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7-10-10 14:47
弗兰西死了。
这头黑熊在七年前就挣扎在生死边缘,但它顽强地活过了32岁,这相肖于人类90岁高龄。
成都北郊26公里处的龙桥黑熊救助中心是它生命的最后慰藉地,它被安葬在救护中心的墓园里,在它身边还有90余位同伴陪伴着。
它们的坟前还有一块刻着名字和生卒年月的小石头。每一头熊离去的年份是清晰的,但是它们来到人世的年份却刻着相同的“?”。
它们曾被囚于牢笼之中,肚皮上有一个直通胆囊、永不闭合的伤口来输出胆汁。
大部分时光里,它们卑贱而痛苦地活着,只是人类赚钱的躯壳,但希望它们重归自然的人们仍试图给这些“取胆熊”以最后的尊严……
弗兰西的黄昏恋
亚洲动物基金创办人谢罗便臣至今难忘2002年末营救弗兰西时看到的情形:它被残忍地锯掉了犬牙、剁掉了爪尖,下巴底下有一个巨大的脓肿,腹部的孔正在流着胆汁和脓液,身上光光的,没有什么毛。它有一个“正常”大小的熊脑袋,却拖着一副发育不成熟的矮小身体。被塞进狭小的铁笼抽了20多年的胆汁,弗兰西失去了熊的体魄,也失去了熊的尊严。
来到救护中心一个月,兽医就表达了担忧,弗兰西存在持续的呼吸障碍,肺部也有问题,情况看起来不妙。但让谢罗便臣吃惊的是,“七年后,弗兰西仍然以自己一贯的方式挑战着兽医学和常理,它还在快乐地蹒跚前行,享受着生活,并自己决定到底什么时候才放弃。”
更为神奇的是,弗兰西这位充满“幽默感”的侏儒“老太太”在迟暮之年迎来了它的“爱情”。“他”叫鲁伯特,能够包容弗兰西所有的“缺点”。“抽胆”同样带给鲁伯特无法愈合的创伤,细菌侵入了大脑,它变成一只“智障熊”,它常常迷路,从笼舍到草场,它只记得一条路——顺着墙根走,并且不止一次触到电网。然而,它给弗兰西的爱却是无私而慷慨的。
在寒冷的冬日,弗兰西娇小的身体紧紧依偎着鲁伯特取暖,当鲁伯特睡热了铺着稻草的床,弗兰西就把它赶走再躺上去呼呼大睡;享用美食时,弗兰西有一个古怪的习惯,它会小心翼翼用它那失去了指甲的手掌攥起小西红柿,然后举起手臂把它们从肩头甩出去,如果鲁伯特碰巧靠得很近,它的鼻子就会遭遇“啪”的一击,鲁伯特只得退远些,直到弗兰西吃饱了,它才折返回来解决掉剩余的食物。它们就像一个狡黠的老妇人与一位温吞老先生的奇妙组合,相伴着度过生命里最后的时光。
2009年10月7日,弗兰西享用完剥了皮的葡萄、狗粮以及一张肉馅饼之后,在麻醉剂的作用下沉沉睡去了。在最后的日子里,腹胀和心肺衰竭折磨着弗兰西,持续的治疗已经于事无补。就在弗兰西走后没多久,鲁伯特也到另一个世界陪伴它去了。
狗一样的温柔眼神
来源于亚洲动物基金的资料显示,“活熊取胆”于上世纪80年代由朝鲜传人中国,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手段,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养熊业空前繁盛。至今,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允许活熊取胆业合法存在的国家。
在当时的背景下,参观熊场推销熊胆甚至成为旅行团的旅游项目。1993年,英国人谢罗便臣跟随着一个旅行团走进熊场。一头母熊从牢笼中用力地伸出爪子,没有犹豫,谢岁便臣违反常理地握住了那只爪子,母熊没有任何伤害她的意思,而只是有节奏地捏了捏她的手指。谢罗便臣认为这是母熊在求救,从此她把拯救这些取胆熊变成了自己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