:中共领导的工人运动遭到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的残酷镇压,认识到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2)孙中山在历次的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中的失败,以及受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感受到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接受中共和共产国际的建议。

(3)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指导。

2、国共合作的实现:

(1)标志:国民党一大召开。(2)合作的方式:党内合作。

(3)意义:革命统一战线正式成立;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

3、国共合作的评价:

(1)性质:是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

(2)意义: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基础,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4、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1)主观上:中共的年轻幼稚,中共的右倾错误等。

(2)客观上: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

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1、背景:国民大革命的失败。

2、中共独立领导中国革命:

(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八七会议:内容是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等。

(3)秋收起义:开始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

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4、长征:

(1)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转折:遵义会议:

①内容: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

②意义: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3)长征的意义:战略转移完成;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也为中国革命留下来宝贵的精神遗产。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国共第二次战争:

(1)背景: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国民政府坚持内战独裁,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发动内战。

(2)过程:略。

(3)解放区的土改:意义是废除了解放区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放区一亿多的农民分到了土地,极大地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2、意义:略。

五、知识拓展与补充

1、新旧民主革命的异同

(1)同:革命的性质和目标一致。

(2)异:①领导阶级不同;②指导思想不同;③最终的奋斗目标不同等。

2、二大制定的中共纲领的依据:一个是教条,一个是国情。

1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新政权的成立的背景:

(1)背景: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建立新政权迫切需要。

(2)党的工作重心转移:七届二中全会:

①主要内容:中共的工作重心转移;全国胜利后,中共的基本政策以及总任务等。

②意义: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2、新政权的筹建

(1)新政协会议:

主要内容:国名、国旗、国歌;《共同纲领》、《新政协组织法》、《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3、成立:时间、国家性质、中央政府等。

4、意义:略。

二、开创政治建设新阶段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地方人代会的建立:意义:为全国人代会的成立奠定了法律基础和组织基础。

(2)建立: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会召开。

①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其具体内容是: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国家主权、公民的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确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得得方向和途径。

评价:体现出两大基本原则: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性质是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②意义: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2、中共领导下的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1)背景: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大职权任务结束。

(2)确立:1954年12月,政协二次会议通过。

(3)发展:1956年后,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1、原因:

(1)历史原因:大杂居,小聚居。

(2)现实原因:保证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保证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和共同发展。

2、正式确立:《五四宪法》规定在民族自治区划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等。

3、概况:五个自治区。

4、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四、知识拓展与补充

1、新中国初期的三大政治制度:人大、政协、民族区域自治等。

2、八个民主党派:致公党、农工党、民盟、民进、民建、九三、台盟、民革等。

1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政治建设的曲折及其历史性转折

一、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

1、背景:

(1)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2)八大的有益探索

①内容:正确分析国内的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国内各民族的团结;重申中共与各民主党派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健全法制,使党和政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强调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扬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

②评价: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良好的开端。

2、重大挫折:十年文革。

(1)原因:毛泽东对国内外形势的错误判断。

(2)导火索: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3)标志:中共的《五一六通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开展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4)高潮:1968年9月,各地造反派夺取各级党政领导权,建立新的权力机关??革命委员会。评价这是国家政治体制的大倒退。

(5)影响:民主法治遭到严重践踏,全国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之中。具体表现: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②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摧残。

(6)文革的评价:是领导人错误发动,被林彪、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

二、历史的伟大转折

1、背景:

(1)文革的结束。

(2)中共和国家的工作徘徊。

2、标志: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内容:实现了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拨乱反正。

①思想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②政治上:停止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全党和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③组织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④经济上: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评价:伟大的转折。

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中国从此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国家政治建设从此进入到一个新时代。

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背景:改革开放后。

2、史实:

(1)1980年,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体现出中共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设想。

(2)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订,成为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1997年,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4)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了宪法,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1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早期方针:武力统一到和平统一、三通;倡导国共第三次合作等。

2、提出:

(1)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

(2)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正是通过。

3、意义:是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一向大胆的、创造性的战略构想。

二、港澳的回归

1、条件:时机成熟。

(1)一国两制共享的提出。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2、港澳回归(略)

(1)香港回归:(2)澳门回归:

3、意义:

(1)标志着: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

(2)开创了港澳与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3)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包围国际社会以和平统一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1、缓和:1979年实现了两岸正式的停火。1980年三通放松。

2、进展:1992年达成“九二共识”。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推动了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1995年江泽民发表重要讲话《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3、展望:

(1)有利形势: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导。两岸的经济交流日益广泛并蓬勃发展。

(2)不利形势:岛内台独势力;外国反华势力等。

(3)解决原则: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平统一方针。

1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背景:

(1)国际:美苏两大阵营的冷战对峙。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2)国内:政权巩固、经济恢复、建设等。

注意:两大阵营的对立是当时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

2、原则: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3、方针:

(1)另起炉灶:

内容:不承认到新建立。意义: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地位,体现出独立自主的原则。

(2)一边倒:

内容是站在社会主义阵营,意义有利于捍卫革命成果、国家主权等。

(3)打扫屋子再请客:先清除,再建立。

4、外交活动:

(1)中苏友好交往史实:

(2)意义:对于加强和巩固中苏两国的友谊和合作,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外交思想的成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背景:

(1)50年代,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史实?

(2)国内建设的需要。那些需要?

2、提出:

(1)首次提出:1953年,标志?

(2)成熟完善:标志1954年。

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相处等。

4、意义:

(1)影响深远,是新中国外交思想的成熟的标志。

(2)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三、走向国际舞台(主要成就):

1、日内瓦国际会议:

(1)内容:朝鲜半岛、印度支那问题。

(2)中国以什么身份参加的?以五大国身份参加的。

(3)结果:朝鲜半岛的问题没有达成协议,但签署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4)该协议的意义:从而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长达八年的殖民战争,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

2、万隆会议:

(1)背景:1955年,亚非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的形势下。

(2)时间:1955年。地点:印尼的万隆。

(3)主要参加国:亚非新独立的国家。

(4)性质: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5)主要内容: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

(6)中国代表团长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意义: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7)本次会议的重大意义是什么:万隆精神(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

1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外交关系的突破

一、重返联合国

1、背景:

(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由台湾中华民国政府所占据。

(2)新中国政府一直为恢复合法席位而斗争。

(3)20世纪70年代,广大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国际事务当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4)美国长期的孤立政策逐渐破产。

(5)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渐提高。

2、恢复:

(1)时间、标志:1972年10月第二十六届联大通过。

3、意义:这是中国外交的一个重大胜利,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关键:中美关系的缓和

1、背景:

(1)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苏关系恶化,中国也面临着新的战略选择。

(2)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3)改善两国关系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成为双方的共同要求。

2、实现过程:

(1)乒乓外交??基辛格访华??尼克松访华。

(2)标志: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并与中国在上海共同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

3、意义:结束了两国对抗,开始走向正常化。

4、正式建交(发展):1979年1月。正式建交。意义是两国实现了正常化。

三、中日邦交正常化

1、前提:中美关系正常化。对日本朝野巨大震动。

2、实现过程:

(1)《中日联合声明》。(2)正式建交:1973年,两国互派大使。

3、意义: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新篇章,这对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1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一、新时期外交的政策的调整

1、背景:

(1)国际:国际秩序中多极化趋势出现西欧和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壮大,冲击两极格局

(2)国内:改革开放的需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作重点转移。需要长期和平的稳定环境

(3)决策因素:邓小平提出新论断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预测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2、内容:

(1)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看法的改变:1985年,邓小平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论断。

(2)新时期独立自主外交原则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

3、影响:

(1)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安定的国际环境;

(2)促进了第三世界的发展壮大,成为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维护世界和平不可忽视的力量;

(3)促进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二、活跃的多边外交

1、背景:

(1)国内: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综合国力的提高。

(2)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2、目的: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发挥大国积极的作用。

3、主要活动史实:

(1)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教科文组织;知识产权、裁军、恢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代表权。参与人权组织、原子能机构组织;积极参与联合国为何行动等。

(2)2000年9月,倡导五大理事国首脑第一次举行会晤。

三、推进新型合作组织

1、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10月,中国上海成功主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2、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1)背景:面临共同问题:边境走私、民族分裂分子的分裂活动、边境贸易、边境资源的开发……

(2)合作领域:政治、安全、外交、经贸、文化等方面全面互利合作.

(3)主要活动:

最初,“上海五国”是一个讨论和解决边境地区加强军事信任与裁军的元首会晤机制。

(4)意义: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进程是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一次重要外交实践,他丰富了

由中俄两国创始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它提供了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

一、 蔚蓝色的希腊(希腊的地理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三洲要冲。影响:有利于吸取亚非文明。

2、三面环海:影响:有利于海外贸易,海外殖民活动等。(宽松自由、平等互利、探索进取等精神)

3、气候:地中海式气候。经济作物发达。

4、地形:多山,平原少。

影响:经济上:不利于农耕。政治上:城邦林立。

小结:地理自然环境为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的产生奠定了自然条件。

二、充满活力的城市国家(城邦的影响)

1、城邦的含义:即城市国家,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一些村落。

2、城邦的特征:

(1)政治上(基本特征):小国寡民,独立自治等。

(2)经济上:商品经济发达。

(3)文化上:思想文化异常繁荣。

3、城邦的影响:

(1)激发了公民的积极性。(公民积极性包括:参与城邦的公共事务、保卫城邦、建设家园等。)

(2)成为联系各城邦关系的纽带。(联系包括:相同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共同的遵守和信仰阿波罗神庙的神谕、共同参加奥林匹亚竞技会等)

(3)创造出异常繁荣的思想文化。(主要表现在:哲学、自然科学、历史学、戏剧、文学、雕、建筑、医学、竞技活动等。)

小结:城邦为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环境。

三、珍惜自由的希腊公民(怎样才会成为合格的古希腊公民)

1、公民的含义:希腊社会的主体阶层,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

2、条件:祖籍本邦、拥有一定财产、自备武器作战、成年男性等。

3、权利及义务:

(1)权利:有权参与城邦的公共事务、城邦行政与司法事务等。

(2)义务:保卫城邦、建设家园等。

4、如何成为合格的公民(公民的基本要求)

(1)重视公民的参政素质的培养。

包括:书写、修辞、演讲、音乐和体育等方面的系统训练。

方式:公共教育、家庭私人教育等。

目的:培养一个合格的公民。

(2)珍视自由、平等;蔑视权威、个性张扬等。

(3)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原因:公民在城邦中可以获得尊严、荣誉和精神寄托等。

小结:公民是古希腊民主政治的主体和重要保障。

四、知识拓展:

1、地理自然条件不是古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生的决定性因素,发达的商品经济才是其根本因素。

2、现代公民意识:核心:参与意识监督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规则意识)等。

拓展:平等意识,独立人格公共精神自主、理性。

3、古代希腊与中国西周比较

居民构成 国家类型 政治体制 国家特征 经济方式 平民地位

古希腊 贵族、平民、奴隶 城邦 民主制 小国寡民 农耕为主 公民

中国西周 贵族、平民、奴隶 周、诸侯国 君主与贵族联合专制 大帝国 商品经济 臣民

1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卓尔不群的雅典

一、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

1、背景:

(1)平贵矛盾突出。(表现在:富有的工商业者与贵族、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

(2)梭伦当选为执政官。

2、奠基:索伦改革

(1)内容:

经济上:颁布解负令;鼓励发展工商业等。

政治上:按每年的收入多少把雅典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规定不同等级享有的政治权利;规定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设立最高法院??陪审法庭。

(2)原则:中立。

(3)评价:

积极:开启了雅典民主政治的进程;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广大平民和工商业者的权利,贵族势力受到一定的限制。

局限性: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化解社会矛盾。

3、确立:克里斯提尼改革

(1)内容:(政治上)

划分十个行政区取代原来的四个血缘部落;五百人会议取代“四百人会议”,并对所有人开放;确定了抽签和轮值原则;组成十将军委员会;陶片放逐法等。

(2)评价:(意义、影响)

打破了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的控制,雅典国家正最终形成;标志着雅典民主制度的正式确立。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伯里克利改革)

1、背景:

(1)进入古典时代。(希波战争的胜利)

(2)雇工贫农地位提高、工商业民主派活跃等。

(3)民主派领袖伯里克利连任首席将军。

2、内容:扩大民主制

(1)扩大公民参政范围:除十将军外,所有官职向所有的公民开放,并都已抽签方式产生。每个公民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等。

(2)拥有三大民主政治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等作为常设机构。

(3)制定津贴制度。目的是鼓励公民参与公共事务,是民主政治的一个保障。

3、评价:贵族的政治权力被削弱,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三、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

1、失:

(1)范围:对广大奴隶专政的基础上,奴隶、妇女和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之外。

(2)性质: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小国寡民的城邦。

(3)方式: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可能导致国家权力滥用和误用。

(4)后果:沦为个人争夺权利的工具;“成也民主,败也民主”。

2、得:它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

(1)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民主提供了思想基础。

(2)促成了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高度繁盛。

四、知识拓展

1、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是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团。

(2)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的权力机关。内政、外交、战争、和平、重要官员任免等一切国家大事,都由公民大会讨论决定。

(3)国家最高常设行政机关是五百人会议,负责处理日常政务,召集公民大会。

(4)陪审法庭是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对公民大会的决议拥有最终审核权。

(5)国家一切官职,向各等级公民开放,国家官员由选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实行“公职津贴制”。

2、为什么说伯里克利时代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答案提示:公民已经不受财产的限制而享有比较充分的民主权利,其民主的广泛性和深入性在那个时代是独树一帜的。

1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罗马人的法律

一、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1、罗马及其罗马法

2、习惯法

(1)含义:所谓的习惯法就是未经政府明确承认而被一般人接受默认为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法律方式。

(2)特点: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

(3)影响:贵族垄断立法权并随意曲解法律以欺压民众。

3、背景: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4、目的:限制贵族势力,维护广大平民的权益。

5、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1)时间:BC449年。

(2)内容:法律的诉讼程序、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宗教以及犯罪和刑罚等方面。

(5)评价:

积极:限制了贵族的专横,打破了他们对法律意识的垄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广大平民的利益。是古罗马成文法发展的起点。

局限:还保留了一些古老习俗,保留了某些维护贵族特权的不合理的法规。本质上是维护贵族利益。

二、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1、公民法:

(1)概念:从罗马共和国建立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法。

(2)特点:

适用范围:罗马境内的公民。

主要内容:侧重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而涉及个人财产关系等问题的私法规范则不够完善。

操作:程序繁琐、缺乏灵活、变通。

(3)意义:平民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社会地位空前提高;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爱国热情与参政的积极性。

2、万民法

(1)背景:罗马共和国变成了罗马帝国。原有的公民法已不再适应新的形势了。

(2)概念:在古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普遍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的法律,即“万民法”。即罗马境内的国际法。

(3)特点:

适用范围:罗马帝国境内的所有各族人民。

主要内容:注重调解贸易以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操作:简洁灵活、实用有效。

(4)意义:较好的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从而巩固了罗马政权,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三、西塞罗与自然法精神

1、概念: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2、提出者:西塞罗(自然法之父)

3、意义: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四、罗马法的作用与影响

1、积极:

(1)既是调动罗马公民爱国与参政的积极性,也是古罗马政权巩固、社会稳定、帝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法律保障。

(2)罗马法又直接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3)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和民族的永恒价值。

2、局限:(1)维护贵族利益;(2)也是其帝国走向衰亡的原因。

1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一、英国代议制的确立

1、背景: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程:

原因:根本原因: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直接原因:议会限制王权的斗争。

时间:1640年。

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亚特王朝的复辟??1688年。

2、确立:

(1)基本确立:《权利法案》

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权力。

内容: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必须定期召开议会等。

3、最终确立:《王位继承法》

4、结果:实际权力转移到议会手中,确定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补充:议会至上的实质是法律至上。

二、代议制的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内阁制的演变

光荣革命前是国王的咨询机构??枢密院;汉诺威王朝时期,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了惯例;1721年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开创了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

2、内阁的权限:

对提交议会讨论的政策做最后的决定,按议会的政策行驶最高的行政权力,协调和确定政府各部的职权。

3、首相的权限:

(1)组建内阁,任命内阁大臣、政府成员等重要官员

(2)决定国家的重要政策

(3)通过议会多数党控制议会的运作

(4)接受议会的监督,内阁与首相共进退。

三、英国代议制的完善

1、议会改革

(1)原因:

①工业近代化导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19世纪早期,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工业资产阶级拥有经济上的地位,但政治上却无权。因此,他们为了谋取政治上的权利而积极斗争;

②英国群众斗争的高涨,特别是工人阶级为了争取政治上的权力积极配合和支持工业资产阶级的斗争。

③19世纪二三十年代,欧洲大陆革命潮流的冲击。

④旧的选举制度弊端严重。

(2)内容:

降低财产资格限制;重新分配议席。

(3)影响:

①进步性:经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参政权和选举权。

②局限性:工人、农民的政治权利仍受到种种限制,这进一步启发了工人阶级的觉醒,走向了公开政治斗争的形式。(1836年英国工人为争取参政权力而爆发了宪章运动,但最终失败)

(4)英国议会的黄金时代(1832年)(议会是万能的)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通过了一系列法律文件,使议会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议会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和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权等一切大权,成为英国政治权力的核心。从1688年--19世纪70年代前,这一时期是英国议会的黄金时代。

2、内阁地位的上升(专横)(19世纪70年代后)

(1)内阁权力膨胀--议会黄金时代的结束(19世纪70年代后)

但19世纪70年代后,议会权力和作用开始缩小,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由此可见,英国议会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许多权力转向了内阁,内阁权力开始膨胀。许多英国人称内阁为议会中的“第三院”,恰恰体现了这种“内阁专横”的政治格局和19世纪末的政治发展趋向。

四、补充: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代议制为基础。有三个重要机构:国王、议会、内阁。

君主制、民主制、贵族制三者融为一体。

(2)责任内阁为核心;议会掌握立法权,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3)国王“统而不治”,是虚君;是国家的象征(元首)。

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影响

(1)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英国走上了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

(2)英国代议制民主在政治体制方面的创新,为欧洲和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

(3)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促使英国政治稳定和经济快速发展。

(4)顺应了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社会的历史潮流,促进了资产阶级政治文明的发展。

(5)对于欧洲和北美地区、英国海外殖民地等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1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美国1787年宪法

一、美国独立后,邦联政府面临的窘境

1、政治问题:邦联体制?邦联制的松散和中央政府的软弱。

2、经济问题:无法保护本国工业和美国商人的海外利益,无法促进国内商品流通。

3、债务问题:无力解决大量债务。

4、安全问题:无力维持常备军以解决内忧外患。

二、1787年联邦宪法的制定

1、原因:美国松散的洲际联盟难以维系美国社会。

2、思想条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3、目的: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巩固独立战争的胜利成果,维护资产经济利益,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

4、内容:国家结构:联邦制。政体:总统制共和制。

(1)中央政府与地方各州的关系;

具体:中央政府权力大大加强;各州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2)中央政府的构建;

原则:三权分立,行政、司法、立法独立相互制约。

行政权归总统。

他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

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所以总统不对国会负责。

有权任命政府官员,但要经国会同意。

总统可以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实行否决权。

立法权归国会:

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组成,参议员由各州议会产生,参议院每州两名,任期6年,每年改选参议院成员的1/3。参议院议长由副总统担任。

众议员由选民直接选出,众议院按各个州的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两年。

法律需经国会两院通过,总统批准,方可生效;国会的立法被总统否决后,国会在复议之后若以2/3以上再次通过该法时,即为有效。

众议院可对违法的总统提出弹劾并交由参议院审议。

最高司法权归联邦法院:

⑴大法官由总统任命,但需经参议院同意;他们除非犯罪,终身任职。

⑵它对于在美国宪法、联邦法律及条约范围内的一切案件都可以行使最高审判权。

⑶后来,联邦法院逐渐拥有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可审查国会通过的法律是否违宪。

5、评价:

(1)进步性

是近代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体现了所谓“制约与平衡”的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调和了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北方的矛盾,为美国的长期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确立了联邦制和总统制共和国政体

(2)局限性:

没有废除奴隶制度,打上种族歧视烙印。也没用规定公民的基本权益。

(3)本质:

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它所体现的也只是资产阶级的民主。

三.宪法实施的效果从“邦联”??“联邦”

1、政治上:

美国不再是一个松散的联盟,而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并且较好的处理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2、经济上:

有利于形成全国性的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3、军事上:

使国家有可能维持足够的权威和军队来维护国内秩序,应对外来的威胁,巩固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新政权。

四、美国两党制的形成

1起源:独立战争时期,美国就有民主派和保守派。

2发展历程:

建国不久出现两大政党到19世纪后半叶美国两党制正式确立。

3本质:两党交替上台执政,本质上都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1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民主政治的扩展

一、法国共和制的最终确立

1、背景:

(1)长期的政局动荡、政权更替、人民起义此起彼伏。

(2)1875年国民议会“一票共和”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

2、1875年宪法的内容:政体为共和政体。

(1)政体:共和政体。

(2)主要内容:行政、立法。

①行政权:宪法赋予总统极大地行政权力。总统任期7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可连选连任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解散众议院。

②立法权: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参议员任期9年,有权否决通过的法律;众议院由成年男子直接选出,任期4年,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

③在宪法修正补充过程中,又将《马赛曲》定为法国国歌,7月14日定为法国国庆日;并把“政府的共和国形式”永远不得动摇、“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等内容写入宪法中。(从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可能,其实质是为了巩固民主共和政体)

3、评价:

(1)进步性:

法国共和政体的建立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分享政权的机会。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局限性:宪法中规定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很大,这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

(法国的共和政体并没有因宪法的颁布而巩固,保守势力依然强大,为巩固共和政体,共和派人士还需进行长期的斗争。)

二、脆弱的德国民主

1、背景:

(1)普鲁士王朝三次战争统一了德意志,为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确立:1871年宪法

3、内容:

(1)国家结构:联邦制(22个邦、3个自由市组成)。

(2)政体:君主立宪制。具体内容如下:

①德意志皇帝由普鲁士国王担任,是国家元首,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帅军队、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会等大权。(行政权、立法权)

②宰相只对皇帝负责,由皇帝任命,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

③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两部分组成,联邦议会由各邦君主任命,是帝国的最高机构,实际拥有上院的权力;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权力很小。

4、评价:

(1)进步性:帝国的成立和宪法的颁布,标志着德国迈入资本主义发展时期,推动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2)局限性:

体现出浓厚的专制主义、军国主义色彩,由宪法确立的代议制是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

(3)特点:1871年宪法表明,德意志帝国是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家;但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

三、民主制度在世界的扩展

1、方式: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

2、特点:民选和议会立法。

3、评价:

(1)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政治予以否定和替代,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基础。

(2)日益健全的代议制,调解、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3)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潮流,资产阶级代议制度还扩展到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四、知识扩展

1、民主政治的建立是一个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曲折性的历程。

2、民主制度的建立,既是资本主义的发展的结果,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潮流。

3、无论是君主立宪政体,还是民主共和政体没有好坏优劣之分,都是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

1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

1、背景:

(1)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暴露出来。(财富不均、周期性经济危机、阶级矛盾等)

(2)欧洲早期三大工人运动失败。

失败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社会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能够摧毁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其次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

2、代表:法国的圣西门、傅里叶、英国的欧文。

3、评价:

(1)意义: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进行了猛烈地批判,对未来美好社会提出了一些美好的设想。这些设想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高了思想基础。

(2)局限性:没有从根本上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弊端产生的根源。没有认识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

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等。

2、马克思转变为共产主义者标志:1844年发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3、诞生: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1)内容:论述了阶级斗争学说;无产阶级的性质、特点、目的和任务,以及共产党的理论纲领;批判了各种假社会主义流派;共产党人革命斗争的思想策略等。

(2)意义: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以后,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形成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1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一、第一国际的成立

1、背景(社会条件):

(1)经济基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3)直接因素:1862年,英法德三国工人的会晤。

(4)促成因素:1863年,英法两国工人集会抗议沙皇政府对波兰人们的迫害。

(5)领导基础:马、恩的主观努力。

2、成立:1864年,伦敦圣马丁教堂工人集会。

3、任务:

(1)反对各国资产阶级统治和压迫的斗争。(2)反对第一国际内部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和派别的斗争。

4、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5、性质:它是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联合组织。

6、意义:国际工人协会成为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它的建立,真正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了。

二、巴黎公社的建立

1、背景:

(1)民族矛盾:普法战争的失败,普军兵临城下。

(2)阶级矛盾:临时政府的反动统治。

2、成立:1871年3月?5月

3、巩固政权措施:

(1)经济:

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个人合作社管理;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公社职员的薪金最高不得超过工人的最高工资即年薪6千法郎。

(2)政治:

废除旧军队、警察,代之以新的国民自卫军;规定公社委员和工作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等。

4、结果:失败

失败的原因:

(1)客观上:敌人实力强大,普法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2)主观上: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缺乏斗争经验等。

(3)根本上: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

5、意义: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其经验是宝贵的,教训是深刻的,其原则永存,精神不朽。

三、第二国际的成立

1、背景:

(1)19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工人运动出现了新高潮。

表现在:各地罢工此起彼伏;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

(2)马克思逝世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开始泛滥。

表现在: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等。

结论:因此,如何把国际工人运动引上马克思主义轨道,是当时迫在眉睫的任务。

2、成立:

(1)标志:1889年7月14日,各国工人代表在巴黎召开国际社会主义者大会。

(2)内容:国际劳工立法;工人阶级的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等问题;每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决议。

3、特点:

(1)具有广泛性。

(2)松散,不具有各国工人阶级政党的上级组织,各国工人阶级政党是独立自主的。

(3)内部的派别斗争贯穿始终。修正主义泛滥。

4、解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1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一、十月革命的背景:俄国沙皇统治危机严重;革命条件日渐成熟。

1、经济基础: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相对落后。

2、社会矛盾:尖锐、沙皇统治危机。

3、一战加剧了各种矛盾的激化,为革命爆发创造了机会。

4、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

二、十月革命爆发

1、二月革命

(1)结果:

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

但是出现了两个政权对立的情况。(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工兵代表苏维埃)

七月流血事件的发生,表明两个政权对立的局面结束。

(2)性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四月提纲》发表

意义:为布尔什维克党规定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指明了革命发展的前途。

3、十月革命

(1)时间:1917年11月7日

(2)结果: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了工兵农代表苏维埃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三、十月革命的意义

1、国内: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现代化创造了前提。

2、国际: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为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

1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美苏争锋

一、两极对峙格局的的形成

1、背景:

(1)二战后美苏主导的雅尔塔体系形成。

(2)原因:美苏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

(3)条件:战后美国的空前强大;苏联实力大增,成为唯一对抗美国的大国。

2、冷战

(1)含义:是指二战后美苏两国以及东西方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除诉诸战争之外的紧张对峙和对抗。

(2)序幕:丘吉尔的铁门演说。

(3)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发表

(4)目的: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实现称霸全球。

3、对峙的表现:

(1)政治:美国杜鲁门主义(作用:对西欧的经济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加强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苏联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

(2)经济:美国马歇尔计划;苏联成立经互会(目的在于建立一个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对抗的社会主义市场)。

(3)军事:美国北约;苏联华约。(标志美苏两大军事政治集团正式形成)

二、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紧张与缓和并存)

1、紧张:热战:柏林墙修筑、朝鲜战争(美苏冷战下得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越南战争(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局部战争)、古巴导弹危机等。

2、缓和:四国结束了对德国的分区占领等。

三、评价

1、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维护了世界和平。

2、推动了世界整体的发展。

3、壮大了第三世界。

1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新兴力量的崛起

一、欧洲人的欧洲(欧共体的形成)

1、背景:

(1)思想因素:欧洲联合的思想由来已久。

(2)政治因素:二战后,西欧力量削弱,国际地位下降。

(3)经济因素:二战后的西欧,经济的恢复,联系的加强。

(4)现实因素:二战后,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他要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影响,必须联合起来。

前提:法德的和解。

2、目的:欧洲各国联合有助于欧洲的稳定和发展。

3、过程:

(1)经济一体化:

煤钢共同体(它的建立,加强了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和政治的联系,推动了法德的和解,促进了成员国经济发展,为欧洲的统一奠定了较好的基础)、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到欧洲共同体。

欧共体的主要目标:争取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2)政治一体化:

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用一个声音说话、欧洲议会、防务合作等。

4、评价:

(1)特点:欧共体既是一个区域性的经济合作组织,也是一个政治合作组织。

(2)影响:

西欧国家合作加强,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标志着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的形成。

二、迅速兴起的日本

1、背景:

(1)把发展经济作为立国的主要方针,并制定了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2)重视教育,科技的投入,大力发展高科技。

(3)实行政体民主改革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等。

(4)美国的扶植和保护,发展对外经济等。

2、发展进程:

(1)20世纪50年代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2)20世纪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3)20世纪80年代,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

(4)20世纪末、90年代,迎来了所谓的泡沫经济时代,经济陷入低迷。

3、影响:谋求政治、军事大国地位。

(1)外交政策不再受制于美国。

(2)美日欧三足鼎立。

(3)提出政治大国的目标。

(4)促使世界向多极化格局发展。

三、东方巨龙的腾飞(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1、背景:文革结束后,实现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大大提高。

2、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实体。

3、影响: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作用越来越大,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发展中国家的呼声()

1、背景

(1)二战后的50、60年代,亚非拉美新兴一系列的民族国家。

(2)这些新兴的国家不愿意介入美苏之间的斗争,希望在两极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采取不结盟外交政策。

2、发起者:南斯拉夫、印度、埃及等。

3、成立:1961年

3、内容:

(1)宗旨: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

(2)支持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已经发展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斗争。

(3)维护世界和平,反对外来统治和霸权主义。

(4)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4、评价:

(1)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面貌。

(2)标志着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成为了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有力地冲击了二战后的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

1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多极化趋势加强

一、雅尔塔

1、背景(过程):

(1)苏联改革走入死胡同。其根源是斯大林体制的僵化。

(2)东欧剧变。实质是政权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3)经互会解体、华约解体。标志着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军事体系全线崩溃。

(4)苏联八一九事件发生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2、瓦解:苏联完全的解体。1991年12月《阿拉木图宣言》。

3、影响: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二战以来形成的美苏两极格局的结束,加速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进程。

二、鼎足之势话西方(美、西欧、日)

1、背景:两极格局的结束,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2、表现:

(1)美国

目标:试图构建单极世界。行动:略。影响:略。

(2)西欧

目标:加快一体化进程。

进程: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签订,其目的是希望欧共体由一个经贸集团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强大经济实力并执行共同外交和安全策略的政治实体。

1993年11月,欧盟成立。

1999年1月,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启用。

影响:欧盟的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对国际事务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3)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步伐加快

目标: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行动:略。谋求常任理事国地位;参与联合国事务;加快军队的现代化建设等。

影响:日本的军事力量的膨胀,引起了亚洲各国的担忧。

三、走出低谷的俄罗斯

1、俄罗斯面临的困境

民族分裂;生产下降;财政赤字严重等。

2、国际地位的改善:

(1)叶利钦的措施:加强与欧盟的关系;采取强硬措施对付民族分裂势力;协调独联体内其他各国的关系,经济发展与亚太国家关系。

(2)普京的措施:

政治:强化中央政府权力,果断应对车臣危机。

影响:使俄罗斯短期内走出了低谷,目前仍是对美国全球支配地位构成挑战的国家。

四、风云际会看东方

1、发展中国家:不结盟运动

(1)表现:不结盟运动的发展,成员扩大。

(2)影响:成为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影响的力量。

2、中国:

(1)表现:综合国力提高;成为政治大国;制止了1998年得亚洲金融危机。

(2)影响: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五、多极化趋势的影响

1、目前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现状:暂时的“一超多强”;世界政治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2、影响:

(1)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2)有利于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3)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4)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5)有利于大国关系缓和。

(6)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7)使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两个主要趋势: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供参考,更多高一历史知识点请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四类考生冲刺的使用方法
下一篇:浅谈唐“贞观”昌荣的政治基因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