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考点分析之摩擦起电

逍遥右脑  2017-05-22 09:24

物理摩擦起电的原因基础知识

说明1 本知识点的重点是摩擦起电的原因。

说明3 知道摩擦起电的原因。

说明4 本知识点的预备知识点是摩擦起电、原子结构。

说明5 本知识点主要讲述摩擦起电的原因,它是研究电学重要的知识点。

核心知识

规则1:摩擦起电的原因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是中性的,由原子组成的物体也呈中性。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规则2:摩擦起电的实质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知识点总结】

1.摩擦起电概念

(1)摩擦起电是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结果,使两个物体带上了等量的电荷。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因此原来不带电的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它们所带的电量在数值上选然相等。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

(2)两种电荷: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规定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任何两个物体摩擦,都可以起电。18世纪中期,美国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经过分析和研究,认为有两种性质不同的电,叫做正电和负电。物体因摩擦而带的电,不是正电就是负电。

(4)实质: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

2.摩擦起电原因

(1)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由于带有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

(2)摩擦起电实质上并不是创造了电,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电荷的总量并没有改变。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选然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带正电的物体缺少电子,带负电的物体有了等量的多余的电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搞砸中考的十个坏习惯
下一篇:中考数学知识复习考点:角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中考物理考点分析之摩擦起电】相关文章
【中考物理考点分析之摩擦起电】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