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下册速效提能演练测试题(有答案和解释)

逍遥右脑  2014-02-14 09:13

1.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况正确的有(  )
①商朝出现职业商人 ②春秋战国时期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 ③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活动十分萧条,贸易交换有退步趋势 ④宋元时期,古代商业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本题旨在考查再认、再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商朝的商业活动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产生了职业商人。春秋战国时期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田庄经济盛行,阻碍了商业的发展。宋元时期,古代商业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期。故正确答案为D。
2.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  )
A.生活习俗改变 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C.官府鼓励经商 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解析:选D。材料主要反映了北宋东京商品经济的发展,这体现了城市商业功能增强。而A、B、C三项材料未涉及。答案为D。
3.唐朝政府规定,凡不是州治、县治的地方,禁止设置商品交易市场。这表明(  )
A.乡村地区没有设置市场的必要
B.城市是商品交换的唯一场所
C.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
D.州治、县治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
解析:选C。本题题干要求非常明确,就是限制商业活动,重点是限制民间的商业活动。
4.1824年,晋商在山西平遥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昌”票号;三年之后,“日?昌”在中国很多省份先后设立了分支机构。这一现象反映了(  )
①区域性商人群体实力雄厚 ②区域贩运商业开始兴起③社会经济出现全面高涨 ④商业资本呈现集中的趋势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对我国古代商帮的准确认识和理解。我国古代区域贩运商业在汉代就已经出现,故②的表述不符合题干材料的情景;商业仅仅属于我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体现社会经济的全面高涨,故排除含③的选项。
5.下列材料:
材料1: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会典》
材料2: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盖都人公私营干,夜深方归也。(汴京)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材料3:“城市”是由“城”――城墙及其所包围的地区和“市”――商品交换的场所、城墙内的一个区域连称而来,“城以盛民地”,筑城主要是为了保护人民。一个城市的重要性取决于它在政治体系中的等级地位,自都城、省城、府城至县城,城市的规模和面积依次减小。最初,市只是城内很小的区域,而且在时空上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宋代以后,随着商业和贸易的繁荣,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增强,传统的政治中心城市商业繁荣,交通枢纽城市兴盛起来,并且出现了纯粹经济功能的商业市镇。
请回答:
(1)综合分析上述三则材料,说明宋代城市商业比唐代有了哪些重大发展?
(2)根据材料3分析中国古代城市的功能及其变化趋势。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材料并进行归纳、对比的能力。第(1)问要首先通读三则材料,从材料中体现的宋代对市的限制、交易量、交通枢纽城市和商业市镇等方面与唐代对比。第(2)问古代城市功能及变化趋势需认真分析材料3得出答案。
答案:(1)发展:①宋代改变了唐代“市”的买卖时间和空间限制,出现了昼夜相连的夜市。②店面扩大,商品交易量大。③交通枢纽城市和工商业城市兴起。
(2)功能:中国古代城市的功能由政治功能(保护人民)和经济功能(商品交换)两部分组成。
变化趋势是政治功能逐渐减弱,经济功能逐渐增强。
一、
1.下列关于中国先秦时期商业的发展情况叙述有误的是(  )
A.在中国远古时代,就已出现商业交换
B.甲骨文卜辞的资料记载有中国西周的商业状况
C.西周时期,流通的货币有骨贝和铜贝
D.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繁荣的商业中心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甲骨文是殷商时期遗留的,记载有商代商业的初步发展,但绝不会涉及西周。
2.元稹的“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反映的信息有(  )
A.商人经商不计利润
B.富商大贾周流天下
C.商人重利轻别离
D.长安城的繁华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从“不计远近程”、“经游天下遍”可以看出是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商人经商不计利润是错误的,材料没有反映“商人重利轻别离”与“长安城的繁华”。
3.有一部讲述某处商帮商人情感世界的黄梅戏电影,其中有下面一段歌词:“我是一只雁,南来北往任遨游;我是一朵云,飞来飞去遍九州……浪迹商海暂分手,我心永远系徽州系徽州!”如果让你给这部电影选个名字,那么下列最恰当的应是(  )
A.《晋商情缘》 B.《浙商情缘》
C.《徽商情缘》 D.《苏商情缘》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分析能力。根据材料中“黄梅戏”“徽州”等信息,可判断是徽商。
4.唐代的一位波斯商人到中国长安做生意,这位商人可以(  )
A.到“草市”购买中国特产
B.逛夜市欣赏长安城的夜景
C.在居住的旅店出售波斯特产
D.在每条街道都能听到叫卖声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长安城中没有“草市”,唐朝的市是有地域限制的,所以这位商人不能在居住的旅店出售波斯特产,也不会在每条街道都能听到叫卖声。但唐代“夜市”比较繁华,因此商人可以欣赏长安城的夜景。
5.陆游《杂赋》:“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此诗说明宋代的草市(  )
A.商品买卖明码标价
B.买卖有严格的地域限制
C.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D.已经具备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A项可能出现但材料难以体现;宋代的市分散于宅屋之间,打破了地域上的限制,商业活动也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根据诗中“上酒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宋代草市已有饮食服务设施。
6.客舍、邸店、车坊等兴起的直接原因是(  )
A.封建经济的发展 B.商业运输的发展
C.旅途盗劫盛行 D.官吏参与兴办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唐代陆路商运十分发达,所以出现了服务于商运的辅助性经营场所。
7.广东商人拜北帝,福州商人拜妈祖,徽州商人拜朱熹,山西商人拜关公,这些商帮经常奉拜当地共同的乡土神,其主要目的在于(  )
A.祈求乡土神保佑其合家平安
B.为对付其他商帮的竞争
C.凝聚内部的团结
D.为了掩人耳目,方便走私贸易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比较的能力。明中期以后,由于商业竞争的加剧,一些商人为壮大队伍增强竞争力,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为纽带,自发组成了既松散又“亲密”的商帮。他们借助群体的力量,操纵某些地区、某些行业的贸易,从而赢得高额利润,因此应选B。
8.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书,请你为这本专著选择一个合适的书名(  )
A.《坊墙倒塌以后》 B.《汴河两岸》
C.《长安城的落日》 D.《宋代东京城的辉煌》
解析:选A。本题以独特的角度考查学生对宋代商业发展特征的理解和把握。答案必须全面准确描述宋代的商业特征,据此可以看出B、D两项不够全面,而C项描述的是一城的商业衰落也不是发展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唐代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市坊有严格的界限,而到了宋代这个界限已被突破,表明宋代商业的发展已经超出了前代。
二、非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明清晋商把商与士农工同等看待,同样敬重……许多山西商人原本贫寒,他们硬是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白手起家而成大业。著名的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山西杀虎口是晋商赴包头必经之地,但此处盗贼猖撅,有民谣称:“杀虎口、杀虎口,没有钱财难过口。不是丢钱财,就是刀砍头,过了虎口心还抖。”尽管如此,晋商却未因此退缩,而是越去越多,形成“走西口”大潮……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清代祁县富商乔致庸把经商之道排列为:第一是守信,第二是讲义,第三才是取利。
材料2:在繁花似锦的明代商业文化的背后,隐藏着不容忽视的虚假性。……如往酒中掺水,甚至妄称卖的是陶渊明的千年古酒;在鸡肚中塞沙;在猪肉、鸡肉中注水;伪造古董或家谱,漫天要价等等。“伪字”随处可见。这股歪风,在经济发达、商业文化最耀眼的苏州、杭州反而有“大风吹倒梧桐树”之势。人们形容杭州的不少商品弄虚作假是“杭州风,一把葱,花簇簇,里头空”。
――王春瑜《明清史散论》
材料3:2008年10月6日,国家药监总局接到报告,云南省红河州6名患者用了标示为黑龙江省完达山制药厂生产的两批刺五加注射液,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其中有3例死亡,国家药监总局当即发出紧急通知,暂停销售使用该厂生产的刺五加注射液。
――新闻网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说明晋商发展壮大的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2,明朝苏杭一带商品经济发展中存在什么问题?
(3)结合现实,我国国内企业的发展应从历史中吸取什么经验教训?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第(1)、(2)问,应注意对材料内容的提炼、归纳。第(3)问结合经营行为带来的后果,分析为国内企业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的借鉴。
答案:(1)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和守信、讲义的经营道德理念。
(2)掺假造假,弄虚作假;有名无实,欺骗客商。
(3)在商业经营活动中,要打造诚信品牌,注重产品质量,遵守商业道德,合法经营,才能兴旺发达;违法经营,制售假冒伪劣,只会丧失信誉,害人害己。
附:课内答疑站
探究与思考(教材P19)
1.商业的发展是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为商业发展提供了产品,故是商业的基础;商业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2.(1)由官府控制到民营商业崛起。
(2)货币由种类繁多到逐步统一,由金属到纸币。
(3)政府对商业控制逐渐减少。
(4)城市商业经济职能逐渐增强。
(5)对外贸易从汉到元兴盛,明清走向衰落。
(6)商人群体活跃,出现商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卓尔不群的雅典测试题(带答案)
下一篇:高一历史下册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测验题(有答案)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高一历史下册速效提能演练测试题(有答案和解释)】相关文章
【高一历史下册速效提能演练测试题(有答案和解释)】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