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之隐

逍遥右脑  2017-08-12 15:26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在距西安市区一小时车程的终南山中,来自全国各地的五千多位修行者隐居山谷,过着和一千多年前的人们一样的生活。他们不接待生客,不用手机,连敲门都有暗号,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这些修行者大多都很有学养。初看到这条新闻,为这些所谓的“隐居者”的勇气所感动,毕竟在现实中,有多少人能真正放下身外之物,偏居一隅,甘做一个苦行僧”?可是他们的行为却无法得到社会的尊敬与认可,与其说他们是隐居山林,不如说是一种躲避现实的逃离。
  
  古往今来,隐者无数,以其飘逸、自由、独立、无忧的生活状况,令多少人羡慕与心向往之。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充满着多少怡然自得的洒脱与无所牵绊。在追求自我精神的自由与外在闲适的生活道路上,人们一直都没有停下匆匆奔跑的步伐。古人以一种相对与世隔绝的方式,走进山林,成为隐士,但生活在今天的我们,虽心向往之却非得走进大山,过洞穴生活吗?
  
  隐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国学大师季羡林在世时,晚年每天在那只小白猫的陪伴下,迎着朝霞送走晚霞,坐在未名湖畔,看着宁远的湖面,一言不发、静心而坐,虽身处于喧嚣的闹市之中,但心无牵绊,简单自在,潜心研究学术,晚年著作等身,影响深远。谁又能说,他不是一个超然于物外的隐士?
  
  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之中,多少人为了名利奔波劳累,惶惶不可终日,内心如着魔般,始终无法安宁与镇定,整日里流连于声色犬马,穿梭于酒林歌池而不能自拔,在霓虹闪烁的光鲜背影下,又有多少烦乱而孤寂的灵魂游离于身外呢?
  
  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那些所谓的看破红尘归隐于山林,只是一个形式上的“隐”而已,如果心中看不穿,放不下,即使走进山林,也难耐内心的孤寂与彷徨。真正的隐者,应该是在最世俗的市朝之中排除嘈杂与名利纷争的干扰,始终怀着一颗坚定的心,大智若愚,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自得其乐,这才能称得上是大隐之隐,居于心灵之上的笃定与淡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励志人生:人生“四耐”
下一篇:幼儿园后勤工作总结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大隐之隐】相关文章
【大隐之隐】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