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4-02-13 09:15
摘要: 生物与环境总是在不断的矛盾产生与解决中共同进化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向地球索取的资源越来越多,引发的生态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要让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文明,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关键词:生态文明 环境保护 可持续性发展 生物教学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已经出现了重大的危机: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继十七大报告之后,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为了地球的可持续性发展,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重视生态文明,维护生态文明势在必行。
要维护生态文明,首先得让人类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与外延,并形成重视生态文明的思想观念,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然而,人民群众,特别是当代中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力军,当中领会生态文明的精神并贯彻于日常生活中的并不多,因此,提高当代中学生生态文明的意识、规范其生态文明的行为尤为重要。作为自然学科之一的生物学科,在相应的教学工作过程中不断渗透生态文明的内容,既符合新时代、新形势的要求,又有利于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笔者通过探索和挖掘教材相关内容,结合生物教学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1、善用教材内容渗透
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坐在教室里听课学习,亲身到外面感受自然环境的时间相对较少。因此,在讲课过程中适时渗透生态文明的知识,潜移默化,对树立学生生态保护的意识效果较好。高中生物必修的三本教材,直接或间接体现生态的内容比较多,这成为了学生理解和接受生态文明精神很好的知识素材,例如,必修3第六章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一节。从学以致用的角度看,与该章节相关内容主要有两用,第一用,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把重难点知识(如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以及原因等)教授清楚,完成学生把知识点应用于考试的目的;第二用,课堂知识点延伸到生活,通过学生对生态问题的讨论和感悟,以提高其生态文明的意识。课堂流程可以这样处理:帮助学生理顺当今生态环境出现的问题→展示生态环境问题的相应图片→设问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师生共同归纳“导致生态环境出现严重破坏的原因以及对我们及子孙后代的影响”→提升:我们该怎么做。这一教学流程的实施主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指引者,在适当的时候要么以问题、要么以简单的解说加以点拨,让学生慢慢地走进领略生态文明的情景中,特别到最后一环节,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讨论后感悟出“我们应该这样做”时,生态文明的意识已经在学生的脑海里产生了,教学的目的达到了。
又如,必修2最后一章书讲到进化论的内容,其中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外延可以帮助学生领会生态文明的内涵。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内容是:过渡繁殖、遗传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课堂上对该内容的解释通常是这样:生物过渡繁殖导致个体数增加,但环境资源有限,生物个体间为了有限的资源而展开生存斗争,由于遗传变异导致个体的争斗力出现差异,因此,争斗力强的个体生存下来,弱的就被淘汰掉。自然选择学说广泛发生于生物圈的每一个角落,当学生理解了该内容之后,我们可以把该内容直接迁移到人类社会,让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变得更确切:世界人口庞大,人类社会的生存斗争也非常激烈,因而生存压力越发加大,①假如资源无限,人类社会生存斗争会不会这么激烈?竞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会不会这么多?②社会资源为什么会变得有限?我们人类活动对它产生怎样的影响?③如果要降低我们人类活动对环境资源的不利影响,我们该怎么做?通过对诸如以上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学生就会意识到:大部分的人类活动都是在以不断地掠取地球资源的基础上而进行,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对人类乃至其它生物的生存与发展尤为重要。
2、引用生活的真实场景渗透
人类活动导致生态环境发生明显改变的例子在身边屡见不鲜,但大部分中学生不是没留心而是发现了也可能没多加思考。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名生物教师,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现成的场景引导或者是激发学生的生态思维。例如,场景一:多媒体显示一标题“草地上的金腰带”,这几个字一打出,马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紧跟着显示几张图片(拍自该地区某活动广场):绿油油的草地上醒目地伸展着或大或小的黄泥道。学生看后反应不一:有见惯不怪的、有惊讶不解的、有可惜的,也有愤怒不平的……接着打出一个问题:这些路本来就有还是怎么来的?还没等教师开口,学生马上众口回答:原来没有,路是人走出来的。此时,教师可以把其中涉及的生态文明知识渗透给学生:从这里走过的人都没意识到,他们一步步为草地编织的“金腰带”是以牺牲草地上的植物为代价,他们的生活方便了,但草地却受伤了。如果我们把这一场景放大,投射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那地球将会成为一个“金裸球”。因此,我们不能为了自己的方便而不惜代价去撕扯地球的绿衣裳。
草地上的金腰带
场景二:多媒体再展示标题为“分与不分”的图片(真实照片):教室一角贴着“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箩筐装的垃圾和某街道一角一堆凌乱的垃圾。然后叫学生针对图片展开讨论。常在身边的情景他们平时没注意,一经讨论,学生很容易就会意识到:生活垃圾如果不减少或不加以科学处理,那么整个地球就会被垃圾覆盖着,人类社会也将成为垃圾铺垫的社会。
教室一角贴着“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 同学们在把垃圾分类
3、结合探究性小实验渗透
生物《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除了完成教材规定的探究性实验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实际设计相应的探究性小实验给学生动手完成,通过对实验过程出现的问题以及实验结果的思考与分析,学生更能直观地体会当环境改变之后,生物的生活状态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等问题。例如,可以设计这些小实验给学生动手探究:让学生设计两相同的生态缸,往一缸里输入自来水,另一缸里输入生活污水,观察两生态缸内的变化;让学生盆栽相同的小植物并分三组,再配制相应浓度的酸、碱溶液 高考,一组浇灌自来水,另两组分别浇灌等量的酸、碱溶液,观察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盆栽相同小植物,改变其光照时间,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等。通过对这些实验的探究与分析,学生真实地观察到环境污染给生物带来的不利影响。教师再指引学生假设性地把这些问题放大再讨论分析:假如这就是我们生物圈的生物所面临的问题,作为人类的我们该怎么办?
探究性小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好比一个锤,它会重重地敲打着学生的心灵,从而令他们明白生态环境对生物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人类社会要和谐地发展,必须要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
如今的地球从“地大物博”变成了“地大物薄”。事实上不但是当代中学生,全世界的人民也应该要意识到:要维护生态文明发展,首先人类活动要文明。人类物质文明要发展,必然要不断取之于地球,但人类物质文明乃至人类全社会想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前提条件必须要提高全社会的精神文明,意识到生态文明对生物存在与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做到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总而言之,建设“美丽中国”的号角在十八大已吹响,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生态文明教育,让学生领会生态文明的精神并贯彻于日常生活中,同时树立起正确生态文明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生物课程标准》,前言
[2]胡锦涛,十八大工作报告《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