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4-03-29 16:49
高三文科综合历史试题24.班固说:“古代天子建国,诸侯立国,从卿大夫到庶人,各有等差。人们遵奉并服事上级,而在下位的人也不会有逾越的念头。”接着又说:“五霸,三王之罪人也;六国,五霸之罪人也;四豪(信陵君等四公子),又六国之罪人也。”从班固这两段叙述我们可以看到怎样的历史概念?A.因果概念,夏、商、周与春秋的结束,是由于在下位的人没有逾越的念头B.时序概念,从夏、商、周到春秋到六国抗秦再到战国,时间次序不可变更C.变迁概念,从夏、商、周到战国后期,呈现逐渐远离古代理想的趋势D.证据概念,三王、五霸、六国、四豪,都是古代人们严守身份等差的事证《礼记》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其中多数篇章是孔子弟子的作品,其中写道:“君天下曰天子。”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顺命》中写道:“皇天右而子之,号称天子。”以上两种对“天子”的说法 A. 都具有浓厚的君主专制主义的色彩 B. 都反映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C. 都体现了“天子受命于天”的思想 D. 都反映了君主是最高统治者的思想处大国攻小国,处大家篡小家,强者劫弱,贵者傲贱,多诈欺愚,此上不利于天,中不利于鬼,下不利于人。27、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一书中,把一空间命名为“集市社会”,它有如一个蜂窝,每一个蜂窝以一个市镇为中心,由此向四方伸展出一些小路(有时是水路),通向周边的一 二十个村子;村落无法构成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活单元。这种“集市社会”体现了A.自然经济结构的封闭和紧密 B.城镇在农村生活中的纽带作用C.地方自治模式在中国的普及 D.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日益加强大抵仕宦之家,子弟习于奢侈,繁荣不能延及一二世;经商贸易之家,勤勉俭约,则能延及三四世;而务农读书之家,淳厚谨饬,则能延及五六世辛亥革命期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法令法规A 《大总统令禁烟文》 B 《大总统令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辩令》C 《慎重农事令》 D 《大总统令内务部禁止买卖人口令》30.1908年,上海《图画日报》上刊载了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位乡下私塾先生前往城里的新式学校任教,把电灯当作鬼火,吓得彻夜未眠;讲解新教材的课文时牵强附会地把孟德斯鸠当作曹操(字孟德)。从材料中可以看出A.上海已成为国际大都市 B.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传入中国C.启蒙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 D.西式教育取代了中国的私塾教育..毛泽东曾对美国记者斯诺说:“从城市的观点来看,这个运动似乎是注定要失败的,因此中央委员会这时就明确的责我我被撤销政治局常委的职务湖南省委也攻击我们,说我们是枪杆子运动”。材料中的“这个运动” A.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B.扭转了长征以来被动挨打的不利局面 C.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D.表明党开始将马克思主义与国情结合.1933年4月5日,罗斯福政府发布行政命令,要求所有黄金持有者将其持有的金币、金块或金元券移送至联储银行。此后,联邦政府多次以不断上涨的价格购买黄金。由于每一盎司黄金所值美元的数量持续上调,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也就不断增加。该措施的历史影响是A.有利于增强美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 B.克服了商品供给与需求的矛盾C.促进国际贸易稳定发展 D.促使商品价格逐步回落从而保障市场稳定.历史学家尤?叶梅利亚诺夫撰文写道:“对斯大林作用的评价不应该脱离当时的时代。那时候主要注重实际成就,不太注重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付出了多大代价这样的问题。……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与此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当时的时代,苏联面临帝国主义威胁,经济文化落后 B.付出的代价包括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 C.二战后,苏联面临冷战威胁,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戈尔巴乔夫主持的民主化改革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人类的这种处境很让普罗米修斯心忧。于是他就恳求万神之王宙斯,希望他能赐给人类火种。可是,宙斯认为不能给人类太多的帮助,否则就无法统治人类,而且人类还会征服宇宙,直接威胁神的权威。”下列人物中对宙斯威胁最大的是A.彼特拉克 B.牛顿 C.马丁?路德 D.达尔文请考生在第4、4、4道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严禁在承包土地上盖房、葬坟、起土。社员承包的土地,不准买卖,不准出租,不准转让,不准荒废,否则,集体有权收回;社员无力经营或转营他业时应退还集体。—1981年底《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材料二 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服务,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2008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据材料一、二,比较前后两种土地政策的异同。(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土地流转政策的作用。(分)46.(15分)【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917年,杜亚泉在《战后东西文明之调和》一文中,认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在于西方国家的经济冲突,及与之相应的思想观念。他对我国人民传统的爱和平、讲中庸、尚仁义、重民本及均贫富等思想是很推崇的,这也是他认为我国传统文化可以救西方之弊的因素。当然,他也很明白,不学习西方,不足以救中国的贫弱,所以他一再强调对本国的传统文化必须有“确信”,但又不能“自封自囿”,而要“以彼之长,补我之短”。同年7月,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一文,明确表示“所谓新者无他,即外来之西洋文化也;所谓旧者无他,即中国固有之文化也……两者根本相违,绝无折中之余地”。“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等鬼话来捣乱”。——《杜亚泉与陈独秀大论争》材料二 陈独秀认为,共和立宪制度以独立、平等、自由为原则,这与纲常阶级制绝不相容,二者“存其一必废其一”。……以法国大革命为契机,西方各国推倒了君主与贵族专制,“建立了民主的社会”, ……强调人类的平等、博爱与自由,因此它是真正区别于古代的“近世文明”;而以印度、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社会,则仍旧停滞于宗法专制的封建社会阶段,其文明未脱古代文明之窠臼。——《陈独秀之思想》(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杜亚泉和陈独秀关于传统文化和西洋文化的主要观点。(7分)(2)依据上述材料,分析导致杜亚泉和陈独秀观点不同的原因。(8分)47.(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如果有人提出这么一个赤裸裸的问题,“打仗干什么?”对第一次战争的回答是“该怎样安排欧洲”;对第二次战争则仅仅是“这个重新安排了的欧洲该不该保持下去”。 ——(英)泰勒《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材料二:泰勒先生在这里缩小了第二次战争的严重意义,而且必须把这里“重新安排欧洲”换成“重新瓜分世界”才更确切,因为尽管两次战争的决定性战斗都在欧洲爆发和展开(第一次世界大战尤其如此),战争的目标和内容却都是世界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更是完全意义上的全球战争)。 ——潘仁杰、李巨廉《两次世界大战起源的比较研究》(1)概括指出材料一、二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观点。(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泰勒的观点。(分)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克伦威尔没有真心实意地努力满足当时的社会需要,而只图填个人欲壑,无所不为,丑态百出,终于导致了封建王朝的复辟。这样,还能说克伦威尔是真正的革命者吗?他还能算是一个矛盾人物吗? ——蒋孟引《论克伦威尔》材料二 陶行知(1891——1946年),安徽歙县人,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1926年起发表《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27年创办晓庄学校。1932年创办生活教育社及山海工学团。设想以教育为主要手段改善人民的生活。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一二?九运动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和影响下,积极宣传抗日,参加民主运动,进一步认识到教育应为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服务。1938年8月,倡导举办了“中华业余学校”,推动香港同胞们共赴国难。1939年7月,在四川重庆创办育才学校,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儿童。1945年,陶行知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同年当选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46年1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推行民主教育,培养出不少革命人才。并曾帮助一些进步青年前往革命根据地。被毛泽东和宋庆龄等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和“万世师表”。(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作者评价克伦威尔的史实依据并指出在认识历史人物活动方面的不足之处。(7分)(2)根据材料二,简要评价陶行知。(8分)【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江西省赣州市六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