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南?奉和幸江都应诏原文及翻译 赏析

逍遥右脑  2017-10-30 09:24

虞世南?奉和幸江都应诏原文及翻译 赏析

虞世南?奉和幸江都应诏原文

南国行周化,稽山秘夏图。

百王岂殊轨,千载协前谟。

肆觐遵时豫,顺动悦来苏。

安流进玉轴,戒道翼金吾。

龙?焕辰象,凤吹溢川涂。

封唐昔敷锡,分陕被荆吴。

沐道咸知让,慕义久成都。

冬律初飞管,阳鸟正衔芦。

严飙肃林薄,暧景澹江湖。

鸿私浃幽远,厚泽润凋枯。

虞琴起歌咏,汉筑动巴?。

多幸沾行苇,无庸类散樗。

虞世南?奉和幸江都应诏翻译

、来苏:《尚书?仲虺之诰》:“倏俎之民,室家相庆,曰:‘?予后,后来其苏。’” 旧题汉?孔安国传:“汤所往之民,皆喜曰:‘待我君来,其可苏息。’” 南朝宋?虞和《明君大雅》:“民庆来苏日,国颂熏风诗。”

2、衔芦:口含芦草。雁用以自卫的一种本能。《尸子》卷下:“雁衔芦而捍网,牛结陈以却虎。”《淮南子?修务训》:“夫?顺风以爱气力,衔芦而翔,以备?弋。” 高诱 注:“衔芦所以令缴不得截其翼也。” 晋 崔豹 《古今注?鸟兽》:“雁自 河 北渡 江 南,瘠瘦能高飞,不畏缯缴。 江 南沃饶,每至还 河 北,体肥不能高飞,恐为虞人所获,尝衔芦长数寸,以防缯缴焉。” 唐 陆希声 《鸿盘》诗:“如今天路多?缴,纵使衔芦去也难。” 清 陈维崧 《青玉案?雁字》词:“年年未了衔芦债,入塞几时还出塞”。

3、汉筑:《史记》卷八《高祖本纪》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

4、行苇:路旁的芦苇。《诗经?大雅?行苇?序》“行苇,忠厚也。周家忠厚,仁及草木,故能内睦九族,外尊事黄?,养老乞言,以成其福禄焉。”《诗经?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按,古文 毛 序以为泛言 周 王朝先世之忠厚,今文三家遗说则以为专写 公刘 的仁德。后遂用为仁慈的典实。多用于称颂朝廷。 汉 班彪 《北征赋》:“慕 公刘 之遗德,及行苇之不伤。” 晋 慧远 《答何镇南》:“上极行苇之仁,内匹 释迦 之慈。” 唐 司空图 《华帅许国公德政碑》:“况我国家仁敷行苇,泽霈漏泉。” 清 昭连 《啸亭续录?宗室宴》:“ 乾隆 甲子,上宴王公及近支宗室百馀人於 丰泽园 ,更其殿名 ?叙殿 ,以示行苇燕毛之意。”

5、散樗:不成材之樗木。比喻无用之人。常用作自谦之辞。语本《庄子?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人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唐?骆宾王 《上吏部侍郎》:“ 宾王散樗易朽,蟠木难容。” 明?屠隆 《彩毫记?归隐林泉》:“下官出山潦草,隐志不坚,立朝散樗,勋名未立,负?良多。” 或指不愿为世俗做事。唐杜甫《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郑公樗散鬓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

虞世南?奉和幸江都应诏赏析

《奉和幸江都应诏》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后汉书?志?五行三原文及翻译
下一篇:杨炯《梅花落》原文及翻译 赏析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虞世南?奉和幸江都应诏原文及翻译 赏析】相关文章
【虞世南?奉和幸江都应诏原文及翻译 赏析】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