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7-04-18 11:11
作者:安徽省阜阳市铁路学校特级教师 武宏钧
现在社会发展步伐快,似乎什么都快速、高效才显得更适合社会。可从现实看,其中有许多东西却不一定“快”就是好。渐渐地有人发现“慢”更合适,于是就有了慢生活,慢运动,慢养生,慢时间,慢餐饮,慢设计,慢态度,慢心态,慢摄影,慢风景……慢,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文化,是一种自然的生活状态。
目前,许多发达国家正悄然流行一种“慢”生活——慢慢说话,慢慢吃饭,慢慢走路,慢慢读书。在节奏飞快的现代社会,人们正在尝试选择一种相对“慢”的生活方式。这不由让我想起了当前的语文教学。当下的语文教学走得太快了!放眼语文课堂,特别是一些公开教学,课堂呈现出大容量、快节奏的特点。师生问答,火急火燎,大多数学生还没有来得及思考,答案就匆匆揭示;过渡衔接,快马加鞭,教师常常争分夺秒赶进度;再加之画面、音乐、视频的快速切换,多种媒体的反复冲击,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课堂鼓鼓囊囊,没有一点缝隙;师生马不停蹄,没有一丝停歇。但一味求快求速度,看似提高了效率,实际上却是在做夹生饭。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以“快速”求“高效”,只能是“欲速则不达”。语文教学走得太快折射出浮躁功利的教学态度,这样的“开快车”实质上违背了教学规律,说到底是对作为一个个鲜活生命个体的学生的漠视。语文素养,很多时候是通过“熏陶”“浸染”完成的。“熏陶”“浸染”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平素涵养,让学生经常泡在“语言之吧”,沉潜涵咏,策划交际,养真气,练内功。放慢语文教学的脚步也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在中国特色的大班额,甚至特大班额下,不少语文课堂仍然是“少数尖子当主角,多数学生做陪客”。教学没有卡壳,没有停顿,如行云流水般流畅的背后实质上是对中下等生的忽略甚至漠视。我们语文教师的目光不能只停留在少数尖子的身上,而应该放眼全班学生。所以,要想最大化地照顾到更多的学生,取得大面积的丰收,语文教学是非慢下来不可的。
陶行知这位当代教育家,无疑从小接受了徽文化的熏陶,受到传统笃行及朱熹笃行思想的影响,在接受了西方杜威的教育思想之后,他融会贯通,进而形成了“知行教育”。可以说徽文化加上外来文化孕育了“知行精神”。他提出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让学生走上创造之路,手脑并用,劳力上劳心,这需要六大解放:一解放眼睛,二解放双手,三解放头脑,四解放嘴,五解放空间,六解放时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等等教育真言无不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依然闪烁着光芒。无论是阅读还是习作教学、综合性学习,对我们形成语文大课堂,课堂大风格无不具有启迪。“山绕清溪水绕城,白云碧嶂画难成。处处楼台藏野色,家家灯火读书声。”一首《徽州》勾勒出一方水土的清幽和对文化营养的渴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首《观书有感》将活水一样源源不断地补给新知,澄明心灵表达的如此清透。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徽文化影响着中国教育,于是,“徽派自然语文”自然应当拥有朱熹理学的智慧,陶行知行知思想的认同。徽派的文化是有字书与无字书的共同体,是精神与物质的集合体,更是流淌于血液的一种营养。今天的语文学科已是世界优秀文化的载体,但是每一篇文本,要想孩子真正汲取文化的营养,真正感悟汉语言的博大精深,如果没有民族的、科学的、优秀的人文思想,仅单一地借助西方近现代的教育理论和操作范式,是不可能有真正的成效的。
自然语文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细致和细腻;慢需要耐心和韧性。在课堂中的慢是一种细致、一种机智,一种爱心。慢是精致课堂的呼唤,是自然课堂的张扬,是赏美或审美课堂的路径。课堂之“慢”,“慢”在课堂之“道”。慢下来才不被诸多功利追赶的步履匆匆,或许那样语文教师才能成为语文教育的主宰。慢下来,孩子才能真正感受语文的滋养,才能感受生命的成长。
教育往往要在缓慢的过程中才能沉淀下一些有用的东西。张文质先生也旗帜鲜明地提出“教育是育一定是慢的”“即使是知识的获得,经常也是困难、艰苦、缓慢的过程;人的成长更是曲折、艰难,有自己的规律,一点也勉强不“语文教学应该放慢脚步”(或者说“语文教学也是一种慢的艺术”)是对张文质先生观点的最佳延伸。放慢脚步并非仅仅针对当前语文教学“快”的现状,而是从母语教学的特性来说,这本来就应该是一门慢的艺术。汉语没有多少性、数、格的限制,语法大多靠意会,灵活性强,变数多,弹性大。从母语的这些特点出发,语文教学就应该重积累和感悟,提倡多读多写,因为培养语感需要长期熏陶,不能急功近利、指望立竿见影。可以说,母语的“特性”决定了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素养的形成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渐进的、缓慢的过程。其实,学习汉语是不容易的,语文教学是急不得的。首先,会读书作为一种目标,就要求语文是一项慢工程。因为长期没有“慢”下来,导致“全国95%以上的孩子不会读书”。再说写字教学,俗话说,字无百日功,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反复练习,才能写得正确、工整、美观。但现在有多少孩子能达到这样的要求?读书和写字是最基本的功夫,尚需以“慢”来说,更何况其他方面呢?语文学习是“混沌”的,是熏陶,是习染,是点滴积累,是日有寸进。这才是语文学习的规律,语文教学应该是一个“慢”过程。这也就难怪古人“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放慢语文教学的脚步也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在我国大多数地方语文教学是一种慢的艺术2010年4月(总第110期)课程与教学仍然存在大班额、特大班额,甚至是超大班额的情况下,不少语文课堂仍然是“少数尖子当主角,多数学生做陪客”。教学没有卡壳、没有停顿、如行云流水般流畅的背后,其实质是对大多数学生的漠视甚至忽略。语文教师的目光不能只停留在少数“尖子生”的身上,而应该放眼全体学生;不能只盯着学生的语文成绩,更要关注学生听、说、读、写诸方面能力的提高。所以,要想最大化地照顾到更多的学生,取得大面积的丰收,语文教学是非得慢下来不可的。一句话,放慢语文教学的脚步就是从实际出发,向语文学习的规律靠拢。
在自然语文的课堂上,首先,教师自己必须“慢”下来。第一,教师应该细读文本。叶圣陶先生说:“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的确,作品与文章中的很多内涵是需要慢慢感受、体悟才能获得的。这一过程,需要一种宁静的心境。宁静方能致远,而宁静,是“快”所无法抵达的。所以,语文教师应当静下心来细细地品读文本,在对文本进行处理时,不应该轻而易举地让它“滑”过去,而应该像犁地一样“犁”过去。不仅重视文章的一词一句,甚至对文章的标点、题目等也都要认真加以推敲。第二,教师应该学会取舍。语文教学慢下来,有赖于目标的制订。目标太多,结果什么目标都不可能真正实现;目标过高,绝大多数学生暂时都无法达到;目标订偏,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目标一多一高一偏,就会快,就会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笔者认为,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语言的习得,语文课堂要一课一得,得得相连。一课一得,其实已经是语文教学的佳境;一课一得,语文教学也自然就会慢下来。第三,教师应该平心静气。语文教学是一个瓜熟蒂落的过程,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是一个船到桥头自然直的过程,是一个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过程。认识到这一点,教师才会去除功利浮躁之气,以一种健康平和的心态走进课堂,语文教学的脚步也才能优雅而从容,踏实而稳重。同时,教师这种教学态度会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使他们也能够静下心来,潜心与文本对话。其次,学生的学习也得“慢”下来。要想学生慢下来,教师必须严格控制自己“教”的时间,从而保证学生充足的“学”的时间。要给予学生“读”的时间。现在,有些学校把学生的早读课变成了练习课,这种牺牲“慢”的“快”是得不偿失的。再有,语文课应该是“读书课”,听不到琅琅书声的语文课更是不正常的。要给予学生“写”的时间。每节语文课上,都应该安排“写”的训练,或描红临写生字新词,或让学生读写结合写上几句话。更应该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不要急着让学生们得出答案,要等一等,停一停,要慢个节拍,也许会有冷场,也许会有沉默,但充分的思考时间必然会让学生的思维走向全面,走向严谨,走向深刻。总之,把属于学生的权利还给孩子,把属于学生的时间还给孩子,语文教学才能真正“慢”下来。
自然语文教学的快与慢,是一对辩证关系。有些人会认为,慢下来,会降低教学效率。但如果慢是为了素质发展,它就是快的,就是高效的。表面上,似乎节奏慢了,其实,孩子们的思维更活跃了,他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感受、品味、涵咏祖国优美的语言文字,体悟其背后丰富的人文内涵。放慢脚步,教师还可以引领学生打开社会这本巨大的语文教科书,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应用语文,进入一个活生生的广阔的语文学习天地。这样的慢,是多么有价值啊!语文教学放缓节奏绝不是停滞不前,陷入“高耗低效”的泥潭,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正相反,这种“慢”所追求的是符合学生实际的“慢”,是符合教学客观规律的“慢”,是为了抵达快的“慢”,是为了提高效率的“慢”!慢,应该慢在出错时。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成尚荣先生曾说:“教室,学生犯错的地语文课堂,是允许孩子出现错误的。或者这样说,没有错误,何需教学?曾多次看到这样的现象: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可学生却变成了齐读课文。有的教师在这样的齐读声中大声重复要求,然而学生们我行我素,还有的教师任学生们齐读到底,显得束手无策。笔者在借班赛课时也曾遇到了齐读的情况,当时赶紧拍手示意停下,待全班学生安静下来之后,放慢语速,一字一顿:“记住,请大家听清要求,自由读课文。”果然见效,学生们开始自由阅读。可别小看这样的停顿,这样的“慢”,不仅有可能让学生走出惯性齐读的怪圈,还向孩子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一定要听清老师的话,按照要求学习,否则就得重新开始!有一次听一节随堂课,一连好几个孩子读课文都不能读顺,普遍出现了读错字音的现象。于是,这位授课教师停下来,心平气和地对学生说:“这篇课文很长,有些人名还很拗口,大家读不通畅很正常,现在就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特别要读好自己还不太熟练的语句,书不读熟我们不开讲。”过了五六分钟,待全班同学读完坐这位教师才继续讲课。其后的教学非常顺利,教学任务也得到了落实。课堂上,这样的“慢”是针对教学实际作出的灵活调整。表面上,教学进程似乎“慢”了,实质上却促成了教学的“顺利”和“快速”。所以,在教学中,当孩子听不明白、说不清楚、读不正确流利、写不工整通顺时,语文教师千万不能视而不见,置若罔闻,让“错误”不经意间“溜”走,而应该慢下来,甚至停下来,指出并纠正学生学习中的错误。
自然语文教学内容要“活”。语文教学首先需要选择教学内容,不同的文本,教学内容选择的侧重不同;同一文本,不同班级、不同学情,教学内容选择的侧重也不同;同一班级、同一学情、同一文本、教师不同,教学内容的选择也会不同。所以说,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也要根据教师、学生、文本、学情的不同而灵活处理。自然语文的教学慢在文本细读上。叶圣陶先生说:“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的确,作品与文章中很多内涵,是需要慢慢地感受、体悟才能获得的。这一过程,需要一种宁静的心境。宁静方能致远,而宁静,是“快”所无法抵达的。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当静下心来细细地品读文本,在对文本进行处理时,不应该轻易地让它“滑”过去,而应该精耕细作。
自然语文教学策略要“活”。袁振国指出:“所谓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教学方案。”但教学策略不是万能的,不存在一个能适应任何情况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案只是一种教学预设,教学过程的生成又是千变万化的。所以,施良方教授说:“教学策略要根据教学情境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随时发生变化。”教学策略的“活”,就要根据学情的不同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随时灵活变化,以适应教学的需求。
教育的成功与失败,教师是决定性的因素。教育影响孩子,影响未来。我至今还记得魏巍的语文启蒙老师,性格温和,在《我的老师》中的那个带大家读书,写字又好看的老师。她上课的态度总是亲切温和,带领我们拼音、写字、朗读,一篇作文从撰写到修改到最后成文,中间的过程总弥漫着笃定的味道。自然语文老师,用一个字来形容其特点,那就是“慢”,对学生的培养熏陶是慢慢的,文火慢炖,现在想来,这才是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我也希望在自己的语文教学生涯中,用如歌的慢板营造语文味的课堂,用语言、文字、文化的美润泽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身心愉悦,兴味盎然。
从母语教学的特性来说,语文教学就应该是一门慢的艺术。我们的汉语没有多少性、数、格的限制,词法句法大多靠意会,灵活性强,变数多,弹性大。从母语的这些特点出发,我们的教学就应该重感悟重积累,提倡多读多写。语感的养成,需要长期熏陶,不断积淀,不能指望立竿见影。可以说,母语的“特性”决定了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素养的形成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渐进的、缓慢的过程。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是一个“慢”的过程。
自然语文的“慢”是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教育思想,是契合教育本真的科学路径。“欲速则不达”“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古训就是慢教育的真谛。慢教育是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润物细无声”“大爱无痕”“诲人不倦”“锲而不舍”等精髓的最通俗的解释,也是现代版的传统教育思想的诠释。种子开花结果,不可揠苗助长;蝴蝶破茧成蝶,不可急于求成。鲲潜于海修行三载,方可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大器常常晚成。张文质先生也旗帜鲜明地提出“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他说,“好的教育一定是慢的”,“即使是知识的获得,经常也是困难、艰苦、缓慢的过程;人的成长更是曲折、艰难,有自己的规律,一点也勉强不得。”语文教学也是一种慢的艺术,是对张文质观点的最佳延伸。日本教育学者佐滕学说过,教育往往要在缓慢的过程中才能沉淀下一些有用的东西。尼采在《朝霞》前言中说:“语文学是一门让人尊敬的艺术,要求其崇拜者,走到一边,闲下来,静下来和慢下来。”放慢脚步,是摒弃了急功近利的自然之道,是摆脱了忙碌浮躁后的宁静之态,是拒绝了肤浅平庸后的深刻之美。“慢”,不是“低效”“无效”,“慢”是一种速度,是潜在的“快”。张弛有度的“慢语文”教学,即是让语文教学慢下来,过具有咀嚼、品味、沉思、回忆属性和品质的阅读生活,在阅读中仔细揣摩语言,推求语言的意味,累积阅读的愉悦经历与经验,从文字中获得乐趣、意义和成长。
让语文教学回归自然。自然语文的慢既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教学艺术,一种充满人性化关怀的教育智慧,是语文教育的美学哲学境界。
作者:安徽省阜阳市铁路学校特级教师 武宏钧
现在社会发展步伐快,似乎什么都快速、高效才显得更适合社会。可从现实看,其中有许多东西却不一定“快”就是好。渐渐地有人发现“慢”更合适,于是就有了慢生活,慢运动,慢养生,慢时间,慢餐饮,慢设计,慢态度,慢心态,慢摄影,慢风景……慢,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文化,是一种自然的生活状态。
目前,许多发达国家正悄然流行一种“慢”生活——慢慢说话,慢慢吃饭,慢慢走路,慢慢读书。在节奏飞快的现代社会,人们正在尝试选择一种相对“慢”的生活方式。这不由让我想起了当前的语文教学。当下的语文教学走得太快了!放眼语文课堂,特别是一些公开教学,课堂呈现出大容量、快节奏的特点。师生问答,火急火燎,大多数学生还没有来得及思考,答案就匆匆揭示;过渡衔接,快马加鞭,教师常常争分夺秒赶进度;再加之画面、音乐、视频的快速切换,多种媒体的反复冲击,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课堂鼓鼓囊囊,没有一点缝隙;师生马不停蹄,没有一丝停歇。但一味求快求速度,看似提高了效率,实际上却是在做夹生饭。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以“快速”求“高效”,只能是“欲速则不达”。语文教学走得太快折射出浮躁功利的教学态度,这样的“开快车”实质上违背了教学规律,说到底是对作为一个个鲜活生命个体的学生的漠视。语文素养,很多时候是通过“熏陶”“浸染”完成的。“熏陶”“浸染”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平素涵养,让学生经常泡在“语言之吧”,沉潜涵咏,策划交际,养真气,练内功。放慢语文教学的脚步也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在中国特色的大班额,甚至特大班额下,不少语文课堂仍然是“少数尖子当主角,多数学生做陪客”。教学没有卡壳,没有停顿,如行云流水般流畅的背后实质上是对中下等生的忽略甚至漠视。我们语文教师的目光不能只停留在少数尖子的身上,而应该放眼全班学生。所以,要想最大化地照顾到更多的学生,取得大面积的丰收,语文教学是非慢下来不可的。
陶行知这位当代教育家,无疑从小接受了徽文化的熏陶,受到传统笃行及朱熹笃行思想的影响,在接受了西方杜威的教育思想之后,他融会贯通,进而形成了“知行教育”。可以说徽文化加上外来文化孕育了“知行精神”。他提出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让学生走上创造之路,手脑并用,劳力上劳心,这需要六大解放:一解放眼睛,二解放双手,三解放头脑,四解放嘴,五解放空间,六解放时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等等教育真言无不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依然闪烁着光芒。无论是阅读还是习作教学、综合性学习,对我们形成语文大课堂,课堂大风格无不具有启迪。“山绕清溪水绕城,白云碧嶂画难成。处处楼台藏野色,家家灯火读书声。”一首《徽州》勾勒出一方水土的清幽和对文化营养的渴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首《观书有感》将活水一样源源不断地补给新知,澄明心灵表达的如此清透。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徽文化影响着中国教育,于是,“徽派自然语文”自然应当拥有朱熹理学的智慧,陶行知行知思想的认同。徽派的文化是有字书与无字书的共同体,是精神与物质的集合体,更是流淌于血液的一种营养。今天的语文学科已是世界优秀文化的载体,但是每一篇文本,要想孩子真正汲取文化的营养,真正感悟汉语言的博大精深,如果没有民族的、科学的、优秀的人文思想,仅单一地借助西方近现代的教育理论和操作范式,是不可能有真正的成效的。
自然语文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细致和细腻;慢需要耐心和韧性。在课堂中的慢是一种细致、一种机智,一种爱心。慢是精致课堂的呼唤,是自然课堂的张扬,是赏美或审美课堂的路径。课堂之“慢”,“慢”在课堂之“道”。慢下来才不被诸多功利追赶的步履匆匆,或许那样语文教师才能成为语文教育的主宰。慢下来,孩子才能真正感受语文的滋养,才能感受生命的成长。
现在有很多的语文课堂教学不够自然,不够“纯粹”,如今的语文课堂的确“步履匆匆”。尽管当今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但是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却不能一味地紧跟“快节奏”的时代步伐,很多时候,语文课堂教学是要“放慢脚步”的,因为那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里有太多的“沿途风景”值得我们去欣赏,需要我们去欣赏。尽管面对面广量大的语文教材我们无能为力,但我们还有选择的权利,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在“占有”的基础上去精心“挑选”,而不必面面俱到;战战兢兢,试图全面出击,势必使语文课堂陷于疲于奔命的境地,除了加快教学的脚步,我们无以应对。为了“正确”,为了“更快”,慢一点是值得的!慢,应该慢在重点和难点。语文教学不能只是在文本的表面打了个“水漂”,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处,要舍得下慢功夫,花大气力慢慢地引导。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样的“大语文观”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应运而生的是“生活语文”“活动作文”“体验作文”。于是,学生走出了教室,去观察校园一角,开展一些有趣的文体活动;学生走出了校门,找一找春天在哪里,看看秋天的田野;学生走进了社区,搞搞调查研究,参观访问。这样的活动亲近自然,贴近生活,本能够放飞学生的心灵,愉悦孩子的身心。然而,当活动刚一结束,孩子们还没有来得及喘上一口气,教师就迫不及待地布置了作文题目,提出了具体要求,孩子们便在一片叹息声中开始习作。我们不禁要问,孩子参加活动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写出一篇作文吗?当孩子明白这种活动的目的,他们还会以一种快乐积极的心态融入到活动中去吗?“操之过急”让语文教学变得生硬僵化,了无生趣!语文教学进行得太快透视出浮躁功利的教学态度,表现为急躁轻率的教学行为。其结果要么如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要么似走马观花,不得要领。这样的“开快车”实质上违背了教学规律,说到底是对学生作为一个个鲜活生命个体的漠视。有很多的语文课堂以新课程“综合性学习”和“大语文”等理念为依托,直接导致了语文教学内容的泛化,使语文课堂变成了一个“筐”,似乎什么都可以往里装。比如,将简略的背景介绍变成历史演义;为了丰富课堂内容,而将大量的非语文元素源源不断地搬进课堂,天文、地理无所不包;将课堂变成了教师和学生琴棋书画等才艺展示的舞台;将对作家作品的介绍变成人物掌故;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于是在有些语文课堂上,“博采”和“拼盘”的现象比较普遍,把大量“非语文”的东西牵涉进了语文课堂,结果因“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家的田”而“红杏出墙”。
语文课堂的“步履匆匆”,很多时候还在于很多语文课堂因多出了一些费时费力但意义不大甚至毫无必要的教学环节。语文课堂教学“步履匆匆”,还“得益”于纷繁的教学技术手段。我并不否认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的新的变化和新的气象,但是,运用却应该是有一定限度的,不能泛滥,因为它毕竟只是也只能是“辅助教学手段”。诚然,课文的概述、背景的链接、优美的图片、丰富的音像等等,的确能给人带来强大视觉和听觉冲击,让人耳目为之一新,但是,要知道,伴随着鼠标的轻轻点击,在丰富教学手段、扩充教学内容、活跃教学气氛、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有可能加快了教学的节奏、淡化了学生的思维,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沦为“快餐”。媒体使用的教学环节是否值得实际运用,还得看它是否切实可行,有没有实施的意义和价值;还要看它对学生理解文本、训练思维、提升能力能否提供真实而有效的帮助。而现在的语文课堂上,的确有一些教学环节“看上去很美”,很是吸引人眼球,但是,剥开华丽的外衣之后呢?剥开华丽的外衣之后,我们看到的或许就只有苍白的内在,禁不起回味、咀嚼。——这就是教学环节安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因此,我始终觉得语文课堂教学还是慢一点为好。
让语文教学回归自然,自然的语文教学内容的需要“纯粹”,自然的语文的教学环节应该“瘦身”,自然的语文教学手段应该走向“灵活”,自然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节奏应该是张弛有度。自然语文张弛有度的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统一固定的教学模式,无法使语文教学“活”起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满足教学的多样化需求。即使一个教师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式或教学风格,也不可能在不同的班级、不同的课堂上用完全不变的教学模式去“套”。如果硬要用一个教学模式去“套”不同内容、不同文体、不同教师、不同学生的教学,语文教学势必是僵死的;如果有固定的教学模式而不去“套”所有的教学,那这个模式也是徒有形式的摆设罢了。所以,语文教学不需要统一固定的教学模式,而是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自然语文教学过程要“活”。教学过程,是师生思维碰撞的过程,是教学不断生成的过程,变化多样,如果不灵活掌控,不灵活处置,怎能应对得了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
自然语文教学方法要“活”。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没有哪种是最好的。只有适合自身教学、根据教情、学情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才是教学的真谛。“小组讨论教学法”再好,也要思考一下教学问题是否值得小组讨论,是否有合作探究的价值。否则,唯一种教学方法为好,也会把课堂教学引导教条、死板、低效的道路上去。
自然语文教学评价要“活”。不同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不同;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状况不同,对其要求自然也不同。我们不能用一个共同的要求,去衡量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个性、学识不一样的学生。表现在教学评价上,也就不能简单地用分数来统一评价所用学生。在课堂上,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具体表现灵活评价学生,在学业成绩上也要根据学生的基础与成长灵活地评价学生,使教学评价对每个学生真正起到诊断、激励、鞭策的作用。
自然语文教学形式要“活”。所谓教学组织形式,就是根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主客观条件组织安排教学活动的方式。我们目前的教学形式主要是班级授课制。教学组织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不是为了让别人看的。有些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为了体现“合作探究”的理念,也不管在课堂上是否真的合作探究,或者一节课真正的合作探究能占到多大比例,就一直让学生围成小组形式坐着。教学组织形式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