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开发应注重室外教育
逍遥右脑 2017-05-16 11:17
一位美国教授来台讲学3个月,他把读小学三年级的儿子一同带来在本地就学。我问他:“在学期进行到一半时把孩子带出来,难道不怕耽误他的学业吗?念了3个月刚适应又要回去了,对孩子不是太辛苦了吗?”他听了,很惊讶地反问道:“人生不就是应该不断地适应新环境吗?从小学习适应,看不同的国情,体会不同的文化,不是更好的学习吗?” 这番话令我十分佩服这位父亲的远见与勇气。 人生旅途上用到的大部分知识是课本上没有教过的,只不过一般人被传统的观念所束缚,认为学习就是要在教室里一板一眼地上课,没有勇气反抗。 真正的学习是不拘任何形式的。课本的知识很有限,可以随时学;但是课本之外的东西却可遇而不可求。把孩子从课堂中带出去,让他获得课堂之外的知识,这是更好的学习。 过了不久,他又问我:“为什么中国的孩子上那么多课,从早到晚,回家还要做一大堆作业,他们什么时候做游戏呢?”他说美国孩子下午两点半就放学了,有充足的时间从事课外活动。他还说,来到台湾以后,他的儿子想打篮球,但是每天放学天都黑了,打不成了。这位美国教授认为体育比智育重要,有强健的体魄才有完整的人生。 他真是一眼看出了我们教育的问题。从以前到现在,我们都是这样一直上课拼命填鸭,却没什么特别好的效果。其实完全不必这么累,在课堂里把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出来,其余的让孩子回家去看书就行了。因为眼睛看字比耳朵听话快3倍,老师若在课堂上念课文,那太浪费时间了。如果把汲取知识的重点放在晚间的阅读上,那么白天的时间就可以用来做课外活动,尤其是需要团队合作的球类,如篮球、棒球等。 有一位哈佛大学负责面试新生的教授说,如果两个学生SAT(美国大学入学能力测验)的成绩和功课一样好,但他只有一个名额时,他会选择爱打篮球的孩子,而不会选择只爱跑步的孩子。因为现在是科技整合的时代,孩子若有团队精神,就容易和别人相处,有朋友帮忙,将来在事业上成功的概率就比较大。教育是投资,他们只投资在以后可以回馈母校、为母校争光的孩子身上,所以他选爱打篮球的。 我们目前的教育都没有顾及到社会竞争力的需求,当别人在为迎合世界潮流改变他们的教学政策时,我们却还在原地踏步,真是令人焦虑。 观念的改变需要长期不断地宣导。最近有媒体报道,基隆一位拿到第一届自然科学超级教师奖的老师,最初教学时被评为不合格教师。因为他注重启发,上课不照本宣科,作业不多,考试更少,他还因为怕抹杀学生对科学的热情,不让学生念什么参考书,结果引起家长不满,认为他偷懒,要求学校撤换他。幸好他指导的学生每年参加科技展览会都能拿到奖,家长的观念才慢慢纠正过来。他接受采访时说学生得奖就是他的“免死金牌”。看到这里,我很心酸。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功课,进入社会后,谁管你曾经是第几名?我们却为了功课,失去了培养孩子接受挫折、团队精神、人际关系的机会。而团队精神正是21世纪职场必须有的态度。 但丁说:“道德可以弥补智慧的缺点,智慧永远没有办法填补道德的空白。”我们一再为课业牺牲孩子人格成长的机会,却未曾想过,一个没有尝过失败和成功滋味的孩子,他的人生会是怎样呢?我们应该及早让孩子知道世事有赢有输,胜败是兵家常事,不足挂齿,更不必为此否定自己,赔上一生。 教育是为培养人的一生而努力,自私的教师才会把学生总是限制在教室内,限制在课本上,只注重表面的高分而不在意孩子究竟学会了什么。毕业以后,没人在意你在校的成绩如何,但从教室外和课本外学到的东西却会让你一辈子受用不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