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细节,深入文本-《列夫?托尔斯泰》教学叙事

逍遥右脑  2017-04-22 09:20

前些天教学《列夫·托尔斯泰》,大体仍按照过去的设计进行,因为我觉得这一设计虽是数年前的,不过切入点小,且以具体的形象来解读抽象的精神,有助于学生理解这篇比较晦涩的文章。但我在这次备课中,更加关注了文本中一些细节描写,并且通过比较阅读,将文本中的一些内容前后贯连起来,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文本。我设计的根本目的,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文章前面对其面孔的描写,是否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欲扬先抑;二是文章通过其眼睛所表现出的托尔斯泰的精神究竟是什么,其源头是什么,为何会让他永远得不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在教学伊始,我依然先指导学生划分了层次:全文主要分成了四个部分(①胡须②-④脸孔⑤访客印象⑥-⑨眼睛),主体为描写脸孔与眼睛的部分。我就从对托尔斯泰面孔的描写入手,要求学生在三个小节中划出作者评论其面孔的语句。在②中,学生划出的是“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我在这里强调了“总印象”一词,指出这句话不仅是对上文的总结,也在下文中得到了体现。我要求学生在这一节中找出有关其面孔的描写,学生主要归纳出了一系列比喻:“低矮的陋屋”“小屋粗制滥造”“用刀胡乱劈成的树柴”“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我让学生比较一下这些比喻的相似之处,学生发现这些比喻不仅体现了后文总结时所说的“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等特征外,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来自于简陋的乡村,而这正是当时穷困的俄罗斯乡村生活的真实写照。再看③,作者反复强调其面孔“笼罩着消沉的阴影,滞留着迟钝和压抑”“蒙昧阴沉,郁郁寡欢,丑陋可憎”,在这段描写中,“消沉”是核心。其实,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面孔也是阴沉的,但因为他具备“那种像大理石穹顶一样缓缓隆起的非凡器宇”,与前面作者描写托尔斯泰面孔所用的简陋的村舍茅屋完全不一样,因此带来的气质也完全不同。我再次补充背景资料,沙俄帝国直到19世纪60年代才废除了农奴制,在此之前,大部分生活在俄罗斯乡村的农人是没有人身自由的,虽然农奴主不能随意剥夺他们的生命,但他们的婚姻都要由农奴主来批准,并且出卖农奴的广告就与出卖牲口的广告一起登在报纸上。俄罗斯就如同一个巨大的监狱,那里的大部分人民几乎刚刚出生就是囚徒。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国家中,人们的脸上会带着幸福阳光的气质吗?因此,托尔斯泰的这种气质实际上同样来自于俄罗斯民族。

接下来,学生找到了④中作者对托尔斯泰面孔的评论,“他拥有一张俄国普通大众的脸,因为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而这句话是可以与②③相互印证的,俄罗斯人的精神气质已经完全与托尔斯泰合为一体,成为他精神的一部分,因此作者将他称为“普通人”,一个寄居了“永远流浪的天才灵魂”的普通人。也正因为其外表的普通,才会让访客吃惊不已。作者在⑤中运用了两组词语进行对照:“正襟危坐”“颔首低眉”“敬重有加”“诚惶诚恐”,“矮小敦实”“步子轻快”“轻松愉快”“小巧玲珑”。这两组词语表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感受,而后一组词语又呼应着前面围绕“普通人”一词进行的描写,前一组词语则为后面客人的惊奇埋下伏笔。在这里,我提示学生,在这一时刻,客人“惊奇”了几次?学生往往注意到了前一次初见托尔斯泰时的“疑惑和惊讶”,但真正重要的却是后一次“惊奇地屏住了呼吸”,作者也由此通过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描写了他的精神世界。

在教学后一部分时,我要求学生对照以下两组比喻,并由此引出对下面文本的品析:

1、“钢刀”“枪弹”“金刚刀”。这几个比喻都表现出了托尔斯泰眼神的锐利,一下看穿了客人的内心。但是也有着区别,“钢刀”突出的是“刺”,“击中要害”,突出了客人初见其眼睛是那种惊异的感觉。“枪弹”则强调“穿透”,在这样的眼神面前,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掩饰,并且也强调了其迅疾与猛烈,恰好对应前文“黑豹似的目光”。“金刚刀”是世界上最坚硬的物质,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抵挡,即使是厚重的“甲胄”,强调了其眼神力量的不可抵挡。后文中作者再用“手术刀”“X射线”来形容其眼神,说明它不仅能穿透表面的伪装,即使是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精神他同样能看透。不过,这双如此锐利的眼睛马上就变的“柔和”,“满含粲然笑意”,也会“热泪涟涟”……。我指出,这段描写来自是真实的生活,托尔斯泰在聆听柴科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时,就曾经动情地流下眼泪,他说自己从中听见俄罗斯民族最底层的苦难。在这个时刻,他“像村妇”“像囚犯”,他的眼睛中那“一百只眼珠”就来自于俄罗斯民族,他不仅长着“一张在俄罗斯随处可见的脸”,也将俄罗斯各阶层的民族精神汇合到他的身上,表现在他的眼睛中。

2、“猎鹰”“探照灯”、“甲壳”“甲胄”。我先要求学生比较“猎鹰”“探照灯”这两个比喻的异同,学生认识到,这两个比喻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从高处向低处去的。猎鹰面对的是猎物,相对于在高空盘旋的猎鹰而言,耗子是何等微不足道,细微的几乎不可见,但猎鹰依然能够一击必中,不放过任何细节。这同样是因为托尔斯泰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他可以理解他们最细微的感受。而探照灯照射的不仅是别人的精神世界,同样也在照射他自己的精神世界,可以让他清醒地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我在这时,提示学生,作者称托尔斯泰的须发只是“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而前面他将客人的伪装比作“甲胄”,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学生马上就认识到“甲壳”远比“甲胄”脆弱。但是在①中,他的须发是“像泡沫一样”“热带森林般茂密”“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如此茂密的须发竟然如甲壳一般脆弱,为什么?这时,学生明白了,那是因为他认识自己比认识别人还要透彻清晰。我接着追问,“虚无”为什么能让人变成石头?我提示学生,石头是没有感情,也不会被感动。学生也认识到了,一些人犹如石头般麻木地忍受一切黑暗与罪恶。而这,恰恰是俄罗斯人的“消沉”所带来的。但是,托尔斯泰没有一直消沉下去,③写道“直到生命的最后十年,他脸上笼罩的厚厚一层阴云才消除了;直到人生的晚秋,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托尔斯泰在生命的最后阶段,真正看清这个社会的本质。我在这里补充材料,告知学生他的重要作品《安娜·卡列尼娜》《复活》都写于他“人生的晚秋”。但这也正是他的痛苦所在,因为他找不到解决的方法——他反对暴力革命,因为他认为以暴力推翻一个政权所带来的必将是更大的暴政;他又是贵族,永远无法真正被底层人民所接受,他提倡的人道主义、自上而下的改革在当时的俄罗斯遭到了几乎整个上层社会的反对,甚至连他的妻子也不理解他,他同样也找不到出路。这使他一直生活在痛苦中,并最终离家出走,死于一个小站。在教学的最后,我依然引用了茨威格《逃向苍天》及《世界上最美的坟墓》,以帮助学生理解托尔斯泰的痛苦根源。

通过上述的教学,我感觉学生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到了托尔斯泰精神的根源,源于一个民族深沉的苦难,而他就与这个民族共存。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对于文章中各部分的关系,也就不在停留在欲扬先抑这样的表层上,而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也就理解了他痛苦的根源。划分层次,全面把握文本;比较相同的内容,牵连前后文本;结合背景,深入文本,则是我在这节课中教给学生的方法,我相信对于他们理解这类比较艰涩的文章是有帮助的。

前些天教学《列夫·托尔斯泰》,大体仍按照过去的设计进行,因为我觉得这一设计虽是数年前的,不过切入点小,且以具体的形象来解读抽象的精神,有助于学生理解这篇比较晦涩的文章。但我在这次备课中,更加关注了文本中一些细节描写,并且通过比较阅读,将文本中的一些内容前后贯连起来,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文本。我设计的根本目的,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文章前面对其面孔的描写,是否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欲扬先抑;二是文章通过其眼睛所表现出的托尔斯泰的精神究竟是什么,其源头是什么,为何会让他永远得不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在教学伊始,我依然先指导学生划分了层次:全文主要分成了四个部分(①胡须②-④脸孔⑤访客印象⑥-⑨眼睛),主体为描写脸孔与眼睛的部分。我就从对托尔斯泰面孔的描写入手,要求学生在三个小节中划出作者评论其面孔的语句。在②中,学生划出的是“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我在这里强调了“总印象”一词,指出这句话不仅是对上文的总结,也在下文中得到了体现。我要求学生在这一节中找出有关其面孔的描写,学生主要归纳出了一系列比喻:“低矮的陋屋”“小屋粗制滥造”“用刀胡乱劈成的树柴”“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我让学生比较一下这些比喻的相似之处,学生发现这些比喻不仅体现了后文总结时所说的“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等特征外,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来自于简陋的乡村,而这正是当时穷困的俄罗斯乡村生活的真实写照。再看③,作者反复强调其面孔“笼罩着消沉的阴影,滞留着迟钝和压抑”“蒙昧阴沉,郁郁寡欢,丑陋可憎”,在这段描写中,“消沉”是核心。其实,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面孔也是阴沉的,但因为他具备“那种像大理石穹顶一样缓缓隆起的非凡器宇”,与前面作者描写托尔斯泰面孔所用的简陋的村舍茅屋完全不一样,因此带来的气质也完全不同。我再次补充背景资料,沙俄帝国直到19世纪60年代才废除了农奴制,在此之前,大部分生活在俄罗斯乡村的农人是没有人身自由的,虽然农奴主不能随意剥夺他们的生命,但他们的婚姻都要由农奴主来批准,并且出卖农奴的广告就与出卖牲口的广告一起登在报纸上。俄罗斯就如同一个巨大的监狱,那里的大部分人民几乎刚刚出生就是囚徒。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国家中,人们的脸上会带着幸福阳光的气质吗?因此,托尔斯泰的这种气质实际上同样来自于俄罗斯民族。

接下来,学生找到了④中作者对托尔斯泰面孔的评论,“他拥有一张俄国普通大众的脸,因为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而这句话是可以与②③相互印证的,俄罗斯人的精神气质已经完全与托尔斯泰合为一体,成为他精神的一部分,因此作者将他称为“普通人”,一个寄居了“永远流浪的天才灵魂”的普通人。也正因为其外表的普通,才会让访客吃惊不已。作者在⑤中运用了两组词语进行对照:“正襟危坐”“颔首低眉”“敬重有加”“诚惶诚恐”,“矮小敦实”“步子轻快”“轻松愉快”“小巧玲珑”。这两组词语表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感受,而后一组词语又呼应着前面围绕“普通人”一词进行的描写,前一组词语则为后面客人的惊奇埋下伏笔。在这里,我提示学生,在这一时刻,客人“惊奇”了几次?学生往往注意到了前一次初见托尔斯泰时的“疑惑和惊讶”,但真正重要的却是后一次“惊奇地屏住了呼吸”,作者也由此通过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描写了他的精神世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在千年视野内寻找语文教学的传统
下一篇:人大附中学霸推荐学习十法,掌握这些你也当学霸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关注细节,深入文本-《列夫?托尔斯泰》教学叙事】相关文章
【关注细节,深入文本-《列夫?托尔斯泰》教学叙事】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