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关员考试 文学常识记忆七法
逍遥右脑 2017-10-19 18:09
记忆文学常识往往是使中学生感到苦恼的事,因为费时费力不少,效果却不好。不是前读后忘,就是张冠李戴;及到临考,更是脑中“一锅粥”。怎样快速而牢固地记忆文学常识呢?除了肯下苦功夫外,讲究方法十分重要。下面扼要介绍七种常见的记忆方法。
一. 纵横结合法
古今作家生活时代不同,从而形成纵的联系;同一时期不同作品又有各自的特点,从而又形成了横的联系。将这些纵横联系的知识点组合起来,在脑中形成几条线或几个面,是一种快速而牢固的记忆方法。如果能据此自己动手制作几张图表,印象就更加深刻了。如对考查频率较高的鲁迅作品,就可以按作品发表先后为序纵向列表,然后对每篇再做横向的了解。
二. 特征记忆法
即抓住文学常识在外部的共同特征进行快速记忆。
(1)关于“最”或“第一”的,如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最早的散文集《尚书》,最早的诗人屈原,俄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列夫?托尔斯泰等。
(2)关于“数字”的,如明末凌?初的“二拍”,即《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明末冯梦龙的“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建安七子”,即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应和刘桢;“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又如“九歌”、“九章”、“十天干”、“十二地支”、“十三经”、“二十四史”等。
三. 归纳记忆法
即在分类的基础上把某些有相同点的知识按一定顺序集中在一起强化记忆。(1)按标题归纳,如有“记”字的文章按时间先后可归纳为:《桃花源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登泰山记》、《病梅馆记》。(2)按题材归纳,如《范进中举》、《孔乙己》都取材于受封建科举制度迫害愚弄的旧知识分子。(3)按文体归纳,把同一体裁的作品,不管古今中外,初中高中,全部集中在一起复习,既有利于文体知识考试,又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各类文体的写作特点。(4)按流派归纳,中学课本中涉及的文学流派主要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现实主义又有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如高尔基、鲁迅等)之分。另外,中国古代作家中也有“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婉约派”、“豪放派”。(5)按作家字号、别称、官职归纳,如白香山、柳河东、杜拾遗、诗仙、诗圣、太史公、异史氏等。
四. 修辞记忆法
常用的有谐音、双关、对比、押韵等方法。如比较司马光和司马迁,可加深记忆二人的生活时代与作品;比较《秋声赋》和《秋色赋》,一篇写“声”,使人想起欧阳修与小童夜里听秋声之情景,另一篇绘“色”,使人想到峻青对所看到的美景的描述。比较祥林嫂、林道静、繁漪,比较李逵、鲁达、张飞,比较鲁四老爷、赵太爷、赵贵翁,比较葛朗台、泼留希金、夏洛克等,会让人发现许多有趣的东西,还何愁记不住他们呢?
五. 重点记忆法
有的文学常识关键在某一要点,抓住要点,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教材所选鲁迅的若干篇小说,要记每篇出自何处,很难,若记除《祝福》出自《彷徨》外,其余都出自《呐喊》,便省时易记、事半功倍。
六. 轶事记忆法
不少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或留下有趣的轶事。如程门立雪、屈原投江、曹植七步诗、王安石变法、朱自清不吃美国求济粮、高尔基当面包师傅等,如记住这些颇有趣味的材料,其作家的生平也就容易掌握了。
七. 联想记忆法
如提到荀子,就联想到韩非子、孟子、墨子、庄子、老子、孙子和列子;由《战国策》的国别体联想到《史记》的纪传体和《资治通鉴》的编年体;复习鲁迅作品,就联想到毛泽东的《论鲁迅》、瞿秋白的《鲁迅的精神》、唐的《琐忆》。
当然,上述诸记忆方法并非单独使用,在实际记忆过程中,它们往往是综合运用的,各种
记忆方法的综合使用,既是文学常识的多角度记忆,又是变化了的反复记忆,其效果当然更好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