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光

逍遥右脑  2017-11-07 13:06

李四光,地质学家,湖北黄冈人,蒙古族。(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 李四光)

光绪三十年(1904)五月官费赴日本留学读大阪高工船用机关科,宣统二年毕业(1910),其间加入同盟会,后参加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后去英国留学,1919年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获硕士学位。1920年回国。

建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科院古生物研究所所长、地质部部长等职。

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著作有《中国地质学》、《地质力学概论》、《地震地质》、《天文、地质、古生物》等。

李四光名言:

真正的科学精神,是要从正确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发展出来的。真正的科学成果,是要经得起事实考验的。有了这样双重的保障,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做,不会自掘妄自尊大的陷阱。

科学是老老实实的东西,它要靠许许多多人民的劳动和智慧积累起来。

真理,哪怕只见到一线,我们也不能让它的光辉变得暗淡。

我是炎黄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所学到的知识,全部献给我亲爱的祖国。

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所以我希望大家都取怀疑态度,不要为已成的学说所压倒。

李四光贡献:

李四光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以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运动现象,探索地质运动与矿产分布规律,他确立了新华夏构造体系的概念,分析了其特点,并运用这些理论概念探讨了中国的地质条件和石油形成条件。

早在20世纪40年代,我国地质学家潘钟祥就明确提出了陆相生油学说,说明中国广布的陆相地层一定有石油,从理论上反驳了西方所持的中国贫油的观点。

20世纪50年代,在李四光部长的领导下,通过我国著名地质学家黄汲清、谢家荣等地质学家的不断理论探索和实践下,肯定中国东部特别是东北松辽盆地具有良好的储油条件。

毛泽东、周恩来在认真听取了汇报后,支持了地质部的观点,并根据地质部和李四光的建议,在松辽平原、华北平原开始了大规模的石油普查。

1956年,在李四光的主持下,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在很短时间里,先后发现了大庆、胜利、大港、华北、江汉等油田,为中国石油工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从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勘探部门相继找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在国家建设急需能源的时候,使滚滚石油冒了出来。

这样,不仅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也使中国人提出的陆相生油理论和李四光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得到了最有力的证明。

李四光16,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萧克上将评价林彪:他有两个缺点
下一篇:陶弘景辞官归隐的故事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李四光】相关文章
【李四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