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六中2014-2014学年高二政治上册期中调研检测试卷(含答案)

逍遥右脑  2013-12-22 13:40


厦门六中2014-2014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
政治试卷
第Ⅰ卷( 共48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命题时间:2014/10/28
一、: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B.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C.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D.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2.“信”是我国历史上儒家倡导的“五常”之一,今天我们仍然提倡“诚信”,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A.较大的包容性 B.较强的保守性
C.相对的稳定性 D.鲜明的民族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经审议表决,决定将妈祖信俗、福建南音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回答3—4题。
3.妈祖信俗是我国首个信俗类世界级遗产。千百年来,出于祈福消灾、寻根谒祖的妈祖信俗为百姓所崇拜而传承至今,尤其在台湾2300万同胞中,就有1700万信仰妈祖,很多人都把到祖国大陆福建莆田湄洲妈祖祖庙谒祖进香当作一生最大的心愿。这说明
A.中华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B.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C.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根基
D.保护传统信仰是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
4.福建南音起源于唐,形成宋,被称为音乐文化的“活化石”。唐代琵琶普遍采用拨子,且是横抱姿势,福建南音至今保持这一遗制,且所用的“拍板”及其演奏方式与敦煌壁画中的伎乐图一样。这启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必须
A.关注其创新性 B.突出其民族性
C.保持其区域性 D.重视其继承性
5.对右边漫画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只有抛弃传统文化,才能推动个人和社会进步
②对待传统文化应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③实现文化创新要摆脱落后思想和文化的束缚
④社会实践的需要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北京师范大学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将其作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心理健康、和谐环境的重要途径,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师生员工积极参与的学校文化建设格局。学校大力营造“书香北师大”的校园文化氛围,举办读书文化节、读书日活动,最大限度地便利学生,使学生养成崇尚读书、热爱读书、善于读书的校园读书学习氛围,塑造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品格。回答6~7题。
6.学校大力营造“书香北师大”的校园文化氛围,这体现
A.自然环境影响文化环境 B.文化环境以自然环境为载体
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D.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7.北京师范大学重视塑造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品格。而人们的文化素养是多方面的,其中具有方向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社会科学素养 B.人的综合素养
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D.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8.“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看,下列典故和成语体现的道理与之一致的是
①孟母三迁 ②耳濡目染 ③东施效颦 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我国已有昆曲、端午节等29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跃居世界第一。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人们心目中的道德典范,总是带有不同时代的印记,古代有孔孟圣人,近现代有方志敏、雷锋、牛玉儒等。可见,道德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赋予新的内涵。这说明
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②传统道德已不适合时代的潮流,我们应该抛弃
③中国古代传统美德和党的优良传统道德是我们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④中国的古代传统道德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应批判地继承和发扬,并不断发展创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③④
11.根据革命历史创作的电视剧,如《潜伏》、《人间正道是沧桑》、《我的兄弟叫顺溜》的播出屡创收视奇迹。这表明
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C.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 D.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
12.一个国家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极大影响着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这要求我们必须
A.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B.把文化建设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
C.以思想道德建设为主、经济建设为辅 D.以先进文化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13.150多年来,一些重大发明,如照明、通信、汽车灯技术,都是在世博会上面世后才逐渐转化为主流产业的。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
A.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B.文化的传播与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D.现代大众传媒超越时空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传播
14.中央电视台开播《百家讲坛》以后,一些艰涩高深的传统经典经过现代诠释变得通俗
易懂,富有时代气息,为大众所接受。这说明
A.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B.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C.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 D.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15. 联合国将孔子定为人类十大思想家之首,他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作为世界人权的基础。他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认为是全世界人生理念的榜样。这说明我国的传统文化
A.被联合国赋予了新的内涵 B.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C.对当今文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D.具有两重性,精华与糟粕并存
16.我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成果,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一直流传至今,这些文化成果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②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③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逐步消失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见证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最有说服力的是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的主要原因是
A.邮票与瓷器 薪火相传 B.史学与典籍 一脉相承
C.汉字与史书典籍 包容性强 D.火药与指南针 源远流长
18.高铁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在广州喝早茶,到长沙听笑话,再到武汉赏樱花”“上午在西安吃泡馍,下午到嵩山看少林”。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
①改变文化的存在形式 ②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
③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 ④扩展人们的文化视野
A.① ② B.③ ④ C.①③ D.② ④
19.面对入世对我国文化发展所带来的挑战,做大做强中国电影,可以通过经典的作品,向不熟悉我国民族文化的西方国家宣传和介绍中国文化。从文化与政治的关系看,这是
①削弱和取代别国电影影响力的需要 ②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需要
③文化决定政治的特殊表现 ④当代国际斗争的重要内容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20.“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歌曲《中国话》中的这句歌词从一个侧面说明
A.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B.中华文化不断走向世界
C.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D.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占主导地位
21.“第五媒体”是人们对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出现的,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以即时为传播效果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的称谓。关于“第五媒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仍然属于大众传媒 B.它在文化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
C.它是一种不同于大众传媒的全新传播方式 D.它的出现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手段
22.闽南古民居,以红砖为主色调,砖石结合,“出砖入石”,形成了“红砖文化”的独特建筑特色,引起人们对这一建筑文化的广泛关注。“红砖文化”体现了
A.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产品
B.文化就是体现在建筑上的历史遗产
C.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是分开的,两者互不影响
D.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3.各种形式的广告、畅销小说、商业电影、通俗歌曲、卡通音像制品等,我们经常置身于这样的文化市场,步人社会文化生活。对待文化市场,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
A.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B.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C.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D.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
24.民间文化的保护是一种神圣的历史传递。之所以要保护民间文化,是因为
A.传统文化是财富必须全部继承
B.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然要求
C.民间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D.民间文化始终对社会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25.社会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下列属于这一活动的选项有
①厦门市开展“交通安全周”宣传教育活动 ②春蕾计划 ③“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 ④“心连心”艺术团下乡演出 ⑤“扶残助残” ⑥“手拉手” ⑦发展扶贫开发为主题的事业 ⑧实施村务公开制度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②③④⑤⑥
26.“入乡随俗”表明了
A.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B.优秀文化取代落后文化
C.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D.不同的文化具有共同性
27.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的形式是
A.反映人民的利益和呼声 B.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
C.灵活而有吸引力的表现 D.色彩斑斓,多种选择
28.一个国家,没有先进的科技,一打就垮;没有民族精神,不打就垮。这是因为
A.民族精神是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
B.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C.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D.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29.为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教育部今年在全国l0个省、市、自治区试点,在音乐课程中增加《智斗》、《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等经典京剧唱段内容,今后还将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国推开。这说明
A.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 B.弘扬传统文化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C.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作用 D.京剧是国粹,应完全继承和发扬
30.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和为贵”的人文理念,既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字的魅力,也让世界看到了“和”字文化散射的东方文明的价值追求。这说明中华文化
①源远流长 ②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
③“贵和”思想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主流 ④是民族风貌的集中展示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31.贴对联、赏花灯、吃年夜饭,放爆竹、观龙狮、贺岁迎春,这就是典型的中国新年——春节。尽管它历经几千年,但每一个中国人都醉心于这个节日。由此可见
①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③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等文化因素
④民族节日展现出民族文化生活的全部内涵
A.①②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2.中国的京剧、意大利的歌剧、印度的瑜伽等民族的独特文化,共同组成世界文化大观园。上述材料表明
①文化形式是多变的 ②文化只有民族的文化 ③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其文化是有差异的 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主要体现为民族的多样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33.2014年3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结合材料。说明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依据。(10分)
34.对于我国古代的教育思想,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观点一:中国古代的教育“重人伦,轻物理”,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在师生关系上,主张师道尊严,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在教学方法上注重死记硬背,不利于开发人的智力。所以,发展教育必须摆脱古代教育思想的影响。
观点二: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有许多精华,如“化名成俗,其必由学”的重教化思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实态度,“诲人不倦”的育人风范,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等。所以,发展教育必须回归古代教育思想。
你是如何看待文化传承的?请对观点一、二作简要评述。 (6分)
35.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过程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这些文化传统延续数千年而不衰,它的一些精华迄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需要我们去继承、改造和弘扬。
今天要实现中华文化的繁荣,必须注意哪些因素的影响? (8分)
36.网络语言,是一种夹杂数字代码、外语字母以及谐音假借文字而成的网络交流工具。它能快捷、迅速地把思维和情绪变成语言符号,深受网友欢迎。当众多网友在报纸、杂志、、书信中使用这种语言的时候,它就进入了全民语言,成为汉语言文字的组成部分。
有人认为网络语言很可能会带来汉语的革命,有人认为这只能污染汉语言文字。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结合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的认识。(12分)
37.材料l:中华民族历经无数灾难的考验,但中华民族始终不屈不挠。挺起脊梁,谱写了一曲曲民族精神的赞歌!
材料2:2010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纪念日。在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时。胡锦涛强调,在全党全社会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万众一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1)谈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什么要大力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12分)
(2)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展览,全面反映了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历程,热情讴歌了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青少年应该怎么做?(4分)
高二政治期中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CBDC 6-10.CCBBB 11-15.AACAC 16-20.CCDDB 21-25.CDCCB
26-30.CBACD 31-32.CA
二、非选择题
33.(1)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促进生产力的发展。(4分)
(2)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推动文化产业成为经济支柱性产业,有利于振兴我国文化产业,有利于扩大我国文化的影响力,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4分)
(3)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分)
34.(1)文化继承应“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我们要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的传承者和享用者。(4分)
(2)观点一看到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的不合理因素是正确的,但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的是不科学的;观点二看到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精华,但认为教育必须回归古代教育思想是不科学的(4分)
35.①每当社会制度发生新旧更替时,文化也会经历一个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的过程。代表新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新文化。通过反对代表旧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旧文化的斗争,深刻地影响着文化的进步。(2分)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2分)
③不同思想文化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催生着社会变革,也促进文化的发展。(2分)
④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巾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2分)
36.(1))对于网络语言的利弊应该全面分析。(2分)
(2)网络语言的许多新词汇形象生动,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词语会丰富汉语词汇。(2分)
(3)网络语言也给民族共同语言带来了巨大的污染。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数千年来,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而那些由数字代码、外语字母以及谐音假借文字而构成的网络语言显然不能承担文化传承的功能,且损害汉语言文字系统的完整性、科学性,进而损害中华文化。(4分)
(4)在网络语言的应用中,我们应规范、科学使用汉字,保护和传承这一中国古老文明。(2分)
37.(1)①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民族精神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2分)
②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4分)
③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表现。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高昂奋进的民族精神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2分)
④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2分)
⑤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要顶住霸权主义的种种压力,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弘扬民族精神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2分)
(2)①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②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③以民族精神为动力,推动民族的繁荣富强;
④立足实践,牢记历史,与时俱进,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4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高二政治下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基础复习训练题(带参考答案
下一篇:高二政治下册意识的本质基础复习训练题(带答案)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厦门六中2014-2014学年高二政治上册期中调研检测试卷(含答案)】相关文章
【厦门六中2014-2014学年高二政治上册期中调研检测试卷(含答案)】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