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达标检测试题(附答案)

逍遥右脑  2014-02-20 08:30

第18课三国鼎立
A卷
一、选择题
1、东汉末年,河南、河北诸侯割据混战,其中占据河南一带的军阀是
A、袁绍 B、曹操 C、刘备 D、孙权
2、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巨鹿之战  D.淝水之战
3、三国建立的顺序是
A、蜀 吴 魏 B、吴 蜀 魏
C、魏 蜀 吴 D、魏 吴 蜀
4、三国初期统治者的共同特点是①积极恢复和发展经济 ②重视农耕 ③奖励农耕 ④重视海外贸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二、阅读下列:
一:南阳武侯祠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材料二:杜甫有诗“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1) 两则材料描述的是哪个人物?
(2)材料中“取西蜀”、“东和北拒”、“水面偏能用火攻”分别指什么?
(3)材料中最能高度概括他的功劳的是哪一句?
(4)请列举和他有关的三个成语。
答案:一、1、B 2、B 3、C 4、A
二、(1)诸葛亮   (2)“取西蜀”指赤壁之战后,协助刘备进占四川;“东和北拒”指确定联孙抗曹的战略;“水面偏能用火攻”指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火烧敌军。
(3)“功盖三分国”  (4)三顾茅庐、  草船借箭、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

第18课三国鼎立
B卷
一、选择题
1、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牧野之战
2、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   )
A、消灭袁绍 B、 废汉称帝 C、 建立魏国  D、 统一天下
3、某小组同学在学习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时展开讨论,出两次战争的一些共同点:①都是三国鼎立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战役 ②都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③都与曹操有关 ④都为三国鼎立局面的最终形成奠定基础 ⑤战争中都设计采用火攻 ⑥都是正义的一方获胜。其中分析不正确的观点是
A、①④ B、③④ C、⑤⑥ D、④⑥
4、祖国大陆到达夷洲的第一支船队是( )
A.蜀国船队  B.魏国船队  C.吴国船队  D.东汉船队
二、连线题(把下列有隶属关系的三组人物用线连起来)
曹操  诸葛亮

刘备  周瑜

孙权  许攸

答案:一、1、B 2、D  3、D 4、C 
二、曹操??许攸   刘备??诸葛亮  孙权??周瑜

第18课三国鼎立
C卷
一、选择题
1、杜甫有诗“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是对谁的评价(   )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诸葛亮
2、通过对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的学习,我们知道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B.战后都使我国北方陷入分裂和混乱状态
C.这两次战役间隔了一个多世纪 D.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骄傲使人失败
3、在下列人物中,没有称帝的是(   )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曹丕
4.在三国时期,台湾地区被称为(   )
A.东?  B.琉球  C.夷洲  D.扶桑
二、阅读下列引文,并回答问题。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请回答: 这首诗抒发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想一想,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最后有没有实现?你觉得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那样的结局?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答案:一、1、D  2、B  3、C  4、C
二、曹操的雄心壮志是统一北方,最终统一全国。
没有实现,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未能统一全国。
原因:曹操在赤壁之战时骄傲轻敌,曹军长期作战,长途跋涉,疲惫不堪,水土不服,不习水战,战术错误。孙刘联合抵抗,巧用战术,最后曹军以多败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大一统的汉朝测试题及答案
下一篇: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有答案)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达标检测试题(附答案)】相关文章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达标检测试题(附答案)】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