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历史下册3月份百题精练试题(附答案)

逍遥右脑  2013-11-30 10:33

历史试题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每题的正确选项涂写在答题卡上的对应位置。
1.《国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 )
A.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B.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式 D.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2.商鞅一人多姓。史书上说,秦封于商,故号商君。卫之诸庶孽公子也,人称卫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其中“商”姓来源于( )
A.商朝的王室 B.因功得到的封地
C.原所在诸侯国的国名 D.国王的赐姓
3.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然而封建之治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论者认为( )
A.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B.分封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C.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 D.郡县制能够消除内乱
4.史学家认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定,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一时间应是
( )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5.古人“始生三月而加名”,“男子二十,冠而字”。如曹操,名操,字孟德;刘备,名备,字玄德。“卑己尊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刘备与曹操会面时,他的自称与称呼曹操应是( )
A.备,操 B.备,孟德 C.玄德,操 D.玄德,孟德
6.汉武帝设刺史,唐太宗划全国为10道,宋太祖设置通判。这些举措反映了最高封建统治者在对地方管理的过程中重视 ( )
A.分割地方权力 B.对地方官的监督
C.发挥文官的作用 D.利用地方矛盾相互制衡
7.《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迥乎异矣。”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 B.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
C.内阁实际地位等同于六部 D.殿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
8.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苏轼的这句话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
A.宋代时期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B.宋代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
C.从宋代开始农村出现以租佃关系进行土地经营
D.宋代佃户租种土地有较大的选择权和自由度
10.韩非子视商人为“邦之蠹也”(蠹,蛀虫)。下列与之相反的观点是( )
A.“今驱民而归之于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
B.“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D.“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
11.郑燮《绍兴》诗云:“丞相纷纷诏敕多,绍兴天子只酣歌。金人欲送徽钦返,其奈中原不安何。”文中“绍兴天子”是指( )
A.宋神宗 B.宋真宗 C.宋徽宗 D.宋高宗
12.中国画是历史悠久的民族艺术。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图一是东晋顾恺之作品,体现了“以形写神”的风格
B.图二体现唐代阎立本兼收并蓄,吸取外来画种的风格
C.图三描绘了北宋商品经济繁荣的景象,具有写实风格
D.图四表现了元代画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的艺术特征
13.在楚汉之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韩信投靠刘邦后,被派去管理杂乱无章的粮仓。但很快韩信就把新谷、陈粮分开,而且把新谷、陈粮的多少统计得非常清楚。他的这些智慧最早可能记载于( )
A.《石氏星表》 B.《九章算术》
C.《齐民要术》 D.《天工开物》
14.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隋唐壁画则更多地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了( )
A.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B.艺术形式的多样性
C.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D.中外文化的交融性
15.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与19世纪后期欧洲传教士都来华传教,前者与后者的一个根本区别在于( )
A.将传教与宣传西方的科学知识相结合
B.将传教与西方的宗教人侵相结合
C.将传教与西方对中国的侵略相结合
D.将西方的宗教与中国本土的宗教相结合
16.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制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外相巴表尊的信中说:“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织品)的扩张程序将是不可估量的。”这里的“两国关系的改善”是指( )
A.恢复遭到破坏的正常中英关系
B.保护鸦片走私
C.建立两国正常的贸易关系
D.发动战争,迫使中国屈服
17.某学生在档案馆读到上海《民立报》辛亥九月十九日的一则报道,题目为《浙江敢死队之壮观》:“浙江革命军之编制皆以敢死队为先锋,然后继之以各标新军。敢死队之编制共分五队,以蒋介石为指挥官……(队员)出入于弹雨之中,而无一惧色。”这则报道
( )
①是珍贵的史料
②它是在吹捧蒋介石,不具备史料价值
③经考证无误后,可作为研究蒋介石的史料使用
A.①正确,②③错误 B.②正确,①③错误
C.①③正确,②错误 D.③正确,①②错误
18.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中国在西方列强建立的国际关系体系中扮演了半殖民地的角色,社会转型极其缓慢,有关缓慢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西方列强进一步扩大对华商品输出②封建顽固势力阻挠社会变革
③近代工业举步维艰④国家遭受侵略、主权不断丧失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又是庚申元旦节,过年过得直贯冲。见面齐声道恭喜,脱帽都行一鞠躬……祝罢再把新年贺,两手深深打一恭。”中国市民曾有的这些习俗,最早可能出现于( )
A.明朝后期 B.鸦片战争后 C.民国初年 D.新中国建立以后
20.1878年3月7日,上海《申报》馆启示:“如远近诸君子,有已成未刊之著作,拟将问世,本馆愿出价购稿,代为排印。”这主要反映了( )
A.维新运动时期中国人办报的热情空前高涨
B.新文化运动以后,阅读报刊成为民众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
C.当时中国的办报人唯利是图
D.洋务运动的兴起给报刊业带来了变化
21.1915年陈独秀提出:“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作者要求变革的是( )
A.军事技术 B.思想文化 C.经济体制 D.教育制度
22.中国第一次拒绝了由世界上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制定的条约是( )
A.《北京条约》B.《辛丑条约》C.《凡尔赛和约》D.《九国公约》
23.右图是1938年江苏画家刘元创作的漫画,同年
发表在《抗日漫画》第十期上。此画表达的宗旨
是( )
A.反映敌强我弱的抗战形势
B.反映我强敌弱的抗战形势
C.反映中共对日采取的游击战术
D.反映日寇已陷入中华全民族抗战的汪洋大海中
24.“大街过三道,物价跳三跳;工资系团雪,攥会儿就化掉。”这是一首流行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末的民谣。它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抗战造成了人民生活困难 B.国民政府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
C.国民政府发行的是假币 D.美国经济侵略加剧造成民族工业破产
25.中国在对待台湾问题上一贯奉行决不妥协的立场。“决不妥协”是指( )
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②必须坚持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③凡是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必须与台湾当局断绝外交关系
④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2014届高三历史上册周考试卷(含参考答案)
下一篇:2014届高考历史第二轮总复习世界现代经济文明专题测试(带答案)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2014届高三历史下册3月份百题精练试题(附答案)】相关文章
【2014届高三历史下册3月份百题精练试题(附答案)】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