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7-05-08 17:04
作者:陕西省礼泉县东庄初中 张晓宁
执教十余载,我一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从课堂教学出发,我深感“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要塑造学生的灵魂,培养学生的情感,就要倾注于课堂教学的情感教育。初中语文教材选编的课文大多文质并茂、脍炙人口,往往集风景美、语言美、思想美于一体。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发掘作品内蕴,让真、善、美走进学生心灵,我觉得可从以下三方面实施情感教育。
一、用教材中的“情”感染学生
白居易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背影》中的浓浓舐犊之情;曹孟德东临碣石的壮志豪情;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爱国热情;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凛然正气等都能让学生怦然心动,而终有所悟。我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时,让学生领悟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道理,看到词人虽然命运多舛,仕途坎坷,却对人生充满了乐观情绪。正是这种积极乐观的人生修养熏陶着每位学生,使学生受到教育、启迪。在《岳阳楼记》中,我通过反复诵读课文让学生感受作者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豁达胸襟、伟大抱负,使这种美的思想、美的情感熏陶学生、激励学生。教学中,我时刻深挖教材中的这些情感因素,让学生在学习中如沐春风、身临其境,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喜乐、共伤悲,让学生的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在生动具体的形象感召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激发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是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例如:我在教学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时,让学生边看书边听录音,把学生带入课文人物所表现出来的不愿作亡国奴,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对自己祖国无比热爱的气氛中,再联系到我国人民遭受侵略、任人宰割的历史,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马上被激发,这就更加坚定了学生不忘国耻、热爱祖国的信心。教学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时,我以文中“蒋氏”的身份向学生痛诉他一家三代人捕蛇的悲惨遭遇,让学生听得悲、听得恨,为文中捕蛇人悲伤,恨封建统治的残酷,从而唤起学生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创设情境,打开学生心扉,让学生尽情感悟,才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用自身的情感陶冶学生
教学十余年里,我深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过硬的教学基本功,而且还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健康、丰富的情感。所以我即使课前心情烦闷,上课时也会极力调整心态,镇定自若、面带笑容、精神饱满地走上讲台,以充满活力、生动形象的语言激起学生求知的情感。始终以丰富的情感和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来上好每一堂课,从而使学生学得轻松、有趣。
总之,没有情,就不会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中,我一直追求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始终荡着情感教育的双桨,引领学生驶向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