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7-05-19 09:15
【摘要】新课标的推广与实施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来突破,在新思潮的冲刷之下,课堂教学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心思与想法进行改良和创新,这也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数学 建构模式 转变观念
一、 转变观念,适应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学习是一个主动的对知识体系的建构过程,每名学生都是一个能动的个体. 因而,在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适应课程需要,转变观念,确认角色定位.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 “以学生为中心” 的新型理念,完成角色上的真正转换,也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而教师由过去意义上的传授者和独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无可置疑的是,自由、通畅、协作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数学课堂的保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一些点拨指导,少一些生搬硬套;多一些民主自由,少一些过度包办,坚定不移地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终点.
二、 注重评价,炒热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气氛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其目的在于助学生体认自我,增强自信,完成价值.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有计划地设置和谐、自由、理性、开放的教学评价氛围,对学生正确得当的反应给予适当的强化,如一个微笑、一个点头或说一些具有勉励意味的话,用振奋的话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权衡好夸赞与批评这对教育之宝的使用,才能给我们的数学课堂注入真正鲜活的血液,同时使课堂成为修炼自我、陶冶情操、增强责任意识、完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场所,为每名学生独一无二的发展夯实基础.
三、建构模式,实现“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的教学
沟通是教师促进学生发展的必备手段,也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要素.而苏霍姆林斯基讲:“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 ”也就是说教师和学生之间要建立良好的关系因此,在沟通交流的过程当中,教师要为学生建构起松弛民主、开放和谐的学习氛围和恰当的问题探究情境.教师需根据数学问题情境的特点,从数学思想方法角度反思数学教学内容,进行分析,选出合适的题目,让学生亲身经历问题的发现到解决的一系列过程,同时进行恰当的点拨引导.同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要带领学生在对数学的探索中获得学习知识、 技能的途径和方法.学生在完成一定量的任务后更能体味到劳作后的甘甜,耕耘后的喜悦,从而激起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采用这样的“设立情景、 探究问题、 沟通交流、总结归纳、 强化巩固” 的教学模式,既能增强教师与学生、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又能促发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
四、采取措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 ”非认知因素又称非智力因素,是指人们在进行各类活动时除智力因素以外的但对智能的发挥或发展有影响的因素.《课程标准》中也提出,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数学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得到充分的发展.也就是说,教师要做到让学生能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学习有着一颗孜孜不倦的求索之心;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取一定的成就感,适时磨炼面对困难的意志与勇气.由此可见,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来说意义重大.而同时,数学学习兴趣在各种非智力因素中处于核心地位,其往往与学生的数学成就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 因此,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有必要的.
1.教师要合理的引导学生,并帮助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的培养.有的学生无法接受学习上的挫败,导致自信的丧失;有的学生抱怨课程多,作业量大,学习压力大,心理负担重,缺乏“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的坚忍不拔.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教师要帮助学生调节心理,调整学习方法,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强化训练,从而增强信心,增加兴趣.
2.教师还可以通过数学发展史的传授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发展和演变及其作用,并且体悟数学家不断钻研,致力于发现数学原理的精神.生动益智的数学故事不仅能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同时也能让学生从中也能受到教育.
五、合理设计,完善的教学流程让教学更有成效
当今的一种普遍的现象是“两年完成三年的课程,专门复习只用一年”,而在某种意义上,这样的做法是违背教学规律的.在面对困难程度较高、技术性较强、学习任务量巨大的高中数学时,大部分中学的教学效率等同于“一锅蒸不熟的夹生饭”,到了复习时学生就又要从重新学习开始.因此,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是很有必要的.俗语云,温故而知新,学习正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学习与复习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区分和界限,教师应帮助学生使学习与复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联系旧知识,建造起合理有序的知识网络,从而把备考压力有效分解到各个年段的教学工作中去.以学习为本、而复习为辅的教学思想应当成为一种常规性原则.
【参考文献】
[1]邓小荣.高中数学的体验教学法[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3(8)
[2]章建跃.对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几点认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周勇,杨明全.新课程下的评价观与评价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