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的特点分析

逍遥右脑  2014-01-29 13:36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以下简称新大纲),已由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开始实施。这次新大纲的修订,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精神,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要求,从终身教育的需要出发,对原教学大纲(供试验用)进行的全面修订。通过这次修订,使新大纲更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对今后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改革更具有指导意义。下面就个人的学习体会,谈谈对新大纲特点的一些认识。

一、新大纲更好地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普通高中是九年义务教育后的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如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战略问题。面对新世纪的到来,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对全民族的素质和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一个民族是否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己成为影响民族生存状况的基本因素。为迎接21世纪国际上的激烈竞争和科技迅猛发展的挑战,我国需要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高素质的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特别是基础教育,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在础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地发展,将引发亿万青少年无穷的创造力,这将成为我国持续发展的不竭资源和增强综合国力的坚实基础。为使高中生物课程更好地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在课程目的和目标上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革。这次新大纲的修订,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把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的”改为“课程目的”。这样说明生物课程不只是担负着教学的任务,它具有广泛的教育价值,应该通过各种教育途径,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接班人的目的。为了实现课程目的,把“教学目标”单独列出来,改为“课程目标”,突出了生物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在“课程目的”上,首先明确了普通高中生物课程的性质是一门学科类的基础课程。根据课程设置的要求,为了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了三个方面的目的任务。在智育方面,由于生物课是基础学科的课程,因此必须加强基础知识的教育。基础知识是中学课程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体现着基础教育的性质,担负着为学生将来的学习与工作打基础、做准备的重任。在未来社会,社会职业的不断转换,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学习化社会的到来,都要求人们必须具备扎实、宽厚的知识基础。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在迅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正因如此,教育领域在21世纪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重视基础课程,加强基础知识。这次新大纲的修订,贯彻了这一精神,要求教师认真加强和改进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通过高中生物课的学习,获得关于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知识,了解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应用。

根据时代的要求,新大纲在能力和技能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培养创新人才,新大纲明确提出,要求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初步具备五种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在德育方面也提出了明确的目的要求。新大纲课程目的的确走,体现了对学生素质的全面要求。在课程目标上,新大纲也进行了全面修订。课程目标是课程目的的具体体现。对课程目的提出的知识、态度观念、能力(包括技能)三个方面,尤其是能力和态度方面,新大纲提出了更为具体、细致和相当高的要求。根据当代科学教育的发展,已经不再是传统的传授科学知识的教育,而是要使学生受到全方位的科学教育,包括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的综合教育。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教育的要求来看,能力、态度和价值观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说,比知识更重要,更具有通用性和持久性。所以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健康发展学生个性,强化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的培养。由此,新大纲在能力方面不仅要求学好一些生物学技能,而且要求学会收集和处理生物科学信息的能力,学会科学的观察方法,形成思维的独特性、新颖性等创造性思维品质和创新思维习惯,具有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评价和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以上可以看出,高中生物课程目的和目标更好地体现了国家的需要,比较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反映了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趋势。

二、新大纲进一步明确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内容和方法

江泽民主席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明确提出,在国际斗争中,必须高度重视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的教育,应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他提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生物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态度观念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任务。遵循德育的总体目标,以及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新大纲从三个方面进一步明确了生物课程进行德育教育的内容、方法和要求。在内容上,根据学科课程的特点以及时代的要求,新大纲突出体现了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在世界观方面,强调要引导学生通过生物课的学习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在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科学技术革命的今天,社会上封建迷信依然阴魂不散,伪科学到处泛滥,邪教“法轮功”的广泛传播,严重危害着社会和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一代。高举科学大旗,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一直是政治思想战线上的长期任务。由此,新大纲中提出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自然观上,新大纲明确提出要对高中生进行三个观点的教育,即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认识生物体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生物观;认识生物发展变化的进化观和具有环境保护意识的生态观(其中包括环境伦理道德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在人生观方面,新大纲突出提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求通过教学实践活动,结合我国的国情,介绍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成就;特别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加强民族凝聚力方面的教育。在价值观方面,新大纲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教育学生认识自身的价值,而且通过科学家的事迹、生物科学发展史和生物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作用的介绍,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初步建立科学的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为适应今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还必须提倡集体主义精神,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

关于思想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新大纲要求教师紧密结合生物教学内容,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既教书又育人。在教学中做到潜移默化,寓德于教。既要克服单纯传授知识、忽视德育的倾向,又要克服脱离学科教学内容空洞说教的倾向。要坚持教学的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统一、促进学生的态度观念与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德育切忌形式主义,不要走过场,一定要讲究方式和方法,增强态度观念教育的实效性。

三、新修订大纲突出体现了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前已述及,在国际竞争中,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是提高民族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今后的教育改革,应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央的决定给今后的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关于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我国长期以来教育工作中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因此,在今后的教育改革中,应瞄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引入创新教育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在这方面应加大改革力度。这次新大纲的修订,高度重视贯彻中央的精神,以使新修订的大纲跟上现代教育改革的步伐。

为实现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必须加强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因为只有具备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正确的科学方法以及科学的思维能力,才能开发出学生的创新潜力。因此,科学素质是基础,创新精神和能力是核心。在科学素质教育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不满足于现有知识,能够对传统观念和现成结论持分析态度,勇于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对问题追根究底,乐于参与创造活动;其次,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毅力,使他们能够经得起失败和挫折的考验,具有勇于克服困难,不屈不挠,坚持到底的毅力;第三、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使他们逐渐掌握创造性的思维方法,提出创造性的设计方案,并将设想变成现实。为加强科学素质教育,新大纲不仅在教学目的和目标上提出具体要求,而且在大纲的具体内容上也作了全面修改,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出以下一些具体措施。

1.加强实验教学中的实践性和探索性。新修订的大纲共设置实验19个、实习6个、参观1个,又增设了9个研究性课题。这次调整除将过去的一些实验和实习改为探究性的研究性课题外,还增加了一些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在活动中学习到探索和认识生命世界的基本方法,解决问题的多种技巧,以及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2.创建新的教学模式。新修订的大纲提出,生物教学改革要逐步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新型教学模式,为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基础。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积极进行启发式、讨论式和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发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3.增加科学发现史的内容。新大纲增加了酶的发现、光合作用的发现和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等内容,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

4.增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新大纲适当降低了教学瑶度,删减了光呼吸、细胞质遗传的应用等较难的内容,取消了ATP的生理作用、蝗虫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观察等实验。适当缩减了教学时数,增加了地方教材和机动课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自由选择、主动探索的空间和机会,便于学生的学习真正成为一个主动的过程、创新的过程和个性化的过程。

四、新大纲体现了先进的教学思想,对教学改革具有积极指导作用

现行高中生物课程的内容与结构基本上是重视学科经典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科体系的严密性,而使高速发展的科技成果和社会发展等内容难以进入课程,这次新修订的大纲在原大纲基础上又增加了许多新的科技成果,如现代免疫学的应用、人类基因组研究、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等内容,更体现了生物课程的先进性。过去生物课程的教学忽视学生的生活习惯和人生态度的培养,忽视学生的实践和经验。这次新修订的大纲重视态度情感的教育,注意了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过去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上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基本采用单一传授、讲授、灌输的方式,忽视交流、合作、主动参与探究等方式,学生更多的是被动接受“是什么”的知识,对在信息化社会如何学习考虑不多,忽视学生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的差异 高中英语。这次新修订的大纲注意了从传统的传授知识为主转向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创造为主,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注意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现了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的教育思想。

课程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过去尚未建立系统的课程实施过程的监控体系及课程评价体系。这次新修订的教学大纲提出要建立多元化、多模式的生命科学教育评价体系。评价体系要考虑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教师既要重视终结性评价,更要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教师还应注意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使学生增强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习能力。

新修订大纲还就教学要求层次进行了调整,从认知水平和该知识点在本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地位和作用考虑,对知识点的教学要求,从低到高依次划分为A(知道)、B(识记)、C(理解)、D(应用)四个层次;对学生实验、实习的教学要求,划分为I(初步掌握)和II(独立完成)两类;还就研究性课题,提出小组合作完成和独立完成两个层次的教学要求。教学要求层次的重新制定为教师进行教学提供了可操作的依据。

面向21世纪的信息时代,要十分重视信息技术对课程改革的作用,迎接信息时代的学习革命。新大纲提出,在教学中要积极创造条件,重视信息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综上所述,新修订的大纲与1996年版供试验用的大纲相比,在课程目的和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和改进,特别是在各部分中都渗透了现代教育教学的先进思想和改革方向,对今后高中生物的教学改革将发生积极的指导作用。我们深信,这次新大纲的修订与实施,必将把我国高中生物教学的水平提高到一个新高度。

文章选自《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学习指导》(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评价的研究
下一篇:多角度判定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的特点分析】相关文章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的特点分析】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