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下册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单元综合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逍遥右脑  2014-02-27 09:10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综合检测
主备人: 审核人:
1、“十二五”规划注重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把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结合起来。
一:2010年欧洲多国遭遇罕见雪灾。人们再次反思:地球孕育了生命,但21世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导致气候异常,雪灾严重、泥石流频发……
二:人民群众在监督生产过程的环境污染控制、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早在本世纪初,山东省人大代表开始就环境生态问题对政府职能部门进行依法监督,这被称这“山东现象”。2010年省政府提出建设“绿色山东”“蓝色山东”的口号,人民群众环保意识大为增强,积极参与绿色生态山东的建设,2010年全省建成污水处理厂108座,日处理能力达到1036万吨,居全国第一,同年山东单位GDP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双双达标。
(1)结合材料一、二,从人民群众历史作用角度谈谈你对建设生态文明的看法。(8分)
材料三:和谐城市是上海世博会主题的精髓.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的日趋严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运而生.各国城市政府为此提出的发展战略大多围绕如何重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和谐,最终达到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和谐。“和谐城市”倡导人本关怀,从根本上立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的和谐。“和谐城市”的理念将为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提出更新的挑战,并次之引入更高的境界。
结合材料三,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和谐城市”理念提出的哲学依据(8分)
2. 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国家、人民,自身幸福,都有着重大意义:
材料一:2010年3月2日,5名大学生掏粪工和济南市城肥清运管理二处签订聘用合同,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市民甲说,凭个人本事挣钱,没什么丢人的!市民乙说,父母辛辛苦苦供他们上学,却找了那么一份工作,太丢人了!当事人张婷说,有人觉得这工作低人一等,但是在我看来,工作不分三六九等嘛!
(1)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评析市民甲、乙、张婷三人的观点。(9分)
材料二: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7.8万名“村官”,小杨就是其中的一位。大学一毕业,小杨打破传统观念,只身来到千里之外的一个乡村任村委会主任助理。任职期间,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下,她走访农户,宣传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和政策,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协助主任处理一系列村务。她刻苦学习雕刻知识,与该村艺人共同努力,使该村濒临失传的木雕工艺重放异彩,并将原先小打小闹的木雕品发展为人人喜爱的旅游纪念品。短短两年,该村的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因此,“村官”小杨得到了和村民的一致好评。小杨自己也认为当“村官”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2)结合材料二,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有关知识,说明“村官”小杨在乡村的精彩人生给我们的启示(9分)
3、2010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顺应时代要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深入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促进社会发展。
材料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党和国家制定了文化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经过改革,理顺了文化事业单位内部各种人事关系和运行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文化产业日益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1)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9分)
材料二: 山东省Z市成功提升传统产业的原因有: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每一项改革都充分征求群众的意见,赢得群众的支持。
(2)说明Z市成功提升传统产业的原因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6分)
4、伴随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追求人生幸福已成为国家、公民个人共同关注的热点。
材料一:2009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指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之一,全党要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定不移依靠群众,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和承受能力,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切实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1)结合材料,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说明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哲学依据。(9分)
材料二??【同票同权】 1953年,中国制定第一部选举法时规定:选举全国人大代表时,农村和城市每位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量比例为8∶1。当时,中国城镇人口比重只有13.26%,做那样的规定是为了体现工人阶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和工业化发展方向。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城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人口的比例大大的减少,城镇人口已经达到46.6%……修改选举法,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 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选举法修正案,明确取消城乡差别,一步到位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开启“同票同权”时代。
(2)选举法的修改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哪些道理?(8分)
5.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
2010年12月27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京举行。“十二五”期间,财政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要坚持改善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一是,“十二五”期间,我国明确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二是,教育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实现到2014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 4%的目标。三是,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四是,加快编织覆盖全民的“社保和就业网”。五是,更多“保障房”解决百姓住房之忧。
请你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十二五”期间,财政加大民生投入的必要性。(8分)
6.(2014山东高考)材料一: 青年学生素有光荣的爱国传统,历史以爱国报国为己任。而在爱国情感的表达上,当代青年具有新的时代特点,它们正用新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无限爱意。
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分析当代青年在爱国情感的表达上具有新的时代特点的哲学依据。(7分)
(2) “党中央,国务院强调:当重大灾难发生时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谈谈其哲学依据。(6分)
答案
1、(1)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全民动员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2分)
②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这表现在人民群众参与环境和生态保护,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2分)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这表现在人民群众环保意识大为加强,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依法对排污企业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监督,促进了政府重视生态环境。(2分)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山东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全民动员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为绿色山东建设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2分)
(2)
2.(1)①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不同。市民甲、已、张婷三人的价值观不同,对大学生掏粪工作的认识也不同。(3分)
②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市民甲和张婷的观点是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的体现,而市民乙则更多地站在个人及家庭角度看问题,是不可取的。(3分)
③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市民甲和张婷的观点是正确的。而市民乙的认识是不正确的。(3分)
(2)【思路分析】解答此题首先明确设问知识指向,通过“精彩人生”可见小杨人生价值的实现,所以此题主要考查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因此我们立足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劳动和奉献。客观条件:社会与个人的统一。主观条件:价值观、主观能动性和自身素质的提升。
【参考答案】①小杨在做“村官”的实践中,不仅使该村的社会风气好起来,村民的钱包鼓起来,自己也得到了好评,表明人只有在奉献社会的实践中才能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3分)
②小杨的精彩人生离不开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也离不开村民的共同努力,表明人的价值只能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3分)
③小杨打破传统观念做“村官”,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乡村建设作出了贡献,说明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3分)
3、(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党和国家制定了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促进了我国文化产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3分)
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我国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理顺了各种关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3分)
③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我国进行文化体制改革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3分)
(2)①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和不断解决中实现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加以解决。改革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3分)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使改革与提升传统产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3分)(6分。每句1分)
4、(1)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因此党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3分)
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能促进人们的实践活动走向成功。这要求树立并践行正确的价值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民主执政的要求,也是党倡导并践行群众观的体现。(3分)
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是做到了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3分)
(2)设问二:解答此题关键要立足唯物主义历史观,再者通过对材料的认识来分析唯物史观的内容。选举法的修改是现实社会转变的要求,体现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选举法修改推动统筹城乡发展,可见上层建筑的改革对经济基础和生产力的作用。选举法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同时选举法修改,是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体现。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选举法修订是根据城乡发展变化的实际作出的决策。(2分) 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选举法的修订将推动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2分)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选举法的修订切实保证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分)
④价值观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要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随着我国国情的变化,相关法律也必须作相应的修改,从而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2分)
5、【思路分析】此题属于原因依据类材料题,解答此题首先明确设问指向:历史唯物主义。其次明确设问核心:人民群众利益的维护。所以此题转化为:为何要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所以我们首先可以考虑当前的社会存在。其次立足人民群众的地位,第三合理把握党和政府的价值选择。
【参考答案】(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伴随经济发展我国民生问题突出,直接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要想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必须关注民生。(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财政加大民生投入,关注民生,维护群众利益,是由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决定的。(3)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加强财政民生投入,关注民生是党对人民利益的维护,是党群众路线的体现。(4)共产党人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财政加大民生投入,关注民生是党自觉立足人民群众的立场,作出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体现。
6、(1)此类题型的特点是运用给定的知识,分析阐明某一实际问题;不需要学生分析其内含的。答题时应采取“三步曲”:第一步:理解题意,分开答,答出限定知识的具体内容;
第二步:联系答。把限定知识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运用理论(一般)分析实际问题(具体),说明理论上的科学性、政治上的正确性、实践上的有效性。第三步:综合答,承前启后,得出结论,明确表态。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发展,当代青年在爱国情感的表达上具有新的时代特点。 (4分)
②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作为一种价值选择,当代青年的爱国情感表达也体现了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 (3分)
(2)①抓主要矛盾 ②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③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每条2分,共6分)
答案:①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因此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1分)
②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及不断解决中实现的。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正确处理这两对矛盾。(1分)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1分)
④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核心。(1分)○5个人与社会是统一的。坚持社会发展和个人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高二政治下册基础复习训练题(有答案)
下一篇:高二政治下册3月月考调研考试题及答案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高二政治下册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单元综合测试题(附参考答案)】相关文章
【高二政治下册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单元综合测试题(附参考答案)】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