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脚医生

逍遥右脑  2017-05-04 09:44

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提出“把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这就是著名的“六二六指示”。农村合作医疗渐渐兴起,我们村的做法是:社员每人出5分钱,生产队为每人交5角,生产大队出2元。2元5角5分,在今天连一包感冒冲剂也买不了,可是当时解决了大问题,看病不花钱。合作医疗实行“三土、四自”,即土医、土药、土法,自采、自种、自制、自养。土医生集中在大队,非正式,不在编,挣工分,背着药箱,一根银针,一把草药,田间地头巡诊,随叫随到。1968年《人民日报》头一次出现了“赤脚医生”这个名称,后来有一支电影歌曲,郭兰英唱的:赤脚医生向阳花,贫下中农人人夸,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暖万家……

看现在的儿科门诊,小月孩感冒也要打点滴,针头插在脑袋上,痛苦不堪。想起我母亲,不识字,会看儿科病,一天到晚门庭若市,方圆几十里都慕名而来,赤脚医生都来学习,称她为“小脚医生”。母亲看小孩病是姥姥家祖传,针刺加药面。母亲常说,刚生下来的孩子没大病,不是撑着就是冻着。一边看病一边给大人讲儿童保健知识,伸手到小棉袄里,如果背上有汗,就是穿多了,容易上火,火大招风。如果孩子嘴唇潮红,就是吃多了,食火招寒。如果孩子青筋大肚,说“大肚脾”,其实脾没毛病,是严重营养不良。孩子有病根在大人身上,当妈的不注意,吃热贪凉,孩子喝了火奶寒奶就得病。这些都与《黄帝内经》上的“治未病”一脉相承。小孩厌食、打嗝、腹胀如鼓、寝食不安,是窝了食,针刺(上中下)三脘、足三里、脐周围,挤出点血,严重的给几包药面,回去就好了。大肚脾,用铜钱蘸油刮脊柱两侧,就是现在的刮痧,刮足太阳膀胱经。药面成分是焦三仙、白术、木香、砂仁等。羊肝放在砂锅瓦片上焙干,研成细面,能治大肚脾。小孩毛发支,手足抽搐,闹觉露睛,是受了惊吓,针刺指尖、耳尖、太阳穴,放放血。小孩长“马牙”,实际上是牙龈化脓,针刺放出脓血,用盐包擦拭,两三次就好。

我落生14天父亲就牺牲了,母亲含辛茹苦把我养大成人。我工作后想把老人家接出来,母亲不出来,乡亲们不放她,离不开她,村里三分之二人口是由她接生的,所有的孩子都挨过她的针。母亲把治病看作义务,从不收钱,治病救人,有口皆碑,乡亲们说我和儿女孙辈的福气都是她老人家修出来的。

合作医疗和赤脚医生,一出现就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文艺工作者也较为关注,河北籍作家杨啸写了电影《红雨》,北影出品,崔巍导演,着重写阶级斗争。上影也拍了一个电影《春苗》,谢晋导演,带着“反潮流”的火药味。遗憾的是至今还没看到一部成功地反映赤脚医生的文艺作品。更为遗憾的是,如今普遍存在的看病难、看不起病,更让人想起那些可敬可爱的赤脚医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爱一条狗需要理由吗?
下一篇:约会时让他对你一见钟情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赤脚医生】相关文章
【赤脚医生】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