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特级教师谈复习策略--理科综合

逍遥右脑  2014-03-10 11:14

  重视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是新高考改革的一个特点。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考试目标之一就是考查学生对自然科学基本知识的应用能力,它包括:1.用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解释和说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2.了解自然科学知识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3.能够运用自然科学的知识对有关的见解、实验方案、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社会热点是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急待人们解决,理应引起全体公民的重视,以此为背景的“X”型试题,既能引导同学们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又能训练同学们的思维和应用能力。

2001年理科综合卷中结合日常生活的主要问题有:花粉过敏、呼吸、光合作用、啤酒的酿制、太阳演化进程等。如2001年理科综合试题第26题。

在啤酒生产过程中,发酵是重要环节。生产过程大致如下:将经过灭菌的麦芽汁充氧,接人啤酒酵母菌菌种后输入发酵罐。初期,酵母菌迅速繁殖,糖度下降,产生白色泡沫,溶解氧渐渐耗尽。随后,酵母菌繁殖速度迅速下降,糖度加速降低,酒精浓度渐渐上升,泡沫不断增多。当糖浓度下降一定程度后,结束发酵。最后分别输出有形物质和鲜啤酒。

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1)该过程表明啤酒酵母菌异化作用的特点是 。

(2)初期,酵母菌迅速繁殖的主要方式是 。

(3)经测定酵母菌消耗的糖中,98.5%形成了酒精和其他发酵产物,其余1.5%则是用于 。

(4)请写出由麦芽糖→葡萄糖→酒精的反应方程式。

(5)如果酵母菌消耗的糖(设为麦芽糖,其式量为342)有98.5%(质量分数)形成了酒精(式量为46.0)和其他发酵产物。设有500t麦芽汁,其中麦芽糖的质量分数为8.00%,发酵后最多能生产酒精浓度为3.20%(质量分数)的啤酒多少吨?

答案 (1)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

(2)出芽生殖

(3)酵母菌自身的生长和繁殖

(4) C12H22O11+H2O 2C6H12O6

C6H12O6 2C2H5OH+2CO2

(5)C2H5OH的式量为46.0

一、对理科综合中化学的复习策略

事实上,对于综合考试题我们并不陌生。就化学学科来说,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等联系的题目,化学学科内综合的题目,涉及其他学科知识在化学学科中应用的题目,曾在化学高考、竞赛、会考中广泛运用的信息迁移题,都包含了当前综合题命题的思路。化学可与物理综合,主要以自然现象、原子核及原子结构、气态物质的物理及化学变化、环境保护和人类生存条件、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实际,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科技及现代生活等交叉和渗透为命题点,考查我们的应变能力。化学也可与生物综合,以环境保护,医药等为命题点,考查我们的学以致用能力。化学、物理、生物三种亦可综合,考查我们运用化学、物理、生物视角观察分析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各类有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综合考试改革不是一个“突发事件”,是长期以来高考内容改革的一个飞跃,这项改革是一项跨世纪的大工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还需要花大力气、长时间深入细致地进行研究和实践。广大考生应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一工作,要深入思考与高考改革有关的问题,并通过各种途径参与这方面的讨论,以求在高考改革中把握机会,力争上游,取得更大的成功。

【例1】 目前一般把pH值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在正常情况下,天然降水都显酸性(pH约6~7左右)。酸雨的危害:首先是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危害,硫酸雾和硫酸基雾的毒性比SO2大得多,可以侵入肺的组织,引起肺水肿等疾病,甚至使人致死;其次,酸雨使河流、湖泊的水体酸化,严重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长;第三,酸雨破坏土壤、植物、森林。请思考回答:

(1)在正常情况下,天然降水为什么会偏酸性?

(2)酸雨中含有一定量硫酸,它是怎样形成的?

(3)酸雨能破坏土壤,使土壤中矿质离子大量流失,还会影响到微生物活动。请列举土壤中与氮循环有关的两种微生物并说出它们的同化作用类型。

(4)请你简要提出三项减轻这种危害的对策。

答案 (1)由于大气中CO2溶于洁净的雨水形成H2CO3的缘故

(2)大气中SO2溶于水形成H2SO3,H2SO3被氧化成H2SO4

(3)硝化细菌(自养型),固氮菌(异养型)

(4)a.大力植树造林,尤其多栽吸收SO2较多的林木,如柳杉、洋槐、银杏等

b.减少煤的燃烧,使用清洁燃料

c.变废为宝,可将SO2收集后用于生产浓H2SO4

d.用烧碱溶液吸收SO2,反应式为:SO2+2NaOH=Na2SO3+H2O

e.将SO2收集后溶于NaHCO3溶液产生CO2,可将CO2用于大棚蔬菜生产的CO2气体肥料

【例2】 变形虫可以吞噬整个细菌,这一事实说明了( )

A.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细胞膜具有全透性

D.细胞膜具有保护作用

精析 从变形虫结构本身考虑,而忽略了细胞膜的结构特性。

答案 D

【例3】 在生产显像管的阴极(阴极材料是一种氧化物)时,需要用到去离子水,去离子方法将蒸馏水先流经氢型离子交换树脂(HR),再流经羟型阴离子交换树脂(ROH),水中溶解的各种离子便可除去,这样得到的水为去离子水。

(1)下列何种材质制成的容器不能用来盛装去离子水?为什么?

A.普通玻璃 B.有机玻璃 C.石英玻璃

(2)生产去离子水,为什么要用蒸馏水做起始原料?

(3)显像管的工作原理是阴极K发射的电子束经高压加速电场(电压U)加速后,垂直正对圆心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半径为r的圆形匀强偏转磁场(如图1-1所示),偏转后轰击萤光屏P,萤光粉受激发而发光,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一幅扫描。若去离子水质量不好,所生产的阴极材料中含有少量SO2-4,SO2-4打在萤光屏上,将在屏上出现暗斑,称为离子斑,如发生上述情况,试分析说明暗斑集中在荧光屏中央的原因。(电子质量为9.1×10-31kg,硫酸根离子SO2-4质量为1.6×10-25kg)。

精析 (1)A。因为普通玻璃的成分中有Na2SiO3,玻璃表面的少量Na2SiO3能溶于水

(2)因蒸馏水已经过一次净化,只含有一些挥发性杂质,再经强酸、强碱型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可提高净化效率,水质更好

(3)电子或SO2-4在电场中加速

再在磁场中偏转

由于SO2-4的荷质比远小于电子的荷质比,所以相比电子而言,高速SO2-4经过磁场几乎不发生偏转,而是集中打在萤光屏的中央,形成暗斑。

二、对理科综合中物理的复习策略

活用转换法。

所谓“转换法”是指通过转换研究对象、空间角度、物理规律、物理模型等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间接获取问题解决的一种解题方法,这种方法能充分展示同学们的想像设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品质,充分体现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达到巧解、速解之目的。

①转换研究对象

选择研究对象的一般方法是求什么量就以什么量为核心,选取与此量有直接关系的物体或系统为研究对象,但有些问题这样思考下去困难重重,甚至进入“山重水复”的境地。

【例4】 人们早就发现了放射性物质的衰减现象,最常见的放射性物质之一是14C,它常用来确定有机物的年代。比如,一段骨骼含少量的14C,它在该骨骼的含碳量中占有一定比例。一旦有机物死亡,它就不能通过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例如呼吸)获得14C,并且还要不断衰减。

已知放射性物质的衰减服从指数规律:C(t)=C0e-n,其中t表示衰减的时间,C0表示放射性

非常重要的常数。为计算衰减的年代,通常给出该物质质量衰减一半的时间,称为该物质的半衰期,14C的半衰期大约是5730年,因此可确定系数r。人们又知道,放射性物质衰减速度是与其质量成正比的。

1950年,在巴比伦发现一根刻有Hammurbi王朝字样的木炭,当时测定,其14C分子的衰减速度为4.2014个/每克每分钟,而所砍伐烧成的木炭中,碳的衰减速度为6.68个/每克每分钟,请估算出Hammurbi王朝所在年代。

精析 因为14C的半衰期是5730年,所以建立方程1/2=e-5730r,便求得r=0.000121,∴C(t)=C0e0.000121t。

设发现Hammurbi王朝木炭的时间(1950年)为Hammurbi王朝时期后的t0年,因为放射性物质

答案 大约存在于公元前2100年。

【例5】 如图1-2所示,一根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质量为m0的平盘,盘中有一物体,质量为m,当盘静止时,弹簧的长度比其自然长度伸长了L,今向下拉盘使弹簧再伸长ΔL后停止,然后松手放开。设弹簧总处在弹性限度以内,则刚松开手时盘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 )

精析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物体受力和对胡克定律掌握的熟练程度,同时考查灵活运用牛顿定律的能力。本题的关键环节有两个:一是m0与m始终加速度相等,二是刚松手瞬时弹簧形变不会马上消失,弹力不能突变。

胡克定律F=kx的另一个常用形式是ΔF=kΔx。根据物体平衡态下去掉F,则m与m0所受合力必然与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直接得出kΔL=(m+m0)a,再与kL=(m+m0)g以及N-mg=ma联立解

答案 A

②转换空间角度

转换空间角度主要是指化立体空间图为平面图、化正视图为侧视图、俯视图等处理问题的方法。灵活地进行这些转换,可以有效地提高解题质量和效果。

【例6】 通电长导线中电流I0的方向如图1-3所示,边长为2L的正方形载流线圈abcd中的电流为I,方向由a→b→c→d。线圈的ab边、cd边以及过ad、bc边中点的轴线OO′都与长导线平行,当线圈处于图示的位置时,ab边与直导线间的距离a1a等于2L,且a1a与ad垂直,已知长导线中电流的磁场在ab处的磁感强度为B1,在cd处的磁感强度为B2,则载流线圈处于此位置受到的磁力矩的大小为 。

精析 本题要求磁力矩,关键是求安培力和找力臂,若在原图上找力臂,很难画出,如果将原空间转换为俯视的平面图(如图1-4所示),求解就易如反掌。ad、bc边所受磁场力与转轴OO′平行,其力矩为零,ab、cd边受力的方向如图所示,大小分别为

③用能量的观点转换问题

用能量的观点处理问题,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方法之一,但许多同学由于对物理知识理解得不够透彻,运用各部分知识时,往往受课本编排顺序的限制,用能量观点处理问题的方法通常局限于《机械能》和《动量》的内容中,在其它章节的内容中往往表现得无所适从,因此,同学们要有意识地强化这方面的训练,认识到不论什么物理规律,只要其适用的条件满足,在任何场合中都能运用,从而克服自己的头脑中思维定势的影响,提高思维的灵敏度。

【例7】 如图1-5所示,一段质量均匀分布的柔软绳索,重为mg,AB两端固定于天花板上,今在最低点C施加一外力,缓慢地向下拉至D点。在此过程中,绳索的重心位置怎样变化?

精析 该题若用常规方法处理,是比较棘手的。我们用能量的观点从功能关系入手分析:取绳索为研究对象,在外力将绳索缓慢拉下的过程中,外力对绳索做功使绳索的重力势能增加,所以绳索AB的重心位置升高。

三、对理科综合中生物的复习策略

毫无疑问,在现今的情况下,高考是对教学最强有力的导向工具之一,教育部在确定高考改革的方案时,也要求基础教育部门要充分利用高考改革机制促进高中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真正发挥高考改革对推进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积极导向作用。为此对生物学学习也必须进行调整和适应。

1.继续重视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

学科能力的培养能为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基础。因为理科综合能力是建立在理科各学科相应的基础上的,它需要使用各学科的概念、符号和计量等系统知识,没有这些基础,培养理科综合能力是难以想像的。就生物学科而言,必须继续重视生物学科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学习。

为此,必须要使生物学科的陈述性的知识结构化。因为优秀的学生与一般学生比较,差异并不是在记忆的知识总量,而是在提取这些知识的能力上,而良好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提取。对生物学的程序性知识要条件化,许多学生在遇见问题时并不是缺少知识,而是缺乏对使用什么样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的判断能力,也就是他的程序性知识尚停留在对其意义理解的陈述性阶段,并未使这些程序性知识条件化,没有形成产生式系统。

【例8】 环境污染是生态平衡破坏的重要因素之一。

(1)酸雨是天空降水呈酸性的统称,形成酸雨的原因是大气中的SO2和少量氮氧化物,主要来源是煤和石油的燃烧。

①SO2可在空气中形成酸雨,最终会因与空气接触,酸性明显增强,其相关的两个化学反应式为:a. ,b. 。

②酸雨主要危害哪类生物? 。

③为减少酸雨的形成,必须减少SO2的排放量,从化学角度分析,对燃料中的硫化物进行

,对废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 ;从生物角度分析,可采取什么方法减少大气中的SO2?

(2)“六六六”是一种化学杀虫剂,但目前逐渐被淘汰。

①“六六六”是通过苯和氯气发生 反应(填类型)生成的,它的分子式为 。

②此杀虫剂使用后,受害最严重的生物是 ,因为 。

③请利用生物方法替代“六六六”,以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举例说明) 。

答案 (1)SO2+H2O=H2SO3 2H2SO3+O2=2H2SO4 ②农作物

③脱硫 碱液吸收 大搞植树造林,利用植物吸收空气中的SO2,净化空气。

(2)①加成C6H6Cl6 ②人 有害物质沿食物链富集(积累) ③利用性引诱剂,干扰异性昆虫交尾,保护食物链,用生态方法杀灭害虫。

2.要强调知识的内在价值,改进学习方法

综合试题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现实生活中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立意命题,而实际事物的状态和过程往往较复杂,解题时首先运用类比转换法,将实际事物转化为某一理想模型,将题给信息通过联想、类比、模仿、改造,转换成自己理解和记忆的信息,并与自己原有知识体系发生联系,从而使陌生的信息熟悉化,抽象的信息具体化。

【例9】 瞪羚、猎豹等动物具有很强的奔跑能力。

(1)瞪羚、猎豹等善于奔跑的动物一般生活在哪种类型的生态系统?

A.草原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池塘生态系统

(2)若瞪羚体重100kg,它的最大速度可达到每小时72km,则它的最大动能为 J。

(3)猎豹的心脏每跳一次输送2×10-4m3血液,其血压(可看作心脏压送血液的压强)的平均值为3×12014Pa,心跳每分钟60次。据此计算心脏工作的平均功率为 W。

精析 本题求瞪羚的动能,可将瞪羚类比物理学上的质点模型来处理。第(3)问提供了猎豹的有关数据,求其心脏功率,构思精巧,由于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十分复杂,许多学生见此题目无从下手,解本题必须用一个简单的理想模型来代替心脏,通过联想可将心脏类比为我们熟知的水泵,设与心脏连接的血管截面积为S,心脏每跳一次,血液向前推进距离为L,则输出血液的体积V=S?L,心脏做功W=F?L=PV,平均功率P=W/t=PV/t=6(W)。心脏做功还可类比成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做功,同样可求出心脏的功率。

答案 (1)A (2)20000 (3)6

3.积极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

正如前面所论述的那样,学科能力的培养为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但若是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则不利于综合能力的培养。因为学科的知识是对相应的科学知识相比,虽然在内容排序上更符合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但因为它的简约性,就少了科学研究或问题的背景,更趋于理论化。过于强调学科的能力,将造成学生只能在学科情境下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停留在从理论到理论的唯理阶段,不能将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学科本位的思想,甚至还会造成对认识自然这个统一体的障碍,因为这将造成面对实际问题时仅从单一学科角度看待问题,认为不同的学科间是无法交流的,缺少整体观。

【例10】 下列关于新陈代谢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新陈代谢过程是生物体自我更新的过程,因此,只存在物质变化,不涉及能量变化

B.新陈代谢过程遵循质量守恒定理

C.新陈代谢过程遵循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理

D.新陈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转化

精析 本题是以生物的“新陈代谢”作问题的切入点,解题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本题是一道难度较大的综合性试题。它涉及的知识点是自然科学中重要的内容,也是要求较高的内容。如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新陈代谢的概念及过程等等,都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一些重要规律或重要现象。我们知道,自然界的任何物质运动都必须遵循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质量守恒定律。生命运动也不例外。因此,B、C两项都是正确的。在物质变化过程中,必然伴随着能的变化,新陈代谢过程中,也不例外,因此,D选项正确。同化作用过程中,生物摄取外界的营养物质,通过变化转变成自身组成物质,同时贮存能量,在异化作用过程中,有机分解,同时释放能量,因此,选项A是不正确的。本题的答案是A。

四、把握命题特点,探讨解题方法,提高理科综合能力

1.命题特点

“3+X”理科综合试题具有广而浅、构思巧、要求高的特点。这类考题的命制充分体现学科之间的渗透,且将各学科内容以多样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形式呈现出来。考生要想在这种既考知识又考综合能力的测试中取得好成绩,其对策是:第一,要把统编的课本扎扎实实学好,并精练好近几年高考试卷中能体现学科特点的经典试题,体会其命题意图,归纳总结有关的知识规律和解题方法,使自己真正从“题海”中跳出来,通过科学有效的学与练掌握“两个基本”。第二,各学科间应相互“打通”,拓宽知识面。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问题,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以及所产生的影响,往往涉及到很多方面,因此,在解决问题时要从多种角度考虑。

分析2000、2001年高考综合试卷,我们发现理科综合题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时间管理

①知识渗透类

所谓知识渗透,是指在同一试题中,对所提出的同一问题要求考生同时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来进行综合分析。在知识渗透类型中,它所运用的学科知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实现了学科知识的大融合。这种试题在考查学生的跨学科的综合能力的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学科知识的渗透能力,其难度显然要比试题综合类题型的难度大得多。因而这类题型的命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选拔高素质创新人材。

②试题综合类

所谓试题综合,就是指同一试题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综合组成,但每一问题只属单一的学科。在试题综合类题型中,试题所提出的几个问题是相对独立的,一方面,这些问题都是围绕同一背景材料,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共同体现和说明同一背景材料,因而就整个试题而言,需要跨学科综合分析;另一方面,就每个问题而言,则只需要单一学科的知识来分析说明,而不需要跨学科综合分析。这种试题的命制侧重考查了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

总之,高考科目的改革,要求我们要用正确的教育思想处理好本学科与跨学科知识的关系,处理好学科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关系,要扎扎实实地学好本专业课程,让我们整体上能把握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科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和提高我们的综合能力。综合科目考试没有考纲,没有规定各学科内容的比例,就是要克服和纠正教学中的“应试”倾向。因为综合能力测试,不以知识点交叉为考查重点,而是重点考查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要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加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本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并学会知识的迁移,注意学科间的渗透。开展综合能力测试,要求要一专多能,不仅要有过硬的知识,而且还要熟悉其他学科的教材内容、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目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2.几类主要解题方法

①信息提炼法

综合测试强调学科的渗透和综合,要求能够阅读、理解、选择适当的资料,提取有效信息,解释相关问题。通过对题给信息有效提炼,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地加工,排除干扰,删除无效信息,从而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

【例11】 北约对南联盟进行轰炸,大量使用了贫铀炸弹,贫铀是从金属中提炼U235以后的副产品,其中含有U238,比重为钢的2.5倍,贫铀炸弹的最大穿甲深度可达900mm,杀伤极大,残留物可长期起作用。

(1)常规炸弹最大穿甲深度可达100mm,弹头可穿过50人,同样形状的贫铀炸弹可穿过的人数可达( )

A.100人 B.150人 C.450人 D.900人

(2)贫铀炸弹的放射性可使生物体发生变异,导致癌症和白血病,这是射线的 作用,导致生物体变异的生物学机理是基因突变。

(3)残留物对环境可长期起作用,其原因是( )

A.爆炸的弹片存在放射性 B.未炸的哑弹存在放射性

C.铀的衰变速率很快 D.铀的半衰期很长

(4)北约轰炸南联盟的目的( )

A.人道主义 B.保护人权 C.霸权主义 D.强权政治

精析 本题以北约轰炸南联盟命题,切入了社会热点,通过对题给信息的筛选,提炼可知,贫铀炸弹穿过人群可类比子弹打木块模型,运用动能定理求出穿过的人数。贫铀炸弹对生物体的危害,必须从基因角度考虑。其一系列残留物可长期起作用,要注意“长期”这一信息,显然“长期”与“半衰期”相关。对前三个问题进行归纳并提炼,不难回答问题(4)的设问。

解答 (1)C (2)物理化学 基因突变 (3)ABD (4)CD

②类比迁移法

综合测试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近几年来全国高考题、上海高考题频频出现“信息题”,这是考查学生创新能力的新题型,解决新情景信息题的关键是做好类比迁移,通过对题设信息的分析,探索出试题设问的实际问题与中学各科知识的相同点或相似点,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新情景中去。

【例12】 天文学家根据天文观察宣布了下列研究成果:银河系中可能存在一个大“黑洞”,距“黑洞”60亿千米的星体以2000km/s的速度绕其旋转;接近“黑洞”的所有物质即使速度等于光速也被“黑洞”吸入,试计算“黑洞”的最大半径。

精析 本题中的“黑洞”根本在中学教材中未出现过,是一个新情景,根据题意,星体能绕其旋转,它绕“黑洞”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显然是万有引力提供,据万有引力定律,可知“黑洞”是一个有质量的天体,设黑洞和转动星体的质量分别为M和m,两者距离为R,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列式:GMm/R2=mv2/R,得到GM=v2R,题中还告诉一个信息:即使是等于光速的物体也被“黑洞”吸入,据此信息,可以设想速度等于光速的物体恰好未被“黑洞”吸入,可类比近地卫星绕地球作圆周运动,设“黑洞”半径为r,用类比方法得到G?M=C2?r(C为光速),所以r=v2?R/C2=2.7×12014m。

解答 2.7×12014m

③变通拓展法

【例13】 某同学为测量地表植物吸收太阳能的本领,做了如下实验:用一面积为0.1m2的面盆,盛6kg的水,经太阳垂直照射15分钟,温度升高5℃,若地表植物接收太阳光的能力与水相等,试计算

(1)每平方米绿色植物每秒接收太阳能为多少J?

(2)若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每吸收1kJ的太阳能可以放出0.2014L的氧气,则每公顷绿地每秒可放出多少L的氧气(1公顷=12014m结果均取1位有效数字)。

精析 地表植物接收太阳光的本领可采用变通的方法处理,以水代替绿色植物,本题只要求一位有效数字,属估算类问题,这种变通不会影响结果的数量级。本题先用物理上的热量公式求出面盆中水吸收的热量(太阳能),进而计算出每平方米植物接收的太阳能,结合生物学知识求出每公顷绿地在光合作用上每秒放出的氧气数量。本题还可将命题延展到环境保护、绿化意义、水土保持等方面,多角度考查学生的综合知识。

解答 (1)1400J (2)700L

④归纳综合法

综合测试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要求应用所学知识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进行系统的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正确评价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体现生态安全的可持续性发展的价值取向,这类综合题由于需要“多角度”“多层面”分析,提供的信息较多,必须通过归纳、整理、综合,将看似无联系的信息归纳为整体的信息,然后依据规律对事物作出全面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归纳时要注意知识的关联。

【例14】 实施西部大开发,首先要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沙漠化等。

(1)从生态因素分析,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必须首先解决的非生物因素是 。

(2)近年来北京等地频繁出现的“沙尘暴”和“泥雨”主要来自黄土高原和内蒙古地区,这说明森林等植被在 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荒漠化加速了西部生物多样性的进一步丧失,这是因为 。

(4)西部矿产的开发,可采用细菌冶金的方法,例如用硫杆菌就可以直接把硫化铜氧化成铜盐,再用废铁置换出铜,请写出硫化铜在硫杆菌作用下氧化的反应方程式 ,该方法比用燃烧硫化铜的方法生产铜最大的优点是 。

(5)西部地区的日温差比沿海地区的日温差大,其主要原因是 。

精析 该题从西部的实际情况出发,涉及生物与环境、化学反应、物理中的比热等知识。各小题相对独立,但都以相同的背景为出发点,有机地考查了不同学科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热点,例如环境问题、噪声污染、汽车尾气、酸雨形成及危害、建筑材料放射性等,均与理化生活知识密切相关,是理科综合题的重要来源。解这类试题首先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某一理想模型,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归纳出它的共性和联系、个性和区别,然后对事物进行深层次鉴别,最后作出正确评价。

答案 (1)水 (2)防风固沙、调节气候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

(4)CuS+2O2 CuSO4 防止环境污染

(5)沙石泥土的比热比海水小

总之,综合能力不会自然生成,需要进行训练。开展综合性的实践活动是较为理想的途径。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将使学生能在思想上冲破固有的模式,突破学科间森严的壁垒,建立起沟通的桥梁,从而得到思维的自由和空间。由于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会使学生对社会中科学问题的关注,在学生不断的学习中,将发展他们合理的批判性的思维方法,深入考虑自然科学与社会间的复杂关系,从而增强他们在面对现实问题时,能多角度地思考,综合地判断,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较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培养综合能力的问题上,我们既要反对只重视学科能力培养,认为综合能力是学生在学习相应学科时自然会生成的倾向;也要反对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只重视进行综合性问题的学习,忽视学科打基础的倾向。应当认为两者是相互关联的,都不可偏废。

高考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强调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理科综合能力考试改革将是在总结现有高考所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进行的,一定会汲取现阶段高考改革的成功经验,是渐进式的改革,而非突变式的。

“3+X”高考科目改革的关键就在这“X”综合卷上。从前你看到眼睛是动物的一种感觉器官,现在还得看成是凸透镜。以前你看克林顿弹劾案是政坛绯闻,现在还得说这是1787年美国宪法三权分立政体的一次矛盾爆发。因此,改革的步伐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优化培养模式,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新型人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海南2014高考数学命题趋势及复习方向
下一篇:理科考生高考化学复习宜“五重”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知名特级教师谈复习策略--理科综合】相关文章
【知名特级教师谈复习策略--理科综合】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