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心理问题

逍遥右脑  2017-06-22 18:50

先天性心脏病是患儿一出生就有的先天性的心脏血管畸形疾病,其不但影响了孩子的身体健康,对心理也有明显影响。

一、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易产生心理问题。

术前:先心病患儿,尤其是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由于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日益严重,患儿不能像正常儿童一样生活,这种特殊环境,影响了患儿的心理问题。大多数父母对先心病患儿过分保护和溺爱,容易降低和挫伤孩子的自信心,从而增加了恐惧感。受溺爱的儿童变得过分依赖父母,社会适应能力低下。一部分学龄期先心病儿童因为健康问题而不能正常上课,经常的缺课或休学使患儿通常要在家中请家庭教师单独辅导学习,这使患儿感觉孤立。

术后:先心病儿童较健康儿童有更多的住院经历和特殊的疾病体验,即使得到手术纠治,也会较正常儿童具有更多的情绪和行为问题。这些情绪和行为问题往往在学龄前期即可表现出来,主要表现在其性格较正常儿童内向,情绪不稳定,社会适应能力低下。另外,身材矮小、手术伤疤、紫绀和精力不足也使患儿觉得自己和其他儿童不一样,不正常,在与同伴交往上发生困难。

二、纠正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心理问题。

家长对先心病孩子在术前除了在饮食与活动方面给予悉心照顾外,还要在心理上给予足够的重视。既不能因为心脏病而对孩子过分宠爱,养成孩子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也不能认为孩子有心脏病而降低要求,使孩子产生自卑和胆怯心理。通过心理支持、疏导,鼓励孩子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配合治疗,消除心理障碍。

在手术矫治后,更要重视心理的康复。在患儿病情稳定,心功能满意的状态下,应逐渐增加患儿的活动量和活动范围,让孩子多接触同龄儿童,通过玩耍建立正常的人际交往关系,消除孤独心理,父母教育方式上要多采用鼓励式,让孩子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改变溺爱行为,使孩子在开朗、愉快的心境下生活,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父母应抓住患儿的手术矫正后可塑时机,以良好的环境因素和正确的教育方法培养孩子良好的素质性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杀手也有小学同学-心灵鸡汤
下一篇:用心来告别过去的那些往事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注意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心理问题】相关文章
【注意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心理问题】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