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7-04-16 10:50
前言:小孩子们往往没有时间观念,所以平时只要是自己喜欢或爱好的事情,就希望多做一些,或是多玩一会,但是这常常会给父母们带来一些的烦恼,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使孩子乖乖听父母的话呢?
再多玩一次滑梯,再多看一会儿电视,再多吃一块饼干,再多听一个睡前故事……孩子类似这样“没完没了”的要求常常让父母难以应对。
谁都不希望成为煞风景的人,父母更不愿意总扫孩子的兴,但总得让孩子知道凡事都有节制、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吧。于是,一些家长想尽办法平衡这一矛盾,可大都收效甚微。失败原因有二:
1.忽视孩子的心理感受
孩子掌控自己生活的机会不多,他们刚刚主宰了一小会儿自己的生活,享受了一段自由快乐的时光,可是大人一声令下“时间到了”,就要将他们自我掌控的权利夺走,想一想,他们怎么会乐意呢?
2.父母往往说到做不到
大人自以为能探究孩子的内心,其实孩子才是揣摩大人心理的高手。他们敏锐地注意到父母往往“说一套做一套”,比如当大人宣布“孩子,你还可以玩10分钟”时,最终他们得到的时间可能只有5分钟,也可能长达30分钟。他们意识到大人的立场并不那么坚定,因此常常寄希望于通过发脾气、撒娇、软磨硬泡等让大人有所松动,而事实上,大人的做法也常常是遂了他们的心愿。
究竟父母怎么做,才能让孩子不再“没完没了”地提要求呢?
第一步:清楚地亮出自己的底线
与其给孩子一颗糖果,之后因招架不住他的央求而再给他第二块糖果,还不如一开始就告诉孩子“你可以吃两颗糖果”;与其告诉孩子该关电视睡觉了,之后又因为经不住他“再多看5分钟”的软磨硬泡而先后妥协两次,还不如一开始就声明“你还可以多看10分钟”。
再三的妥协让步无异于奖励孩子依靠纠缠不休达到目的,所以,父母在面对孩子的要求时应让孩子清楚地明白自己的底线。
第二步:做好离开的准备
举例来说,你带着孩子去朋友家做客,你们该回家了,你要先通知孩子:“你还可以和表哥玩10分钟。”在时间到之前你应该做好离开的准备,把东西收拾好,并和朋友道别。等10分钟一到,就对孩子说“时间到了,我们走吧”,然后立刻抬脚走人。如果不这样,下次你说“时间到了,我们走吧”时,孩子很可能将你的话当耳旁风。
第三步:坚决不让步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孩子可能会耍五花八门的小把戏,这时家长一定保持平静,不要妥协。如果孩子赖在地上不肯起来,不要理会他,将目光从他身上移开,然后微微转身,装作要离开,一般情况下他会跟上来。
如果孩子就是不起身跟来,你可把他抱起来。此时应尽量保持平静,并将你的脸转向一边,不要与他面对面。不管他怎么尖叫和反抗,都不要理会。
如果孩子更加激烈地反抗,那就给他一个“警告”,告诉他可能会面对什么“后果”。为了让这一招行之有效,“后果”最好是取消他很在意的某件东西或者做某事的计划,比如不让他看电视、不让他玩最喜欢的玩具等。
记住,每次坚守自己做出的决定,就是在维护自己的权威。我敢保证,在以后应对孩子“再多一次”的要求时,你会觉得越来越轻松。
总结:其实孩子的要求多是父母们平时所惯出来的结果,如果父母们立场坚定的话小孩子们也不会推三阻四的,当然在这之前,父母也要学着给孩子们一定的“缓冲”时间,让孩子做好一个心理准备,这样即不会使孩子扫兴,也会让孩子们感觉父母是理解自己的,可加深亲子关系的合谐!