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7-05-30 14:00
药王邳彤医母病的故事
药王邳彤听说南方瘟疫流行,便离开家乡祁州前往南方为百姓治病。
邳彤离家后,母亲得了重病,百医无效。捎信给邳彤,邳彤在南方的病人很多,又离不开。母亲病中又十分思念邳彤,哥哥邳祝只好带母亲去南方。邳彤见到母亲后,赶紧为母亲诊治,依然不见好转,只好让哥哥带母亲回家。临别时,邳彤流着泪说:“不是儿子不孝,确是儿子不才。我治好过那么多人的病,今天却治不好母亲,因为治这种病的药世间难以寻找,但若天地有情,念我为世人治病之医德,或许有缘能碰到。母亲保重,就看命运如何了。”
这天,哥哥邳祝搀着母亲走在半路上,母亲口渴难忍,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哪里去讨口水喝。邳祝将母亲安置在路边,四处寻找,哪里有水的影子。后来走到一片槐树林里,看见一个死人头骨,里面存有雨水,有两条细细的小蛇在水中嬉戏。邳祝轰走小蛇,把水端给母亲:“您就闭上眼睛把这点雨水喝下去吧。”母亲实在渴极了,也顾不上干净不干净,闭上眼一饮而尽,觉得心里好受多了。
后来走到一个村寨,母亲又觉饥饿难挨,小村里又没有饭铺,邳祝只好上门乞讨。可巧有一家生了一对双胞胎,这家的婆婆是个瞎子,公公是个拐子,这样的人家一胎添了两个胖小子,自然十分高兴,一听有人讨饭,赶紧把产妇吃乘下的一碗薏米饭和一个鸡蛋给了邳祝,没想到那鸡蛋还是一个双黄蛋。母亲吃了薏米饭和双黄蛋,身上觉得有力气多了,终于回到了家乡。又过了一段时间,竟然完全好了。不久,邳彤托人捎来一封家信,信上写道:“如母亲能喝到二龙戏珠天然水,吃到一胎双子双黄蛋,牛马小姑碾的薏米,拐公瞎婆做成的饭,自然病除。这四种药非人力可为,若母亲命大,自然巧成药到,不知母亲一路如何,十分悬念。”邳祝看了信,回想母亲在路上的遭遇,才知道喝的、吃的正是弟弟开的方子,赶紧写信告诉了弟弟。邳彤接到哥哥的信,感叹道:“真是神灵天佑,我邳彤理应顺天行事,普济众生,以报天恩才是。”
药王邳彤发现王不留行的传说故事
传说王不留行这种药是药王邳彤发现的,经实验,具有很好的舒筋活血、通乳止痛的作用,可是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邳彤想起当年王郎来过这里的事。
王郎率兵追杀刘秀,黄昏时来到邳彤的家乡,扬言他们的主子王莽是真正的汉室后裔,刘秀是冒充汉室的孽种,要老百姓给他们送饭送菜,并让村民腾出房子给他们住。这村里的老百姓知道他们是祸乱天下的奸贼,就不搭他们的茬儿。天黑了,王郎见百性还不把饭菜送来,不由心中火起,便带人进村催要,走遍全村,家家关门锁户,没有一缕炊烟。王郎气急败坏,扬言要踏平村庄。此时一参军进谏道:“此地青纱帐起,树草丛生,庄稼人藏在暗处,哪里去找。再说就是踏平十个村庄也解不了兵将的饥饿,不如赶紧离开此地。另作安顿,也好保存实力,追杀刘秀。”王郎听了,才传令离开了这个村庄。
邳彤想到这段历史,就给那草药起了个名字叫“王不留行”,就是这个村子不留王莽、王郎食宿,借此让人们记住“得人心得天下”的道理。
药王邳彤的故事
邳彤,河北冀州人,自幼学医,后成为东汉开国皇帝刘秀部下二十八宿将之一,忠心耿耿辅佐刘秀打天下,为创立和捍卫东汉江山立下了不朽功勋。
邳彤酷爱医学,精通医理,曾在安国倡导和扶植医药行业,为当时的黎民百姓采药、种药、制药、行医,颇受军民拥戴。据《祁州志》载,邳彤死后葬于安国南关,生时常行医于民间,死后在宋朝显灵,为宋秦王治愈疾病,被立庙祀之,并加封为王。在安国,关于药王邳彤的传说有很多,比如“药王学艺”、“药王相医”、“药王摘匾”、“药王医母”、“药王巧识蒲公英”、“药王巧治足痿”、“药王显灵医秦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