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会 分 析 历 史 事 件

逍遥右脑  2013-11-30 09:23

学 会 分 析 历 史 事 件

浙江省桐乡市茅盾中学 包训国

如果说自然科学是规律科学的话,那么历史科学则是事件科学。历史是由一个一个的具体事件构成的。学习历史首先就要学会分析历史事件。只有学会了分析历史事件才算拿到了打开历史大门的钥匙。

如何分析历史事件呢?

分析历史事件应掌握4要素:原因、经过、结果、影响。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的演变过程。

例如“鸦片战争”这一历史事件。高一《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第一目“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和第二目“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讲的是鸦片战争的原因;第一节第三目“鸦片战争的经过”讲的是鸦片战争的经过;第二节第一目“中英《南京条约》”和第二目“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讲的是鸦片战争的结果;第二节第三目“鸦片战争的影响”和第七节第一目“新思想萌发的原因”及第二目“新思想的萌发”讲的是鸦片战争的影响。

如何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呢?

事事不无原因。

1、中国古代史上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应分析7要素:历史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民族关系因素、对外关系因素、思想文化因素、个人主观因素。

如秦朝的统一:

历史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国家数目减少即局部统一。

政治因素――长期战乱,人民困苦,渴望统一。

经济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秦国商鞅变法后逐步强盛起来,国富兵强。

民族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民族联系民族融合加强。

对外关系因素――远交近攻的战略策略。

思想文化因素――韩非子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思想。

个人主观因素――秦王嬴政本人的雄才大略。

【附】中国古代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应分析8要素:统一稳定或分裂并存的政治局面、调整统治政策、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的兴修、技术的推广)、民族融合的加强、中外交流的密切、前代经济发展的经验、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自然条件。如2000年的高考题(广东卷)第41题:“简述我国古代水稻种植情况的发展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学生根据上述思路,不难得出我国古代水稻种植情况发展变化的原因:“兴修水利,政府提倡推广,中外交流,生产工具改进,技术提高,自然条件符合”。

2、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应分析2要素:外国因素、内部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思想因素、直接因素、个人因素等)。

如第二次鸦片战争:

外国因素――19世纪50年代经济的迅速发展,列强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关于外国因素,五四运动以前从资本主义国家方面分析,五四运动开始要从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方面分析。)

经济因素――在中国市场上,英国的棉纺织品滞销。

政治因素――清政府拒绝了英法美三国的修约要求。

直接因素――太平天国运动为列强发动战争提供了机会。

如太平天国运动:

外国因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

经济因素――沉重的封建剥削和严重的自然灾害,广大劳动人民陷入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政治因素――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封建剥削,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思想因素――拜上帝教的教义(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三结合的思想)。

个人因素――洪秀全等人的宣传发动作用。

如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外国因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经济上加紧掠夺、政治上扶植军阀等,中国人民必须继续反帝。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经济因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政治因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到五四运动前夕,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是阶级基础;北洋军阀黑暗统治,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人民必须继续反封建。

思想因素――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个人因素――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努力。

3、世界近代现代史,如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发生的原因应分析3要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经济上、阶级力量上、思想上)、旧生产关系的束缚、社会矛盾的激化。

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经济上,18世纪下半期,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已有很大发展。阶级力量上,资产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取消封建特权,反对专制统治,资产阶级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工人、城市平民和广大农民,生活困苦不堪,他们强烈要求改变生活状况,成为革命的主力军。思想上,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出现和广泛传播,为法国大革命和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作了思想和舆论上的准备。

旧生产关系的束缚――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社会矛盾的激化――财政危机的加剧,社会矛盾空前激化。三级会议成为革命导火线。

如何分析历史事件的过程呢?

关于历史事件过程的分析,一般可以有三种方法

1、以时间系事法,以时间为轴心按照历史事件发生发展高潮结束的逻辑顺序进行归纳。

如鸦片战争经过4点:1840年6月,英舰封锁珠江口,战争爆发――接着,沿海北上到达天津白河口――1841年初,英军扩大战争,一年内占香港和东南沿海一些城市――1842年8月,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求和,战争结束。

如甲午中日战争经过4点:1894年7月,日军突袭,战争开始――1894年8月到9月,平壤、黄海大战,战争发展――1894年10月到1895年4月,辽东、威海战役,战争高潮――1895年4月,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战争结束。

如红军长征的经过10点:1934年10月 学习计划,长征开始――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攻占遵义,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过草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吴起镇会师――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会宁会师,长征结束。

如美国独立战争经过6点:爆发(1775年4月来克星顿之战)――建军(1775年5月第二届大陆会议)――建国(1776年7月《独立宣言》发表)――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决战(1781年10月约克镇之战)――独立(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如十月革命经过5点:二月革命――四月提纲――七月事件――十月决议――十一月起义。

2、以空间系事法,以地点为纽带进行归纳。

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点:廊坊、杨村――大沽――天津――北京

3、以人物系事法,按照历史人物的活动来归纳。

如太平天国的防御战,就可以按陈玉成、李秀成以及他们两人共同的行动来掌握。

如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就可以按照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四个人的活动来归纳。

如何分析历史事件的结果呢?

历史事件的结果一般不外乎四种:

①成功。如:新航路开辟成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等。

②失败。鸦片战争中国失败、洋务运动破产、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失败、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等。

③既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失败的地方。如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等。

④胜而不胜,不败而败。中法战争,中国是胜而不胜,不败而败,法国是不胜而胜,败而不败。

关于历史事件的结果,一般应该从3个方面考虑:一个“是什么”、两个“为什么”,即结果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说是这样的结果、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

【附】历史事件结果的成因应分析3要素:一要分析该事件发生的客观背景;二要该事件发生的主观因素,即领导组织、力量对比、思想目的等;三要分析其方式措施的得失等。

如洋务运动:

结果:破产。

理由: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的惨败。

原因:客观背景――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不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顽固派是如何阻挠和破坏洋务运动的。

主观因素――整个洋务运动在中央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仅凭地方上几个热心洋务的总督巡抚去搞,力量既分散,又有限,难成大业。中体西用,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腐朽统治。

方式措施――单纯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改革封建制度,布新而不除旧,好比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如抗日战争:

结果:中国胜利。

理由: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了近百年来第一次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

原因:客观背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配合,国际社会的正义支持;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的大力支持;日本自身的条件也难以支持长期的战争。

主观因素――国共两党的合作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华民族实行了团结抗战;全民族的英勇奋战,尤其是中共领导下的敌后根据地人民的抗战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人民的抗战是正义的事业,民族精神和毛泽东的《论持久战》。

方式措施――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与日军展开了多次会战,消灭了大量日军,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全面抗战路线,制定了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和一整套正确的作战原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各地的人民抗日武装抗击和牵制着大部分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对抗战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

如何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呢?

1、分项分析: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分析影响。

如鸦片战争:经济影响――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在经济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

政治影响――社会性质的变化、社会矛盾的变化、革命任务和性质的变化。

思想影响――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外交影响――由闭关锁国到门户洞开,独立自主的中国开始沦落为一个主权残缺的半殖民地国家,资本主义列强和中国之间的关系不复是主权国家间的平等关系,而是侵略与被侵略、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清政府站在中国人民头上发号施令,外国资产阶级却站在它的头上发号施令,这就是那许多条约特权的实质。”

如辛亥革命:经济影响――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政治影响――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它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思想影响――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成为并存的两大社会思潮。

外交影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

2、全面分析:一分为二,既要看到积极影响,也要看到消极影响或局限性,还要分清主次。

如鸦片战争的积极影响:经济上――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对后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就有积极影响;思想上――新思想的萌发。

如甲午中日战争的积极影响:政治上――促成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所以出现了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经济上――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加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思想上――出现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和农民阶级朴素的反帝(“扶清灭洋”)思想。

3、国际化分析:中国对外国的影响,外国对中国的影响,中外结合思考。

如鸦片战争对英国和世界的影响:对英国,英国战胜,凭借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倾销商品,从中国掠夺原料,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世界,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的重要一环。

如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政治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济上,近代工业产生[或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企业,或中国资本主义产生];思想上,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

4、转化分析:就是要学会迁移和推广,会转化思维。有两种情况:

一是特殊性影响转化为普遍性影响,如由鸦片战争的影响思考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侵华对中国有什么影响,由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影响思考中国古代统一的影响。

二是普遍性影响转化为特殊性影响,如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课本上讲了对亚非拉的影响(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灾难:政治上――欧洲殖民者开始对亚非拉进行政治的控制和渗透;经济上――经济的剥削和掠夺;思想文化上――文化和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呢?政治上――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从海路相继来到中国边疆进行侵略活动,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同时使明清统治者走向闭关锁国。第二,明朝中后期,美洲高产农作物通过菲律宾传入中国,为清朝人口快速增长奠定了物质基础。 第三,天主教从海路传入中国,明清之际出现“西学东渐”局面。

5、学科交叉分析:学科之间的交叉影响,即历史事件对政治的影响,对地理的影响。如中国古代的垦荒,政治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政局,地理上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如英国工业革命,政治上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地理上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带来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

【附】变法、革命或改革的影响应分析3要素:性质、对内影响(分项性[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全面性[积极的、消极的])、对外影响(全面性[积极的、消极的])。

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第一,性质上是双重的,既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

第二,对内影响:政治上――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推动政治经济民主改革,但是它又有明显的局限性,革命后黑人奴隶制仍然保存着,种族歧视依然存在。

经济上――为美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对外影响:建立近代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对法国大革命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独立后,美国开始奉行对外扩张的政策,给别国人民带来灾难。

(注:本文部分内容参考了杨宗年老师讲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报考指南:哪些学生适合自主招生
下一篇:生物复习指导:讲求效率 寻找关键点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学 会 分 析 历 史 事 件】相关文章
【学 会 分 析 历 史 事 件】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