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逍遥右脑 2014-01-25 10:13
高二政治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永嘉县联合体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初联考
高二政治
说明:本试卷分卷Ⅰ()和卷II(非)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试 卷 Ⅰ
一、选择题(本题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4年6月10日,“意大利中国文化年.安徽周"安徽经贸旅游推介会在意大利罗马隆重举行。大会集中签约33个项目,总投资18.1亿美元。这体现了( ▲ )
A.文化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B.文化发展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D.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2.结婚照的变迁折射出社会经济与政治的变化,同时也反映了社会文化生活的变化。以下对文化生活变化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而变化
C.优秀文化能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D.文化总是随着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而同步发展的
3.美国某些战略家和别有用心的学者们急切地希望通过价值观念等软力量的灌输,牵引正在复兴的中国往西方的方向走,越来越多地显露出其“侵略性”。这说明( ▲ )
A.当今世界呈现出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B.文化有健康有益与腐朽没落之分
C.西方国家利用文化渗透的方式推行霸权主义 D.各个国家都在努力提高文化竞争力
4.右图《拜"考神"》表明( ▲ )
A.文化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B.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强制的、有形的
D.行为选择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5.中国的经济成就有目共睹,中国的综合竞争力与日俱增。“中国力量”的支点究竟在哪里?2014年3月《人民日报》记者针对该问题采访驻京外交官。尽管这些外国人士见仁见智,但有一个共同结论,中国最大的优势在于文化。这说明( ▲ )
①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②文化已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③社会主义文化决定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④优秀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14年8月12日,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深圳隆重开幕,奏响了世界青年大联欢的序曲。这届大运会首创《论语》金句迎大运,推出4000多幅公益广告向海内外大运来宾展现中华文化之美。“一条公益广告就好像是一盏灯,灯光亮一些,我们身边的黑暗就会少一些。”事实上,公益广告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这表明( ▲ )
A.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物质力量 B.文化对人的影响应顺其自然,不必干涉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D.文化总能给人生指明正确的方向
7.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文化的独特功能做出这样的概括:“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对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 )
①文化具有塑造人的作用②文化对个人和民族产生深刻影响⑧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④发展文化是我国各项工作的中心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该材料告诉我们( ▲ )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 ②世界多极化发展充满了矛盾斗争 ③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 ④跨国公司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是探讨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盛宴,是与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假如你有幸成为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应当①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做各国文化的弘扬者、建设者 ③尊重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 ④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竖大拇指”在北美一般被认为是“做得好”的意思,但在澳大利亚就成了无理的肢体语言;吃面条时发出声音,日本人和韩国人觉得很正常,而英国人可能感到不舒服。这类现象表明( ▲ )
A.各地的文化几乎没有共同性B.一种行为是否影响人们的交往取决于特定的文化背景
C.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
D.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含义
11、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该诗句可以体现( ▲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
③文化具有继承性; ④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这里的理想( ▲ )
①是文化的一种形式; ②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追求;
③能够激励人们去奋斗; ④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比如苏北某市重视盐业文化、麋鹿文化和水浒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的交汇和繁荣,有力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这主要表明( ▲ ) A.文化在交流中得到发展? B.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D.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14、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体现的道理与之一致的是( ▲ )
①“孟母三迁” ②耳濡目染 ③东施效颦 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2014年底,山东省美术馆、全省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艺术)馆实现“无障碍、零门槛,”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如果让你就此写一篇新闻稿,你拟定的标题是( ▲ )
A.满足文化需求,提升公民文化素质 B.加强文化传播,增强文化渗透力
C.传承中华文化,提高民族文化认同 D.展示文化魁力,提高国际影响力
16.某中学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打造如“青春旋律艺术节”等各具特色的校园活动,还专门邀请两院院士、大学教授和优秀校友等在每周三下午为学生开设讲座。该中学这样做是因为( ▲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强制的、有形的?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文化素养需要在一定的活动中培养? ④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7.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 传统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D.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享受者
18.凡是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凡是有潮人的地方,就有潮人文化。许多长期旅居海外的潮州人心中仍有一个永恒的潮州音乐情结,仍保留着喝潮汕功夫茶的习惯。这说明( ▲ )
A.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B.文化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上?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D.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强制性
19.世界文字丰富多彩,这反映了( ▲ )
A.文化的继承性和发展性 B.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性
C.文化的传承性和创新性 D.文化的稳定性与时代性
20.“2009俄语年”与“2010汉语年”是中俄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表现。互办“语言年”,是两国( ▲ )
①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扩大了各自文化的影响 ②文化融合的重要标志,标志着两国文化的趋同 ③文化上互相学习、借鉴,以实现共同繁荣的重大举措 ④文化上互相尊重、加深理解、密切合作的具体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1.自唐朝初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便成为固定的节日,历经一千多年,吃月饼、中秋祭月等习俗保留至今,这说明( ▲ )
A.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C.传统文化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 D.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始终不变
22.近几年来,每逢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期间,我国都在海外开展“欢乐春节”活动。春节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和重视。春节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 )
①可以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②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体现?
③有利于消除世界文化的差异? ④能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在2014年9月举行的第四届北京人权论坛上,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李君如表示,"我们无法改变各个国家文化上的差异,但可以通过文化交流了解并理解这样的差异,从而增进在人权问题上的认同。"这要求我们( ▲ )
A.必须认同本民族文化 B.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C.维护世界文化的统一性 D.消除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24.大运会开幕后,在大运村越来越多的外国运动员在主动学说汉语,设在大运村的汉语学习中心每天迎客80余人,一股汉语热在大运村悄然兴起。举办大运会有利于( ▲ )
①推动中外文化交流②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③我国进行文化渗透④消除中外文化差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25.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三年来,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古建筑群一批文化遗产,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 ▲ )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6.“当今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正是这些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就如同有了七音八调的差异,才能演奏出美妙动听的音乐。”材料表明( ▲ )
①文化具有多样性?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7.我们请人吃饭时,明明做了一桌子的菜,却对客人说:“今天没什么菜,随便吃点”。我们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自谦在我们文化里是一种礼貌。然而,美国人对这类“转弯抹角”方式表达的礼貌觉得难以恭维,他们喜欢直率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美国人请人去他家作客,他们会指着桌上的菜肴明确地告诉客人,“我们为你的到来,准备了这些好吃的东西,希望你喜欢它们”。这一现象要求我们( ▲ )
①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②必须让西方人理解并学习东方文化?
③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④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8.客家先民在历次大迁徙中,将中原文化融入岭南土著民族之中,形成独特的客家文化。这说明( ▲ )①文化在交流传播中发展? ②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③中原文化是先进文化,岭南文化是落后文化?④客家文化的独特性表明它与其他文化没有共同之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
29.中央电视台开播《百家讲坛》以后,一些艰涩高深的传统经典经过现代诠释变得通俗易懂,富有时代气息,为大众所接受。这说明( ▲ )
A.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B.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C.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 D.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30.有一种观点认为,传统文化是包袱,它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这种观点( ▲ )
①忽视了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②看到了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
③否认了文化继承的必要性 ④承认了文化发展的可能性?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1.第十六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27日在广州闭幕。闭幕式晚会以歌唱、舞蹈为主题,展示出亚洲多国的歌舞水平,既有中国的《月光光》,又有日本的《樱花》、印度尼西亚的《星星索》,它们共同构成一幅展现亚洲文化盛会的壮观场面。这表明( ▲ )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个民族文化在交流中趋同融合
③岭南文化比其他文化更具有优越性 ④亚运会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A.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 ①④
32.春节是我国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每到这一节日,各家各户总要贴春联、放鞭炮,外出的人们总要想方设法赶回家与家人团聚。这些习俗千百年来基本没变。这说明传统文化( ▲ )
①具有相对稳定性;②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③是不会消失的;④是维护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 D①④
33.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但封建社会片面强调“愚孝”,成为束缚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枷锁。对此我们应( ▲ )
A.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B.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D.全盘否定,全部抛弃
34.岳麓书院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历史上著名的高等学府及学术文化中心,创立于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历时千年,弦歌不绝,故世称“千年学府”。岳麓书院的学术与教育,对湖湘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说明( ▲ )
①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②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和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③思想运动催生着社会变革,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④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35.2010年1月11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者颁奖,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对科技和人才的重视。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科学技术的进步(▲ )
①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③能促进文化的传播、继承和发展 ④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试 卷 Ⅱ
二、主观题(第36题10分,第37题10分,第38题10分,共30分)
36.2014年初,随着“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的热播,“中国形象”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
话题一 文化是国家形象的灵魂
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这重要作用,如蕴含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赞誉-------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10分)
37.材料:近年来,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了“名人故里”之争,甚至有炒作负面历史人物、制造假文物等现象。针对这些假文化之名,争经济利益之实的行为,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发文叫停。
结合材料回答,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传统文化?(10分)
38.材料 上海世博会上,各国展馆纷纷展示本民族文化的独特风采,如丹麦的“小美人鱼”、卢森堡的“金色少女”像……同时,许多外国展馆也都嵌入了中华文化元素,如意大利馆的“福”字、挪威馆的“中国红”……?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10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70分)
二、非选择题(30分)
36、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10分)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2分)
(2)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也给世界带来商机。(3分)
(3)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华文化的和传播提高了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了中国国家形象。(2分)
(4)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更多的人通过中华文化了解了中国,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3分)
37、结合材料回答,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传统文化?(10分)
(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的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5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