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宦官李辅国简介

逍遥右脑  2017-08-07 11:13

李辅国个人资料

中文名:李辅国

别名:静忠、护国

谥号:丑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国籍:唐朝

所处时代:唐朝时期

出生地: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

出生时间:公元704年   逝世时间:公元762年

职业:宦官

职位:司空、中书令、太傅

爵位:博陆郡王

李辅国简介

李辅国(公元704年—762年),本名静忠,曾赐名护国,后改辅国,唐肃宗时当权宦官,唐代第一个当上宰相的宦官,相貌奇丑无比。李辅国四十岁之前无所作为。安史之乱期间,劝说太子李亨继承帝位。唐肃宗即位后,被加封为元帅府行军司马,开始掌握兵权,并改名为辅国。之后又因拥立代宗即位,被册封为司空兼中书令。大权在握后李辅国更加为所欲为,最后被人刺杀身亡。追赠太傅,谥号为丑。

李辅国生平简介

李辅国,唐肃宗时当权宦官。本名静忠,曾赐名护国,后改辅国。少时被阉,充当宦官高力士的仆役,四十余岁时始掌闲厩(主管宫廷的马匹簿籍),后入东宫侍太子李亨。安史之乱时,潼关失守,玄宗奔蜀,静忠从太子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参加随从将士杀杨国忠的兵谏,又建议太子分玄宗麾下兵北至朔方,以谋恢复。太子至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即位,是为肃宗。静忠因功擢太子家令、判元帅府行军司马,掌握兵权,改名辅国。后随肃宗还西京长安,拜殿中监,兼闲厩、五坊等十余使,封?国公,权势显赫。当时宰相和百官除常日朝见外,奏事必须经由辅国才能面见皇帝。辅国置“察事厅子”数十人,侦察官员活动,官吏有小过,无不伺知,即加传讯。京兆府、县地方官和法司审判案件,皆由辅国决定。颁发诏书亦由他签署后施行,属臣无敢非议。当时宰相李揆对他执子弟之礼,呼为“五父”。玄宗自蜀返京,被尊为太上皇,居南内兴庆宫。辅国对肃宗说,上皇左右有拥护玄宗复位的阴谋。上元元年(760),他以肃宗的名义逼上皇迁居西内太极宫,玄宗的亲信高力士等都被贬谪或罢官。宝应元年(762),玄宗忧郁而死,肃宗也病危。张皇后谋杀太子豫而立越王?。辅国与另一宦官程元振同谋,拥立太子豫(是为唐代宗李豫),杀张后、越王?。从此,辅国更为骄横,他对代宗说:“大家(指皇帝)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代宗虽不快,但因他手握禁军,不敢轻率,仍尊他为“尚父”,又加司空、中书令,凡事请他参预决定。就在这一年,程元振掌握了部分禁军,谋夺辅国权,代宗遂罢免辅国所有官职,进封其为博陆王,以元振代判元帅府行军司马。不久,又遣人将辅国刺死。

李辅国生平评价

刘?:崇墉大厦,壮其楹?。殿邦御侮,亦俟明德。宵人意褊,动不量力。投鼠败器,良堪太息。

朱元璋:当时坐不当使此曹掌兵政,故肆恣暴横。然其时李辅国、程元振及朝恩数辈势皆极盛,代宗一旦去之,如孤雏腐鼠。大抵小人窃柄,人主苟能决意去之,亦有何难?但在断不断尔。

蔡东藩:张后有可杀之罪,辅国非杀张后之人,此二语实为确评。况张后之谮杀建宁,谋迁上皇,无一非辅国与谋,设当时无辅国其人,吾料张后孤掌难鸣,亦未必果能遂恶也。纲目书杀不书弑,汪克宽尝驳斥之,张天如亦谓张后谋诛辅国,事虽不成,英武却非帝所及。然后辅国之逼死张后,当乎否乎?宦官而可杀后也,是赵盾之于晋君,公子归生之于郑伯,《春秋》何必书弑乎?宜清高宗之斥纲目为失当也。代宗不能诛贼,反感其有杀后之功,拜相封王,宠赍无比,厥后入程元振言,乃遣人刺死之;功罪不明,已可概见。

宋祁:肃、代庸弱,倚为?卫,故辅国以尚父显,元振以援立奋,朝恩以军容重,然犹未得常主兵也。德宗惩艾?贼,故以左右神策、天威等军委宦者主之,置护军中尉、中护军,分提禁兵,是以威柄下迁,政在宦人,举手伸缩,便有轻重。至?士奇材,则养以为子;巨镇强?,则争出我门。

张皇后:李辅国久典禁兵,制敕皆从之出,擅逼迁圣皇,其罪甚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周总理在海南的故事:亲手做菜感谢厨师
下一篇:范晔的故事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唐朝宦官李辅国简介】相关文章
【唐朝宦官李辅国简介】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