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上语第一单元教案

逍遥右脑  2014-03-16 15:15


来源山

三上语第一单元教案

人教版三上语 1、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
版本: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上《语》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学习中要求通过作者优美的语句,感受到: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是一所团结的学校,是一所充满欢乐、详和气氛的学校。进一步体会学校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受到我国各民族之间团结友爱的教育。

本单元从知识点上,要求学生会认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到18个词语。理解课的叙述顺序,并能背诵课中自己喜欢的内容,抄定一些优美的句子。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受到语言字训练。

二、学习目标:

1、 会认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等词语。

2、 有感情的朗读课,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抄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三、学习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团结友爱及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自豪赞美之情;

2、难点:体会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所表达的“边疆民族小学的特点、上课民族小学生认真学习、下课欢快自由”的效果。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正确课,学习生字新词。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新学期又开始了,学校绿树成荫,看同学们穿着鲜艳的服装,兴高采烈地来到了学校,学校又成了欢乐的海洋。看,从山坡地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他们穿戴不同,语言不同,却来到了一所小学,这所小学是什么小学?(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去看看吧。

二、教师范读课:

要求:让同学们边听边看课,想想这是一所什么样的民族小学?并把不认识的字作上记号。

三、学习生字新词:(教师PPT)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词:

坪坝(bà) 傣(dǎi)族 景颇(pō)族 啊昌(chāng)族 德昂(áng)族 摔跤(jiāo)

2、正确下成的词语:

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

3、运用卡片,检查学生学习生字情况。

(1)指名读,正音;

(2)“开火车”练习读准字音;

四、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田字格书写示范:

先让学生自己数数字的笔画,看看字的结构,并书空临写。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书写时注意各部分位置,要写紧凑,把笔画写清楚。

“蝴”左中右结构,注意各部分大小。

“蝶”左右结构,注意右边的书写笔画、笔顺。

“雀”“小”字下的“丿”要写长些。

“舞”注意中间是四竖,第三横要写长些,第十三画是撇折。

五、朗读课:

1、反复朗读课,注意读准字音,做到有感情地朗读。感悟课内容。

2、交流:说说自己喜欢的段或句子。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理解课内容,体会作者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感受词句的美。

学习过程:

一、读读课中的生字、新词。

二、分段阅读课,体会课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要点:帮助学生理清课的叙述顺序,并从语句中感悟民族小学的美,感受作者对民族小学的喜爱,领悟作者赞美民族团结之情。)

1、 朗读第一段:

设问:(教师PPT)

(1)这段有几句话?写的是什么地点?写了些什么?

四句话。

第1句:“小路上”——开着鲜花,走来各民族的小学生;

第2-4句“校园里”——成了好朋友;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小学生在校园里的情景。

这段作者描写了鲜花美,民族服装美,校园美,各民族的小学生团结在五星红旗下,共同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过着美好的幸福生活。作者为小学生们“团结友爱、快乐幸福”感到十分自豪,由此产生赞美之情。

2、朗读第二、三段:

设问启发:我们运用刚才学习第一段的方法,认真读读课第二、三段,从语句中读出写了什么?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认真地读书。

下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一起玩耍游戏。

设问启发:课写小学生认真读书的尽情玩耍外,还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它们?

写了“小动物”。写它们:一是这些小动物的出现更加突出了地处边疆民族小学的特点,为学校增添了欢快、活泼的气氛;二是突出了孩子们读书认真,读得入情入境,读得有声有色,小动物静止不动是因为小学生读书读得好,不忍心打饶小学生的学习;三是突出下课后小学生们跳舞、游戏时的欢乐愉快和自由自在,引得小动物心生羡慕,前来看热闹。

3、朗读第四段:

设问感悟:这段第一句跟课什么地方想呼应,表达作者什么心情?第二、三句跟课什么地方呼应?表现了什么?

第一句与课题呼应,是点题,抒发了作者自豪之情;第二、三句与第二段的钟声呼应,使人联想钟声悠悠不绝与凤尾竹摇曳的影子,更增添民族小学的民族特色。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清课叙述顺序。

小结:

(1)作者用优美的语句表现了民族小学是一所美丽的学校,是一所团结的学校,是一所充满欢乐、详和气氛的学校,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小学的自豪赞美之情。

(2)课按“上学路上”“到学校”“上课”“下课”“结尾点题”的顺序来写的,课的叙述顺序十分清楚。

四、拓展交流:

让学生自由交流,自己知道的少数民族特点,学习这谝课后的收获等。

五、板书设计:

穿戴不同 共同学习

1、我们的民族小学 好朋友 各民族团结友爱

语言不同 共同游戏

练习设计:

1、用硬笔正确、整洁地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抄写下列句子:

(1)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

(2)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3)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人教版三上语 2、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版本: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上《语》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讲的是生活在俄罗斯乡下两兄弟的故事。两兄弟在窗外的草地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尽情玩耍,无意中发现草地的颜色随一天的时间变化而变化,通过仔细观察,又发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作者通过平实的语言,简单的内容,展现了可爱的草地和有趣的蒲公英给两兄弟的生活带来了快乐,还给给他们带来了探索发现的喜悦。通过学习课,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学习这篇课,要求学生会认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并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等14个词语。

二、学习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引人注目、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

3、读懂课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4、初步体会课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感,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2、难点:联系生活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课。

四、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蒲公英的材料(字、图片)

五、教学课时:

2课时

六、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阅读课,学习生字新词。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经常看到的草地都是绿色的,你们还看到过金色的草地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课写的就是“金色的草地”,让我们来读一读,看看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

二、阅读课:

要求:(教师PPT)

1、自读课,一边读一边勾出不认识的生字和新词。

2、与同学一起读,互相纠正读错的地方,做到流利地朗读课。

3、说说课讲了哪几件事?

三、学习生字新词: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分析笔画结构,识记生字。(可让学生找合作伙伴相互共同学习)

2、教师运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学习情况不。(让学生说说自己记住生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识字的良好习惯。)

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引人注目、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

“假”、“朝”是多音字,课里分别读:假jiǎ装、朝cháo向。另外的读音对比:假jià期、朝zhāo阳。

3、识记生字,说说生字的结构。

区别字形:耍——要 绒——成 钓——钩 瓣——辨

4、练习书写,先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书空练习,再照样子书写。

四、再读课,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书写能力强的学生,可先自主朗读)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理解课内容,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会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学习过程:

一、朗读本课生字新词。

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引人注目、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

二、精读课,理解内容。

1、朗读第一自然段。

问题:这片草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是金色的?

研读要点:

(1)“长满”说明了什么?这与“金色的草地”有什么联系?——说明蒲公英非常多。因为多,蒲公英花的颜色才能盖过草地的颜色。

(2)“ 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这句话与题目有什么关系?——起到点题作用。

用一句话说说这段课内容:窗前的草地一到蒲公英盛开时,就变成金色的了。

2、朗读第二自然段。

研读要点:

(1)理解下列词语:

常常——(事情的发生)不止一次,而且时间相隔不久。

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

引人注目——引起人的注意,使人把视线集中在一点上。

(2)问题:课写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这件事说明了什么?课中那句话能概括回答这问题?

——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3、朗读第三自然段。

问题一:有一天,作者有了什么新的发现?

(发现草地颜色在“早晨”、“中午”、“傍晚”时是有变化的。)

问题二:作者发现草地颜色有变化后,他是怎么做的?他明白了什么?

(作者给自己提出了问题,并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发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

问题三:这段课写了作者几次发现?有什么联系?

(情感培养:这段课写了作者的两次发现,第一次是偶然的发现,第二次是在偶然发现的问题上进行探究后,得出新的发现。大自然很美,其中有许许多多的秘密,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我们要热爱大自然,积极地去探究大自然,你就会发现很多别人还不知道的秘密。我们应该学习作者这种发现问题后,并积极去探究问题的好习惯。)

词句研读:

(1)“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为什么要强调“起得很早”?“并”字用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因为过去没有起得这样早,所以一直认为草地是绿色的。这里用上“并”字,说明我过去一直认为草地是金色的,同时强调我原来的认为是错误的。)

(2)“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这是一个什么句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是一个比喻句。用手掌最简单的动作打比方,就把不太容易说清楚的现象讲清楚了。)

4、朗读课第四自然段。

问题导读:

(1)联系全,说说蒲公英为什么会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2)为什么说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

(3)这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因为我通过仔细的观察,了解了蒲公英花开、花合的规律,跟我们人的起居相似,因而成了我最喜爱的一种花。这样写表达了作者对蒲公英喜爱之情。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

四、把自己喜爱的段或句子,多读几遍,然后抄下来。

板书设计:

2、金色的草地

蒲公英 草地

盛开 金色的

早晨 合拢 绿色的

中午 张开 金色的

傍晚 合拢 绿色的

最喜爱的一种花

3、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版本: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上《语》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 课描写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选编这篇课的目的,一是使学生从对课内容的理解中体会到在困难面前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二是继续学习联系上下理解词句的方法,体会一些句子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二、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 “峰顶、似乎、忽然、白发苍苍、咱们、奋力、终于、辫子、勇气、决心、居然、力量”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

3.把握课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4.抄写课的第二自然段。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我”爬天都峰的过程。

难点:读懂课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四、教学准备: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阅读课,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黄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游览区,那里景色秀丽,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大景观著称于世。自古就有“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天都峰是黄山的奇峰之一,海拔1810米。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板书课题:爬天都峰),就是作者写自己去爬天都峰的亲身经历,他遇到了什么呢?让我们读读课就知道了。

二、教师范读课。

学生一边听一边划出生字新词。

三、学生自读课,学习课中的生字新词。

1、自我阅读课,了解课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习生字新词,与身边的同学一起交流学习生字的方法。

3、检查学生学习生字情况。

(1)读生字卡片:

笔陡dǒu 铁链liàn 似sì乎 发颤chàn 白发fà 攀pān登 鲫jì鱼 相xiàng片 笑呵hē呵 汲jí取

(2)读下面的词语:

峰顶、似乎、忽然、白发苍苍、咱们、奋力、终于、辫子、勇气、决心、居然、力量

(3)读准下面的多音字:

假 假jià期 似 似sì 乎 发 白发fà苍苍

假jiǎ装 似shì的 发fā现

相 相xiàng片 应 应yīng该

相xiāng信 应yìng答

4、指导书写生字词语

(1)书空练习:

(2)指导难写字:

“颤”“攀”“鲫”“辫”

(3)学生书写生字词

四、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感悟课内容。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理解课内容。体会作者与老爷爷互相鼓励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找写课第二自然段。

学习过程:

一、巩固生字新词。

指名读课中的生字词语。

二、齐读课,理清课的叙述顺序。

课叙述顺序:爬天都峰之前——爬上了天都峰——爬上天都峰之后。

三、分段阅读,理解课内容。

1、第一自然段: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假日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

2、第二自然段:

问题:我站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心理怎样想的?这样写突出了天都峰的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

让学生找同伴一起读,跟据问题,说说自己读后的感想。

这段重点描写天都峰的险,一是高,二是陡。一个“挂”字,准确、形象、巧妙地将陡体现出来。

3、分角色朗读:“我”和爷爷的第一次对话(3-5自然段)。

“我”和爷爷的这次对活中,你读到了什么?

对话中都用了“也”,看到对方年纪都有点不相信是来爬天都峰的。从双方肯定的回答中,产生出了一种勇气和动力,都下定决心要爬天都峰。

天都峰这么高,这么陡,年纪这么小(这么大)怎么也来爬啊?表面上是双方都有怀疑,其实是向对方表示敬意,说明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4、读课第6、7自然段。

这段写了谁?主要写什么?

这段主要“我”爬山,从“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向上爬”说明爬山的艰难。“终于”说明他们通过双方的鼓舞,战胜了爬山的艰难,最后爬上了天都峰。“奋力”“一会儿……一会儿……”“爬呀爬”这些词语说明了爬山的艰难。

5、阅读第8-10自然段。

这是“我”老爷爷的第二次对话。

从老爷爷的话中我们读到了什么?老爷爷能爬上天都峰,是来自于“我”要爬天都峰的鼓舞,“居然”的意思是出乎意料,爬天都峰对老人和小朋友来说都是艰难的,但他们都做到了,为什么呢?

我们从爸爸的话是可以理解到:一是他们个人奋斗和努力,二是他们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善于向他人学习。

汲取——吸取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感悟明理。

从“爸爸”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小结:在人与人的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这样,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能克服。

板书设计:

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

爬峰之前 天都峰又高又陡

与老爷爷对话 充满信心

3、爬天都峰 爬上了峰 奋力向上(一会儿……一会儿)

终于爬到峰顶

爬上峰后 相互道谢

爸爸赞扬 相互汲取力量战胜困难

练习:

1、抄写本课中的生字新词。

2、抄写课第二自然段。

3、读课中的句子,用“一会儿……一会儿……”练习写一句话。

4※、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

版本: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上《语》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课主要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赞美了槐乡的孩子们纯朴勤俭、吃苦耐劳的品质;虽然采摘槐米是辛苦的,孩子们却从中获得了快乐,他们的童年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而充实。课的语言朴实、轻快,带有浓浓的乡土气;本来是辛苦的劳动,字里行间却变得轻松和快乐。

选编这篇课的意图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懂得劳动会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体会一些词句的表达效果;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二、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

2.读懂课内容,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读懂课的内容,培养自读能力,并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四、教学准备: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我们学习了课《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无论是在草地上玩耍,还是去野外登山,我们的心中都充满了快乐。今天我们来读一读《槐乡的孩子》这篇课,看看他们有什么样的快乐。(板书课题:4、槐乡的孩子)。

二、提出阅读要求。

1、默读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边读边思考:课讲了一件什么事,槐乡的孩子可爱吗?你是从课中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

3、读了课后,你想和同学们讨论什么记下来,准备和同学交流。

三、找同伴一起读课,边读边讨论,理解课内容。

在学生交流中,教师引导学生对下面的问题进行展开讨论。

1、第一自然段写槐乡的孩子与槐树是什么样的感情?“槐乡的孩子离不开槐树,就像海边的娃娃离不开大海,山里的孩子离不开石头。”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

这段中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槐乡的孩子和槐树的亲密感情。

2、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你读后知道槐米有什么用处吗?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写,表达了什么感情?从“勤劳的槐乡孩子是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的,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换来的。”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

这段写了槐米的作用以及在孩子们心中地位。最后一句表现了槐乡孩子的勤劳懂事,从小就知道分担父母的辛劳。

3、第三自然段为什么要写天气“热”?作者是怎么写的?把句子多读几遍。孩子们是怎样采摘槐米的?表现了孩子们什么精神?

写天气热衬托出孩子们不怕吃苦、勤劳的品质,写孩子们采摘槐料的场面运用比喻手法写得十分轻松、快乐,体现了孩子们热爱劳动、不怕吃苦的精神。

4、第四自然段,为什么写劳累了一天的孩子们带着微笑进入梦乡?从什么地方看去槐乡的孩子们随时都是做好准备去采摘槐米?为什么要随时准备去采摘槐米呢?

这段写孩子们虽然劳累,但能为父母分担辛劳,心里是快乐的。这里充满了对槐乡孩子的赞美之情。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

让学生自我表现,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学生相互评价。

练习设计:

1、抄写本课中的生字新词。

2、找出课中的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选择一句抄写下来。

语园地一(教学设计)

版本: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上《语》

一、教材分析:

这次语园地安排内容有“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

本次“口语交际”与“习作”相互联系,以“自己的课余生活”为话题,通过交流,培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懂得怎样使自己的课余生活更有意义,学会安排课余生活。通过对口语交际的回忆,充分安排习作内容写下来。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互相合作交流,积累学习方法。

二、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2.练习习作,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写出自己的见闻。

3.辨别多音字,积累多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读音。

4、练习背诵古诗。

5、比较字形,学习识字方法,感悟祖国字的魅力。

6、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体会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口语交际与习作。

四、教学准备:

五、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我的发现

学习过程:

一、【我的发现】

目标:使学生从五组词语中,进一步了解汉字中多音字的现象,并读准和理解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不同的读音和不同的意思。

让学生读一读这五组词语:

假装 假日

好奇 问好

白发 发现

朝向 朝霞

摇晃 晃眼

想一想从每一组词语中的带点字发现了什么;再说一说这些字在词语中的读音和意思。

假日(读jià,意思是照规定或经批准,可暂时离开工作、学习场所的时间。)

假装(读jiǎ,不真实的,跟原来不一样的,和“真”相反。)

问好(读hǎo,意思是安好。)

好奇(读hào,意思是喜爱。)

发现(读fā,意思是揭露、打开。)

白发(读fà,意思是头发。)

朝向(读cháo,意思是向着、对着。)

朝霞(读zhāo,意思是早晨。)

摇晃(读huàng,意思是摇动、摆动。)

晃眼(读huǎng,意思是光线强烈。)

说一说这些带点的字还可以组成哪些词语。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背背

(1)让学生先把诗歌自己读几遍,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熟读成诵。

(2)理解古诗内容:

胡令能的《小儿垂钓》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古诗。诗歌写了一个小孩坐在能遮住身子的草苔中学钓鱼,远处有人向他问路,他急忙摆手却不回答,原来是怕惊跑了水里的鱼。短短的四句诗,将一个天真、专注学钓鱼小孩的形象生动、真实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2、读读认认

珠——朱 桥——乔 停——亭

襟——禁 亿——乙 谋——某

障——章 诗——寺 绿——录

让学生认得“朱、乔、亭、禁、乙、某、章、寺、录”九个汉字。这些字都是在已经学过的形声字上,去掉形旁可以独立成字的声旁,与原形声字的读音相同或相似,但字义不同。

比一比,前后2个字有什么不同,(让学生用“减一减”的识字方法发现每组两个字的特点,自主识字。)

用每组的两个字分别口头组一些词语,以巩固读音和区别字义。将学生口头组成的词写下来,再读一读。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口语交际

学习过程:

一、读题,明确主题。

这次口语交际是本组综合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话题是交流自己的课余生活。

二、问题引入,学生准备。

1、什么是课余生活?你的课余做了哪些事?

2、你在自己的课余生活中有哪些收获和感受?

3、认真听别的同学介绍他们的课余生活,评一评哪位同学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

4、自己今后课余生活的打算?

三、以上面的问题,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课余生活。

要点:以说说发生在课余中有趣的事情,自己的事、他人的事都可以说。结合具体的事说说自己的感受和收获。评一评别的同学的课余生活,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学习。说说自己今后怎样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

四、交流方式:

1、4-6人为小组交流,选1人在全班交流。

2、全班交流中,让学生进行评一评的交流。

3、教师总结。

第三课时

学习内容:习作

学习过程:

一、情况分析:

这是第一次写。对学生来说是一件新鲜的学习过程,本次习作重点是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写好习作的信心。因此,本次习作要求不高,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表达一个较为完整的意思就可以了。

二、明确习作题目

本次习作是以“我的课余生活”为题。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

1、引导学生读题要求。

2、回忆我们在口语交际时讲过的内容,想一想你准备写些什么?

3、让1-2名学生说说自己的打算。供其他学生参考。

三、学生独立习作。

四、写好后,读一读给同学听或爸爸妈妈听。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活动——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这次展示台活动主要围绕课余生活这一主题进行。

二、展示中让学生对自己的课余生活作适当的介绍:

1、为什么展示这些物品?

2、说说自己的收获?

3、评一评别人的展示?

4、这次展示你的收获是什么?

三、教师小结

第一次习作讲评(教学设计)

版本: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上《语》


一、【题意分析】
这一次习作是在学生口语交际后进行的,也是在口语交际中学生交流的课余生活为题材进行的。因此,可以写自己的课余生活活动,也可以写课余发生的有趣的事,高兴的事,或者自己愿意写的事。
二、【讲评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习作的方法,怎样完整的用语言表达一件事,提高习作能力,增强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
几篇优秀小学生习作。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题目,明白要求。
能用自己的话,表达一个较为完整的意思
(二)教师小结本次习作情况。
1、本次习作概况:
本次习作是同学们的第一次习作,从题目的要求来看,要求不高:只要能用自己的话表达一个较为完整的意思就行了。这次习作大部分的同学都达到了要求,但也有少部分同学没有达到要求,不过只要努力,是能写好自己的习作的。
2、优秀的习作:
这次习作有几个同学写得非常好,他们是:杨丹、刘洋、黄佳淇、杨小龙等。
(三)优秀习作交流:
让上面提到名的几位同学分别朗读自己的习作。让同学们议论从他们的习作中你知道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教师小结
习作就是要我们用书面语言形式来告诉别人一件什么事,这件事你写明白了,别人能从读你的习作中知道发生什么事,这件是怎样发生的、是怎样发展的、结果是什么。那么你的习作就是很优秀的习作了。
要写好习作,还得要我们多积累优秀的好词好句,正确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使习作语言丰富,更能让读你习作的人有更深的印象。
这节课我们习会了习作的方法:确定要写的事,然后再想好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写好后还要自己读一读,没写明白的地方,修改一下,再读一读,把事情写明白就行了。
(五)课外阅读
找几篇优秀习作读一读,积累优秀词句。


来源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及练习题(苏教版)
下一篇:2013年三年级上册语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人教版三上语第一单元教案】相关文章
【人教版三上语第一单元教案】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