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食糟民》原文翻译及赏析

逍遥右脑  2017-05-13 10:02

欧阳修《食糟民》原文

田家种糯官酿酒,榷利秋毫升与斗。

酒沽得钱糟弃物,大屋经年堆欲朽。

酒醅??如沸汤,东风吹来酒瓮香。

累累罂与瓶,惟恐不得尝。

官沽味?村酒薄,日饮官酒诚可乐,

不见田中种糯人,釜无糜粥度冬春?

还来就官买糟食,官吏散糟以为德。

嗟彼官吏者,其职称长民,

衣食不蚕耕,所学义与仁,

仁当养人义适宜,言可闻达力可施。

上不能宽国之利,下不能饱民之饥。

我饮酒,尔食糟。

尔虽不我责,我责何由逃!

欧阳修《食糟民》注释

、糟:酒糟。酿酒剩下的渣滓。

2、糯:即糯稻。是酿米酒的好原料。

3、榷利:指官方酿酒专卖取利。秋毫: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这里比喻极微薄的利。

4、沽(gū):卖酒。

5、酒醅(pēi):已经酿成但尚未过滤的酒。??(chánzhuó):水声。这里指滤酒的声音。

6、累累:形容很多的样子。

7、官沽:官家卖的酒。?(nóng):酒味醇厚。

8、糜(mí)粥:即粥。

9、就:向。

0、德:恩德。

、长(zhǎng)民:为民之上。

2、养人:指爱人。让人民过上好的生活。 适宜:行事正当。

3、闻达:使上面了解下面的实际情况。 力:能力,魄力。

4、我:我们。泛指官吏。因作者是官吏的一员,故用第一人称。

5、不我责:不责备我们。

6、我责何由逃:我们的罪责是没有理由可以逃脱的。

欧阳修《食糟民》翻译

农民辛苦种糯稻,官府把酒酿造,垄断卖酒,与民争利至分毫。卖酒得钱,酒糟成为废弃物,大屋子常年堆积渐渐烂掉。官酒味浓,村酒淡薄,天天有官酒喝当然快乐。哪里知道种植糯谷的人,锅里无粥,日子怎么过?还得向官府买糟当饭吃,官吏卖糟,还认为是为民造福。可叹那为官作宦的人,被称为万民之长,吃穿不靠自已养蚕种桑,仁与义是他们学习的治国之方。仁,应让百姓能够活命,义,应该让百姓享受安康。手握权柄可行使政令,还可以向皇上反映情况。可他们上不能使国家富强,下不能使百姓免遭饥荒。我在这里喝酒,你在那里吃糟,即使你不谴责我,自我谴责萦心上。

欧阳修《食糟民》赏析

《食糟民》是北宋词人、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的一首杂诗,此诗描写了诗人对腐败官吏的痛恨以及对百姓的同情体恤之情,渲染出了社会的黑暗,体现出诗人傲立同群的高尚人格。

此诗开头至“官吏散糟以为德”写官民生活的对比。作者用冷峻的写实笔法,一方面揭示官府既借酿酒专卖取利,又终日饮酒作乐,另一方面描述种田的百姓无米下锅,只得买糟食度日。两相对比,官府只知盘剥百姓,腐败享乐的无“德”,百姓遭遇的悲惨表露无遗。“嗟彼官吏者”八句对官吏虽为民之上却不耕而食、离弃仁义、上不能为国谋利、下不能为民造福的行为严加痛责,义正词严,对腐败官吏的痛恨、对百姓的同情体恤之情跃然纸上。结尾四句,作者表明,包括自已在内的封建官吏都应对百姓的悲惨遭遇负责,这既是对不良官吏的当头棒喝,也体现出诗人傲立同群的高尚人格。

欧阳修曾长期任地方官,每至一地,都关心民众,颇多德政,深得当地百姓爱戴,这首诗所表露的为政思想可说是其从政的重要准则,这在封建社会是特别难能可贵的。本诗句法极尽变化,所抒发的感慨以议论为诗,而不露痕迹,可谓开宋诗新风。

欧阳修的诗词作品全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张全义治洛原文及翻译 阅读理解
下一篇:东方朔《非有先生论》原文及翻译 赏析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欧阳修《食糟民》原文翻译及赏析】相关文章
【欧阳修《食糟民》原文翻译及赏析】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