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有利于完善大学生的自我认识

逍遥右脑  2017-09-14 17:07

歌德说过:人只有在人们之间才能认识自己。人对自己的认识总是在与他人交往中来完成的,总是需要通过与他人进行比较,把自己的形象反射出来而加以认识。离开了交往对象或供比较的对象,就失去了衡量自己的尺子和明鉴自己的镜子。

与人交往,能使我们从别人的个性中找到自己的相似之处,发现别人身上好或不好的东西,以人为镜,调整和改进自己,从而完善自我。

(1)认识自我,是自我认知、自我评价的一种能力,是人际交往的直接前提,它决定了你对人的判断、反应、交往方式及选择朋友的标准等等。能力强的人,能够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很快地作出判断和反应,并在其中自由穿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魅力。比如一起入校的大学生,在一段时间之后,在人际交往上就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有的已经游刃有余,有的则尚未跨出与寝室同学交往的圈子。

(2)认识自我,是社会认知的重要环节。社交认知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对人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观察和判断过程。它包括对他人认知、自我认知和人际认知三个方面。在交往过程中,交往双方相互接触和相互了解是人们交往的起点和基础。不仅要对交往客体的外貌、表情、言行等观察、判断其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从而形成对交往客体的知觉印象,同时还必须对自己的行为特征进行观察和判断。自我认知就是个体在社交活动中自己对自己的行为特征进行观察和判断的过程。常言道,认识别人容易,认识自己最难。要做到客观、正确的自我认知必须在社会实践中完成。

①自我认知过程是个社会比较的过程。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个成员,他的思想、行为、表现是否符合社会的要求,能否通过实践的检验,这不仅是社会对他评判的过程,也是个体对自我认知的过程。个体在自我认知中,通过社会常模和规范的比较,通过与多数人的行为的对比,觉察到自己能力的大小、品行的优劣、行为的得失,从而对自己产生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②他人的评价是自我认知的一面镜子。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正确对待他人评价,虚心接受他人批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是自我认知的主要途径,也是取得进步的前提。

③自我认知是自我比较的过程。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对自己的现在和未来产生自我期望。为了实现自我理想就需要不断进行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比较、分析,不断以此了解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不断对自己提出要求,最终实现自我理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可喜的内因
下一篇:给一堵墙让路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人际交往有利于完善大学生的自我认识】相关文章
【人际交往有利于完善大学生的自我认识】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