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农业的区位选择29

逍遥右脑  2013-12-02 11:57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1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选择题
荷兰素有“鲜花王国”的美誉,园艺业约占农业总产值的35%,生产的花卉植物主要供出口。据此回答1~2题。
1.荷兰发展鲜花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
A.地中海气候,光照充足
B.国际市场广阔
C.受沿岸寒流的影响,温度适宜
D.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湿润
解析:荷兰地势平坦,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候温和湿润,有利于发展鲜花种植业。
答案:D
2.荷兰出口的花卉占世界花卉贸易总额的40%以上,这得益于 (  )
①保鲜技术的发展   ②花卉品种不断增多,质量不断提高
③广阔廉价的耕地  ④发展玻璃温室,改造自然条件
⑤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⑥利用起伏的地势,发展花卉的立体种植
A.①②③⑥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⑥
解析:荷兰鲜花出口量大,一方面得益于对自然条件的改造和花卉生产技术的进步
(如发展玻璃温室等,使得花卉品种不断增多、质量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得益于保鲜技
术的发展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答案:C
2008年11月8日,杭州粮油物流中心批发交易市场开始营业,批发交易市场商户来自黑龙江、吉林、江苏、安徽、河南、山东等全国各粮食主产区。据此回答3~4题。
3.杭州从黑龙江省调入粮食最多,黑龙江省有大量粮食调出的主要原因是 (  )
A.水热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业生产 B.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C.地广人稀,粮食商品率高 D.政府政策引导,杭州市场广阔
解析:黑龙江省成为全国主要商品粮基地是由于其地广人稀,粮食产量高且消费少,
粮食商品率高。
答案:C
4.许多粮食产地的商户在杭州当地进行粮食加工,下列分析有误的是 (  )
A.有利于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B.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
C.有利于推动杭州饲养业的发展
D.有利于扩大市场
解析:将外地粮食运往杭州加工,增加了运输成本,B项说法有误。
答案:B
我国某边防站(海拔4 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的蔬菜仍不能生长。后来,他们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有了收获。回答5~6题。
5.盖简易阳光房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
A.热量 B.水分 C.土壤 D.光照
解析:首先获取大题干中的有用信息:边防站的海拔为4 900米,海拔高气温低,但光
照条件好,且温差大。所以盖简易阳光房的首要目的是要改善气温条件(热量条件),
所利用的原理是“温室效应”原理。
答案:A

6.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 (  )
A.蒸发量大 B.多虫害 C.地温低 D.太阳辐射强
解析:抓住“在房中搭架,架上盆栽”思考为什么,再整合海拔高的地区,空气稀
薄,大气的保温效果低等,确定地温低是影响蔬菜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也可以根据
所给四个选项,用排除的方法来验证所选答案的正确性。
答案:C
从20世纪90年代起,新疆开始大规模发展番茄种植、加工业,番茄的生产加工能力占到全国近90%,番茄酱的出口,为新疆农民增收和特色产业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下图为新疆2001~2007年番茄产量和面积的变化图。据图回答7~9题。
7.新疆地区能生产优质番茄的主要原因是 (  )
①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充足  ②昼夜温差大
③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  ④科技先进,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新疆温带大陆性气候显著,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充足,昼夜温差大,
有利于番茄的生长。
答案:A
8.新疆地区番茄种植的主要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  )
A.市场狭小 B.水资源紧缺 C.价格低廉 D.劳动力严重短缺
解析:番茄生长周期短、成熟期集中,对水分需求量大,而该地水资源紧缺,限制了
番茄业的发展。
答案:B

9.符合新疆番茄发展方向的是 (  )
A.开发高山冰川资源,解决水资源紧张问题
B.向沙漠进军,进一步扩大番茄种植面积
C.将原有牧场有计划地改造为番茄种植基地
D.加强科技攻关,培育和引进优良品种
解析:发展农业生产应该因地制宜,新疆番茄业的发展应着重进行品种改良和科技创新。
答案:D
(2010?青岛)下图为鲜花、蔬菜生产和销售的模式示意图,据此回答10~11题。
10.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A.地形平坦 B.雨热同期 C.市场需求 D.劳动力不充足
解析:据图可知,阶段Ⅰ鲜花、蔬菜产区主要布局在城郊,应是受城市市场需求的影响。
答案:C
11.阶段Ⅱ甲地鲜花和蔬菜全部从乙地输入,其根本原因可能是 (  )
A.甲地全部城市化
B.甲地交通条件大大改善
C.乙地人口密度小,劳动力工资水平低
D.乙地生产鲜花和蔬菜的条件好,成本低
解析:阶段Ⅱ甲、乙两地城市交通条件不断改善,保鲜技术也得以提高,实现了远距
离输送,使生产条件更好、生产成本较低的鲜花和蔬菜产区乙地最终占领了整个甲地市
场,故选D。本题易错选B,乙地鲜花、蔬菜基地销售区域的扩大得益于交通条件的改善
和保鲜技术的发展,但根本原因在于其生产条件好,投入成本低,市场竞争力强。
答案:D
(2010?苏北四市)读“我国某种水果栽培区分布图”,完成12~13题。
12.图中水果栽培区的分布反映出的农业生产特点是 (  )
A.整体性 B.地域性 C.季节性 D.周期性
13.①地区栽培条件优于同纬度②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降水充沛 B.热量丰富 C.土壤肥沃 D.地形平坦
解析: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周期性、地域性的特点,而图示是水果栽培区,应是地
域性特点。①地位于四川盆地,北部有高大的秦岭阻挡,冬季冷空气不易进入;夏季
受四周地形阻挡,气流较封闭,温度偏高。
答案:12.B 13.B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14~16题。
14.该区域的特色农业生产模式属于 (  )
A.基塘农业 B.绿洲农业 C.坝子农业 D.河谷农业
解析:读图可以判断该区域为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所以该区域种植业
多分布在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的河谷地带,形成有名的河谷农业。
答案:D
15.该特色农业生产模式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
A.国家政策扶持 B.游牧地点迁徙
C.水、热条件适中 D.光照条件充足
解析:该区域海拔高、气候寒冷,发展农业应优先考虑水、热条件。
答案:C
16.该区域主要的粮食作物有 (  )
A.水稻、小麦 B.小麦、青稞 C.水稻、青稞 D.小麦、玉米
解析: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热量不足,因此应种植耐寒的小麦和青稞。
答案:B
二、综合题
17.根据我国五个农业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A、D两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地区淡水养殖、水产品加工业布局的有利条件主要有(多选)(  )
A.气候条件优越,土壤肥沃
B.原料充足
C.周边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市场广阔
D.能源充足
(3)C地区粮食产量比B地区低,但粮食商品率却比B地区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地区农作物具有________的特点,该地区发展农业最主要的水源是________。
解析:解答好本题需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据图判断出各农业区的名称和所在位
置;二是熟知各农业区生产的条件。A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光照充足而热
量不足;D地区位于内蒙古河套平原,属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在200 mm以下,发
展农业需解决水源问题;B地区是太湖平原,既是商品粮基地又是淡水鱼养殖基地,
人口稠密,建水产品加工厂,不仅原料充足且市场广阔;C地为三江平原,地广人稀
是其商品率高的原因;E地为哈密盆地,地处内陆,农业生产特点不言自明。
答案:(1)低温(热量条件) 灌溉水源 (2)BC
(3)C地区耕地面积大,人口密度小,故人均占有量比B地区多,超出个人需求,
超出部分转化为商品出售
(4)耐旱 冰川融水
18.读下列材料,回答各小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变化图,图中人均粮食产量围绕着趋势线在一个通
道内波动,从中间的趋势线到通道边沿的宽度,即为平均的波幅,平均波幅与趋势值
之比,表示粮食产量的稳定性高低。波幅越大,粮食产量越不稳定。
材料二 我国中长期粮食消费预测
项 目2010年2020年2030年
人口(亿人)14.4215.4716.00
粮食总消费量(亿千克)6 0566 8387 360
人均粮食需求量(千克)420442460
材料三 下图中的河南省是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目前河南有各
类粮食加工企业达2 800多家,所生产的面粉、挂面、方便面、速冻食品、味精等粮
食深加工产品均为市场占有率的“全国冠军”,实现了由“天下粮仓”向“国人厨
房”的历史性转变。

(1)材料一图中显示我国粮食生产稳定性较差的两个显著阶段依次是________和
1996~2003年,其中后一个阶段稳定性较差的主要原因是(双选) (  )
A.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农业科技投入加大
C.生态退耕,耕地面积减少 D.农业结构调整
(2)依据材料二分析说明我国粮食中长期消费的趋势及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
(3)结合材料三评价河南省成为“天下粮仓”的自然条件;分析促成该省这一历史性转
变的主要因素。
答案:(1)1956~1960(1961) CD
(2)粮食总消费量和人均粮食需求量都上升。 原因人口增加,粮食总消费量上升;
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提高,食物结构改善,人均粮食需求量上升。
(3)有利: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位于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
不利: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季节变化大),旱涝等气候灾害频繁;春季低温冷害
(寒潮);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全国经济的发展,市场需求量的变化;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地质地貌和陆地环境
下一篇:2012届高考地理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一轮复习教案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高三地理农业的区位选择29】相关文章
【高三地理农业的区位选择29】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