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化学化学基本概念专题教案
逍遥右脑 2014-02-17 19:04
专题三 化学基本概念
●名师高考导航
化学基本概念包括五个重要考点。考试大纲的要求是: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分散系;常用计量;化学用语;离子反应;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等。通过本专题的学习,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的内容要求,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些知识去理解、认识和处理一些实际问题。
研究2005~2011年高考发现,近年的高频考点是各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及其内涵和外延;规律的实质和例外;基本概念的简单计算;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能源、环保问题及运用化学视角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有关热点问题等。
通过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分析,估计2012年的高考命题热点,仍然是在运用这些知识去理解和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方面,如概念的判断、计算、离子方程式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能源、环保问题以及基本概念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热点问题等方面的应用。
第1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与化学用语
●知识网络构建
1.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
2.化学用语
●考向三维突破
■考向一 物质的分类及类别间的关系
◆一维:知识联动
1.物质的树状分类:
2.物质的交叉分类(以氧化物为例):
特别提醒:
1.酸酐:通常所讲酸酐是针对含氧酸而言的,对于一般的无机含氧酸来说,酸酐是酸中心元素的等价氧化物,如H2SO3→SO2;HNO3→N2O5 。对于某些有机酸,其酸酐中还含有其他元素,如醋酸酐→(CH3CO)2CO;某些金属元素也有相应的含氧酸,如HMnO4→Mn2O7 ,H2CrO4→CrO3;难溶性酸的酸酐一般不能直接与水化合,如SiO2。
2.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酐,酸酐也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3.过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除了生成碱外还生成其它物质如O2)
◆二维:典例导悟
典例1.(2009?泸州模拟)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A.混合物: 盐酸、漂 *** 、水玻璃、水银
B.化合物: CaCl2、NaOH、HCl、HD
C.同素异形体: C60、C70、金刚石、石墨
D.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淀粉、纤维素、蛋白质、油脂
解析:A项中盐酸、漂 *** 、水玻璃都是混合物,而水银是汞单质,故A不正确;B项中CaCl2、NaOH、HCl都是化合物,而HD是单质,故B不正确;C项中C60、C70、金刚石、石墨都是同素异形体,故C正确;D项中淀粉、纤维素、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而油脂是小分子,故D不正确。
答案: C
思维探究: 在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和变化这一知识块中,包含着大量的基本概念,是化学概念的主要集中营,也是高考命制概念型试题的“原料库”,复习中应充分了解概念的形成、内涵、适用条件、应用范围和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运用抓“关键词”法、比较法、联系法等方法学好基本概念。例如,学习中可以进行对“同类”概念抓“异”(不同点)的挖掘,对“对立”概念抓“同”(相同点)的开发。所谓“同类”概念,即概念之间有某些相同的含义,如“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同类物、同一物质”。
◆三维:解题突破
1.(2009?黄冈模拟)某物质溶于水,所得溶液既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也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气体,此物质有可能是①氧化物、②盐、③碱、④单质、⑤酸中的
A.①⑤ B.①②④⑤ C.② D.①②③④⑤
■考向二 胶体的性质、应用及制备
◆一维:知识联动
1.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性质(或操作)定义解释应用
丁达尔现象光束通过胶体时,形成光亮的通路的现象胶体分散质的粒子比溶液中溶质的微粒大,使光波发生散射区别溶液和胶体
电泳现象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做定向移动的现象胶体粒子具有相对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离子而带电荷。有些胶体为中性分子如淀粉溶液,无电泳现象。在冶金厂;水泥厂;硫酸厂常用高压电对气体作用,除去烟尘;分离蛋白质、氨基酸;血清电泳用于诊断疾病;电泳电镀。
聚沉中和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使胶体粒子聚集长大,形成颗粒较大的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的过程胶体粒子带电,加电解质或带相反电荷的胶体,中和了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从而使分散质聚集成较大的微粒,在重力作用下沉淀析出制豆腐;墨水不能混用;利用明矾净水;不同血型的人不能相互输血;工业制皂的盐析;解释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原理;土壤的保肥作用。
渗析将胶体放入半透膜袋里,再将此袋放入水中,使杂质分子或离子进入水中而除去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分子、离子可以透过半透膜。精制胶体、血液透析
2.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①加热蒸馏水至沸腾(注意不能用自来水);②向沸水中滴加氯化铁饱和溶液,边滴边加热;③继续煮沸,使溶液呈现透明的红褐色为止。
◆二维:典例导悟
典例2 (2009?全国理综Ⅱ) 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解析:胶体本身是不带电,只是其表面积较大,吸附了溶液中的离子而带了电荷,故A项错;溶液中的溶质,要看能否电离,若是非电解质,则不导电,也即不会移动,B项错;溶液中溶质粒子没有规律,C项错;丁达尔效应可以用来区分溶液和胶体,D项正确。
答案:D
考点归纳:胶体区别于溶液和浊液的本质在于分散系粒子半径介于二者之间,所以溶液中离子可以穿过半透膜,而浊液、胶体则不能;胶体可以穿过滤纸,而浊液不能;胶体能够发生丁达尔效应,这是鉴别胶体的有效方法;胶体受热能够发生聚沉。
◆三维:解题突破
2(2009?四川模拟)下列现象或应用中,不能用胶体知识解释的是( )
A.清晨,在茂密的树林,常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
B.电影放映时的丁达尔效应
C.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D.在饱和Fe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考向三 化学用语的正确使用
◆一维:知识联动
知识点1 化合物电子式书写的方法技巧
首先要判断物质(化合物)的类型,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
若为共价化合物,要注意什么原子和什么原子形成了共价键,形成了多少对共用电子对。共用电子对写在两成键原子之间,未成键的最外层电子,也应在元素符号周围画出。在共价化合物中,各元素原子最外层一般都达到了8电子(或2电子)的稳定结构。 如:HCl写成 H?Cl?,CO2写成 O ∷C∷ O ;至于含氧酸的电子式,如:HClO写成H?O? Cl?
若为离子化合物,则:写出相应的离子,再写出各离子的电子式,然后将它们组合在一起,不过要注意的是,同种电荷不能写在一起,也不能合并。书写时要使每一个离子都与带相反电荷的离子直接相邻,并注意对称、规范。如:NaCl写成Na+[?Cl?]-;MgCl2写成[?Cl?]-Mg2+ [?Cl?]-。
知识点2 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的书写方法
1.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必须要尊重事实,要配平(即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还要注明反应发生的条件,有气体生成须注“↑”,溶液中有沉淀生成则须注“↓”。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要熟练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书写时要清楚反应物的量对离子方程式的影响。所写出的离子方程式必须要符合客观事实,等式两边要遵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定律,如是氧化还原反应还要遵守电子转移守恒原理。
3.电离方程式:表示电解质在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发生电离的过程的方程式。要能正确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准确区分强、弱电解质;清楚强、弱电解质的电离方式是不一样的,有完全电离和部分电离之分,有一步电离和多步电离之分,书写时要注意可逆符号。
4水解方程式:①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要写“ ”符号②一般水解程度很小,水解产物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和气体,不用“↑”“↓”符号。生成物(如H2CO3、NH3?H2O等)也不写分解产物。③多元弱酸盐分步水解,以第一步为主。
5.热化学方程式:表明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
(1)需标明反应物、生成物的聚集状态。
(2)反应系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再表示分子个数,所以可以用分数或倍数。
(3)?H表示反应热的数值,无需注明+或-号,但要有单位,且要与反应系数成比例。
(4)需注明测定的温度和压强,若不注明则指的是温度为25℃,压强为101kPa
6.电极反应式:表示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的式子。要能正确书写原电池的正、负极反应式,总反应式;电解池的阴、阳极反应式,总反应式。
7.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如HCl的形成过程:
◆二维:典例导悟
典例3(2009?河北保定模拟)下列化学用语中,书写错误的是( )
A.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次氯酸的结构:H―O―Cl
C.甲基的电子式:
D.丙烷的球棍模型:
解析:本题从几种典型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结构式等角度考查学生对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硫原子有16个电子,分三层排布,最外层6个电子,而硫离子比硫原子多2个电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A项正确;次氯酸中氯为+1价,氧为-2价,因此,次氯酸的结构式应为H―O―Cl,B项正确;甲基是1个碳原子与3个氢原子以单键形成的基团,其中碳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而不是8个电子,C项错误。
答案 C
易错提醒: 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是高考重中之重,是表示物质的化学用语,我们在化学试卷上依靠它们来表达,所以我们必须规范书写,每年的高考由于书写不规范造成失分的大有人在。电子式常见的有 :离子晶体 Na2O2 NaOH Na2O NH4Cl;分子晶体 NH3 N2 CCl4 CO2 H2O ,还有一些特殊的需要记忆的如:HClO ─OH OH- ─CH3 H3O+ 。
◆三维:解题突破
3.下列表示物质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H2O的分子模型可表示为:
B.Na+的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为:
C.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2H4
D.CO2的电子式为:
●高考模拟演练
1.化学概念和物质的分类在逻辑上存在包含、并列、交叉等关系,下列选项前者包含后者的是( )
A.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 B.化合物、电解质
C.溶液、胶体 D.氧化还原反应、分解反应
2.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图正确的是 ( )
A.HClO的结构式:H-O-Cl B.H2O2的电子式:H+[∶O?? ??∶O?? ??∶] 2-H+
C.CO2的比例模型: D.14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下列物质的分类结果全部正确的是( )
ABCD
淀粉――混合物苯酚――有机物液氯――非电解质水晶――盐
胆矾――纯净物纯碱――盐碳酸钙――强电解质食盐――盐
盐酸――化合物水――氧化物乙醇――弱电解质金刚石――单质
4.将下列物质按酸、碱、盐、氧化物分类排列,正确的是( )
A.硫酸,纯碱,石膏,臭氧 B.氢硫酸,烧碱,绿矾,干冰
C.石炭酸,乙醇,醋酸钠,水 D.磷酸,熟石灰,苛性钾,过氧化钠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有氯化钠溶液、水等
B.在1 L 2 mol?L-1的氢氧化铁溶胶中含有氢氧化铁胶粒数为2Na(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C.在Fe(OH)3胶体中滴入少量H2SO4将有沉淀产生
D.淀粉溶胶中含有少量的NaCl,可用适量AgNO3溶液除去
6.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或结构的化学用语中,错误的是( )
A.钢铁腐蚀时可能发生的正极反应:2H2O+O2+4e-====4OH-
B.HClO的结构式为:H-O-Cl
C.KHSO4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使pH =7: +2H++Ba2++2OH-====BaSO4↓+2H2O
D.明矾水解的离子方程式:Al3++3H2O====Al(OH)3↓+3H+
7.下列说法都正确的是( )
①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②四川灾区重建使用了大量钢材,钢材是合金
③“钡餐”中使用的硫酸钡是弱点解质
④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位置
⑤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有氯气和二氧化氮,两者都含有极性键
⑥水陆两用公共汽车中,用于密封的橡胶材料是高分子化合物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⑥C.①②⑤⑥D.③④⑤⑥
8.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A.碘的升华、石油的的分馏
B.用盐酸除金属表面的锈、食盐水导电
C.氢氧化铁胶体加热后凝聚、蓝色的胆矾常温下变白
D.热的饱和和KNO3溶液降温析出晶体、二硫化碳洗涤试管内壁上的硫
9.下列化学用语和叙述正确的是( )
A.Ca2+的结构示意图为 ,NH4Cl的电子式为
B.抗冰雪灾害时使用的融雪剂所含的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钙都属于盐
C.表示乙炔“燃烧热”对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C2H2(g)+ O2(g) = 2CO2(g)+H2O(g);?H =-1 256 KJ/mol
D.质量数为16的氧原子:
10.已知AgI胶体粒子能吸附I-,在10 mL 0.01 mol?L-1溶液中滴入8~10滴0.01 mol? L-1 AgNO3溶液后,将溶液装入半透膜袋中,并浸没在蒸馏水中,隔一段时间后,水中含有的离子最多的是( )
A.H+、OH- B.K+、I- C.Ag+、NO-3 D.K+
11.小军在实验室里做了下列实验:
①分别向盛有稀硫酸和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②向盛有稀硫酸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试液;
③向盛有锌粒的试营中,分别滴加稀盐酸和稀硫酸;
④将一根生锈的铁钉分别放入盛有稀盐酸和稀硫酸的试管中,过一会儿取出。
他在纸上记录了以下现象:
a.溶液没有明显现象;b.溶液变为黄色;c.溶液显红色;d.产生气泡,溶液无色。
下面请你来整理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探究__________(填写物质类别)的化学性质。
(2)实验现象:产生a现象的实验所对应的一类反应通常被我们称作__________反应(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3)上题所涉及的这类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请举出一个利用该反应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类比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已知硝酸能把铁氧化成Fe(NO3)3,但当铁过量时,产物是Fe(NO3)2。某同学受此启发,提出一个相似的观点:氯气与铁粉反应,当Cl2足量时生成FeCl3,当铁粉过量时产物是FeCl2,为验证该观点是否正确,该同学取一定质量铁粉与Cl2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一固体物质,然后通过实验确定其成分。探究过程如下:
(1)提出假设
假设1:该固体物质是FeCl3。
假设2:该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3:该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实验方案
取少量固体物质于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得到溶液A,然后取两份A溶液分别进行实验,实验现象与结论如表:
实验方法实验现象结论
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固体物质中有FeCl3
在KMnO4溶液中加少量A溶液KMnO4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固体物质中不含____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结论,写出Cl2与铁粉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为进一步探究FeCl3溶液的性质,他又利用A溶液做了如下一些实验,其中明显错误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将A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加热得到红褐色液体,该液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B.在苯酚溶液中滴加A溶液,呈紫色
C.在A溶液中滴加NaOH浓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D.将A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得到FeCl3固体
13.下图每一字母代表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知在常温下A是固体,B、C、E、F、G均为气态化合物,X为气态单质。根据反应框图完成下列问题(有些反应条件已略去)。
(1)A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Y是__________,则I和H溶液中溶质属于(填“酸”“碱”“盐”或“氧化物”)__________类。
(3)写出发生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对于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更多的化学反应,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是无可替代的。
(1)现有下列五种物质:SO2、SiO2、CaO、MgO、Fe2O3、Na2O2。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它们中有一种物质与其他四种有明显的不同,请找出这种物质,并写出分类的依据。(至少要写出二种分类方法)
① ;② 。
(2)从反应中有无离子参加,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Na2O2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从反应中 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从上述氧化物中分别找出两种能相互反应物质,各写一个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 、 。
(3)虽然分类的方法不同,但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请用简单的图示方法表示二者之间的关系: 。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证明你的观点: ; 。
●名师讲义摘录
点击开放性试题
开放性试题是近几年高考化学中出现的一种新题型,往往是通过条件的不确定性或结论的不确定性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处理新信息的能力。
一、考纲能力要求
1.能将化学信息(含实际事物、实验现象、数据和各种信息、提示、暗示)按题设情境抽象归纳,逻辑地统摄成规律,并能运用此规律,进行推理(收敛和发散)的创造能力。
2.通过分析和综合、比较和论证,对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评价和选择的能力。
3.敏捷地接受试题所给出的新信息的能力。
4.将试题所给的新信息与课内已学过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5.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应用新信息的能力。
二、高考热点问题
1.给定限制条件,答案不唯一的开放性试题。
2.给定最终的结论和结果,题设条件不确定的开放性试题。
3.给定多个方案(或方法、步骤)、评价方案(或方法、步骤)合理性,选择最佳方案(方法或步骤)的开放性试题。
4.设计或改进实验方案的开放性实验题。
对于本讲重要考点之一――物质的分类,在高考中很适合设计成开放型试题,现举一样题进行分析。
样题:物质的分类标准有多种,请自拟分类标准,将下表每组四种物质中的三种包括在该标准内,而另外的一种不包括在内。
第I组:福尔马林、甲烷、石油、氨水第II组:Cu、CaCO3、SO2、CaC2
标准一:
不包括的物质:标准一:
不包括的物质:
标准二:
不包括的物质:标准二:
不包括的物质:
解析: 第I组:这是一组用名称来表示的物质。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石油是组成很复杂的混合物,所以从物质的分类来看,只有甲烷是纯净物,其余三种都是混合物;从物质组成来看,福尔马林、甲烷、石油的组成中都含有碳元素,都属于有机物,而氨水属于无机物。
第II组:这是一组由化学式来表示的物质。Cu是金属单质,CaCO3属于盐类,SO2属于非金属氧化物,CaC2属于离子化合物,似乎没有多大联系,但是从物质组成来看,只有Cu是单质,其余三种都是化合物,或者说只有SO2的组成元素中没有金属元素,其余三种都有;还可以从物质的聚集状态来看,常温下,只有SO2是气态,其余三种都是固态。
答案:第I组:属于混合物;甲烷 ;属于有机物;氨水;
第II组:常温下是固体;SO2 ;属于化合物;Cu。(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以,如第II组里,组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SO2)。
答案全解全析
解题突破
1.B 本题可用举例法解,物质溶于水,所得溶液既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也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气体,即所得溶液应显强酸性,符合题目条件的物质可以是:SO3,属于氧化物;NaHSO4,属于盐类;Br2,属于单质;HCl,属于酸。故答案为B。
2.D A图是树林中的丁达尔效应;B是电影放映时的丁达尔效应;C考查半透膜与胶体方面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非常密切。血透机中的透析膜是模拟生物膜具有的特点,即选择性透过,是一种半透膜。D取材于图 2-6 光束通过溶液和胶体时的现象,丁达尔效应可以观察到一条明显的光路,而D中没有,则不为胶体。
3.D H2O的分子模型中三个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 Na+的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中,核电荷数应为11,乙烯的结构简式应为:CH2=CH2,故即选D。
高考演练
1.B 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分类和重要化学概念的知识。选项A中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属于并列关系;选项B中化合物包含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选项C中溶液、胶体都属于分散系,二者并列关系;选项D中氧化还原反应、分解反应是交叉关系。
2.A 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用语的知识。H2O2是共价化合物, 电子式不能写成离子化合物电子式的形式,B错;CO2的比例模型中中心C原子要比O大,C错;14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电荷数为6,D错。
3.B 盐酸是混合物,A错;乙醇是非电解质,C错;水晶是二氧化硅,属于氧化物,D错。
4.B 纯碱(Na2CO3)、石膏(CaSO4?2H2O)、烧碱(Na OH)、绿矾(FeSO4?5H2O)、石炭酸(苯酚)、苛性钾(KOH)、熟石灰[Ca(OH)2]、干冰(CO2)等。注意:水是氧化物,臭氧是单质,不是氧化物。
5.C 氯化钠溶液和水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是事实,但选项A的前提是分散系,分散系包括分散质和分散剂,水不能称作分散系,选项A错;在1 L 2 mol?L-1的氢氧化铁溶胶中,含Fe(OH)3粒子共2 mol,而Fe(OH)3胶粒是几个或几十个Fe(OH)3粒子的聚集体,所以在该溶胶中含有的氢氧化铁胶粒数小于2Na,选项B错;在Fe(OH)3胶体中逐滴滴加H2SO4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消失,原因是Fe(OH)3胶粒带正电荷,当加入少量电解质H2SO4时,胶体先聚沉,随着H2SO4的加入发生反应2Fe(OH)3+3H2SO4====Fe2(SO4)3+6H2O,最终沉淀消失,选项C正确;胶体中的离子可通过渗析操作除去,D项的操作会引入新的杂质离子,故不正确。
6 .D D项错误,盐水解方程式要用可逆符号, 应为:Al3++3H2O Al(OH)3+3H+。
7.B 解答组合型选择题要关注选项组合。三角洲的形成于胶体的形成有关,①正确,则排出D选项;硫酸钡是难溶性盐属于强电解质,③错误,则排出A选项;氯气是非金属单质分子中只含有非极性键,⑤错误,则排出C选项。
8.C 石油的的分馏是物理变化,A错;用盐酸除金属表面的锈是化学变化,B错;二硫化碳洗涤试管内壁上的硫是物理变化,D错。
9.B A项中,第一句正确,NH4Cl的电子式中Cl-离子表达错误,应为 。C项中H2O应为液态。D项中质量数为16的氧原子的上下标错误。
10.D 由题意知KI过量,生成的AgI胶体粒子吸附I-,使溶液中K+比I-多,而NO-3、H+、OH-均比K+少很多,故最多的为K+。
11.(1)酸 (2)中和 (3)用熟石灰改变酸性土壤
解析:(1)酸的通性包括与指示剂作用、与碱反应、与活泼金属反应、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等,恰好与小军设计的实验相对应,因此,小军设计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酸的性质。(2)上述实验与现象的对应关系是:①――c;②――a;③――d;④――b。(3)中和反应不仅在中学化学中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如用熟石灰改变酸性土壤、用废碱中和工业污水中的酸等
12.(1)FeCl3(或FeCl3和FeCl2) FeCl3和FeCl2(或FeCl3) (2)溶液呈血红色 FeCl2
(3)2Fe+3Cl2 2FeCl3 (4)D
解析:(2)如果固体物质中有FeCl3,则加入KSCN溶液时,溶液会呈血红色;在KMnO4溶液中加少量A溶液,KMnO4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说明不具有还原性的Fe2+,即固体物质中不含FeCl2。(4)该问主要考查Fe3+的性质,D项中将A溶液即FeCl3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由于Fe3+水解,蒸干将得到Fe(OH)3,再灼烧会得到Fe2O3,不会得到FeCl3固体。
13.(1)(NH4)2S或NH4HS
(2)水 酸
(3)2H2S+3O2 2SO2+2H2O 4NH3+5O2 4NO+6H2O
解析:本题的突破口在于A既能与KOH反应,又能与稀H2SO4反应,推测A可能是弱酸的酸式盐或弱酸的铵盐,再根据生成的B、E能经过多次反应生成I、H,故组成A物质的元素有多种可变化合价,主要从N、S考虑。
14.(1)SO2,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其余为固体 ;Na2O2,是过氧化物,其余为酸性氧化物或碱性氧化物
(2)2Na2O2+2H2O=4Na++4OH-+O2↑ 有无电子转移 CaO+SiO2 CaSiO3(或MgO+SO2 MgSO3等其他合理答案) Na2O2+SO2=Na2SO4
(3) (意思正确、能表示二者的交叉关系即可)
H++OH-=H2O 2H++Fe=Fe2++H2↑(或其他合理答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