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介绍简介-简? 简历-简? 作品
逍遥右脑 2017-08-12 15:07
简?台湾散文家往往天份极高,笔下的文字更是清新脱俗,出水芙蓉一般,确有大陆作家所不及处也,这大概与台湾没有发生文化断裂的革命有关,保持了传统文化的水土养分,故唯美文学在此地源远流长;雅者如余光中、张晓风、许达然等,皆为一代大家。近年来又冒出一些新生代散文作家,譬如简?吧,其散文别具一格,可谓是女作家中的“异数”,洗尽铅华,独具慧眼,以卓越细笔,描绘人间生活情态,常有惕然惊心的刻画,令人如在盛夏平添一种寒意也。其虽为女性,但其文却有着男性作家所不及之大气。生于民国五十年十月二十日,宜兰县冬山乡人,家中务农。 武渊国小、顺安国中、北投高中、台湾大学中文系毕业。 曾任广告公司撰文、「联合文学」主编、「大雁书店」发行人、 「远流出版公司」大众读物部副总编、「实学社」编辑总监。 现专事写作。 曾获全国学生文学奖大专组散文第一名、中国文艺协会文艺奖章、 梁实秋散文奖、吴鲁芹散文奖、中国时报文学奖散文首奖、 国家文艺奖、九歌年度散文奖、台北文学奖。 小传: 简?原名简敏?,民国五十年出生于宜兰,家里世代务农。 从小她便比别的孩子早熟、敏感。生活在乡下,虽然比较欠缺文化的刺激,但大自然 及周遭的种种,她都能以一颗纤巧敏锐的心去观察与体会。农村中的景物,朴拙自然,变 化不大,家人邻里早已习焉而不察;小小的敏?,却懂得用心去倾听与观赏,因而常满心 惊奇和欢喜,并养成她恬静的性情与出尘的思想。 国一那年,一场车祸夺去她挚爱父亲的生命,从此,身为长女的她,不但负起照顾四 个弟妹的责任,也因此变得更为独立自主。她喜欢读书,并且有意进入文学殿堂潜心学习 ,因此她在十六岁那年只身到台北来读高中,因为这样较有把握考上好大学。 那时她在复兴高中就读,同龄的同学仍在爱玩爱闹的年纪,一般而言,也不那么看重 课业,因此渐渐地,简?意识到自己和她们的不一样。由于背景和想法大相迳庭,使得她 在同学中没有交到知心的朋友,埋首用功之馀,不免有些寂寞。寂寞之馀,她就拚命看书 ;看得多了,心中兴起一种有话想说的冲动,促使她提笔为文。她谈理想,抒感怀,记乡 愁,诉寂寞……,写著写著,她发现自己在字里行间得到极大的愉悦和满足,也因此暗自 下定决心走文学之路。 民国六十八年,她先是考入台大哲学系,大二便转到中文系。 「进入台大中文系,我的生命之页自此真正开启,」简?说:「如今想来,仍然庆幸 自己能有那样的机会,接触到那么多倾囊相授的好老师、那么多可以切磋的同学、那么丰 富的图书典籍、那么有系统的课程训练……。」 而在汲取知识的同时,她的创作欲亦更加澎湃。大学四年,她的散文得过台大文学奖 、台大文学院学生奖、全国学生文学奖、台大中文周奖……,校内各种刊物上,常出现她 清丽富灵气的作品。 简?的第一本书《水问》,更是这段时期作品的结集。 《水问》忠实纪绿了简?大学四年
生活中的种种。她细密的心思、敏锐的感受,使她 写草木,比别人有情;写朋友,比别人知心;写爱情,比别人刻骨铭心;写知识的追求, 比别人多一份舍我其谁的抱负,写心情的转折,更让人不由自主地进入文中情境……。 谈起自己为文的风格,简?说:「我在使用文字时,是相当自由的,某个字或某几个 字,若是能造成一种意象、一种情境,我便大胆去用,而不考虑合不合章法,主词、动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