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逍遥右脑  2017-05-11 12:30

试卷说明:

无锡一中届高三期初考试历 史 试 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南京中山陵以“天下为公”巨匾褒扬孙中山先生。“公天下”被“家天下”取代始于A.大禹——禅让 B.周武王——分封 C.夏启——世袭 D.秦始皇——皇帝2.“早期汉代统治者基本延续了秦代的政府制度,但汉高祖作了对中央集权统治来说引人注目也可能是必要的一个退步。”这一“退步”是指A.郡国并行 B.三公九卿 C.三省六部 D.行省制度3.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报考国家公务员大热。下列有关我国古代不同时期国家公务员产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汉代重视公务员的道德修养 B.南北朝时期重视公务员的门第出生C.唐代重视公务员的学识水平 D.明代重视公务员的门第血统4.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一部分人”可能是A.妇女 B.成年男性公民 C.外邦人 D.奴隶5.公元前449年,罗马元老院成立的立法委员会将以往的习惯法汇编起来,并且镌刻成文。以下对这一事件的叙述,正确的是A.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B.颁布的公民法维系了罗马帝国的统治C.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发展史的起点D.颁布的万民法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6.从人类文明的进步角度看,世界近代史中的“近代化”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进行概括。下列概括不够准确的是A.从君主立宪制到总统共和制 B.从专制主义到民主政治C.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 D.从封建神学到科学理论7.近代英、法、美等国皆在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起代议制民主政治。代议制的核心是A.实行民主共和制 B.实行三权分立C.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 D.议会掌握立法权8.某部历史题材的电影剧本叙述了1843年上海的场景,请找出有悖历史事实的一组镜头A.有很多英国国旗在飘扬B.悬挂日本国旗的工厂一家接一家C.民众对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感到气愤D.在海边码头,一艘英国货船正在卸货,一旁的大清官员与英国领事商谈关税额9.《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有奋起救亡,勇于变革。”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A.《马关条约》和戊戌变法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C.《南京条约》和太平天国运动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10.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被称为是美国的“仿制品”,究其主要原因是这一政权A.实行民主共和制 B.在美国支持下建立 C.实行责任内阁制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11.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这首童谣的出现是由于发生了A.旅顺大屠杀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12.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主要标志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渡江作战与解放南京 C.三大战役的胜利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1949年的《共同纲领》的根本不同在于A.规定的国体不同 B.规定的社会形态和体现的原则不同C.规定的国家权力机构不同 D.规定的国家领导阶级不同14.在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的那一天,《参考消息》在头版刊登了列宁语录:“同强盗握手,正是为了最后消灭强盗!”对此现象解读不正确的是A.中国对当时西方世界的态度并没有根本变化B.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当时中国的外交政策C.文化大革命的“极左”思潮反映在外交领域D.中美关系的改善在当时只是权宜之计15.从世界体系演变的角度看,十月革命胜利的重大意义主要体现在A.促使俄国退出一战 B.开辟了苏俄社会发展的新道路C.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D.为落后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新案例16.“它利用‘冷战’的阴影,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划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这里的“它”是指A.马歇尔计划 B.布雷顿森林体系 C.关贸总协定 D.杜鲁门主义17.我国自古以来流行着“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说法。它所体现的是A.小农经济 B.重农抑商 C.商品经济D.重男轻女18.某史学家说,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即促进了全球的联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这里的“全球分裂”是指A.西班牙葡萄牙在全球争夺殖民霸权 B.欧洲形成了两个政治军事集团C.美苏争霸格局逐渐形成 D.欧美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鸿沟扩大19.世界石油产量从1870年的80万吨提高到1900年的2000万吨。致使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蒸汽机车的发明 B.汽车的发明 C.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D.石油化工业的发展20.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座城市中洋务企业、外资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三类企业同时并存,该城市应该是A.苏州 B.重庆 C.北京 D.上海2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这一转折是指党的工作重心A.由农村转移到城市B.由对内改革转移到对外开放C.由城市转移到农村D.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22.“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的社会风貌的变化,始于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23.1921年至1925年苏俄(苏联)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其主要原因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 B.工业化的开展 C.新经济政策的实行 D.农业集体化的开展24.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轨迹看,20世纪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有着“市场失灵”的缺陷,国家干预经济也有着“政策失灵”的不足。能直接体现上述观点的史实是A.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 B.大危机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D.罗斯福新政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5.1989年,在亚太地区建立了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1992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1993年,欧共体12国宣告欧洲联盟诞生。这突出表明A.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世界发展形势总体呈现缓和二、材料解析题(共5小题,共5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承平恬嬉,不知修攘为何事,破一岛一省震,骚一省各省震,抱头鼠窜者胆裂之不?,冯河暴虎者虚骄而不实。如此而欲其静镇固守,严断接济,内俟船械之集,外联属国之师,必沿海守臣皆林公而可,必当轴秉钧皆林公而后可。——《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修订本)【材料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的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与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全球通史》【材料三】 三、西历本年八月十九日,即中历七月初六日,上谕以诸国人民遇害被虐各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四、西历本年二月初一日,即中历上年十二月十三日,上谕以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亦不得开脱别给奖叙(附件十六)。——梁为楫主编《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选编与介绍》(1)材料一是如何分析鸦片战争的败因的,假如如材料所说重用“林公”,能否挽救败局?请说明理由。(2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三次战争的灾难性体现在哪里?中国人“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又表现在哪里?你如何正确看待中国在这一进程中的遭遇?(4分)(3)判断材料三出自哪一条约?它有何标志性后果?(2分)22、二战后,国际关系经历了由冷战对峙向多极化发展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问题一】 北风与太阳乔治?凯南说:“……大家都会想起《伊索寓言》里太阳和北风比赛谁能使旅行者脱掉大衣的故事。这个旅行者就像是苏联势力。大衣就是它在东欧和其他用以掩盖它腹脏的极权和势力地区。使得那个顽固的旅行者最后脱去大衣的,不是北风的直接胁迫,而是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问题二】 撼动与挑战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问题三】 联合与曲折几个世纪以来,“欧江苏省无锡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下一篇:江西省届高三新课程第二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纯WORD版)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江苏省无锡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相关文章
【江苏省无锡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