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戈多

逍遥右脑  2013-11-25 10:31

j.Co M
等待戈多

自主预习篇
【语文百花苑】
在一个地铁车站
    [美]庞德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1913年,意象派诗人庞德在巴黎协和地铁站下车时,突然间,“看到了一个美丽的面孔然后又看到了一个,又看到了一个,然后是一个美丽儿童的面孔,然后又是一个美丽的女人”。由此一种“突发的情绪”油然而生。一整天他都努力寻找能表达感受的句子,先是写作大段的诗,然后成了“小块小块的色彩”,几经辗转,几经推敲,一年之后,世界上出现了《在一个地铁车站》。
本诗采用比拟和想像的手法,表达社会虽有其黑暗的一面,但美丽与生机是并存其中的;人生虽然艰难,但希望与机遇是伴随其中的,因此,在逆境中,不应丧失信心,在顺境中,应保持忧患意识。
【文本链接】
1.走近作者
本文是其第一幕。萨缪尔?贝克特(1906—1989),生于爱尔兰,1937年定居巴黎,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贝克特的创作有诗歌、小说、戏剧等。1969年,贝克特“因为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而荣获诺贝尔文学获。
2.背景资料
荒诞派戏剧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戏剧界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它兴起于法国,20世纪50年代在巴黎戏剧舞台上上演了贝克特等剧作家的剧作。这些作家打破了传统戏剧的写作手法,创作了一批从内容到形式别开生面的剧作。这些作品呈现在舞台上的形象是光怪陆离、荒诞不经的。这些作品逐渐地获得社会承认,并被不少国家竞相上演。在法国戏剧影响下,其他国家也相继出现了一些从事这种新戏剧创作的剧作家。60年代初,英国著名戏剧理论家马丁?埃斯林给这一流派定名为荒诞派戏剧。
贝克特出生于20世纪初,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人类所遭遇的劫难使他忧虑、迷惘,感到极大的悲观与绝望。虽然他积极参加了法国反纳粹的地下抵抗运动,曾受到盖世太保的追捕,但战争那可怕的阴影始终在心头难以忘却。而“二战”后西方社会信仰坍塌、物欲横流的现实,又使他和西方民众共同感受了未来的渺茫与无望。他在此时创作出《等待戈多》是不奇怪的。
作为侨居法国的爱尔兰裔作家,贝克特早年结识了同样侨居巴黎的爱尔兰作家乔伊斯,深受其现代派文学创作的影响。他在23岁时写的论文《但丁、布鲁诺、维柯、乔伊斯》中,就指责当时的读者只愿意“不费劲”地“形式与内容严格分离”的作品,而不愿意接受像乔伊斯小说那种“直接表述”的作品,因而主张将作品的语言形式与思想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获得“形式即内容”的艺术表达效果。他的小说中的哲学沉思就往往与叙述的无序、情节的重复、词语的含混难以分解,彼此一致。
【基础知识积累】
1、字音
症(zhèng)候 症(zhèng)状 症(zhēng)结 嬉(xī)笑
窥(kuī)视 堕(duò)落 忏(chàn)悔 忿(fèn)怒
祈(qí)祷 咀嚼(jué) 倒嚼(jiào) 咬文嚼(jiáo)字
鸨(bǎo)母
2、字形
土墩  兴高采烈 症结  浑浑噩噩 咀嚼 迷离恍惚
泻漏  胆战心惊  僵硬 嬉皮笑脸 ?嗦 万劫不复
窥视 甜言蜜语  消磨  荒诞无稽
3、词义
症结:中医指腹腔内结块的病。比喻事情弄坏或不能解决的关键。
万劫不复:表示永远不能恢复。佛家称世界从生到毁灭的一个过程为一劫,万劫就是万世的意思。
噩梦:可怕的梦。
鸨母:开设妓院的女人。
合作探究篇
【课文内容透析】
1.脉络梳理

2.主旨感悟
《等待戈多》共两幕,写两个流浪汉在乡间小道的一棵枯树下焦急地等待戈多。至于戈多是谁,为什么要等他,连他们自己也不清楚。他们莫名其妙地等了一天,最后被告知戈多今天不来了,明天准来。可是第二天戈多依然没有来,他们只好继续等待下去。本剧表现现代文明中一些人精神上等待与失望、苦闷和迷惘。
3.写法点击
贝克特认为,“只有没有情节,没有动作的艺术才算得上是纯正的艺术”。《等待戈多》这部荒诞性戏剧的经典作品正体现了这种反传统的艺术主张。
⑴欠缺逻辑的剧情。整个剧本与传统戏剧不同,既没有开场、起伏、高潮、结局的戏剧程式,也没有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人物、环境、事件在杂乱无章中看不出任何进展和变化,两个主人公重复、无聊的动作,语无伦次的对白,也表现不出逻辑上的连贯性。话题常常是开了头却没有结局,胡言乱语中突然还会冒出一句至理名言,给人以强烈的突兀感。幕启时两个流浪汉已等了许多天,幕终时他们还要等待下去,舞台上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没有开头,也没有结尾。只有无边的等待。剧作完全摒弃了传统戏剧的情节结构,有意将生活撕成毫无内在联系的断片碎块。从表面上看,根本没有戏,简直使观众倒胃。这不可思议的东西却恰恰是《等待戈多》独特的艺术手法。在贝克特看来,世界是荒诞的,生活是痛苦的、零碎的,人与人的关系凭理性是永远也说不清的。因此,他认为在剧作中表现连贯的情节是胡编乱造,蒙哄观众。而他所采用的这种“荒诞”的艺术形式,正好表现出现代西方社会正经历着难以克服的精神危机。
⑵凋敝的舞台形象。幕布一拉开,出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派凋敝凄惨的景象:黄昏的暮霭,荒野中的小路,光秃秃的枯树,两个衣衫褴褛、神态恍惚的流浪汉,这些“直接呈现给观众”的舞台形象,一方面渲染了全剧荒原般的气氛,另一方面,因其完全不同于传统戏剧的场面而被追加了象征意义,使作者的内在思想转化为视觉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
⑶支离破碎的戏剧语言。剧中人物的语言颠三倒四,不断重复,既无前因后果,又文不对题。即使是一些偶然出现的颇有深意的哲理,由于夹杂在人物的胡言乱语中,也显得突兀和支离破碎。这样的语言当然不是由于作者的笔力不支所导致,相反,它恰恰是作者有意为之的结果。贝克特想用这些看起来毫无意义的语言,来表明一种认识,即在非理性化、非人化的社会里,人既然失去了作为人的特质,也就失去了理性的思考,没有了完整的语言。
贝克特以一种与荒诞内容相一致的荒诞形式,表现了西方荒诞的社会现实。这种荒诞,实质上是一种理性的清醒,是一种积极的反抗。因此,有人称他是“与荒诞生存状态抗争的贝克特”。
⑷在剧作风格上,《等待戈多》将喜剧与悲剧融合在一起。
《等待戈多》表现的中心是“人”,人的存在、人与环境的冲突,但贝克特不再像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们,以遒劲有力的笔精心刻画出充满昂扬斗志的抗争英雄,而是以闹剧的方式,随意涂抹马戏团小丑般的人物。他们欲生不成,求死不得。行尸走肉般地苟活,却还全然不知,盲目乐观。从理性的角度看,这是一幕人类的悲剧。这和40年代萨特、加缪等存在主义作品表现的内容一样。1942年加缪在《西西弗斯神话》中说过一段很有名的话:“一个能用理性方法加以解释的世界,不论有多少毛病,总归是个熟悉的世界。可是一旦宇宙中间的幻觉和照明都消失了,人便自己觉得是个陌生人。他成了一个无法召回的流浪者,因为他被剥夺了关于失去的家乡的记忆,而同时也缺乏对未来世界的希望;这种人与他自己的生活分离,演员与舞台分离的状况真正构成荒诞感。”这里,“陌生的”生存环境,人是无法召回的“流浪者”,精神的失望等,这些内容让索福克勒斯来写,也许会催人泪落。然而《等待戈多》的戏剧效果全然两样。当看到爱斯特拉冈在精疲力尽地脱靴子,无聊地争食红萝卜与波卓吃剩的骨头的时候,读者或观众都不禁哑然失笑。然而这种笑决不是传统喜剧所引发的开怀畅笑,而是一种凄然的笑,悲在笑中。因为在其根本上表现的是人类的痛苦境地。剧中有个非常典型的场面:弗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冈久等戈多不来,异常绝望,打算上吊自杀,这当然是悲剧性场面,但两人又因体重不同而发生谁先谁后的争执,又赋予场面以某种喜剧色彩。正是在这种悲喜交融、凄苦的笑中,更好地表达了人生的悲惨。
⑸动作细节鉴赏
贝克特主张只有那些没有情节、没大动作的艺术才算得上纯正的艺术。在《等待戈多》中,作者把情节和动作都减到最低限度,并且让这些细节不断重复,没有什么变化。在不断重复中,这些细节因此富含象征意味。
爱斯特拉冈脱靴子,象征着要摆脱痛苦。连接波卓与乐克之间的那根绳子,既象征着富人对穷人的依赖,又象征穷人无法摆脱富人的钳制。
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吉米尔把两人及幸运儿的帽子交替着不停戴下去的没完没了的动作,让观众感到滑稽可笑,但在这笑声中,又让人体会到了人生毫无意义的可悲。
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吉米尔玩上吊,也让观众感到好笑,在这笑声中,同样让人感受到人生的绝望。
为填补单调的时间空白,减轻不断袭来的恐惧不安,剧中人物总是做些机械的动作,说些无意义的话,借此证明自己可悲的存在。两个流浪汉在舞台上脱靴子、穿靴子,取帽子、递帽子,唱歌演戏讲故事,闲聊拥抱,互相谩骂:虽然忙个不停,但这一切都毫无意义;虽然满台热热闹闹,却“什么也没发生,没人来,也没人去,太可怕了”。这些是他们内心痛苦的外部标志。
作者就是这样让舞台动作和细节说话,把情感心理转化为视觉形象的。两个流浪汉的痛苦就这样通过他们的无聊、烦闷得到了表现。他们徘徊在虚无缥缈的人生道路上,等待着不可知的命运,忍受着生与死的折磨。
⑹品味对话
贝克特认为,社会是毫无意义的,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是荒诞不经的,人与人之间根本无法沟通,那么,作为沟通思想感情工具的语言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理性的、逻辑清楚的语言只能掩饰世界的本质,妨碍人们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因此,在《等待戈多》中,人物语言便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整个剧作中人物的语言往往是语无伦次,支离破碎,剧中人与人之间构不成对话,让人莫名其妙。例如:
爱斯特拉冈:“瞧这个(他拎着叶子根部,把吃剩下的胡萝卜举起,在眼前旋转),奇怪,越吃越没滋味。”
弗拉吉米尔:“对我来说,正好相反”
爱斯特拉冈:“换句话说?”
弗拉吉米尔:“我会慢慢地习惯”
爱斯特拉冈:(沉思了半晌)“这是相反?”
弗拉吉米尔:“是修养问题。”
爱斯特拉冈:“是性格问题”。
弗拉吉米尔:“是没有办法的事。”
爱斯特拉冈:“奋斗没用。”
弗拉吉米尔:“天生的脾性。”
爱斯特拉冈:“挣扎没有用。”
弗拉吉米尔:“本性难移。”
爱斯特拉冈:“毫无办法。(他把吃剩下的胡萝卜递给弗拉吉米尔)还有这点儿吃不吃?”
这段对话,毫无事件因果前后联系等逻辑思维,根本就无法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说话人之间没有对话的共同话题,说话人本人也没有一以贯之的话语思路。在大段大段的语言转换之间,这种非逻辑性非理体现得十分清楚。对话的重复和无意义,语言的非逻辑性等,都增加了作品的荒诞感。但所有这些语言,又确实是人那种荒诞感、绝望感的一种外化形式。
贝克特很善于把自己某些深刻的思想通过人物的胡言乱语表达出来。表面看来是些东拉西扯的胡话,借助这些急促的对话短句,表现了人物内心的空虚、迷茫与恐惧。作者正是用这种语言填满剧作演出的时间,让观众真切感受到人物的荒诞感。
此外,剧中人物反复地讲着“咱们走吧”、“咱们不能”、“为什么不能?”、“嗯?咱们走不走?”、“上帝”、“营养学”、“通大便的药”等台词,相互没有联系,颠三倒四,语意不明,都是作品中人物以荒诞的语言对荒诞世界所发表的荒诞看法。
4.重难点解惑
贝克特荒诞剧的特点,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等待戈多》中。这是一个两幕剧,基本内容大致如下:
两个瘪三式的流浪汉在黄昏的乡间小道上等待从来没有见过的戈多,他们无聊地闲谈,做些机械的动作,讲些不知所云的故事。但戈多迟迟不来,以至于烦闷得想到自杀,但又不甘心,想等戈多来弄清自己的处境再死。等来等去,终于等到了来人,却不是戈多而是波卓。他手持鞭子,一手牵着被拴着脖子的“幸运儿”。幸运儿扛着沉重的行李,拱肩缩头,脖子被勒得正在流脓,惨不忍睹。波卓气势汹汹,虽原谅了恐惧的狄狄和爱斯特拉冈,但随意虐待幸运儿,称之为“猪”,挥来斥去,幸运儿也惟命是从。波卓吃饱喝足,对黄昏作了一通“抒情”的解释,逼幸运儿为他们跳了一通舞。最后波卓才牵着幸运儿和流浪汉告别。总算磨掉了一个黄昏,天将黑时,一孩子来到,他传达戈多的旨意:今天不来了,明天一定来。
次日的黄昏,还是同样的乡间小路,同样的两个流浪汉,同样的目的──等待戈多。等待得无聊至极,一个流浪汉唱了一支无聊的“狗”歌,他们追忆过去的往事,彼此争吵谩骂,但仍不见戈多来。他们反复着下面的对话:
爱斯特拉冈  咱们走吧。
弗拉季米尔  咱们不能。
爱斯特拉冈  为什么不能?
弗拉季米尔  咱们在等待戈多。
总算等到了人,却仍是波卓和幸运儿。这时的波卓眼睛瞎了,幸运儿成了哑巴。昨日气势汹汹的波卓,跌倒在地爬不起来。两个流浪汉好不容易才把他扶起来走了。接着还是孩子来,宣布戈多今天不来了,明天一定来。两个无望的流浪汉又想起了上吊,解下裤带子,但一拉就断了。死又死不成,只好明天再等,再等……
《等待戈多》是一部反传统、反理性的剧作。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非理性的世界。剧本通过两个流浪汉永无休止而又毫无希望的等待,揭示了世界的荒诞与人生的痛苦,表现了现代西方人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处境但又难以实现的绝望心理。
⑴关于“戈多”与“等待”
始终未出场的戈多在剧中居重要地位,对他的等待是贯穿全剧的中心线索。但戈多是谁,他代表什么,剧中只有些模糊的暗示。对此,西方评论界众说不一。有的人认为他是巴尔扎克早期戏剧中的一位神秘人物,有的人认为他是上帝,还有的人认为他是“虚无”或“死亡”。有人曾就此问贝克特本人,贝克特回答说:“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戈多给剧作增加了很多神秘色彩。
戈多到底是什么呢?剧中说,“戈多是一个救星,是一个希望”,“他要是来了,咱们就得救了”,“要是不来呢,咱们明天就上吊”。据此可以认为,戈多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是现代西方人的精神寄托,是处于困境中的迷惑不安的人们对于未来若有若无的期望。
戈多似乎能给人以希望,给生活以意义,但直到戏剧结束他也没有出场。他会来吗?人们的等待会有结果吗?显然,这只是一种无望且又无可奈何的等待。说它无望,是因为戈多根本就不存在,它只是人们为了安慰自己编织出来的幻想;说它无可奈何,是因为处于绝望境地中的人们除了等待,已别无它法来维系他们苟活的生命。等待固然虚妄,但也惟有等待了。等待已成为他们的生命状态。
剧中人物对于“戈多”的“等待”,显然具有普遍的象征意义。英国剧评家马丁?艾斯林在《论荒诞派戏剧》中曾就此评说道:“这部剧作的主题并非戈多而是等待,是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本质特征的等待。在我们整个一生的漫长过程中,我们始终在等待什么;戈多则体现了我们的等待之物──它也许是某个事件,一件东西,一个人或是死亡。此外更重要的是,我们在等待中纯粹而直接地体验着时光的流逝。当我们处于主动状态时,我们可能忘记时光的流逝,于是我们超越了时间;而当我们纯粹被动地等待时,我们将面对时间流逝本身。”这其实是人类所共同具有的一种体验。
⑵人物分析
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是剧中的两个主要人物。作为两个流浪汉,他们卑微、低贱,属于被压在社会最底层的人物。他们迷离恍惚,浑浑噩噩,只会做脱靴子、摘帽子的无聊动作,说些支离破碎、莫名其妙的梦呓之言,第二天见面时连头一天的事情都不记得了,并且连自己苦苦等待的戈多究竟是谁都不知道。他们毫无可以识别的个性特征,更不是以往我们在现实主义优秀作品中见到的那种典型人物或典型形象。他们只是一种平面人物,或类型形象,是作者眼中西方社会人们精神状态的象征性符号,或者是在西方社会这部大机器下完全失去了人性与个性的人的荒诞的生存状态的写照。
⑶痛苦加失望、悲惨加迷惘是《等待戈多》内容的突出之点。
幸运儿的痛苦直接呈现在读者或观众面前,是看得见的痛苦。两个流浪汉的痛苦是通过他们的无聊、烦闷来表现的。他们徘徊在虚无缥缈的人生道路上,等待着不可知的命运,忍受着生与死的折磨。在他们眼中,什么都没有意义,一切都无需去记忆,连时间概念都没有。爱斯特拉冈说:“……今天是不是星期六?今天难道不可能是星期天?或者星期一,或者是星期五?”第二幕中弗拉季米尔问波卓什么时间瞎了眼,波卓大发其火:“什么时候!什么时候!有一天,难道还不能满足你的要求?有一天,任何一天。有一天他成了哑巴,有一天我成了瞎子,有一天我们会变成聋子,有一天我们诞生,有一天我们死去,同样的一天,同样的一秒钟,难道不能满足你?他们让新的生命诞生在坟墓上,光明只闪现了一刹那,跟着又是黑暗。”生存即是死亡,时间没有实在意义,是永远停滞的瞬间。为了填补这个单调的时间空白,减轻不断袭来的恐惧不安,他们总是做些机械的动作,说些无意义的话,借此证明自己可悲的存在。两个流浪汉在舞台上脱靴子、穿靴子,取帽子、递帽子,唱歌演戏讲故事,闲聊拥抱,互相谩骂,然而这一切都毫无意义。虽然满台热热闹闹,却“什么也没发生,没人来,也没人去,太可怕了”。这些是他们内心痛苦的外部标志。
⑷剧作在荒诞的背后,深刻地表现了现代文明中的人生处境:生活在盲目的希望之中。人们遥遥无期地等待着一个模糊的希望,到头来只是一场梦幻,只有失望、再等待、再失望,在期待中耗尽生命,在失望中饱尝痛苦。舞台上演出的是人类社会的抽象化缩影。两个流浪汉是人类的象征,他们生活在世上只有一件事:等待戈多。戈多是什么?西方评论家绞尽脑汁,作出各种解释,从一个著名的摩托运动员到巴尔扎克的一部不出名的早期喜剧中的一个角色,进行种种类比评析。也有人问过作者:戈多究竟指什么?作者回答:“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对戈多的含义无法也无须去作琐细的考证,但剧中戈多确是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的救星和希望。然而象征人类的流浪汉,等来的却不是救星,却是痛苦和压迫──幸运儿和波卓。幸运儿是痛苦的化身,他备受折磨,任人奴役。波卓是压迫的体现,他蛮横凶狠,傲气十足。第二幕中波卓瞎了眼,求救于流浪汉,表明了作者的另一观点:命运变化无常。用剧中人的话说:“天底下没有一件事情说得定。”流浪汉等待的希望是渺茫的,今天等不到,明天还是等不来,永远得不到。剧作第二幕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幕的再现,加强了这种观念的直观性,要是继续写下去,第三幕、第四幕,照样还是等待、等待……
【名师引领探索】
查找资料,了解《等待戈多》诞生、演出经过:
有一天贝克特走在巴黎的街道上,迎面被一个陌生男子刺了一刀,他以为自己死了,醒来却躺在医院里。警察抓到了谋害他的凶手,贝克特痊愈后去监狱看望这个人,他问凶手为什么要刺杀自己,那人回答他:我也不知道——现实的荒诞性几乎在生死的一刹那让贝克特领悟了。于是,反映人生荒诞的《等待戈多》便酝酿在作者心中。1952年,《等待戈多》问世。
《等待戈多》首演轰动,从此,它云游四方,在各地上演:在物质富足的地方演《等待戈多》是醒世,在精神沦陷的地方演《等待戈多》是警世。
1957年,旧金山演员实验剧团为圣昆廷(SanQuentin)监狱的1400名囚犯演出《等待戈多》时,仅仅几分钟后,就吸引住了这些世界上最粗鲁的观众,并且在心灵深处使他们感到了震惊。据说,从此以后,戈多剧中的台词、角色,都成了圣昆廷特有的语言和传说的一个永久组成部分。当然,不能说囚犯们具有更高的鉴赏水平,但是他们的处境确实使他们处在《等待戈多》一剧中的状态,从而有助于他们理解这个话剧。他们一直等待着拿钥匙为他们开门的人,那个人就是“戈多”。事实上,贝克特的寓所就位于巴黎最著名的监狱附近,从他的书房窗口望出去可以看到囚犯们手扶栅栏,眼望蓝天的情形。这一幅画面不知是否会对贝克特创作《等待戈多》产生影响。
【类文欣赏】
秃头歌女
[法国] 欧仁?约内斯库
第十场
[人物同前场,缺玛丽。]
马丁太太:这首诗使我毛骨悚然……
马丁先生:可是诗中有某种热情……
消防队长:我觉得这诗十分出色……
史密斯太太:然而……
史密斯先生:您夸张了……
消防队长:注意,确实如此,这一切是很主观的……但是,这就是我的世界观,我的梦想。我的理想……再说,这使我想到我该走了。既然你们没有钟,我呢,再过三刻钟加十六分钟,我准时要到城那头去救火。我必须赶紧去,虽然这不是什么大事。
史密斯太太:这会是什么火灾?一次壁炉的小火?
消防队长:甚至还不是。一时的激情和胃部有点火辣辣的。
史密斯先生:那么,对您的离开,我们感到遗憾。
史密斯太太:您真好玩。
马丁太太:多亏您,我们过了一个真正的、富有笛卡儿风味的一刻钟。
消防队长:(朝进场门走去,然后,停步)顺便问一下,秃头歌女怎么样了?
史密斯太太:她总是照老样打扮,戴着帽子!
消防队长:噢!那么,再见,先生,太太们。
马丁先生:祝您幸运,常有火灾!
消防队长:但愿如此。祝大家也一样。
[队长离去。大家送队长到门口,然后又各自回到自己的座位。]
第十一场
[人物同前场,缺消防队长。]
马丁太太:我能为我兄弟买一把小折刀,你们不能为你们的祖父买下爱尔兰。
史密斯先生:人们走路用脚,但是人们取暖用电或煤。
马丁先生:今天有谁卖出一头牛,明天会有一个蛋。
史密斯太太:在生活中,必须从窗口看。
马丁太太:既然椅子上没有人,人可以坐在椅子上。
史密斯先生:无论如何必须把一切都考虑到。
马丁先生:天花板在上,地板在下。
史密斯太太:当我说是的时候,这是一种说话方式。
马丁太太:各人有各人的命运。
史密斯先生:您拿一个圈圈,抚摸它一下,它将变成恶性循环!
史密斯太太:学校老师教孩子读书,小猫小时,母猫给它们喂奶。
马丁太太:就在此时母牛把它的尾巴给了我们。
史密斯先生:我在乡下时,喜欢孤独和平静。
马丁先生:要这样,您的年龄还不够老。
史密斯太太:本杰明?富兰克林有理:你们不如他安静。
马丁太太:一个星期是哪七天?
史密斯先生:Moaday,Tuesday,Wednesday,Thursday,Friday,Saturday,Sunday。
马丁先生:Edward is a Clerk;his sister Nancy is a Typist,and his brother William a shop-assistant。
<导读>
1949年,《秃头歌女》写成,1950年5月正式在巴黎梦游人剧院首演。这部作品使约内斯库走上了荒诞戏剧的创作道路,并且成为这种戏剧的创始人之一。一开始,《秃头歌女》的演出就受到冷遇,除了少数人表示称赞外,绝大多数观众和评论家均认为该剧莫名其妙,不屑一顾。但《秃头歌女》的演出失败并未使约内斯库放弃创作,倒反而更加坚定了他的创作思想。
《秃头歌女》没有通常的戏剧情节。任何传统的剧作都有一个或简或繁的故事,并且通过这个故事的起伏、悬念、高潮、结局来展示主题,这就是人们惯称的戏剧情节。但是看完《秃头歌女》这个剧后,人们很难说出它有什么完整的故事内容,传统的戏剧情节完全被排除在外。人们看到一个简单的过程:从史密斯夫妇的闲谈开始,随后是女仆,马丁夫妇的出场及对话,接着又是消防队长的出场和交谈及退场,最后是两对夫妇的争吵,全剧在马丁夫妇再出现,重复史密斯夫妇的开始时的姿态和对话而告终。这根本谈不上戏剧情节,只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延续。这种延续是那样的平铺直叙,又缺乏必然的联系,使人感到枯燥无味,毫无引人入胜之处。但显然作者是故意不采用传统戏剧情节的。
剧中的人物是一些没有性格的形象。传统戏剧中的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往往是通过剧情来展示其性格的,他们或多或少地有自己的个性及一定的心理活动。但是《秃头歌女》中的史密斯夫妇,马丁夫妇,既没有显示他们的性格,又没有他们的心理活动,而消防队长和女仆则更是毫无个性的人物。他们的言行都是机械的,不反映什么心理活动和思想。史密斯在开始闲聊时谈到的博比?沃森竟是一个家族中的共同的姓名,商店推销员是这个家族所从事的唯一职业。马丁夫妇之间竟互不相识,必须经过一番交谈才能相认。剧中的六个人物尽管出场先后不等,但很难按传统戏剧的标准去指出那个或那几个是主要角色。在剧本结束时人物的对话变成了语无伦次的叫喊和吵架,结尾时,马丁夫妇代替了史密斯夫妇开始时的场面和对白,更进一步突出了人物的可有可无和可以替换的特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长亭送别》导学案
下一篇:《非攻(节选)》学案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等待戈多】相关文章
【等待戈多】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