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砖头遇困难后,中国、日本、美国孩子的区别!

逍遥右脑  2017-04-21 19:09

视频说的是,三对分别来自中国、日本和美国的父子参加一个垒房子的节目,三个孩子都是5岁,垒房子过程中只能孩子动手,考核的是谁能将房子垒得又快又好,大人只能在一旁打气,不能帮忙。

三个孩子一开始都进展得非常顺利,到最后都遇到了困难,因为最后一块砖头被设计得又沉又大(应该是节目故意安排的),三个孩子又滚又推把大砖头搬到了已经垒得差不多的房子旁边,但是没有哪个孩子能将砖头抱起来,试了几次,孩子们不是摔倒了就是被石头砸到手指或脚趾,三个孩子都满脸沮丧。

这时,三个爸爸都有点着急,

中国爸爸在旁边喊:“努力加油,你可以的!”

日本爸爸也在喊:“努力加油,其他各位都在努力着呢!”

美国爸爸也在喊:“努力加油,想办法想办法!”

中国孩子这时成为全场的焦点,摔倒了爬起、爬起搬砖头再次摔倒……不少观众都在为中国孩子的坚持不懈而鼓掌。节目大概是为了宣扬这样的一种拼搏精神吧,幼儿说小编当时也在这样想。

这时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日本孩子跑过去跟中国孩子说,“我们两个人把那块大砖头搬起来吧?我等会也帮你搬。”

中国孩子摇头拒绝了,继续埋头搬砖头。

日本孩子随后走到美国孩子面前,跟美国孩子说了同样的话,美国孩子说:“that’s a good idea!”结果日本孩子和美国孩子,最终合力将各自的石头搬起来了,拼成了房子。

最后的比赛结果是,美国孩子由于思维开阔,给房子涂上颜色,还搭建了一个秋千而获得第一名,日本孩子获得了第二名,而中国孩子,到活动结束时还在搬砖头,砖头砸得他的手指淤青,满脸沮丧,一副欲哭无泪的样子。

事后有人问中国孩子为什么不肯跟日本孩子合作,中国孩子说:“我不帮他是不想让他先赢,我的力气大,他看起来力气小,我没想到Tom(美国孩子)会同意……”

我们的中国孩子怎么会是这样的一种形象?热辣辣的打脸啊!

“谁能将房子垒得又快又好”,这样的一个目标,幼儿说,传达给中国的父母和孩子的信息就是,一个人以最快的速度把房子垒好;传达给日本父母和孩子的信息就是,孩子垒房子只规定大人不能帮忙,可以找其他小朋友合作呀;传达给美国父母和孩子的信息就是,有什么办法只要不违规能达到目的的,都可以采纳。

细想一下,还真的就是三个民族的思维模式啊:

1、中国:中国的父母重视的是培养孩子的坚韧和艰苦奋斗精神,但往往强调的是个人的努力和个人争取到的成果,所以中国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死撑,因为我们是一个最能吃苦耐劳的民族啊。但由此带来的缺点也很明显,比如上面的这个中国孩子所表现出来的短视、不肯吃亏、只争第一、狭隘……

2、日本:在日本,无论是学校还是日本的父母,相比起个人,他们更重视的是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寻求帮助、合力办好一件事不丢脸。这种团队合作精神,中国的父母认同,但没有重视,也没有这样的习惯。

3、美国:而对于美国父母来说,他们更重视的是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和创作,只要能实现目标的都可以尝试,他们鼓励孩子开放、创新和动手能力,这恰恰是中国的父母和孩子所欠缺的。

当然,无论哪个民族,都有他们的优点和缺点,“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不做井底之蛙,也无需妄自菲薄,但最可悲的就是自大狂莽。这也是我们为人父母,应该教会孩子的道理。

智者说,想让孩子变得有智慧,一是读书,二是旅行。读书能给孩子知识,以超越孩子成长的速度而让孩子变得豁达;而旅行,犹如给了孩子一双千里眼和一对飞翔的翅膀,有国外的机构做过调查,说经常旅游的孩子和没出过远门的孩子,在性格和世界观方面是截然不同的。那种由于视野给孩子带来的胸襟和思维模式,是那些视野窄小的孩子甚至半辈子都达不到的境界,这种优越感,能让孩子受益匪浅。

为了这份优越感,春天来了,该带孩子出门了吧?即使不能长途旅行,短途的也好,爬山、农村游、周边游……都能给孩子带来一种全新的体验,即使在同一个地方,每一次重游都会带给孩子不同的感受。因为对一个孩子来说,旅行是一堂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成长课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美国妈妈哄孩子睡觉有高招
下一篇:德国重视改进幼儿体育活动机会和安全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搬砖头遇困难后,中国、日本、美国孩子的区别!】相关文章
【搬砖头遇困难后,中国、日本、美国孩子的区别!】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