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7-08-14 11:52
不知您是否感觉到教师越来越难当?学生做错了,连说几句也不行。甚至学生给老师撑个伞,也都能弄得上新闻、见头条。
这不,上一周又有老师因课堂纠纷被学生暴打。而这样的事又有多少呢?据媒体统计,2015年至少有13起教师被殴打事件曝光。
细究这些,你会发现,这些都不过是因为一些小事、小细节引起的。而如何避免这些事情,其实就是教师和学生的相处之道了,特别是面对问题或矛盾的时候的处理方式非常关键。
今天,就来和您说说,身为教师,和学生的相处之道了!亲,看到好的方法,也别忘了分享给您的小伙伴们哦!
1、多一点技巧,少一点冲突
儒家有句经典名言说得很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不仅可以用来形容统治者,也可以用在老师身上。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对教学有技巧有方法,对学生恩威并施,让学生们主动尊重敬佩老师甚至喜爱拥戴老师,那么又何来这种麻烦呢。反言之如果老师的教学或者人品不能让学生满意,那同学们的情绪有会是怎样的呢?
一提师生关系就头疼?5个窍门让你啥都不用怕!
小故事
记得有一次,学生正在按我的要求默写课文,只有一位学生在做数学题,他平时就重理轻文,有些自傲。我当时很生气,真想大喊“某某给我默课文!”但我意识到:他那么要面子,强硬不会让他马上收起。我静观其变,果然他无动于衷。我走到他跟前,说:“呦,某某都要成小数学家了,语文老师可要‘吃醋’啦!”这位同学顿时脸红了,尴尬地冲我笑了笑,赶紧加入默写的行列。巧用幽默化解冲突这就是一种特别明智的方法。
小编说
孔子有云“因材施教”,但是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老师既要有“杀手锏”对大部分学生形成约束力,换句话说就是能hold的住学生,又要对调皮捣蛋不好管理的学生掌握一个合适的、批评的“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只有这样才能在根源上避免麻烦的发生。
2、拿捏好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是非常微妙的,过远则有生疏之感,过近则生戏谑之忧。与学生保持多大的距离才适当呢?其实距离也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比如对那些比较自卑的学生,应该与他们保持较近的距离,对他们多加鼓励,唤醒他们向上的动力;对于那些性格活泼,“吃硬不吃软”,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应该与他们保持相对远的距离,用距离的空间形成其心理上的“威慑”,给他们一种威严,唤醒其自责、自省的意识。
小故事
从本学期一开始,我就竭力尝试与所带班级内的“调皮鬼”打成一片,用“和睦相处”来感化他们。于是,我见到他们就满面笑容,跟他们和风细雨般地交谈。然而,两个月下来,我发现这些孩子居然认为我好说话,更加“放肆”起来,课堂纪律越来越差,不仅不好好听课,还经常在课堂上捣乱,说小话、东扭西转,甚至怪叫。这如何是好?我不禁陷入了沉思。一次,我正在上课,贾同学这个调皮鬼却在下面大说特说,秦同学也跟着起哄,时不时怪叫一声。经几次提醒,他们还是毫无收敛之意。我故意板起脸,与他们拉远距离,停下来让他们继续说。他们见老师和同学都在看着他们,“铁面”也羞得通红,不好意思地停下来。从那以后,他们在我讲课的时候安稳多了,不再乱插话了。
小编说
美的距离是因时因地变化的。在课外,老师与孩子们在一起娱乐,这是一种朋友般的关系;而在课堂上则应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也是维持正常教学秩序的需要。对学生取得一点微小的进步,应由衷地赞美,与他们心贴心;而当孩子们犯了严重的错误时,老师也要表情严肃,拉远距离,让他们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唤醒其自责的意识。总之,“距离”的分寸要拿捏好,做到当离即离,当近即近。
3、需要给学生留些“面子”
给学生留点面子和台阶既是给自己留台阶下也是用行动去感化学生。学生也都是有自尊的人,不管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现在的学生都是90后甚至00后,性格倔强,承受能力差,如果老师的话太直接他们一般接受不了。
小故事
我们学校要求老师也要充分地尊重学生,做到“四不”:不歧视、不讽刺、不挖苦、不在大庭广众下给予批评。我有这样一段经历:有一段时间我发现一向学习认真的胡同学上课常常分神,作业马马虎虎,考试成绩有所下降。原来,有一次上课,我让他回答问题,但他没答上来,我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非常严厉地批评了他。而胡同学实际上上一堂课刚好有事请假没上,所以老师的批评让他觉得很委屈。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向胡同学承认错误,向他赔礼道歉,使得胡同学很快恢复到以前的良好学习状态。
小编说
在批评和教育学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法和场所,一般来说,性质较为严重、影响较大或者带有普遍性的人和事,宜进行公开批评,以达到防止事态发展的目的。反之,则应采取不公开批评的方式,以达到既纠正了偏差,又防止了因小题大作而伤害被批评者自尊心的目的,从而给学生创造认识和改正错误的良好环境。
4、对学生合理“批”与“评”
批评学生要做到精确无误,“批”与“评”有机结合。批,是对学生的错误或缺点予以指出、纠正。评,是对学生所犯错误进行评论、评判。批评的目的在于通过批评达到纠正、帮助、指导的目的,使被批评者找到差距,明确事理,避免重犯。
小故事
有一次,陶行知先生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的男同学,当即阻止了他,并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并说:“这是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接过糖果。随之,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他手里,说:“这块糖果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尊重我,我应该奖励你。”王友更惊疑了,他眼睛睁得大大的。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呀!”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的说道:“陶.....陶校长,你.....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的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过去,说:“为你能正确的认识错误,我再奖励你一颗糖果,可惜我只有一块糖果了,我的糖果用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吧!”说完就走出了校长室。这种教育效果是用任何尖锐的批评和攻击都不能达到的。
小编说
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时,不能简单地一批了事,把批评完全等同于否定,那样师生关系不会和谐的!教师应该以“批”为切入点,以“评”为落脚点,不要只“批”不“评”,或重“批”轻“评”,而要“批”与“评”有机结合。批评学生注意批评的尺寸统一。不管是班干部还是一般学生,有了缺点错误都应受到批评。如果该批的不批,不该批的狠批,那就会使学生产生不平衡的感觉,降低教师的威信,造成班级的不团结,从而也影响了师生关系的和谐。
一提师生关系就头疼?5个窍门让你啥都不用怕!
5、做平心静气的理智教师
话说“有智者,不生气”。切莫过分动怒,人在暴怒的情况下情绪容易失控,冲动是魔鬼,心平气和。要坚持一个原则:不要动手,这不仅是尊重学生,更是在保护自己。当教师与学生发生冲突时,应该保持理智,不要跟学生怄气。要保持冷静的心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然受损失的还是教师自己。
小故事
有些不听话的学生,有时候会故意在课堂上制造麻烦。这类学生不怕你斥责他,就怕你不生气。有一节语文课,上到一半,突然一位调皮大王故意跑到教师后面的椅子上坐着。这时,我走过去,和蔼地说:“看来,这里的视野比较好,老师也要坐在这里上课。”于是我也搬来一张凳子,和他并排坐着上课。同学们全部都把脸转到后面来。结果,他不好意思地又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了。从此以后上课的时候他再也不跑到后面去坐了。我想,如果当时我大声训斥或者惩罚他,或许会让他产生逆反情绪,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小编说
在三尺讲台上辛勤耕耘的教师有时会感到压抑和困惑,在紧张和繁忙之中无所适从。然而教师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个体,需要学会适应社会和调整自己,常保持一颗平常心,学会微笑面对学生,悦纳学生,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找到乐趣。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学会工作、学会生活,学会保护自己,做个平心静气的理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