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命题潜规则

逍遥右脑  2017-04-29 09:44

  中考命题还有一个潜规则:就是要反猜题,反宿构作文(背诵范文来套写作文),追求出题的新颖,避免因为有的学校猜中题目而失去公平性。2009、2010连续有人猜中或基本猜中中考作文题,所以,武汉市作文命题风格才大变,以“学习的智慧”这类既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又范围窄小化的命题出现,今实际是延续了这一风格。大而化之的宽泛式作文远去了,窄小式题目登场了。这类作文无法提前宿构,只有平时大力培养思维能力才能写出水平,一切凭实力,这样更能考出学生真实的写作水平。

  我在监考时就看到过半的学生写写停停,作文确实写得很不顺手。但也有少数学生写得很快,一看就知道是那种有思想的博览群书的学生。现代教育不正是要多培养后面这样的学生吗?(我想起,我曾主持一个全国作文教学课题“关注社会,学会思考,学写新作文”,就是引导二中广雅的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学写评议现实生活的作文,坚持一段时间,很多学生养成了关注社会生活,思考社会现象的习惯。这样的学生后来在名牌大学自主招生的面试中,面对“你如何看待民工荒”的问题,他们更显得胸有成竹,素质优异。)

  说到底,我国的教育还是应该牢记邓小平的方针“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才是真知灼见,是我国教育努力的方向。家长对中考作文命题的非议,无非是从孩子的短期利益出发(而不是长远的素养),希望“皆大欢喜”的功利结局。但是,中国教育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家长的世俗功利的喜好,已经是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开展的最大的掣肘了。在这个“东方风来满眼春”的时代,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的教育方向应该是符合时代潮流的,也是对培养新时代的人才大有裨益的。

  当然,作文命题也可以多样化,以前的那种“成长要认清自己的特点”这类关注学生成长的人文性的作文题也是很好的导向,今后可以继续发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中考数学知识点复习:等边三角形
下一篇:重庆中考语文将取消较难题目 病句题仍保留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中考作文命题潜规则】相关文章
【中考作文命题潜规则】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