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炼就职场好妈妈
逍遥右脑 2017-05-18 10:50
做个慧心好妈咪
美好宜人的志愿者
第一次见到冯红——是在一个心灵成长课上。我是学员,她是志愿者。她的气质很好,给人非常美好惬意的感觉!问起来,她只说是个家庭主妇!锲而不舍地追问,她才说——以前办公司,自己当董事长。一边笑眯眯自我解嘲那时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凶着呢!
真的假的?!眼前的这个人,这般的平静美好——虽然知道她是先我一步走过一些心灵成长课程的,可是还是固执地以为她应该有着很好的环境——因为那种自然和美好像是与生俱来的!
儿子孙哲童,俊朗、帅,跟妈妈有着一脉相承的平静,还有着八九岁男孩子自然的一份活泼和灵动。
所以当我们面对面坐着,听她讲述那些惊涛骇浪的过去时——多么不能置信!
走过成长的炼狱
她从小跟父母分开,7岁之前一直跟着奶奶,7岁之后才回到父母身边,父母亲关系不很好,身为二女儿的她成为风暴中心那个当然的牺牲品。父母在她11岁那一年离异。13岁父亲娶了继母,再后来母亲改嫁,她跟母亲和继父还有继父的两个女儿生活在一起。母亲很不幸福,也很不快乐,转嫁到她这个女儿身上的,就是伤害和打骂。她不敢反抗,因为妈妈是她惟一的庇护。她常常惶恐于会失去妈妈,失去了妈妈,就意味着自己再也没有家,无家可归了——
于是她和母亲延续着那个互动模式——儿子三岁那年,偶然之间,听闻她居然跟父亲有了联系,母亲在深夜跑到她的家里,冲着她噼里啪啦一顿耳光,她一动不敢动!
这就是她曾几何时的人生。
若干年后接受心理辅导,她说这才发现原来人可以有感受,而在当年,她必须切断自己的感受让自己完全麻木钝化,才能存活下去!
逃不脱的“母爱”模式
做了妈妈以后,她曾经试图走向母亲的反面,不要让孩子受到任何伤害。她很爱儿子。可是纵然努力地爱孩子,她还是发现,愤怒的时候,她就是曾几何时的那个母亲,一般无二地伤害着那个无辜的小孩!
儿子习惯在她发火、情绪失控的时候讨好她。情绪好的时候她也心疼孩子,可是她管不住自己,有一段,她沉迷于摔碗,情绪一失控就奉上“打击乐”!她说简直沉浸于听那些容器落地的爽脆响声!
孩子很喜欢爸爸送的一个礼物,价格不菲的一个二代PSP。一次母子两个爆发战争,儿子为了避免妈妈摔了他深爱的宝贝,抢先休战跑到自己房间把自己的PSP小心翼翼藏到被子里。她这个盛怒的母亲追到孩子房间,把儿子心爱的宝贝翻出来狠狠摔向地面——
她的朋友说:换了个人,以前对孩子那个凶呀!
她自己总结以前的育儿:简单粗暴,直接有效!
不懈的学习成长
缓过来劲的时候她开始借助专业的心理辅导,开始读大量的心灵成长书籍,上一些相关的课程。她悟到很多——譬如我们和父母的关系直接决定我们和孩子的关系。当母亲再要打她的时候,她不允许母亲打到她。她从这个模式中挣脱了出来,只有这样,伤害才能中断,儿子才能不被殃及。
通过对亲子教育的大量学习,她认为:如果只把训练、改变、提升的焦点放在亲子关系技巧上,就好比是只改良种子而不关注土地。再优良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里,它也很难有所成就。父母所组成的原生家庭,就是孩子的土壤,孩子在家庭里被塑造成人,不是“肖父(像爸爸)”就是“肖母(像妈妈)”。然而父母引导孩子成长的高度,充其量只能到达自己成长的高度。所以,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想要孩子有更加宽广更加无远弗届的未来,父母自己要先成长!
爱是最好的教育
也是因为有这样的成长动力和感悟,冯红跟孩子开始有着越来越多良好的互动。儿子放学回来,会跟妈妈说:妈妈我今天骂同学了,你觉得对不对?
那你觉得该骂不该骂呢?
那我觉得不应该骂!
孩子不会藏着掖着,自己惶恐地消化事件。而是借助母子间良性的互动释放掉自己那份不安的情绪,让情绪可以自由地流淌。在这个情境中,她这个妈妈只是一个协助者和支持者,而非高高在上的教导者。冯红说:亲子关系,心灵的连接比教育重要多了,爱的教育比什么都重要。
爱孩子就是——不伤孩子的自尊、不伤孩子的本真;当孩子失误时就事论事,不伤害孩子;只在人格层面引导他,努力保有他灵魂的纯真,不让他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丧失本性的纯真。
父母可以看到孩子本原的那个好,孩子才会有一份圆满、圆融自在出来,自我价值感随之提升!
教育就是情绪的转移,耐心地对孩子,充分地接纳和允许。这两年,她说儿子一个显明的变化就是不像过去那样遇事大发脾气,有独立应对问题和处理跟小朋友纠纷的能力了。不只儿子,老公也变了个人,以前在家什么活都不干的一个大男人。现在一回家什么都做,且做得自得其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