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7-04-19 10:29
但是,最终还是接到了(叶挺、王若飞、博古、邓发等)飞机失事的电报!周恩来的脸色霎时变得煞白。他突然把头仰起来,眼皮微合。他想抑制住泪水,独个儿承受那种痛楚。可是,眼角那颗闪烁的泪珠越凝越大,终于扑簌簌地滚落下来。
周恩来 资料图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孟红,原题:周恩来:情到深处泪自弹
周恩来作为一位享誉中外的世纪伟人,他的自控自制能力极强,喜怒哀乐一般不会轻易形于色,一生中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历经无数的大风大浪,总是那么沉着大度、睿智乐观地应对,他笑对一切的光辉形象和迷人风度已经深入人心。但是,他同时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凡人,他的感情也有丰富充沛的一面,所以仍然不乏在某种极其特殊的状况下,他会失去自控自制而任由情感自然流泄:难过伤心,悲不自胜,泪水涌流……这正是:铮铮铁汉忽泪涌,只因深伤痛心处。周恩来之所以如此,深究其因,是他纯洁真实浓厚的感情使然。这正如著名作家冰心曾所评价的:“周恩来付出的爱最多,他得到的爱也最多。”
战友“空难”,悲哭哀悼
1946年4月8日,送走王若飞、博古、叶挺、邓发等后,周恩来一行回到中共代表团的驻地上清寺。搬到上清寺住,也是为了国共和谈的方便。
王若飞、博古是回延安向中共中央汇报国共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后的情况。叶挺将军在政治协商会议后刚被营救出狱,去延安之情迫切,坚持要搭这趟飞机走,并且带上了他的女儿小扬眉。
周恩来在办公室门口停下步。送别战友时的笑容还残留在唇边,但他的眼里却显露出某种怅然若失的神情。他对电台的同志说:“注意和延安联络,飞机到达后马上来通知我。”
这一天周恩来没有外出活动,就守在办公室里等电报。他一生乘飞机历险10余次,却仍然酷爱乘飞机,原因就是快。他的时间太宝贵。正因为遇险多,所以,自己爱坐飞机却不大放心战友们乘坐飞机,一有自己的同志坐飞机他就始终有些提心吊胆。这次也一样,他无法安心看文件。
秘书陈浩走进来时,周恩来敏感地停住脚问:“延安来电了吗?”
“没有。”陈浩摇摇头,“飞机没有这么快,还没到呢。”
“噢,还没到。”周恩来看看腕上的表,“还要过半个钟点多呢。”
周恩来在办公桌前坐下刚要看文件,又一下子站起身。见王若飞的爱人李佩芝走了进来。李佩芝的不安之色流露得更多几分。于是,周恩来那种不宁静的表现便被驱除了,恢复了惯有的从容镇定,指着腕上的手表安慰道:“还不到,也快了。你就不要走了,我们一起等电报。”不安的情绪流动时,人们会出于本能地往一起凑,似乎这样才能互相依靠支持,得到一些镇定。周恩来的办公室里渐渐聚了一些人,大家竭力找一些轻松话题聊天,借以松弛一下纠缠心头的那种莫名的紧张情绪。
大家的担心不是没根由的。正处于时局动荡的非常时期,大家生怕蒋介石暗中搞破坏。因为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时,双十协定尚未签署,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便准备奉命回国。周恩来听到消息非常焦急,立刻驱车去找赫尔利,见面便严肃提出:“大使先生,你把我们的毛主席接出来了,你就必须把毛主席再送回延安。现在的协议还没签字,你就要走,这是不行的。你这个时候定将失信于天下人!”当时,蒋介石确有加害毛泽东的打算,尽管他还顾虑重重,不得不考虑人心及国际舆论和影响而未敢轻举妄动,但心思有,可能性存在。他在双十协定签字前,又派张治中去甘肃省当省主席。在我方看来,只有赫尔利和张治中这两个“保人”调离重庆,他才好有作为。周恩来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当时他那种紧张、担心、焦急更甚于现在的等候飞机消息,他闻讯后立刻去拜访张治中。他明白,飞机上只要有赫尔利和张治中两个“保人”,蒋介石的阴谋就无法实施。他情绪激烈地对张治中说:“文伯兄,你不能失信于天下人。你把毛主席接出了延安,你就必须再把毛主席送回延安。”周恩来又去拜访蒋介石,态度坚决强硬地提出质疑,最后蒋介石不得不同意周恩来的要求。毛泽东终于安全地飞回了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