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4-04-14 09:34
多年的高考复习实践证明,高三采用三轮复习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三轮复习是一个科学有序、由低到高的系统工程.第二轮复习是从三月初至五月初,在第全面复习的基础上,采用专题复习,突出主干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力争在重难点、知识缺陷上有所突破,能力有所提升.第二轮复习虽然时间不长,但至关重要,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是由书本独立章节知识向综合应用的过渡,学生要逐渐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学会归纳、梳理自己掌握的知识,提升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做题的规范性和准确性,贴近高考.
一、第二轮复习的四个环节
第二轮复习的每一个专题可按四步进行:构建知识网络、经典例题解析、跟踪针对训练、专题达标测试.新课程有两个突出的主题: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这不仅适用于新课程教学,在第二轮复习中也尤为重要.
构建知识网络.第二轮复习不是第一轮的浓缩,第二轮要站在较高的层面.首先思考这一专题研究解决了什么问题,与社会生活实际有哪些联系和应用,只有将抽象的物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时,对知识的理解才能深化、活化;只有有意义的学习内容,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先进的理念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倡导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学以致用的需要,也是提高应用能力的必要.其次要采用回忆的方式,按自己的思维方式构建知识网络,找出知识间的关联,学会对知识重组、整合、归类、总结,掌握物理思维方法,将知识结构化,将书读薄.结构化的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前提,只有经过自己的思维在大脑中重新排列的知识,理解才能深刻.一般来说,一个专题有一个核心的主体,其余的概念为这个主体做铺垫,要以点带面,即以主要知识带动基础知识.再次对知识回忆模糊的地方,要回归课本.课本是高考命题之源,是高考复习的根本,不同阶段看课本会有不同层次的收获.在复习课中以解题代替复习,以解题取代看书会导致概念不清、误入题海.当然解题和掌握概念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做过一定数量的习题往往对概念的理解缺乏正反实例,但绝不能把看书和解题的关系颠倒,概念是核心、是基础,概念不变,而题目万变,要立足于教材,夯实基础.
经典例题解析.加强独立审题训练,纠正题目靠老师点拨的习惯.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就匆忙进行答题,做不下去了,再去找条件,习题教学中存在的三个突出问题是:审题不透,步骤不规范,缺乏题后总结和延伸.有一个解题口诀总结得好——“题意读三遍,题图画旁边;已知未知都标上,状态过程动画现;受力运动都分清,隐含临界是关键;选取规律分步求,换行书写诗一般;文字公式都要有,规范清楚并不慢;解出结果回头望,总结反思成习惯”.第二轮复习的基本要求是:以研究的态度,探究的思想进行解析,从解题习惯到解题思路和方法都成为典范,通过习题加深对知识、规律的理解,对解题方法的指导,培养良好解题习惯,提高各种能力.习题教学在精而不在多,在质而不在量.习题教学要体现层次性和系列性,通过一系列的习题突破对某一问题的理解,通过一道综合题串接零散的知识点,努力做到以点带面、借题发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上联知识、下挂方法,第二轮复习要体现知识的整合、方法的总结.
跟踪针对训练.解题能力只有在独立规范训练中才能提升,习题教学的落脚点是自己会做,而不仅仅是听懂.学生要独立完成课后训练,规范解题.许多考生做完高考题感觉不错,但考分并不理想.问题的关键是不会抓得分点,不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解题思想.理综试题的题量少,单题分值高,使得解题的规范性更加重要.学生常说有不少题出现解题错误的原因是粗心,没有看清题意,考场上细心就行了,其实不然.平时做题没有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不重视解题的细节,总是在讲义上乱画,习惯一旦养成,很难改掉.考场上发挥出自己水平的80%就算正常发挥了.因此要做到练习适中,作业考试化,考试高考化,多研究评分标准,体会自己与标准答案间的距离.
专题达标测试.通过测试可以发现我们学习中的漏洞和不足,及时查漏补缺,并强化记忆.对试卷不仅从知识、方法、技巧方面总结,还要从应试心理、应试技巧、错误原因等方面总结.注意老师对试卷的分析,对基本题型要注意拓展和创新,掌握它们的特点和处理的基本思想及方法,把握其内涵和外延,在应用层面上理解其本质和规律,作出一份满分卷.总结物理规律在一定条件下适用的推论,以增强对题目的预见性,提高判断力和速度,并把错题标出,以备以后经常复习,逐渐消化,以致彻底消灭.
二、注意对三类热点题的总结
1.图象题.人类表示信息是从图象开始起源的,从图画演变为文字,进而抽象出数学公式,看懂图表、动漫是从幼儿开始的,是生活的基本能力.近几年各地高考图象的数量逐年增加,图象表示物理问题比文字和公式具有更大的优越性,能形象地描述物理状态、过程和规律,能够把一个问题的多个相关因素同时展现出来,给我们分析问题提供直观、清晰的物理图景,既有助于我们对相关概念、规律的理解和记忆,又有助于我们正确地把握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定性、定量关系.因此要习惯用图象表示问题,处理数据.物理图象不同于数学图象的是一般两坐标轴表示两个具有实际意义的物理量,首先要看清坐标轴,理解图象表示的是谁随谁的变化,理解正、负、斜率、面积、截距、交点的物理意义,其次把图形转化为实际的物理过程,进而理解图象的意义并解答问题.
2.实验探究题.从近几年高考对实验考查的结果来看,实验的得分率一直很低.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首先要树立物理规律来源于实验、来源于生活的理念,实验是第一的,规律是第二的.由于高考采用笔试的形式,以“题”考“实验”,如果实际复习中也以“题”的形式来复习“实验”,就很难突破实验的抽象和实际的操作场景的模拟.因此要结合实验仪器,有针对地做,在做中思,在思中做,这也是教学做合一的思想.
实验思想、技能和方法是高考实验考查的三大重点,电学考查仪表读数、实物图连接、电表选取、电路设计、方案的筛选、原理的迁移、数据的处理,可以很好地考查多项实验能力.科学探究的六步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探究与实验相结合使二者都具有了实际意义.每一个实验突出的探究环节不尽相同,关键是从实验原理出发,进行设计和变化,培养的是科学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如2014年的实验题,必须对规定的实验理解原理,有实际操作经验,才能进行实验能力的迁移.
3.新科技、新技术应用题.这类题多以当今社会热点和高新科技动态为背景,信息量一般较大、题干较长,一般是描述一种装置或某一理论的基本精神,再和中学物理知识连接.表面看来给人一种很复杂的感觉,但抽象出物理模型时就会有一种“现象大、问题小”的转折 学习规律.要求学生在考场上对新情景新信息完成现场学习,将信息进行有效提炼、加工、建模,与原有知识衔接来解决问题.这类问题不仅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考查,而且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是一个考验.因此我们在复习中要多关注时事热点和科技新成果的报道,特别是2014年“神七”飞船实验成功、绿色奥运成功举办,再如登月计划、纳米科技、高温超导等.如2014年高考山东卷18题的同步卫星、23题的诺贝尔奖“磁阻效应”等.
三、第二轮复习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采用对比的方法.物理格物致理,物理思想有通法通则.通过类比,可以理解一个而通晓一片.例如,物理采用比值定义法的物理量有:速度、加速度、电场强度、电势、电容、磁感应强度;磁感线的特点与电场线的特点;电场中电势能和重力场中重力势能;玻尔模型中核外电子绕核运转的速度、动能、势能及总能量和轨道半径的关系与天体运动中卫星绕地球的运转等.
采用三段复习的方法.第一遍知识自己构建,习题自己先做;第二遍师生互动,完成教学;第三遍筛选出难点和易错易混淆点,经常复习.
提高课堂效率.在听的基础上做好记,记好课堂笔记,把老师所讲的重点、难点和例题讲解中用到的方法技巧以及自己在听讲过程中的感悟及时记录下来,供以后复习看.通过书写也可以保持思想不开小差.其次要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参与同学的讨论,将自己的身心与课堂的学习融为一体,做到脑手口并用,在深思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在回答中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在讨论中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
自信是提高复习效率的前提.在第二轮复习中,要始终保持自信的心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一开始放低对自己的要求,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占高考题比例80%以上的中、易题上,熟能生巧,逐步提高,通过第二轮科学而高效的复习,取得好成绩.
多年的高考复习实践证明,高三采用三轮复习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三轮复习是一个科学有序、由低到高的系统工程.第二轮复习是从三月初至五月初,在第一轮全面复习的基础上,采用专题复习,突出主干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力争在重难点、知识缺陷上有所突破,能力有所提升.第二轮复习虽然时间不长,但至关重要,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是由书本独立章节知识向综合应用的过渡,学生要逐渐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学会归纳、梳理自己掌握的知识,提升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做题的规范性和准确性,贴近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