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7-05-25 09:20
九年级化学新教材P33[实验2-5](2)为:微微加热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有什么现象发生?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
老师们做这个实验都不能成功,我反复琢磨,微微加热,仅能看到少量气泡,不足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再加热,甚至沸腾,能看到较多气泡(编者:应提醒学生沸腾产生的是水蒸气,而不是氧气),但也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原因可能有二:第一,加热使过氧化氢分解2H2O2=2H2O↑+O2↑实验还是比较慢,氧气量不足,第二,温度较高时,虽然氧气量有所增加,但此时溶剂水汽化较快,再加上过氧化氢分解,水蒸气含量也比较多,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我是这样对该实验完善的:在盛有5-6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口,塞上导气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加热,直到溶液沸腾1分钟后才开始用排水法收集,(注意酒精灯不能离开试管,否则水槽中的水很容易倒流回试管)这样,通过水槽中的水冷却后,发现集气瓶中产生气泡的速度很慢,5分钟左右才收集到约50ml气体,这就证实了上面的想法,此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
而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过氧化氢的分解则很容易成功,反应较快,生成氧气也较多,但要注意二氧化锰的用量不可太多(编者:一粒黄豆大小即可),否则很剧烈。
实验现象对比明显,学生容易理解催化剂的概念和作用,以及实验室可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